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專家分析年輕人為什麼反感被催婚,歡迎閲讀。
正确的催婚方式是建立一種互相共情的合作關系,而不是成為一種要求和被要求、過度幹涉和反抗的對立關系。
全文 4221 字,閲讀約需 11 分鍾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
每逢春節,在憧憬回家團聚的同時,一些年輕人也在為被長輩們 " 組團 " 催婚而困擾,有的甚至因此引發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前往醫院尋求心理治療。
催婚現象的背後,隐藏着兩代人怎樣的心理動因?除了忍耐和衝突,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近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心理治療師賀瓊,從心理學角度談一談催婚這件事。
━━━━━
年輕人為什麼反感被催婚?
新京報:一到春節,令很多年輕人頭疼的催婚問題就随之而來。在你的心理治療室,受困于催婚的來訪者多嗎?哪些時間節點是高發期?
賀瓊:因為婚戀不順而來的人群一直都有,他們不一定專門因為催婚而來,有的是因為家庭衝突、工作、經濟等問題,再碰上父母催婚,他們就更加困擾了。
這種衝突最容易發生在像春節這樣的阖家團聚之時,或者父母和子女同住的時候。當物理距離拉近,婚戀是兩代人必然會聊起的話題,兩代人在婚戀價值觀上不一樣,如果家長過度幹涉,雙方很容易爆發矛盾。
新京報:如果給被催婚的群體做個畫像,他們有哪些特點?
賀瓊:男女來訪者都有,但女性居多。從年齡段看,30 歲左右是壓力最大的時候。這跟生理年齡、社會時鍾、兩性情感表達的習慣等有關。
女性同時面臨生理年齡和社會時鍾的壓力。在老一輩看來,30 歲左右是生育的黃金時期,往前推二十八九歲就應當結婚,二十六七歲就得談戀愛。但現代女性的社會時鍾可能與此相衝突,随着她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研究生畢業一般就 25 歲左右了,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同時,還要完成婚戀大事,确實是很難的。
而男性更多面臨的則是社會時鍾的壓力。此外,由于一些父母對男性的期待是三十而立,包括傳統文化中,也有 " 男兒有淚不輕彈 " 等隐性要求,我國男性表達情緒不太能被接受,因而在被催婚、跟家人衝突時更多采取回避、沉默的方式,而相對來講,女性被允許和鼓勵表達情緒,不排斥與父母直接争論,不回避矛盾衝突。
▲ 2 月 7 日,河南商丘,夏邑縣龍港灣第二屆萬人相親聯誼會舉行,不少單身男女來到現場,找尋自己的有緣人。圖 /IC photo
新京報:如何評價催婚行為?
賀瓊:我們很難給催婚這件事貼标籤,它并不是完全合理或不合理的,晚輩之所以反感,是由于很多家庭讨論子女婚戀話題時,采取的是一種不恰當且無效的溝通方式。
譬如説,長輩對晚輩進行消極推斷,認為孩子不結婚是不上心,又對孩子的婚戀問題過度幹涉;而有的晚輩認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從而不主動溝通;還有的認為沒到談婚論嫁的程度……
當然還有一些極端的情況,如過年時,一些平時不太走動的親戚也對晚輩的婚戀問題進行評判、指點,甚至用命令式的口吻,這會令年輕人不适。長輩覺得自己有義務去規勸,有一種上位者的心理,而自我意識比較強的晚輩,認為雙方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婚戀是我的私事,不願意被人詢問。
因此,當催與被催的兩方無法互相理解并互相指責,甚至被否定和貶低,家庭關系的長期緊張會給雙方都帶來心理壓力,甚至會引發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這就是催婚的負面影響。
━━━━━
怎樣解讀長輩的催婚心态?
新京報:催婚有用嗎?
賀瓊:這取決于催婚用的什麼方式。我們做一件事都需要自主性和一定的控制感。出于自己的本心去做一件事,還是被外界帶着指責、質問的态度要求去做,試想哪種會讓我們更有動力?本來我是想做某件事的,但在被要求去做的情況下,自主性可能就下降了。
新京報:長輩催婚的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賀瓊:你被催過婚嗎?
新京報:以前會,現在好像不怎麼催了,可能因為我很早就經濟獨立,自我意識很強,被催的時候會很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态度,讓他們不要介入。你會發現很多國家沒有催婚這一説,社會對個體的婚育沒有要求,孩子獨立後,家長也很少去幹涉其隐私,更不會反復去催。
賀瓊: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我們是集體文化,農耕時代強調全村人互幫互助,當然也會互相幹涉家務事。其實子女也會幹涉父母的婚姻,譬如一個青少年也會在父母吵架的時候去勸架,不希望父母離婚,因為孩子也需要家庭的完整性帶來的安全感。
催婚可能還反映出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間的矛盾。我們的文化中不太強調成年子女要和原生家庭 " 分化 " 的概念,更強調家庭的整體感。比如説,春節過年一定要回家;一些家庭裏老人會要求和兒子同住,甚至不太在意兒媳的感受,這個小家庭很可能就會面臨跟大家庭的衝突。
有的父母反復用不當的方式催婚,可能是失去了對子女生活的确定感,反映出他們想和子女保持感情聯結。你會發現其實孩子人生的每一步父母都希望參與,滿足他們被重視、被需要的心理需求,比如孩子選什麼專業、上什麼學校、找什麼工作……小的時候孩子聽父母的,不太會發生衝突,脱離父母獨立生活後,孩子需要更多話語權,婚戀更是很私密的問題,就不希望父母幹涉那麼多。如果長輩還是以對待未成年人的方式來幹涉晚輩,沒有及時讓位退出空間,衝突就出現了。
▲ 2023 年 11 月 11 日,杭州一場相親大會上,單身男女青年們正在進行交流。圖 /IC photo
━━━━━
" 有話好好説 " 難在哪?
新京報:你反復提到溝通的問題。一些家庭惡性溝通久已有之,不論是孩子的婚戀還是其他話題," 家人之間無法好好對話 ",為什麼會這樣?
賀瓊:長期的惡性溝通循環,很多是家庭代際創傷。這裏我們談的家庭代際 " 創傷 " 限指家庭中的一些不良互動、養育模式,可能以一種跟上一代家庭 " 相似 " 或 " 相反 " 的方式進行某種重復的命運輪回。比如家人之間争奪話語權、互相指責,或是 " 追與逃 " 模式,晚輩沒有學到傾聽、理解和妥協等良好的溝通方式,也缺乏改變意識,在建立小家庭後,也容易陷入這樣的代際傳遞。
這不光發生在找對象時,對未來經營親密關系也有影響。比如多次見過原生家庭中的暴力行為,在今後組建家庭時,有的人會不自覺認同 " 施暴者 ",受到壓力刺激時,下意識也采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伴侶;也有一些人會同情原生家庭中的 " 受害者 ",害怕人際關系衝突,習慣當個老好人,對家人過度順從,難以表達自己的需求,甚至回避進入親密關系。
更為常見的是,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子女潛意識會對親密關系存在消極預期,從而表現出對相親或潛在發展對象的苛刻要求與不确定的标準,還有強烈改變伴侶的願望等,最後導致自證預言。
新京報:如果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缺乏良性的人際交往經驗,長大後還能發展這部分能力,逃出惡性循環嗎?
賀瓊:原生家庭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初始人際交往的模板,并非一成不變。以前常説三觀人格決定關系,現在的研究發現人格與關系是雙向影響的,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會改變人格。在上學之後,我們接觸到家庭之外廣闊的交往空間,有了同學、朋友、戀人等,是有自我重塑的可能性的。
新京報:原生家庭的舊模式是否也能打破?年輕人更容易通過新的社會關系來自我重塑,而老一輩可能已經沒有那麼多新的社會關系,他們改變的空間大嗎?
賀瓊:如果父母有改變的意願,可以互相理解。如果父母年齡大了,又受限于教育程度、生活環境,改變的可能性就小,可能更多的還是靠晚輩的自我覺察。晚輩盡量去理解父母的局限性,允許他們不變,努力靠自己去阻斷原生家庭的負面循環。
━━━━━
催婚有沒有 " 正确方式 "?
新京報:催婚的正确 " 打開方式 " 是什麼?
賀瓊:正确的方式是建立一種互相共情的合作關系,而不是成為一種要求和被要求、過度幹涉和反抗的對立關系。
新京報:怎麼形成這樣的合作關系?
賀瓊:首先是長輩退後留出空間,晚輩主動溝通長輩;其次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溝通;最後是建立清晰邊界,拒絕不合理要求。
父母要先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子女找對象的過程一波三折是正常的。子女在開始找對象的時候,可以适當透露一些信息給父母,讓他們看到你有心做這個事情,只是遇到一些實際困難,可能對方沒有動心、自己缺少經驗等,告訴他們自己在學習如何處理,讓他們不用擔心。
溝通時可以采取 "X+Y+Z"(具體情境 X+ 對方的客觀行為 Y+ 自己的感受或需求 Z)的 " 非暴力溝通 " 方式。比如父母可以説:" 兒子你已經 36 歲,上次分手已經過去快 3 年(具體情境 X),今天你回來告訴我仍然不接受去相親(對方的客觀行為 Y),我們心裏真的很着急,為你擔心,擔心你沒能為自己創造機會認識潛在适合的對象,一個人生活很孤單(以 " 我 " 開頭表達感受和情緒 Z,具體點更好)。這種良好溝通的前提是雙方都願意以合作态度持續讨論矛盾話題。
遇到無法就事論事的人,對方情緒上頭説出傷人的話,此時無論他是誰,都要及時建立自我邊界,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對對方的要求。
▲ 1 月 27 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園一處 " 相親角 " 人氣滿滿,民眾在眾多 " 尋緣 " 相親資料前駐足,或為自己或為子女朋友尋覓良緣。韓蘇原 攝 /IC photo
━━━━━
年輕人走入婚姻更難了嗎?
新京報: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説,似乎比父母輩要更難結婚一點。
賀瓊:除了生活方式在發生變化,不同年代、不同人群對于婚戀的觀念也不一樣。父母輩更要求婚姻的結構完整,如到了某個年齡就應該戀愛、結婚、生育,而婚姻的功能未必完善,比如夫妻是否恩愛、相處愉快;中青代更注重親密關系的功能完善,認為在關系中的個人感受、彼此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更為重要。
新京報:怎樣理解真愛和婚姻的關系?
賀瓊:用斯滕伯格的理論,真愛中包含了激情、親密、承諾三個核心要素,婚姻就是對真愛的承諾之一,但是需要至少具備激情或親密,才容易進入和維持婚姻。而要求激情和親密都具備才結婚,則比較困難。
新京報:在我們傳統文化中,衡量婚姻時機的标準很看重年齡。如果從關系質量的角度看,什麼才是進入婚姻的最佳時機?
賀瓊:婚姻的時機沒有固定年齡段。研究發現,相比早婚早育,晚婚晚育群體中更多具備成熟的心智、經濟更獨立,其婚姻質量(滿意度、持續時間)也更高,并且子女成就更高。這和常識也是符合的,自己越優秀,更傾向找優秀的伴侶,給孩子的教育環境也更好。
新京報:這就出現一個矛盾,在強調個體遵循社會時鍾的東亞社會,可能一個人發展到足夠成熟的時候,身邊已經沒有那麼多适齡的單身異性可以發展。
賀瓊:會有這個問題,這就要看每個人的婚戀觀了,譬如是否接受對方離異或是有孩子等。你會發現有的人到最後并不在意這些,有的人最後找了跟自己擇偶标準完全不同的伴侶,兩人還相處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