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3年上半年汽車價格劇烈波動,經銷商虧損面擴大,歡迎閲讀。
8 月 16 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 2023 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2023 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外部環境紛繁復雜,汽車消費需求恢復緩慢,終端交易價格持續下探,以價換量的結果是增量不增利,增量也只是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傳統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汽車經銷商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劇。
為及時掌握 2023 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情況,了解經銷商當前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于 2023 年 7 月中旬正式啓動,調查對象以乘用車授權經銷商為主。截至 2023 年 8 月初,調查共覆蓋 40 餘家經銷商集團及超百家單店經銷商,共回收有效問卷 952 份。
一、2023 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滿意度下降
調查顯示,上半年經銷商總體滿意度得分為 73.1 分,經銷商對廠家的總體滿意度比 2022 年度有所下降。
調查結果顯示,經銷商對廠家搭售滞銷車型、市場秩序、庫存管理,及廠家區網域營銷和區網域管理方面的滿意度較低,對于售後支持、銷售培訓和廠家人員的滿意度得分較高。
二、僅 1/4 的經銷商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标
2023 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仍處于恢復期,廠家過高的年度銷量目标,導致汽車市場供需失衡。多重因素引發多起大規模大幅度的新車降價,使得消費者持币觀望,抑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
調查顯示,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标的經銷商占比為 24.9%, 56.9% 經銷商完成了任務指标的 80% 以上。其中,豪華 / 進口品牌經銷商目标完成情況較好,32.4% 經銷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标。
同時,經銷商新車毛利率出現大幅度下滑,而二手車毛利率及售後毛利率則呈現小幅上升。
三、新車價格持續下探,經銷商虧損面擴大
2022 年 6 月份開始實施的購置税減半政策在年底的退出,致使部分消費需求提前透支,一定程度影響了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
2023 年上半年,多重因素引發多起大規模大幅度的新車降價,既有新能源汽車,也有傳統燃油車。價格混亂,吞噬了經銷商本已微薄的利潤。此外,人員流失、運營成本及費用增加、客流量減少,線索轉化成本提升等因素,使經銷商運營壓力進一步增大。
調查顯示:2023 年上半年經銷商的虧損的比例為 50.3%,盈利的比例 35.2%,持平的比例為 14.5%。虧損面處于近年的高位。
豪華 / 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約 1/3 的經銷商虧損,近半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虧損經銷商占比分别為 51.3% 及 48.0%。
在經銷商利潤結構中,新車銷售利潤占比大幅下滑,由 2022 年底的 19.7% 大幅下滑至 4.9%,可見新車銷售在上半年的經營壓力之大。市場疲軟,新車價格混亂,尤其是對燃油車市場產生了更為嚴重的影響。
四、新能源品牌建網的優劣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 10 餘年的發展,已經開始走向世界的舞台。很多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成立獨立的新能源品牌,将產品矩陣進一步細分,進行市場開拓。
對于新能源品牌的獨立建網,經銷商怎麼看?
調查顯示:經銷商認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獨立建網,有利有弊。優勢主要是,符合汽車市場發展趨勢,強化消費者認知,有利于市場拓展。可以采取符合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相适應的渠道模式和業态,根據新能源產品特點制定銷售流程、考核指标和商務政策等;弊端主要是:獨立建網增加經銷商投入,初期產品少銷量低,難以支撐網絡盈利。需要廠家大量的品牌宣傳投入,否則很難占據消費者心智。
五、經銷商新建或翻牌改建的意向品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
針對經銷商投資品牌意向的調查顯示,經銷商對未來投資、收購品牌主要集中在部分傳統豪華品牌及豐田品牌,而對于自主品牌,投資意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獨立品牌。
目前,汽車行業面臨艱難挑戰,政府、協會及企業都在努力推動市場回暖。國家減税、地方政府補貼、廠家支持等眾多促銷費措施,對需求消費端實現較強的拉動作用,加速汽車市場恢復。
盡管上半年經銷商的經營表現不及預期,随着各方面促銷費政策的落地實施,經銷商的經營信心逐漸恢復,約三成的經銷商在年中提升了全年度銷售目标。
2023 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将持續關注汽車經銷商盈利狀況,及時了解汽車流通行業狀況,将行業狀況和經銷商述求及時反饋給廠家和政府相關部門,推動汽車流通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