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華北這麼熱,究竟怎麼回事?,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NO.2496- 華北超級高温
文字:風雲夢遠
校稿:辜漢膺 / 編輯:板栗
寫在開頭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陣地——知識星球!
在這裏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歷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想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 "99 鑽 " 就是99 元。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閲一年只需 99 元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最近兩個月,我國遭遇一波接一波的高温熱浪,長期不退且沒日沒夜的高温考驗着人們的生理極限。
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平均温度超過 35 ℃的天數達到 4.1 天,比常年同期多了 1.9 天,約等于翻倍了,達到 1961 年以來歷史同期之最。
▼
分區網域來看,華北、華東北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南部最為顯著。尤其是華北地區,高温天數達到驚人的9.8 天,比常年同期多了 5.2 天。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全國高温日數距平分布圖
(圖:中國氣象局)▼
華北極端高温的直接原因
今年華北的高温集中在 6 月 14-17 日和 6 月 21-30 日。尤其是後者,簡直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北京湯河口(41.8 ℃)、天津大港(41.8 ℃)等 22 個站達到或突破了歷史極值。22-24 日,北京南郊觀象台連續三天氣温≥(大于等于)40 ℃,其中 22 日南郊觀象台最高氣温 41.1 ℃,是建國以來并列第 2 高值。
人要化了,真的頂不住
(圖:中央氣象台)▼
7 月初的高温也同樣極端,北京再度出現了 2 個 40 ℃以上的高温日。建國以來北京總共有 11 天 40 ℃以上的高温,今年至今有 5 天,占比接近一半。
北京突破 40 ℃很容易被全網讨論,而隔壁的河北城市,網上存在感就小很多,但他們的高温一點也沒少,沿太行山一線,自河北石家莊、邢台、邯鄲到河南安陽、新鄉、焦作,太行山東麓也出現了顯著高温熱浪,以 7 月 6 日的河北平山 43.7 ° C,7 日河北武安與河南林州的 43.3 ° C 最為突出。
太行山憑一己之力把高温擋在了外面
事實上,今年華北的高温既與厄爾尼諾、全球變暖有一定關聯,也和遠在大西洋的 "大氣異常活動" 聯系緊密,多重因素疊加,作用于華北上空的西風帶,造就了這個突破歷史極值的酷熱夏天。
該來的還是來了
(圖:wmo)▼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講過,中國南北方夏季高温的成因并不相同,長江流網域在梅雨季過後的伏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結果,而華北的高温熱浪集中在 6 月到 7 月上半月,主要是被西風帶波動形成的高壓脊或大陸異常高壓所控制。
比如去年的江西和湖南持續了數月的幹旱
就是環繞了整個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造成的
我們以今年 6 月 22-25 日為例,從華北一直到黑龍江,都被異常的暖高壓所控制,包括京津在内的華北北部正是其中心地帶。在它的控制下,華北北部出現晴朗少雲的天氣,太陽輻射直接給低空加熱,加上高空大氣下沉增温,導致地面温度迅速上升,北京、天津雙雙突破 40 ℃,35 ℃以上的高温更是遍布華北大地。
此外,部分地區還被局地下墊面影響,比如城市熱島、背風坡下沉增温、河谷增温,都會讓局部氣温變得更高,體感上也更難忍受。
6 月 22 日 -25 日,對流層低層(850hPa)温度異常(填色,暖色為偏暖,冷色反之)和對流層中層(500hPa)高度場異常(填色)▼
而這個盤踞在華北上空的暖高壓,其實是西風帶上一個更大尺度的高壓脊的一部分,我們知道,西風帶并不總是平直的,當產生大幅波動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高壓脊接着一個低壓槽。高壓脊控制的區網域就表現為大氣下沉、晴朗少雨的天氣。
500hPa 上的等高線及地轉風示意圖
(左圖為平直的西風帶,右圖為發生擾動後形成的槽脊)▼
6 月中下旬華北的的高温天氣就是拜高壓脊所賜
(6 月 15 日 500hPa 體感温度)▼
西風帶會不會大幅波動,一方面取決于極地和低緯度之間的温差,這一温差是西風帶得以形成的原動力,温差減弱就會形成波動。
一方面這種波動又需要一個 " 擾動源頭 ",當西風帶上某一區網域出現異常的高壓或低壓,就可以通過影響下遊環節,逐漸激發西風帶長波,進而改變天際線以外的遠方。這種現象通常叫做 "遙相關"。
西風帶長波產生的大槽大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北半球的天氣
而短波則可以疊加在長波上造成槽和脊的加深或減弱▼
在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大氣,通常有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兩個最顯著的活動中心。而亞洲大陸天氣過程的那個 " 擾動源頭 ",往往就是從北大西洋一帶啓程,并沿着西風急流向東傳播。
急流是狹窄的強風帶,通常從西向東吹遍全球
(圖:NOAA)▼
為了能理解西風帶長波,以及西風帶内部上下遊之間的關聯,我們制作了下面這張圖。
它反映的是 6 月 22-25 日、500hPa 高度(約 9000 米高空)、不同地區對流層高層之間的 "遙相關"。
這其中暖色表示高壓異常,冷色表示低壓異常,箭頭則是西風帶長波的 "波作用通量"。
6 月 22-25 日 500hPa 流函數異常與波作用通量分析▼
從中可以看到,從北大西洋到東北亞,出現了一連串的異常中心,包括格陵蘭與冰島南側的異常低壓、歐洲的異常高壓、西西伯利亞的異常低壓,以及華北到鄂霍次克海一帶的異常高壓。
而箭頭表示的長波傳播則表明,北大西洋正是那個 " 擾動源頭 ",從這裏出發的長波,呈現出一條 " 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 的弧形路徑,并最終導致華北異常暖高壓的形成。
厄爾尼諾的影響
以上是對今年高温事件直接原因的分析。但如果站在更廣闊的角度,今年全國頻繁的高温背後,還有更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正在發展中的厄爾尼諾事件,以及近一百多年來由人類活動主導的全球變暖。
此外,熱帶印度洋、熱帶外太平洋的海温、北極海冰的沉浮、歐亞大陸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積雪消長,也都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夏季華北乃至全國的氣候。
在全球變暖加持下的厄爾尼諾
一次次拉高全球温度的上限
挑戰着人類忍受的極限▼
那麼,今年的厄爾尼諾對華北高温到底有多大影響?
答案是,有一定影響,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們匯總了歷史上不同年份厄爾尼諾發展階段的 "夏季風場",雖然厄爾尼諾不是影響風場的唯一因素,但只要樣本足夠多,這些樣本的共性就能愈發清晰地指明厄爾尼諾的影響。(就是下方那張合成圖)
将 1979 年以後厄爾尼諾發展期的 500hPa 風場圖加以合成,可以看出,東北亞一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盤踞在東北地區到日本海一帶的氣旋環流(藍框),以及貝加爾湖一帶一個較弱的反氣旋(紅框)。
厄爾尼諾事件發展年夏季
對流層中層(500hPa)風場異常合成▼
而華北則位于二者之間,一方面受到氣旋西側下沉氣流的影響,同時,夾在西側反氣旋和東側氣旋之間,會產生 "高空負渦度平流",其結果就是晴朗少雨、大氣下沉、頻繁高温。
但由于多數厄爾尼諾事件要到冬季才達到鼎盛期,在發展年的夏季,強度還比較有限,響應的信号強度也較弱,所以只能解釋高温的一部抽成因。
在厄爾尼諾發展期夏季
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都處于偏高的狀态▼
極端高温的終極 BOSS
相比于起起伏伏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藏在幕後的全球變暖才是最大的 BOSS,雖然全球變暖對于單獨的高温事件沒有必然作用,但最近數十年,越來越強、頻率越來越高的整體升温已經非常明顯。
除了平均氣温被拉高,偏離常态的極端氣温也顯著增強,既有極端高温也有極端低温,其中極端高温更加頻繁。
北半球夏季各站點氣温距平分布曲線
在不同年代的顯著變化▼
全球變暖和極端高温,關于兩者之間關聯機制的解釋有很多,其中認可度較高的一種認為,在氣候變化下,北極海冰大幅融化,而暴露出來的的海陸表面,比先前被冰面覆蓋時要暗得多,導致反照率下降,吸收了更多熱量,所以北極地區的升温,相比低緯度地區要更嚴重。
温度升高導致海冰融化
而海冰融化又促進了温度的升高
這樣的惡循環導致海冰融化得越來越快▼
2023 年冬季北極海冰低于平均水平
(圖:NASA)▼
這就直接導致極地和熱帶之間的温差縮小了。
前面我們就提到,極地與熱帶之間的温差是西風帶的原動力,正是這一温差驅動的風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轉變為強勁的西風急流,如同一道天塹阻攔在極地和低緯度之間,讓南北兩側的氣團難以輕易逾越。
急流兩側温差越大急流越強
温差越小則急流越弱
(圖:eoas.ubc.ca)▼
當這一温差縮小時,西風急流便相應減弱,冷暖空氣南來北往的阻礙變小,更容易引發各處的極端天氣事件。這其中,就包含西風帶大幅波動形成的大槽大脊,這也是華北被高壓脊控制的重要氣候背景。
可以看出在過去 40 年間北極地區升温最為顯著
(圖:NASA)▼
西風急流的不同狀态與南北向熱量交換
總是會伴随着極端冷暖事件的發生
我們現在還無法精确預測未來内每一次高温熱浪過程的區網域、程度和持續時間。但可以明确的是,在這樣的氣候變化下,未來數十年間,這樣的極端高温只會越來越多,極端程度也越來越強,對人類生活甚至生存的威脅越來越顯著。
面對如此嚴峻的狀況,人類已沒有置身事外的選擇,唯有攜起手來,共同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以盡量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但要做到這一點,又何其難矣。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海洋氣象地理讨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是海洋、氣象、自然地理的研究者或愛好者,可以來【微信公眾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復 " 進群 "" 讀者群 " 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復,只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復。只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