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為什麼從小學到高中,詩歌都會占據語文教材不小的篇幅?,歡迎閲讀。
詩教
為什麼從小學到高中,詩歌都會占據語文教材不小的篇幅?為什麼詩歌如此重要?它到底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功能?我們來聽專門研究古詩詞的大學老師怎麼説,相信讀完今天的文章,你将豁然開朗。
在傳統文化的沃土上,古詩文如同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得以窺見歷史的深邃與文化的璀璨。南開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博士、江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曉丹老師,師從著名古典文化學者葉嘉瑩,研究領網域包括唐宋及清代詞學和明清女性寫作等,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
曉丹老師同樣關注家長和教師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角色。她在著作《詩人十四個》和《陶淵明也煩惱——給家長的傳統文化啓蒙課》中,以生動有趣的講解方式,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變得引人入勝、易于操作。
七月的蘭州研習營,我們特别邀請黃曉丹老師擔綱詩教板塊課程導師,她将帶我們走進古典詩歌的世界,揭開古詩鑑賞與教學的神秘面紗,感受古詩獨特的韻味與智慧,體會背後的文化精神和哲學思想,開啓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HAUNG XIAO DAN
黃曉丹
南開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博士,師從葉嘉瑩先生。江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詩人十四個》《陶淵明也煩惱》。
1
古詩鑑賞
穿越時空的對話
古詩鑑賞不是簡單的文本閲讀,真正讀懂一首千年之前的詩作并非易事。黃曉丹老師将通過專題演講《古詩鑑賞和教學》,帶我們深入古詩的意境之中,從意象、典故、修辭等多角度解析古詩,引導我們理解詩人如何通過 " 賦 "、" 比 "、" 興 " 等手法,構建起古詩的韻律和意境。通過對古詩深層次的解讀,體驗與詩人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
2
現場研磨
實踐出真知
理論需要實踐的檢驗。在研習營中,黃曉丹老師将點評、指導學員現場進行教材内的詩歌教學研磨,通過實際操作,讓我們在研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古詩的内涵和魅力,将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
黃曉丹老師将分享她的教學經驗,指導學員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考,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古詩文的深層含義,以及如何通過互動和讨論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鑑賞力。
3
互動解答
解惑與啓迪
在真實的教學場境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 疑難雜症 "。歡迎帶着你的問題來蘭州營,黃曉丹老師将現場回答學員提出的關于詩歌欣賞與教學的各種問題。這不僅是一個解惑的過程,更是一個啓迪思維、激發靈感的過程。學員們将有機會與黃老師進行深入交流,獲得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突破教學瓶頸,提升教學藝術。
4
強大導師團
傳授策略與技巧
驚喜不斷。蘭州營詩教板塊課程導師除黃曉丹老師外,還有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特級教師徐世赟、首屆點燈人素養大賽一等獎得主曹林駐教。
吟誦是古詩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冬梅老師将專題講座指導學員如何通過吟誦來更好地理解和表達古詩文的情感和節奏,如何将吟誦與詩教相結合,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以及如何解決古詩吟誦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古詩教學中有許多重難點,比如怎樣讓學生理解古詩的深意,感受古詩的美感,如何培養學生的古詩鑑賞能力等。徐世赟老師将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攻克這些重難點的策略與技巧。
教師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思維的啓發者。曹林老師将現場執教古詩研讨課《芙蓉樓送辛漸》,在真實的課堂中,呈現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設計互動教學活動,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使古詩文教學更加生動和有效。
▲
研修名額有限,馬上搶票
七月,來蘭州
開啓一扇通往傳統文化的大門
共同期待這場古詩教學的盛宴
走進古典詩歌的世界
感受古詩的精神内涵與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黃曉丹老師認為,古詩主要有這樣四點:認知功能、情感功能、審美功能和道德功能。一起來聽聽她的精彩解讀 ~
詩詞歌賦是兒童成長的後花園
文 / 黃曉丹
詩詞歌賦指代中國古代的文學。雖然我們現代人覺得讀小説比較容易,讀詩詞比較難,但是從中國文學發展的規律來説,是詩歌這種抒情的文體發生在前,小説這種叙事的文體發生在後。
中國文學在最早的時候有兩部著作,一部《詩經》,一部《離騷》,都是詩。而小説,其實要到漢代以後才漸漸發展起來。我們現在説的《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紅樓夢》這種長篇小説,是到明代才發展起來。
這和西方的情況不一樣。西方文學,特别是古希臘文學,最初是以叙事文學為主,而中國文學最初是以抒情文學為主。用專業的話來説,就是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特别強大。
所以對于一個中國讀者來説,如果想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學,先閲讀小説是不大可能的。一般而言,他最早接觸到的,肯定是那些詩詞歌賦,尤其是其中的詩、詞、歌這三個部分。
詩、詞、歌有什麼好處呢?首先,它朗朗上口,有節奏,有音律,讀起來很好聽,比較容易記憶;其次,它有四大功能,分别是認知功能、情感功能、審美功能和道德功能。
什麼是認知功能呢?比如説秋天到了,我們常常會讓小朋友背王維的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這裏面就涉及重陽節登高和插茱萸的風俗。你得了解重陽節、知道茱萸是什麼,才能夠理解這首詩。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説,重陽節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因為重陽節既不放假,也沒有什麼特定的儀式,甚至都沒有什麼特定的食物。對于很多人來説,可能重陽節已經在日歷上消失了。對于很多小朋友來説,他對重陽節產生印象的唯一機會,就是閲讀了這首詩,并且通過想象體會到對于唐代的人來説重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就是詩的認知功能。
詩的情感功能在這首詩中也有體現。在學校裏老師講詩時就説:" 這首詩表達了王維對于故鄉親友的思念。" 可是這句話只是個中心思想,它是抽象的,而王維的思念本身是具體的。
所以我們怎樣才算擁有更好的情感能力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标就是,我們能夠具體地感受到這種情感,而不僅僅是抽象地歸納。當我們感受到某種情感時,我們的心會一動,皮膚會麻酥酥的,鼻子會一酸,眼睛會濕漉漉的。讀詩本身會有這一系列感覺,但讀中心思想卻不會。
我們之所以説詩歌具有情感功能,就是因為優秀的詩歌能夠創造出一個情境,讓我們回到情感發生的彼時彼地,讓我們重新鮮活地感受到。如果不去體驗詩歌,只是抽象地總結中心思想,事實上是對詩歌情感功能的破壞。
什麼是詩歌的審美功能呢?審美是一種能力,需要訓練才能得到。如果你沒有學過 " 隔簾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 ( 唐 · 元稹《會真記》 ) ,你可能就無法體會竹簾背後光影搖曳的朦胧美;如果你沒學過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 唐 · 白居易《問劉十九》 ) ,你可能就無法體驗在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上,找到一個小小的角落,湊在一起用陶爐煮一杯清茶或者濁酒,那種清靜、温暖、節制的美。
在漢語語境下,進行審美訓練一個非常好的渠道,就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學,閲讀中國的詩詞歌賦。
為什麼是詩詞歌賦呢?這裏面有一個很有趣的原因,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裏,人口識字率都非常低,而書籍都非常昂貴。昂貴到什麼程度?在明代,書籍已經比以前便宜太多太多了,然而一個工人一個月的收入,也只能買兩本書。
所以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裏,那些能夠寫作詩詞歌賦的人都是社會精英;而那些能夠被刊刻成書流傳下來的作品,本身就代表了歷代最高審美水平。所以我們現在學習漢魏六朝的賦、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其實就是在接觸古代社會中最高雅的文化。
當然詩歌還有它的道德功能。但是因為随着時代發展,文體越來越多,學科越來越多,詩歌的認知功能漸漸分給了科學,而道德功能則漸漸分給了倫理學。所以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説,學習詩詞歌賦,最重要的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情感能力。
為什麼詩歌對于現代人,尤其是對于孩子,依然可以構成一個成長的後花園?這還是建立在詩歌的審美功能和情感功能上。
首先,中國詩歌有非常大的情感涵容力。不管你有多麼糟的情緒,打開一本中國詩歌集,總能在裏面找到對應的詩歌。
比如著名的《古詩十九首》。小朋友會背到的 "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就出自這組詩,講的是 " 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 ",就是説舉凡 " 工作上不得志、情感上不順利、和朋友分别、待在他鄉回不來、身邊有人去世、自己也逐漸衰老 ",這些情感都已經寫在《古詩十九首》裏了。
這些詩歌的作者和你同樣不開心,但不同的是,你的不開心可能是亂麻一樣無邊無際的一團,而這些詩歌的作者把自己的不開心變成了一個精美的形式。
所以當你看到這些經典詩歌的時候,你不僅看到了其中幽約怨悱的部分,還看到了精美絕倫的部分。這兩種感受是同時出現的,所以你悲哀的情感在一瞬間就被整理成了一個具象且有意義的審美形式,這種審美形式本身就可以帶給我們愉悦和價值感。
所以,在閲讀詩歌的過程中,我們原先那些悲哀的情感不僅得到了理解,得到了撫慰,還得到了轉化,變成了一種更高級的東西。
舉個例子。我家在無錫,這裏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鼋頭渚,是觀賞太湖最好的地方。我小時候每年秋遊都去鼋頭渚。
如果去公園看小朋友排着隊秋遊,往往會看到裏面有興高采烈、打打鬧鬧的小朋友,有抓住一切機會和老師説話的小朋友,還有垂頭喪氣、松松垮垮背着書包、落在最後的小朋友——我小時候就是這個小朋友。
我不是很善于運動,跟小朋友 " 瘋 " 不起來,而秋遊的時候,如果不能跟小朋友 " 瘋 " 起來的話,其實沒有多大的意思,會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有一次秋遊,在下午自由活動時間,我覺得非常無聊,覺得被老師忽略了。坐在湖邊等集合,要坐一個小時。可是我坐着坐着就看到了在天的盡頭,在太湖的水和天交接之處的小島,然後就想到了一首剛看過的宋詞。
這首詞是姜夔的:"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随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 《點绛唇 · 丁未冬過吳松作》 )
我當時并不知道這首詞具體講的是什麼意思,感覺它就是在講一個人寂寞離群、不知道何去何從、一切東西都跟他隔着一定的距離、 什麼都看似觸手可得又什麼都觸不到。
在這首詞裏,作者一個人在太湖邊發呆,燕子和大雁來了又去,黃昏的雨也來了又去,自然界按部就班地運行,自己卻好像被落下了。
我在湖邊,開始的時候悶悶不樂,覺得整個世界都欠了我的。可是當把我的處境和這首詞聯系起來,覺得自己好像就是詞中的這個人,面對的就是詞中這個場景的時候,那種孤獨無聊的感覺忽然間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變成自得其樂,就好像是 " 哇,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美,可是你們這些傻小孩光會打打鬧鬧,都沒有看到 "。
這種感覺,就好像我在秘密花園中挖到了一顆寶石。于是等到集合時,我也就快快樂樂地回家了。這個秋遊我也很有收獲,雖然收獲的點可能和其他孩子不一樣。
這就是詩歌對于人的情感的涵容和轉換。如果我們不把詩詞歌賦當作必須學習的負擔、當成炫耀自己有文化的符号,而是把它視為一種資源,把古人視為一些知己;當我們自己的情感不被他人理解,或者説也説不清時,就到這些詩詞歌賦裏去找一找共鳴,讓詩歌細膩的情感來體貼它,用詩歌精美的形式來轉化它,我們也許就能夠比較順利地成長。
想要充分發揮詩歌的功能,便要對詩歌的文本進行很好的解讀。對此,黃曉丹老師有一套自己的做法。
她倡導用體驗的方式去激發學生心靈,讓學生體驗到中國古典文學中 " 興發感動 " 的力量。她會用自己親身的經歷或引導學生們回憶起已經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還未意識到的事件,幫助學生們體味古詩詞中的幽微情感。
終南别業
唐 ·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比如這首《終南别業》,黃曉丹老師如此解釋道——
王維説,我在中年時意識到佛理的真實性,便想在終南山下安度晚年。孔子有言 " 朝聞道,夕死可矣 ",可聞道也不一定就這麼慘烈,同樣可以 " 此心安處是吾鄉 "。
因此,"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 這兩句就有種獲得心靈安頓、偶然恰在的地點便可作為托身之所的感覺。" 興來每獨往 " 是説放棄規劃行程,只是追随内心偶然的觸動," 勝事空自知 " 是説不再強求理解,因為最美好的感受從來無法被完全傳達。
定居何處是偶然,走向何方是偶然,與誰相遇也是偶然,詩人完全放棄了控制感,只是以敏感而開放的心靈擁抱每一個偶然中豐富的藴藏。
一般來説,人類希望世界和他人按照自己的預期發展與行動。如果傾盡全力仍不能控制走勢,不免產生 " 窮途末路 " 之感。王維卻説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詩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説是閒适,有人説是不要放棄希望。我的理解則來自一個聯想。
蠡湖經過學校附近的這一段名叫長廣溪。明明是一片寬闊的水面,何以稱之為溪,我一直不明白。
有一天,我往平日相反的方向走過一片又一片濕地,經過一座又一座小橋。湖水在有橋處分岔、縮窄,過了橋又會恢復寬度。但在走過不知第幾座橋時,我覺得肯定走錯了,因為湖水變成了窄窄一條溪流,流進橋洞。在橋洞的另一側,只剩下不到十平方的一潭死水,砌着圍岸。幾步之遙,高速路上工程車呼嘯而過。
原來我以為湖水與葦叢是無盡的,一直綿延向山遠天高,面對着這泛着泡沫的死水,我很失望,但來時路依然蒹葭蒼蒼,天邊的烏雲正醖釀着一場雷雨。我忽然產生了一個聯想——潭中之水蒸發變為雲氣,雲氣又化作天邊的急雨,落到山背後的太湖中。也許,"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是説在人類意志失效的時候,自然界中卻藴含着一種轉化的可能。
......
每個小學生都要學《陋室銘》,然而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真的是一件值得誇贊的事嗎?如果終生都在評判他人是否配得上與自己往來,那樣的高标準、嚴要求不過是将自己關在名為高雅的囚室中,而将真實而意外的人生拒之門外。為什麼我們在啓蒙之初學的都是這樣自我陶醉的文本呢?
在這個意義上,"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可能是比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更值得向往的狀态。也許我們可以把林叟解讀為樵隐的高人,但是我不願意,我覺得那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頭,是毫無特殊性的 " 任何一人 " 的象征。解除枷鎖後的自由心靈被每一個此時此刻的光明照亮," 值林叟 " 便成為與 " 遇知音 " 同等的盛事,而一瞬的笑談也恍若長樂未央。【文 / 黃曉丹 略有删減】
延
伸
閲
讀
解讀
>從意象入手讀懂古詩
>成長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演講
>随時間而來的真理
>>▲
第十七期兒童閲讀教師研習營 · 蘭州營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