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進入“1時代”,歡迎閲讀。
近日,股份制大行、中小銀行開始陸續下調銀行存款利率,中長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 10BP~50BP 不等。目前,多數銀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低于 2%,邁向 "1 時代 "。
第一财經記者注意到,本輪存款利率調降後,出現不少新趨勢。存款利率下行、貸款利率上行後,原本在市場中存在的存貸利率套利空間正在逐漸消失。此外,多家銀行利率調降後,出現存款利率期限倒挂,部分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不如一年期存款。
業内專家認為,銀行密集調降存款利率一方面是為了壓降負債端成本,緩解日益增加的息差壓力;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多次提及 " 擇機降息降準 ", 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也與宏觀政策方向相契合。
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至 2% 以下
" 上周我們存款利率剛下調過一輪,基本都低至 2% 以下了。" 平安銀行深圳某網點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該行 " 平安存 " 產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由 2.05% 下調至 1.65%,下調 40 個基點。
記者還從浦發銀行華南某支行網點獲悉,4 月 7 日起,該行某款特色定期存款三年期年利率也從 2.15% 降至 2.05%,下調 10 個基點。
除股份制大行外,據第一财經記者不完全梳理,4 月起,安徽新安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武漢眾邦銀行、廣西融水農商銀行、廣西資源農商銀行、興寧珠江村鎮銀行、内黃興福村鎮銀行、惠東惠民村鎮銀行等近 20 家銀行也調低了部分定期存款產品的利率。本輪調整多集中在三年期、五年期存款產品,調降後多數銀行存款產品的利率已低于 2%。
曾經是存款利率 " 高地 " 的民營銀行、村鎮銀行也正主動放棄 " 高息攬儲 " 策略。以興寧珠江村鎮銀行為例,該村鎮銀行此前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為 2.10%、2.75% 和 3.25%,自 4 月 1 日起将分别降至 1.50%、1.60%、1.55%,這一水平甚至低于國有大行。眾邦銀行近期也公告稱,3 年期、5 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别調整為 2.4%、2.5%,下調 20BP、40BP。
兩大趨勢顯現
調研分析中,記者發現本輪利率調整呈現出兩大顯著趨勢。
一方面,存款利率調降的同時,原本降至低位的消費貸利率正悄然回升,原本存在于兩者之間的套利空間已逐漸消失。此前,銀行機構的存款利率與消費貸利率之間一度非常接近,甚至出現倒挂趨勢。3 月,記者從深圳多家銀行人士處獲悉,市場銀行消費貸最低利率原本可做到 3% 以下。融 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5 年 2 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為 2.91%,環比下跌 7BP。
另一方面,近期銀行密集調降中長期限存款利率後,存款利率期限倒挂已成為常态。以記者上述列舉的平安銀行為例,該行 " 平安存 " 產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下調至 1.65% 後,已低于兩年期(1 萬元起存)1.70% 的利率。
江西江州農商銀行于 4 月 9 日起調整存款挂牌利率。調整後定存期限利率全線倒挂,1 年期、3 年期、5 年期存款利率分别為 1.5%、1.48%、1.47%。
部分銀行甚至出現五年期存款利率不如一年期存款的情況。以招商銀行的靈動存產品為例,根據該行 APP 頁面,經過多輪調降後,該行目前 1 年期存款利率為 1.6%,5 年期存款利率僅為 1.55%。
" 該現象一方面反映了銀行的負債壓力,另一方面亦體現了銀行主動引導存款短期化的策略。" 開源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劉呈祥認為,存款短端提價,階段性補負債缺口。雖然挂牌利率未變,但國有行或提高 1 年期存款實際執行利率,與提價同業存單類似,或為資負缺口壓力加重下的臨時補充需求。此外,銀行負債策略隐含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預期。從歷史規律來看,長期限定存的挂牌利率下調幅度較大,因此若銀行預期存款定價有進一步下調可能,将避免在降息環境中吸收過多長期存款。
為何下調存款利率
除了上述趨勢,存款利率下調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業内普遍認為,降低負債端成本是銀行主動調降存款利率的關鍵原因。近期,銀行淨息差仍在持續承壓。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 1.52%,處于歷史低位。上市銀行也難逃息差壓力。截至記者發稿前,已披露财報的 20 餘家上市銀行 2024 年平均淨息差為 1.65%,較 2023 年下降 19BP。
" 下一步,将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的結構優化和存貸款的定價管理。" 建設銀行首席财務官生柳榮此前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總體看,考慮今年我國将實施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而且央行表示将适時降準降息,LPR 利率和金融市場利率未來仍有小幅下行的可能。預計 2025 年銀行業淨息差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下行的幅度預計會小于去年。
即使存款利率調降,它引起的脱媒效應也将弱于往年。劉呈祥指出,一是理财收益率随高息存款到期、信托通道整改等也趨于下降;二是中小銀行若能按自律統一下調," 手工補息 "" 特色存款 " 等產品減少,大部分客户或被動接受為主,也能減輕大行負債壓力。
另外,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多次提及 " 擇機降息降準 ", 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也與宏觀政策方向相契合。
" 央行‘擇機降準降息’可能迎來視窗期,利率下行空間打開。" 财信證券分析師張雯婷指出,美國向全球大征關税背景下,預計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都将有所增加,我國政策保持寬松環境及内需對衝的必要性提升。
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也持類似觀點。他在研報中指出,本期債市在跨季資金面轉松、避險情緒升温和特朗普‘對等關税’政策超預期影響下震蕩走強,債市利率曲線 " 牛平 "。短期看,關税政策超預期對經濟基本面產生衝擊且考驗國内政策應對,預計 " 适度寬松 " 貨币政策基調下央行擇機降準降息迎來視窗期,但仍需關注匯率壓力和長債利率快速下行過程中金融風險的累積。
(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