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從雲歌會到蓮歡會,成毅這三年拿什麼修成“峰回路轉”?,歡迎閲讀。
文 | 祥 ray
16 日晚,《蓮花樓》在烏鎮舉辦了收官演唱會,成毅、曾舜晞、肖順堯、陳都靈、王鶴潤等一眾主演們全部重新扮相,與線上線下的數十萬觀眾們一起,為他們在這個夏天的江湖奇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将近三個小時的歡快熱唱與肺腑之言,除了讓那些陪着《蓮花樓》一起走過整個盛夏的劇粉們熱淚盈眶,也讓不少自三年前的《琉璃》開始,便與成毅結下命運羁絆的粉絲們感慨萬千。因為或許是命運使然,同樣在這天晚上,互聯網的另一端,雲歌會的女主角袁冰妍,因為一年前便曝光的涉税問題而再次求錘得錘,被平台禁言。
三年的時間與沉澱,的确讓成毅及其追随者在面對相似的場景時生出了截然不同的感觸,他們似乎都在李蓮花那句 " 峰已回,路已轉 " 的歌詞中,彼此感受着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然而跳出粉絲視角會發現,内娛小生正處于一個悄然換血的全新階段,在這之中,身負 "90 生演技擔當 "" 古偶 top" 等一系列标籤的成毅,能否在新人的衝擊下站穩,又能否在現有的底盤上更進,都是我們好奇的地方。
就目前而言,30+ 的成毅要想在一眾新鮮面孔裏為自己再衝一把流量,屬實并非易事,同時《琉璃》之後,三年來的無縫進組也讓他在初見驚豔的演技上暴露了自身短板。在這個 " 男人三十一枝花 " 早已不是金科玉律的時代,成毅的下一個三年該怎麼走,我們先來探上一探。
01
沉浮有時
坦白講,在《蓮花樓》播出之前,不少人是為成毅捏把汗的,因為這不僅是檢驗他扛劇能力的第一部 " 大男主 " 戲,而且還是關系到他能否走通 " 不靠 bg" 這條路的一次關鍵轉折,畢竟如果《蓮花樓》播出效果不佳,那後續武俠氛圍更純粹的《英雄志》,或許也會陷入 " 未播先被嘲 " 的險境。
但好在,《蓮花樓》在經過前期的 " 低迷 " 後給出了超強 " 後搖 ",目前在豆瓣已經有近 47 萬人打出 8.3 的評分,成毅也因此實現了又一波長效漲粉。
從百度指數上來看,《蓮花樓》帶給成毅的加持,并不比去年《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熱播時所受的關注弱上多少,而且在《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中,我們無法忽視一番女主楊紫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這其實恰好説明了,于成毅而言,雖然《蓮花樓》更像是一部離開了 cp 流量池後的脱水作品,但确實讓他在個人增量上更上了一個台階。
當我們再把視線拉遠,将錨點放置于《琉璃》開播的那個夏天,會發現三年前那個白月光 " 禹司鳳 " 仍然是成毅出道以來的巅峰,自身無法超越的極限。雖然後續緊跟着播出了存貨《長安諾》,轉年夏天也上線了新劇《與君歌》,但實際上,在《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播出之前,成毅的流量盤基本都處在一個維穩沉澱的過程中,畢竟雲歌會之後," 浮粉 " 盡數抖落,還能留下的大多為甘願氪金做數據、甚至會全方位自我虐粉的鐵血死忠。
而想要在進量少的情況下把握存量自是不易,所以在這兩年裏,随着《山河令》等作品的熱播,爬牆現象也開始在成毅身上出現。不過,《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這個項目雖然歷經波折、播出表現也稍遜于預期,但應淵 / 唐周 / 玄夜三款不同人設疊加上演技 buff,仍然足以為成毅回血。
可是同期《星漢燦爛》以及後續《蒼蘭訣》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讓成毅的回血效果打了折扣。很難不承認,對于部分看慣了成毅版仙俠的老粉們來説,同題材出來的王鶴棣的确有着更新鮮的吸引力。只能説,《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帶給成毅的助力,在那個當下是必需的,但也是不夠的。
随後在靳東的國民度帶飛下,成毅有了一部可以從收視層面為自己提氣兒的正劇《底線》,當然也展現了自己在古裝之外的更多可能。只是現代劇追求的松弛感表演,也帶着成毅的台詞問題浮出了水面,口碑和流量長進都有限。
經歷了這一切後再看《蓮花樓》,相信任誰都能感覺到那份押注了希望的重量。而《蓮花樓》不僅為成毅帶來了新一輪閱聽人擴充、路人緣建立,而且還為他這三年來的沉浮有時打下了一個間隔鍵,至少這一次,慕名而來的同行者要比悄然退場的多得多。
02
舊人漸遠
" 古裝不是 xx 的舒适區,而是 xx 的統治區。" 雖然這句話的出處已不可尋,但卻扎扎實實地造福各家,成為粉絲們吹噓拉踩的經典模板。其中,任嘉倫、羅雲熙、成毅這三位相繼從古裝中發迹的 90 生,幾乎都拿來用過。
其實有時候真不怪網友或營銷号挑事兒,生在東亞,連自己的學習成績都得被爹媽拿來和隔壁家小孩反復比對,憑什麼認為追個星就能幸免?
任嘉倫和成毅都是歡瑞流水線上一手捧出來的古裝男神,論走紅的先後順序,他倆分列一哥二哥,論粉絲閱聽人,他倆都是成熟粉居多,就連兩人的戲路,也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扮演着歡瑞古裝 IP 清除師的角色。
而羅雲熙與成毅的較量,雖不像 " 同門師兄弟只能有一個太子 " 這般尴尬,但也有因可循。比如,同樣憑借仙俠白月光的人設出圈,破碎感十足且超會吐血,雖然羅雲熙當年的潤玉一角只是男二,但《香蜜》的數據表現要爆于《琉璃》,所以羅雲熙與成毅也能勉強對标,而且這兩部劇一度讓他倆成為了仙俠題材裏的演技扛把子,足以構成競争。
只是幾年過去,三人的走勢已經大不相同。任嘉倫在《錦衣之下》爆火之後,轉年又憑借《周生如故》《一生一世》兩部偶像劇強勢固粉,随後搭檔迪麗熱巴以《與君初相識 · 恰似故人歸》維持熱度。但至此,任嘉倫在古偶中收割的紅利,也讓他在偶像劇的怪圈中越陷越深。《請君》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暮色心約》更是無甚水花,原本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無憂渡》,也因搭檔宋祖兒深陷税務問題而被迫無限期推遲。
在任嘉倫身上,我們當然能看到好運不再的玄學現實,但對于這兩年間的整體下滑,根本症結或許還是在于他自身表演愈發模式化,缺乏新鮮感,以及對于偶像劇的過度依賴導致戲路收窄等。在他的待播儲備裏,除了《無憂渡》外,還有《烈焰之武庚紀》《流水迢迢》兩部古裝,只是不知道任嘉倫古偶男神的光環還能再亮多久。
而自 18 年《香蜜》播出以來,作品始終未有太大起色,直到 5 年後《長月燼明》播出才再度大肆吸粉的羅雲熙,則是他們三位當中最簡單,也是最倒黴的一個。簡單是指這幾年來,他的作品基本沒有所謂的撲爆鑑定和腥風血雨;倒黴則是指原本可以靠《皓衣行》銜接流量缺貨,讓自己直衝 90top,但卻因為晚來一步不得不铩羽而歸。
其實在《長月燼明》之後,羅雲熙就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如果還想在流量上再突破,那就必須繼續深耕古偶這條道,畢竟現偶難出頭的滋味在過去幾年裏他已經嘗了不少。如果後續《顏心記》能給出不錯表現,那羅雲熙在 90 生中的地位勢必會再竄上一竄。
相比之下,雖然在《琉璃》之後,沒有一部劇能讓成毅復刻當年一下漲粉四百多萬的輝煌戰績,但基本上也讓他在每個暑期檔都做到了有效播劇,而且在這個試圖減少傳統 bg 古偶帶來的束縛,為自己尋求更多可能的當下,今夏爆款《蓮花樓》确實起到了穩定續航的作用。
不過他身上有着與任嘉倫、羅雲熙相似的弊病,即古裝依賴。雖然眼下成毅的第一部現偶劇《南風知我意》正在熱播,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蓮花樓》的餘熱補給,這也是為什麼優酷選擇在這個當口,放出這部積壓了近三年的現偶。
這不光是他們三個的問題,其實有時候,年輕演員們需要的并不是無縫進組與低頭趕路,尤其當同一賽道上的人紛紛與自己拉開了距離,一定要抬頭看看他們是選擇了拐彎還是提速。
03
那高處,你當真去過?
《蓮花樓》裏李蓮花有一句台詞令人記憶深刻," 那高處我去過,沒意思 ",寥寥幾字,便道出了少年英雄今非昔比的心境變遷。只是這是李蓮花的人生,在戲外,屬于成毅的高處似乎還沒有抵達。
雖然随着演唱會的最後一次全員合體,《蓮花樓》的餘熱也算最終收官,但成毅在個人價值上的提升還沒得到充分發酵。這期間他只新增了一個商務,即伊麗莎白雅頓品牌代言人(香氛體護),但其實在此之前,成毅已是伊麗莎白雅頓的身體護理代言人,此番調整只是 title 略有提升,暫無全新商務出現。
這不免讓人對《蓮花樓》的加持效果表示懷疑,不過觀察成毅及其團隊一貫以來的商務習慣可以發現,其新增合作大多會在劇播之後長達數月的時間裏陸續露出,相比起其他藝人對于商務的反應和接洽效率來説,的确存在着明顯的滞後性。比如,今年上半年新官宣的雷朋中國品牌代言人、佰草集全球品牌代言人(面膜品類)、玫珂菲全球品牌代言人等商務,其實都是《沉香如屑 · 沉香重華》發酵過後的反饋。
而在奢牌、雜志等時尚資源方面,身後只有 LANVIN 和蕭邦撐腰的成毅也并不出眾。遠的不比,就單從本屆暑期檔裏新露頭的小生中來看,于适已拍雜志近十本,鄧為則拿下了費加羅的金九、風度的銀十,幾乎相當于成毅走紅三年的水平,這對比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成毅身處的 90 生梯隊,其實也在面臨着一個 " 進退兩難 " 的尴尬局面,即向上想要擔綱正劇、以求衝獎這條路,被朱一龍、黃軒、張若昀等 85 生壓制着;向下想要在面向年輕閱聽人的流量上搏一搏,則需要承受着來自王鶴棣、吳磊等已成氣候的 95 生,甚至是今年剛剛強勢上桌的于适、鄧為、丞磊等一眾新面孔的虎視眈眈。
對于成毅而言,要想在之後的戲路上吃得開,須得集百家之所長,即學習黃軒挑正劇的眼光,學習張若昀在大男主路線上的闖蕩,學習朱一龍對于電影領網域的開發,當然最後這位的路子并非誰都能學得來,畢竟從《人生大事》《消失的他》《河邊的錯誤》每一步都精準踩點、邁向國際,也是另一個層面上的命定。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在指向成毅必須再對演技痛下打磨,雖然不少人已經認為他是長紅的流量生裏為數不多有演技的,至少會哭。可是只要在這三年間一路關注他便會發現,盡管他一向對表演充滿熱情,但連續不斷的無縫進組,不可避免地讓他缺少了對于生活的觀察和歲月的沉澱,進而為自己的表演覆上了一層天花板。而且随着《底線》《蓮花樓》的播出,成毅原聲台詞含糊不清、個人小動作過多等問題,都暴露得更加明顯。
其實無論是從合作過的主創、主演口中,還是從他為數不多的采訪露出裏都能看出,成毅對待演戲這件事兒的确下了不少功夫鑽研,只是他不懂,演員不能像發條一樣一直上弦,必要的體驗、休息甚至是網上衝浪,都可以為自己存儲更多新鮮有益的輸入,而只有内心 " 加滿了油 " 的演員,才能在面對不同的人物角色時,給出耳目一新的輸出和表現。
希望這種改變,不會讓大家再等上一個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