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林永健回老家探望癱瘓的母親,7歲兒子的做法讓無數大人自愧不如,歡迎閲讀。
最近,林永健帶着 7 歲的兒子林大竣回青島老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在網上掀起了一陣熱議。
不是因為林永健這個大明星有多高調,而是他那小小年紀就懂事得讓人咋舌的兒子。
愣是用幾件貼心小事,把無數大人比得自愧不如。
林永健這次回老家帶着兒子,鏡頭裏,林大竣一進門就直奔奶奶床邊,脆生生地喊了聲 " 奶奶好 ",那語氣自然得就像天天見面似的,完全沒有半點對卧床老人的生疏或不适。
一個 7 歲的孩子,能這麼坦然地面對一個癱瘓多年的老人。
這還不算完,小家夥知道奶奶常年躺着不方便,特意跑下樓,挨家商店找了個癢癢撓當禮物送給奶奶。
這東西不值幾個錢,可那份心思卻讓人心裏一暖。
相比之下,林永健拎來的那些高級補品,反倒顯得沒那麼貼心了。
奶奶拿到癢癢撓,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顯然是被孫子的體貼感動到了。
爺倆兒還一塊兒去了超市買菜。林大竣知道奶奶只能吃軟乎乎的東西,就催着爸爸買西紅柿做湯。
挑食材時,他還特意叮囑:" 多買點,給奶奶家留一份。"
説完又抓起一盤小份的西紅柿,説:" 這個給爺爺帶上!" 這細膩的心思,誰能想到是個 7 歲小孩想出來的?
做好飯,他還親手喂奶奶吃,動作有點笨拙,可那份真心卻滿得溢出來。
説起林永健,他可不是天生就站在聚光燈下的。
1970 年出生在青島市北區,家裏兄弟姐妹多,父母忙不過來,他從小就是散養長大的。
17 歲那年,他考進青島話劇團,周圍人還笑他:" 就你這長相,還想當演員?"
确實,林永健自己也説過,小時候因為長得不好看,沒少被嘲笑。
可他老爸一句話點醒了他:" 男子漢大丈夫,怕啥,想幹啥就幹啥!"
就憑這股倔勁兒,他從跑龍套的小角色幹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早些年在廣州軍區話劇團,他因為長相不出眾,演技也沒啥亮點,只能幹些雜活兒。
可他沒放棄,一有戲就接,哪怕是小角色也樂在其中。後來進了空政話劇團,他才算有了施展拳腳的機會。
2003 年他和同團的演員周冬齊結婚,那年他 34 歲,周冬齊 32 歲。
婚後他的事業才真正起飛,2005 年春晚小品《裝修》裏一人分飾三角,火遍全國。
從那以後,《金婚》《王貴與安娜》等劇裏,他演啥像啥,成了觀眾心中的 " 老戲骨 "。
2018 年還拿下了國家一級演員的稱号,算是對他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
林永健的感情路和家庭生活可沒那麼順。
結婚頭幾年,他和周冬齊因為經濟拮據,放棄了第一個孩子。
後來周冬齊懷孕時,他忙着拍戲,她也沒好好休息,第二個孩子也沒保住。
直到 2010 年,41 歲的林永健才迎來兒子林大竣,取名 " 大竣 " 寓意 " 竣工 ",表明這回是真的圓滿了。
這份 " 老來得子 " 的喜悦,也讓他對這個獨子格外珍惜。
他和周冬齊的婚姻也不是沒風浪,2015 年林大竣 5 歲時,他們一起上了《爸爸去哪兒》第三季。
林永健後來坦言:" 那段時間,我才明白周冬齊這些年帶娃有多不容易。她把大竣教得這麼好,我得好好謝謝她。"
正是林大竣的善良,像根無形的線,把爸爸拉回了家,也讓這個家重新有了温度。
林永健在演藝圈算是個 " 另類 ",他沒帥氣外表,靠的是演技和努力。
早年有人説他靠老婆周冬齊上位,畢竟周冬齊在空政話劇團是 " 團花 ",名氣不小。
可林永健用實力堵住了這些閒話,兩人結婚 20 多年,沒傳過啥绯聞,事業上互相扶持,生活中互相包容。
他還常自嘲:" 我長得醜,但我媳婦兒眼光好啊!" 這份幽默,也成了他和周冬齊感情的調味劑。
網上也有過一些關于他的八卦,比如説他 " 摳門 ",拍戲時連便當都舍不得多吃。
可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節儉慣了,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養成了不浪費的習慣。
還有人説他脾氣大,節目裏對兒子發火就是證據。
可林永健自己説:" 我那不是脾氣,是急。我陪兒子時間太少,怕他不親我。"
這些年他慢慢調整自己,2016 年還特意停了拍戲,專心當爹。
如今林大竣 13 歲,已經是鋼琴高手,還能用流利英文接受采訪,網友都調侃:" 以前是‘林永健的兒子’,現在得叫‘鋼琴家林大竣的爸爸’了!"
這次回鄉探母,林大竣的暖心舉動成了全網熱議的焦點。
這事兒之所以打動人,不光因為他才 7 歲就這麼懂事,更因為他那份純天然的孝心,是很多大人身上早就丢了的東西。
一個癢癢撓、一碗湯,看似不起眼,可對一個癱瘓的老人來説,卻是實實在在的關懷。
反過來想想,咱們這些大人,有時候忙着送禮、顯擺,反而忘了真正關心對方需要啥。
林大竣的懂事,也離不開林永健和周冬齊的家教。
林永健忙事業,周冬齊扛起家庭,這倆人雖然不是完美父母,但他們用行動告訴兒子,親情是啥,責任是啥。
林大竣 5 歲時在節目裏幫爸爸幹活、資助貧困姐姐,7 歲時給奶奶買癢癢撓,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教出來的。
教育這東西,不在嘴上,而在日常的點滴裏。
特别聲明:以上内容 ( 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内 ) 為自媒體平台 " 網易号 " 用户上傳并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