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歡迎來到“醜鞋時代”,歡迎閲讀。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kakakakapi
編輯 | 渣渣郡
本文首發于虎嗅年輕内容公眾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這裏,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最近,推特上美國人最關注的新聞不是什麼經濟問題,也不是什麼政客的口舌之辯,而是一起跌宕起伏的桃色新聞。
紐約博主 Lexus 在 Tinder 上結識了一名男子 Josh ,露水情緣一晚後,第二天 Lexus 卻發現手機裏 Josh 的聯系方式被删掉了。
這還沒完,Lexus 随後發現 Josh 偷走了自己一雙價值近 8000 人民币的 Maison Margiela 瑪麗珍 tabi 鞋。最終找到 Josh 時,這雙 tabi 鞋卻已經穿在了他正牌女友的腳上。
狗血的故事,引來了人們的圍觀,幾大知名媒體也都紛紛跟蹤報道。
不過,我突然意識到,過去曾經被調侃成醜鞋之最的 Tabi ,現在已經成為了時尚品味的符号,經久不衰。
而回頭一看,突然發現我們正身處醜鞋時代。
此次的偷鞋鬧劇也引發了人們對 Maison Margiela tabi 鞋的又一次狂熱。
據悉馬吉拉的 tabi 鞋款銷量已經翻倍飛漲, Lyst 上有關這雙瑪麗珍 tabi 鞋的搜索量更是一度增長了 200% 。
" 早買早享受,晚買沒折扣。"
不過,與當下備受潮人們紛擁追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Tabi 鞋早期風評卻不是什麼高級時尚單品,而是有着 " 豬蹄 " 之稱的醜鞋設計。
分趾鞋的設計在 Maison Margiela 品牌 DNA 流淌了幾十年,但 Maison Margiela 早年作為一個相對小眾的品牌,這一标志性的品牌元素并未被廣泛認識。
直到 2018 年左右,時尚博主開始以在鞋頭處夾筆、夾香煙等方式進行創作,博主們憑借着古怪且獵奇的内容在社交媒體上賺足了眼球,也将 Maison Margiela 這一小眾品牌徹底推向台前。
彼時網友不僅将這類鞋稱為豬蹄鞋,也會吐槽它反人類的分趾設計,像類似二腳趾頭究竟應該放置在哪一側。
但吐槽歸吐槽,随着時間推移,網紅博主的上身,越來越多的人被 tabi 鞋吸引,也開始将 tabi 鞋劃入購買清單。
而一如《GQ》編輯 Samuel Hine 所説:"Tabi 對于消費者來説實在是太理想了,穿上它就會讓人有種想要拍照的衝動。"
買了 tabi 鞋的人總會不約而同地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經典的 " 萬物皆可夾 " 認證照,以證自身的時尚品味。
事實證明," 三人成虎 " 依舊适合新時代。
只要穿的博主足夠多,醜鞋就能等來一個爆火的春天。
在 " 最流行的產品永遠出現在下一秒 " 的時尚圈火了 5 年,這也足以證明 Maison Margiela 于醜鞋時代的生命力。
而在 Maison Margiela tabi 鞋賣得火熱的這 5 年裏,同期時尚圈中,同樣炙手可熱的還有不少誇張款式的醜鞋系列。
譬如曾經有着 " 看圖都説醜,發售搶成狗 " 的 Yeezy 椰子鞋。籠罩在坎爺光環之下的椰子鞋,造型推出伊始口碑便是兩極分化,而在 2019 年前後發售,像黃斑馬之類的熒光色 350 系列,更是一經發售價格便被黃牛炒高幾倍的熱門鞋款。
不過随着坎爺醜聞的接連爆出,以及 adidas 為扭轉虧損大量抛售椰子庫存,當然也因為最根本的原因,穿椰子鞋已經不能算潮了,這個曾經的熱門鞋,如今也是早已走下神壇。
而将 "ugly things are my inspiration" ( 醜陋事物是我的設計靈感 ) 作為設計理念的巴黎世家創意總監 Demna Gvasalia,也是個擅長制醜的 " 人才 "。
他于 2018 年前後推出的老爹鞋 Triple S 系列也是當時一時無兩的熱鞋,在短短發售一年間,便赫然位列 Lyst 2018 Q3 男性熱門單品榜單之上。
不過這雙老爹鞋的保鮮度也算不上多長久,如今巴黎世家推陳出新,連年的熱鞋也被 X-PANDER 彈簧鞋(2021)、DEFENDER 輪胎鞋(2022),以及 3XL 進階版老爹鞋(2023)等鞋款接連頂替。
X-PANDER 彈簧鞋
DEFENDER 輪胎鞋
3XL 進階版老爹鞋
而當下社交平台上流量最大的醜鞋,還得是 Birkenstock 勃肯鞋 和 Crocs 洞洞鞋。
在消費者的追捧下,Birkenstock 不僅賣到要上市,業内對它的市值預估更是超過了 80 億美元。
而 Crocs 則接連與多個奢侈品牌做起了聯名,和創意公司 MSCHF 打造的洞洞筒靴,還成功洗腦了号稱死也不穿洞洞鞋的貝嫂。
不過,如此對比看來,火了 5 年的 Maison Margiela tabi 系列還真算得上是醜鞋屆最具生命力的產品。
醜成經典,也的确需要感謝品牌那位神秘的創始人 Martin Margiela 。
説起 Martin Margiela,單論不少業内人士缺乏靈感時,便會從他過往設計中 " 借鑑借鑑 " 的操作來看,Martin Margiela 的設計功力自是無需過分贅述。
而 Martin Margiela 不喜出現于人前,不接受錄像采訪的行事風格,也讓他和他的故事充滿了神秘色彩。
" 神乎其神的鬼才創始設計師 ",陰差陽錯間也成了 Maison Margiela 絕妙的營銷故事,當然也的确讓 tabi 鞋的銷售額上漲了好幾個點。
但無論如何,縱觀這五年間,大眾對于鞋的美醜,似乎在潛移默化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曾經很明顯會被視為醜陋的、不體面的、不能代表精英生活的設計,都另立山頭,為大眾重新制定了關于 " 美 " 的定義。
過去當買到一雙醜鞋時,大眾似乎更傾向于将它藏于床底,醜鞋被視為窘迫且丢人的象征。但現在大家都紛紛追逐起曾經拿不出手的醜鞋設計,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下醜鞋大賣的例子除了前面提到的 Crocs、 勃肯鞋、動漫感高筒靴,還有像 Kiko Kostadinov 之流将各式豔麗色彩堆疊打造的醜鞋系列,不僅一鞋難求,二級市場上更是轉手就能血賺的程度。
Kiko Kostadinov
那明明是醜鞋,為什麼大眾還一窩蜂湧上去購買呢?
對于有些人來説,他們更像是主動地在享受醜鞋,享受由醜鞋帶來的關注度。
或許我們還能寬容地稱那些前去參加 Rick Owens 秀場的男男女女們打扮成珍奇異獸是因為 " 邪教聚會 " 的 dress code。
但對于那些穿着堪稱辣眼裝備出現在各大秀場門口、街拍鏡頭之下的 " 潮人 " 來説,醜的是鞋,美的是流量。
安迪 · 沃霍爾曾預言,未來每個人都有 15 分鍾成名的機會。而牢記這一箴言的 TOMMY CASH 在上一季時裝周上,便抓住了這 15 分鍾。
自帶全套床品出現在 Y/PROJECT 2023 秋冬秀場上,在 AMIRI 秀場上舉啞鈴, 在 Loewe 秀場前排織毛衣,以及化身卓别林,穿上 Crocs x MSCHF 的聯名超大号黃色洞洞靴出場。
籍籍無名的那些年,TOMMY CASH 成功憑借這幾場博出位的造型,換得更上一層台階的名與利。
漫漫名利場最怕的便是沒有話題度,但一旦穿上醜鞋,随之而來的流量熱度,想必也是大多人沉溺于 " 醜鞋樂 " 的重要因素。
那另外一批吭哧吭哧説着 " 真香 " 的人呢?
他們的審美是半路出走了嗎?
或許,他們從未有過審美。
絕大多數人不過也是被明星效應、博主帶貨洗腦,沒什麼特别的想法,只需挑一位看似在時尚圈中掌握一些話語權的人穿點什麼,依樣畫葫蘆便是。
在如今大多數人的時尚意識裏,他們所期待的獨一無二的自己,不過是在既定的審美定義中挑一個适合自己的。
Demna Gvasalia 的巴味, Kiko Kostadinov 的 Ki 味,Lemaire 的老錢味,Miu Miu 的少女氣質,品牌不僅僅提供設計,更是某一種生活方式的輸出者。
辛普森動畫中的巴黎世家
大眾在其中挑選一個最合心意的定義,獲得一種能位列于某一群體之中的資格。
至于風格定義,那都是爬上時尚圈頂流位置的人們制定的遊戲規則。
一如皮埃爾 · 布爾迪厄的《區分》中所提,審美區分不過是社會階級差異的 " 遮羞布 " 。
Demna Gvasalia 在 BOF 的采訪中提到他沒有刻意強調醜,而是習慣于在大眾認為醜的東西中找到獨特的美。這句看似極其政治正确的廢話無形中也正説明了 " 大眾沒有審美 " 這件事。
之于時尚,大眾只有參賽資格,卻永遠不會有翻桌做主的時刻。
時尚比戰争更殘酷。
因為死者能看見戰争的結束,是有結局的。而時尚沒有,當你覺得什麼是品味的象征的時候,它就已經變土了。
它沒有答案,永不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