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最新各省市GDP,誰晉級,誰掉隊了?,歡迎閲讀。
文 | 凱風
區網域競争,不進則退。
今年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日益深化,大國博弈如火如荼,房地產大變局尚未結束,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區網域經濟增長大幅分化。
誰成為新一輪經濟產業周期的受益者?那些地方面臨巨大挑戰?
01
與去年同期相比,省網域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整體來看,外貿大省、制造大省普遍表現較好,而房地產投資依賴度較高的省份則明顯承壓,沿海與内陸地區的消費形勢同樣出現分化。
經濟大省中,粵蘇差距有所收窄,而山東鞏固了對浙江的領先優勢,河南反超四川,重回經濟第五大省之位。
TOP10 大省中,安徽繼趕超上海之後,進一步逼近湖南,未來經濟位次有望不斷抬升。
TOP20 省份中,遼寧反超雲南,為東北扳回一局;内蒙古連續多個季度領跑,成為北方經濟的最大亮點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省份,名義 GDP 增速都跑輸實際增速,這是為何?
一個原因,GDP 通脹平減指數的影響,與各地的通脹水平直接相關。
我們常説的 GDP 增長,一部分是來自價格的增長,另一部分是來自實際生產的增長。
一般而言,名義增速大于實際增速,因為通脹是常态,但如果價格出現收縮,如 CPI、PPI 指數走低,GDP 通脹平減指數轉負,名義增速自然低于實際增速,這種情況并不鮮見。
另一個原因,經濟普查之年,提前 " 擠水分 "。
每隔 5 年,我國會進行一輪經濟普查,上一輪經濟普查是 2018 年,近半省份遭遇擠水分。
今年是第五次經濟普查數據公布之年,部分省份去年終核 GDP 已經進行調整,而部分省份今年季度 GDP 或許也會出現主動 " 擠水分 "。
02
省網域經濟走勢為何大幅分化?
經濟增長素有 " 三駕馬車 " 之稱:消費、投資、外貿。如果説去年最大的助推力在于内需,今年就是外貿。
受到歐美發達國家集體補庫存的提振效應,同時基于美國大選經貿衝突再次加劇等預期帶來的 " 搶出口 ",從而帶動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是名副其實的外貿大年,而外貿大年多數也是工業大年。
作為全球工廠,中國制造與全球外貿密切相關,外貿的景氣度會自然而然反饋到工業生產上。
然而,外貿的高景氣度,與内需的分化形成鮮明對比。
中西部省份消費增速明顯跑赢東部,三四線城市明顯跑赢一二線城市。
究其原因,東部地區房價更高,居民财富與房子深度捆綁,地產行業 " 震蕩 " 對東部地區居民資產衝擊較大,進而波及消費。
換句話説,房地產大變局,對于不同地區的衝擊不盡相同。
一些房地產依賴度、賣地收入依賴度較高的地區,可謂首當其衝。
從今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内地 31 個省份中,只有上海、天津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正,陝西持平,其他省份都是負增長,個别地區甚至腰斬。
不過,日前召開的重要會議釋放出 " 止跌回穩 " 的積極信号,房地產有望迎來觸底時刻。
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產業變革,正在深度重塑區網域格局。
如新能源與傳統能源之争、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之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與傳統支柱產業之争。
誰能抓住時代的風口,誰能率先完成轉型,誰就能在區網域經濟競争中脱穎而出。
03
河南、安徽,中部省份靠什麼突圍?
先看河南,河南反超四川,重回經濟第五大省。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 GDP 總量為 47881 億元,超過四川(45441 億),重回經濟第五大省之位。
河南長期以來,都是第五大省。但去年由于經濟終核調降的影響,年度 GDP 大幅縮水 3000 億元,導致被四川直接趕超。
今年以來,河南逐步擺脱擠水分的影響,雖然手機出口仍然面臨巨大壓力,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形成補位和對衝,帶動 GDP 總量走高。
比亞迪全國最大的單體工廠在鄭州投產,富士康宣布回歸鄭州造車,寧德時代在洛陽打造兩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
一時之間,河南成為新能源產業又一大生產基地。
所以,打破 " 富士康依賴症 ",打破對于蘋果手機代工的單一依賴,搶抓中西部產業大轉移的歷史機遇,站到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之上,是河南新的機遇所在。
再看安徽,這幾年風頭最盛的省份之一,在全國經濟位次不斷上升。
今年以來,安徽接連實現兩大突破。
一是季度 GDP 總量繼趕超上海後,繼續逼近湖南。
去年前三季度,安徽與湖南的 GDP 差距還在 1300 億元左右,今年同期已經收窄到 600 多億元,全年差距有望進一步收縮。
這與安徽兩大新興產業的崛起不無關系,新能源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占到半壁江山。
這從工業品產量就可見一斑。前三季度,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 82.6%,集成電路增長 57.3%,充電樁增長 52.1%。
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突破百萬大關,全年有望突破 130 萬大關,晉級繼深圳、上海之後的新能源造車第三城。
二是安徽外貿總額大幅趕超河南,跻身中部外貿第一大省。
在此之前,河南已經連續 12 年蟬聯中部外貿第一大省,但今年以來受到蘋果全球產業鏈調整影響,手機出口大幅下滑。
與之對比,安徽則受益于新一輪產業革命,汽車、筆記本、家用電器出口大幅飙升,其中前三季度汽車出口 68.11 萬輛,增長 29.5%,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目前,安徽将汽車產業作為 " 首位產業 ",形成以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有色金屬為主的產業結構。
去年,安徽規上工業總營收首次突破 5 萬億元,躍居全國第 7 位、中西部第 1 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西部工業第一大省。
04
北方經濟為何突然支棱起來了?
今年以來,區網域經濟最顯著的變化,當屬部分北方省份的再次崛起。
這其中,最令人意外的并非山東 GDP 增速的大幅領跑,而是遼寧反超雲南,内蒙古異軍突起。
要知道,長期以來,北方經濟的最大重心都在于山東、河南、北京等經濟大省,東北、西北地區長期陷入 " 擠水分 " 的困局。
如今,作為東北 " 老大哥 " 的遼寧,率先擺脱長期的低迷走勢,GDP 增速連續 7 個季度跑赢全國。
前些年," 西南集體趕超東北 "一度成為焦點,如今遼寧率先 " 反擊 ",去年年度 GDP 反超雲南、重慶,為東北扳回一局。
遼寧經濟反彈的背後,在于大項目大投資的加持,尤其是中央項目的傾斜。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4.8%。其中,中央項目投資增長 26.4%。
據當地統計部門表示,當地争取中央預算内投資、超長期特别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發國債等各類中央資金創歷史新高。
這既是新一輪振興東北的結果,也是東北在全國戰略格局中地位提升的體現。
日前,沈陽 2035 總體規劃獲批,被賦予 " 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 " 的超級定位,而成都、杭州、南京都只是 " 西部地區 / 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與遼寧相比,内蒙古這幾年一直高光不斷,則是多次踏準時代風口的結果。
前幾年,受地緣變局、口罩問題影響,全球能源價格暴漲,作為中國產煤第二大省的内蒙古,自然成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如今,煤炭價格大幅回落,眾多資源省份經濟遭遇巨幅震蕩,但内蒙古又抓住新能源的東風,有力對衝了傳統能源產業走低的不利影響。
近年來,内蒙古在煤炭、稀土、鋼鐵等傳統產業之外,構建了以光伏、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帶動相關制造業的崛起。
前三季度,内蒙古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1.8%,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1.6%,稀土化合物和多晶硅產量分别增長 2.4 倍和 1.2 倍,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 20.9%。
内蒙古全省如此,主要地市同樣迎來集體晉級熱潮。
根據 2024 年中國百強市榜單,排名進步最大的 10 個城市,内蒙古的包頭、鄂爾多斯、呼和浩特 "F3" 全部在列。
不難預料,一旦新能源產業持續做大,内蒙古在全國的經濟位次還有望繼續抬升。
因此,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動產業變革,進而影響區網域經濟格局,能否抓住產業洗牌機遇,影響相當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