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到底錯在何處?奧迪欲拿首席技術官“開刀”,歡迎閲讀。
過去,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德系 BBA,憑絕對的實力引領着國内豪華車市場的主流風向标。
然而,随着燃油車市場份額逐漸被新能源車所替代,留給 BBA 等豪華品牌轉型電動化的寶貴視窗期也進入倒計時。
而在其中,奧迪品牌的 " 問題 " 顯得尤為突出。" 不僅落後于競争對手,更落後于自己的能力 ",這是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去年對奧迪電動化轉型進程的點評。而這一點,從奧迪近一年以來管理層的頻繁調動,也能從中窺見端倪。
日前,據外媒報道稱,奧迪首席執行官(CEO)格諾特 · 多爾納(Gernot Doellner)希望解雇公司首席技術官(CTO)奧利弗 · 霍夫曼(Oliver Hoffmann)。
報道指出,多爾納和霍夫曼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多爾納對霍夫曼的工作也不滿意,并将奧迪發展的停滞不前歸咎于後者。對此,奧迪監事會可能會在周四的某個時刻就此事展開讨論。随後,奧迪的母公司大眾集團的監事會預計将在下個月初的會議中對此作出最終裁決。
繼奧迪中國總裁温澤嶽、全球設計主管馬克・利希特(Marc Lichte)确認更換之後,首席技術官的位置如今也 " 搖搖欲墜 ",一種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的氛圍,充斥在奧迪汽車的高層之間。
電動化受挫,CEO 欲拿 CTO" 開刀 "?
在内部一場看似平常卻頗具意味的動蕩之中,奧迪的電動化戰略成為了 " 衝突 " 的焦點。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場領導層的裂痕源于電動化進程的緩慢步調。奧迪,這個德國的豪華汽車制造商,一直以打造精致、技術領先的汽車享譽世界。然而,它在追趕電動化浪潮上的步伐似乎不夠迅速,尤其是在與寶馬和奔馳這樣的傳統競争對手相比。
數據顯示,2023 年,奧迪全球電動車的交付量增長至 17.8 萬輛,顯示出 51% 的同比增速。這在表面上來看是個不錯的數字,但與寶馬 74.4% 和奔馳 61% 的增長速度相比,奧迪的表現實際上遜色不少。
而在中國市場,盡管奧迪純電動 e-tron 系列車型在 2023 年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實現了穩步增長,總計達到 3.1 萬輛,但與競争對手相比,部分車型的全年銷售數據甚至不如中國一些品牌的單月銷量。
此情此景之下,奧迪技術發展的核心人物——多爾納和霍夫曼之間的關系引發了外界廣泛的猜測。此番,一些媒體的報道揭示了這兩位高管之間的緊張關系,多爾納似乎将奧迪在技術革新上的停滞歸咎于霍夫曼。
圖片來源:援引德國《圖片報》内容截圖
在多爾納看來,霍夫曼負責推進的電氣化轉型并未能使奧迪在與競争對手的較量中占據優勢。尤其考慮到霍夫曼在五月份才剛剛續籤了五年的合同,而現在他或許将被調走,至一級方程式車隊,這一人事變動也因此備受行業關注。
而現任奧迪首席技術官奧利弗 · 霍夫曼,自 2021 年起執掌奧迪技術發展的重擔,帶領該公司加速電氣化進程。在此之前,他在奧迪歷任首席運營官,并在蘭博基尼以及奧迪位于匈牙利的傑爾工廠從事動力總成開發工作。霍夫曼還負責了奧迪賽車運動的技術開發,顯示出他在汽車工程和動力系統方面的深厚技術背景。
奧迪首席技術官 奧利弗 · 霍夫曼 ( Oliver Hoffmann )
如果此番霍夫曼的撤職成為現實,這将标志着在一年之内,奧迪在高層管理上的第二次重大變動。2022 年 9 月,馬庫斯 · 杜茲曼(Markus Duesmann)離開 CEO 的位置,而格諾特 · 多爾納的接任顯然是大眾高層為了應對奧迪在電動化進程上的不滿,以及它未能充分發揮潛力的表現所做出的決策。
而現在,霍夫曼的去留問題,則可能是奧迪對電氣化戰略和進展的進一步審視。
從這一系列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眾集團内部對于未來方向的不同看法與緊張情緒。奧迪電動化轉型的節奏調整,正受到行業内部和外部環境的雙重壓力。這場領導層的搖曳是否能為公司帶來新的生機,或将成為該豪華品牌在汽車產業風雲變幻之下的時代注腳。
新官上任,奧迪高層頻頻換血
去年,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就曾在資本市場日罕見公開表示,奧迪品牌目前落後于競争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軟體領網域。
奧博穆認為,奧迪近年來沒有捍衞它相對于主要競争對手的領先地位,嚴峻的軟體問題迫使奧迪推遲了電動車的發布計劃。大眾汽車集團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目前集團内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線在中國市場不具備競争力。
作為最早宣布未來要成為一家只銷售電動車的一線豪華品牌,奧迪目前的表現屬實難以回應奧迪高層及用户的期待。
在外界看來,奧迪前 CEO 馬庫斯 · 杜斯曼(Markus Duesmann)的卸任或多或少便是為此事 " 背鍋 "。在格諾特 · 多爾納接棒之後,一場堪稱大刀闊斧的改革也随之而來。
首先,是将在 2024 年 6 月份履新的馬西莫 · 弗拉斯切拉(Massimo Frascella),其将職掌奧迪新設計主管的重任,他此前在捷豹路虎擔任設計總監期間,負責了路虎衞士和新一代攬勝等車型的設計工作,預計他的加入或将給奧迪帶來新的設計思路與突破。
此外,Johannes Roscheck 即将在 2024 年 4 月 1 日出任奧迪中國總裁,擁有超過 25 年汽車行業經驗的 Roscheck 曾擔任奧迪巴西首席執行官,并且在大眾集團的匈牙利、美國和德國等多個國家擔任過領導職務。他的履新使得人們對奧迪在中國市場的前景更加期待。
聚焦中國市場,一汽大眾在面臨銷售持續下滑的挑戰時,也做出了關鍵高層的人事調整。去年 10 月,李鳳剛被任命為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副總經理,接替了孫惠斌。
如此頻繁的人事更迭,也讓很多業内人士對格諾特 · 多爾納的 " 處境 " 有了些許擔憂。不過,對于多爾納而言,他與大眾集團董事長奧博穆的緊密聯系是值得注意的。
要知道,奧博穆自 2015 年起擔任保時捷 CEO 時,多爾納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兩人的緊密合作關系是眾所周知的。而奧博穆自 2022 年接任大眾集團董事長一職之後,也采用了大量來自保時捷的高層,以重新推動大眾集團的轉型,特别是突破在軟體層面的技術問題。
而多爾納在歷經保時捷和大眾集團戰略規劃多個階段後,其管理風格顯然也是朝着精簡和效率的方向發展,他公開表示,奧迪将是一個以流程和軟體為導向的組織,預示着他計劃對公司的電動化戰略做出深遠的調整。
無疑,這也是多爾納得以在大眾集團内部施行自主管理的基礎。他與大眾集團董事長奧博穆(Oliver Blume)之間的緊密關系,賦予了他推動深層變革的獨特立場與便利條件。
事實上,無論是頻繁的高管級人事變動,還是公司裁員,對于身處汽車產業鏈各端的玩家而言,其本質都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業務發展,減少犯錯誤的機會,以赢得下一場競賽的入場券。在這場全行業的淘汰賽中,沒有玩家擁有直通卡,在各種戰役中取勝才是獲得籌碼的唯一途徑。
通過一系列重組和改革動作,奧迪在多爾納的帶領下,至少已經顯現出調整戰略和重返市場競争的堅定意圖。
向上汽 " 求助 ",重整產品線
為了加速產品的推出和改善公司運營效率,多爾納決定仿效前任,親自負責研發工作。他堅信自己作為一位更勝任的開發主管,能有力推動公司產品的發布。而這位新上任的 CEO 并不完全信任其技術團隊提供的車型發布信息,随後 Q6 E-Tron 的發布就再次被推遲。
在這之前,奧迪的多款電動車產品的發布已經一再推後。其中,作為重點產品的奧迪新旗艦車型目前正在 Artemis 項目下研發,現在已經推到 2027 年,比原計劃晚了三年。而 Q6 e-tron 也遭遇了兩次推遲,發布時間已經到了 2024 年。
也正因為在產品上出現了如此大的波動,奧迪在電動車市場也将面臨着更大的挑戰。
對于豪華車品牌的奧迪而言,除了人事變動,產品戰略及其組合的調劑亦是其未來規劃的重要一環。在重新審視的產品規劃中,奧迪對 Q8-e-tron 做出了一項重大改變:終止在歐洲的生產,并把其生產線轉移至墨西哥。如多爾納所言,Q8-e-tron 的技術現已顯得日漸陳舊,而布魯塞爾的工廠也尚無法得到充分地利用。
同時,奧迪也調整了其新能源車型的推出節奏,以免因頻繁新車發布而導致團隊及經銷商的過度壓力。因此,在短期内,奧迪将繼續推廣内燃機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盡管此舉有别于奧迪此前的計劃——計劃在 2026 年推出 20 款新車型,其中 10 款是電動汽車,但這也體現了奧迪在市場策略上的靈活調整和适應。
奧迪的長期規劃表明,從 2026 年開始,該公司将逐步将全球市場的新車型全面切換至電動產品。至 2033 年,奧迪将完全停止内燃發動機的生產,同時計劃加速構建全面的電動汽車生态系統。此外,預計将在 2025 年聯合全新的作業系統和軟體平台賦能自動駕駛,預測性維護等領網域也将納入奧迪未來的售後服務範圍。
而在車型策略的調整之外,奧迪對其軟體研發模式的重估也吸引了行業的關注。據相關媒體報道,奧迪在未來汽車開發中将重視軟體的角色。多爾納計劃在今年 2 月份建立一家名為 " 軟體定義汽車 " 的新中心,致力于研發适用于集團内各品牌的車輛新概念。此計劃得到了大眾汽車以及其軟體子公司 Cariad 的支持,意味着其他大眾集團旗下品牌也将參與其中。
除了與大眾汽車的深度融合以及軟體研發的新思路,奧迪也計劃與中國的上汽集團達成更深入的合作。據悉,費爾明 · 索内拉(Fermin Soneira)将主導這一聯合車輛的研發項目。根據協定,奧迪将對與上汽合作的各級平台進行改造與更新,确保其產品質量與表現達到奧迪的标準,并計劃在 2025 年推出三款新產品;此後,奧迪和上汽還将共同開發全新平台,預計在 2027 年推出新產品。
财務目标方面,奧迪設定了提升運營回報率的新目标,希望能從當前的 9% 提升至 13%,而整個奧迪集團(包括杜卡迪、蘭博基尼、賓利等品牌)的目标則為 14%。多爾納表示,奧迪将迅速而有力地采取對策以實現這一目标,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在材料使用上進行節約,例如為未來的電動汽車配備更高效、更小但續航裏程相同的電池。
從上述所有策略及規劃中,可以看出奧迪在新的一輪變革中表現出的開放心态。無論是產品推遲,還是頻繁的人事變動,都清晰地説明了奧迪在全球豪華車競争中保持領先地位的決心,特别是在電動汽車領網域。
不過,未來,這些策略和人事調整是否能取得預期的成效,仍将是汽車行業内和消費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