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風雨31年,老牌零售巨頭宣告破產,歡迎閲讀。
《零售圈》注意到,曾經作為遼寧省内最負盛名的民營企業——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在經歷了長達三年的艱難重組之路後,最終在 2024 年 11 月 1 日落幕,宣告破產。
11 月 1 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2021 年 12 月 24 日,本院裁定批準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草案)。因債務人資產處置困難、不能執行重整計劃,根據管理人的申請,本院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之規定,裁定:
一、終止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的執行;二、宣告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九十二家企業破產。
事實上,自 2021 年受理興隆大家庭重組計劃之後,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 92 家企業就開始對企業資產處置,包括沈陽、錦州、朝陽等地。然而,由于資產處置困難,無法順利變現,最終,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無法完成重組計劃,走上了破產道路。
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曾是遼寧省最大的民營商業集團,也是中國零售業區網域領軍企業,由董事長李維龍先生 1993 年創建于遼寧盤錦。當年,興隆大廈從一座空樓到順利開業,只花費了短短 76 天,後來的興隆大廈不斷創造了中國商業奇迹,例如推出中華月餅節、服飾節、趕大集等多種營銷活動,這在九十年代極為稀缺,的确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
在這樣新穎的模式下,興隆大廈開業第一年就實現了銷售額 6000 萬元的業績,這樣的業績也讓其一躍成為了盤錦商業的龍頭,随後,興隆大廈更是成為了盤錦首家超億元商場,進入了中國商業百強。在這之前,誰都沒有想到一個民營企業會爆發如此大的能量。
1997 年,興隆接手進軍遼寧省其他地區,大石橋興隆商城、營口興隆購物廣場等相繼開業。同年,号稱亞洲最大單體面積的大型零售商業企業、有 " 商業航母 " 之稱的東亞商業廣場開業。四年後其由于債務問題被興隆接手,這一事件在當時被視為 " 蛇吞象 "。
2001 年,遼寧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組建 " 沈陽興隆大家庭 ",主營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奧特萊斯、超市、電子商務等,輔業主要有服務于商場的酒店。
經過多年的發展,遼寧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在 2010 年中國連鎖百強排名中,位列第 46 位;2012 年,在 " 中國連鎖百強 " 中,興隆大家庭排名第 48 位,在 " 中國民營 500 強 " 中排名 163 位,在 "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 " 中排名 187 位。
截止到 2019 年,興隆大家庭在遼寧、黑龍江兩省 22 個城市擁有商場 38 家、生活超市 6 家、酒店 5 家,其它產業公司 3 家,商業經營面積 275 餘萬平方米。
回顧以往興隆大家庭的成功,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其緊抓潮流的營銷模式,這是其收獲第一桶金的原始動力;其次,興隆大家庭采取家族式管理,這是讓其快速擴張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其次,興隆大家庭奉行員工第一,并堅持以 " 能者上,庸者下 " 的理念不斷選拔員工,甚至願意耗資百萬元為員工訂閲學習材料,為其進行組織培訓等等。除此之外,興隆集團以 " 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 為原則,力求成為消費者心中的誠信品牌。這幾點其實與當下胖東來的企業理念和文化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不難想象,為何當年人人對興隆大家庭倍加推崇。
然而,如今興隆大家庭正式宣告破產,包括集團旗下的 92 家企業,三年重組計劃失敗,一個輝煌的時代就此終結。事實上,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的破產背後無疑是傳統商業的落幕。在《零售圈》看來,随着越來越多零售模式的崛起,傳統超市、購物中心等優勢逐漸喪失,消費者被分流,銷量下降也就成為了必然。
從當前的市場發展來看,傳統商業模式的衰落,已成定勢。以大賣場為例,零售專家鮑躍忠就曾指出,現在的國内零售市場已經是高度競争,不僅各種模式的線下店日益增多,線上零售形式也日趨豐富,大賣場們過去憑借渠道優勢建立起的護城河,已被打破。
其次,興隆大家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過去或許是助推力,但在當下不可避免存在任人唯親、擾亂經營秩序等腐敗行為,這在競争尤為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成為了一種阻力。
其次,過去興隆集團大多選用了商場自持的戰略,這一模式在當下負擔過重,尤其是在電商崛起的當下,現金流自然難以支撐,甚至零售所賺來的錢都要被拿去補貼地產。
事實上,從興盛到衰落,興隆大家庭的發展變化令人不勝唏噓。在《零售圈》看來,沒有永遠的赢家,只有不斷适應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立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零售圈 ",作者:零售圈,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