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請原諒,我要給「灌籃高手」潑一盆冷水,歡迎閲讀。
《灌籃高手》電影版,殺瘋了!上映首日票房破億。超 12 萬人打出9.1 分,五星刷屏。
當然,觀影大軍裏也少不了魚叔。這部九十年代大熱的熱血動畫,陪伴了一代人度過青春時光。湘北五虎一出場,瞬間爺青回。魚叔從電影院出來,恨不得也跳投一記空氣三分(忍住了)。
其實,不止《灌籃高手》。最近,日本動畫在影院持續火爆。《玲芽之旅》票房超 7 億,成今年春節檔後票房最高的電影;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正在重映;宮崎駿《天空之城》也已官宣定檔 6 月 1 日 ……
但與之相對的是,日本動畫在電視上消失了。
央視仍有播放歐美動畫,可日本動畫幾乎無影無蹤。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索性咱們乘着這股懷舊的風,回頭找找答案。
其實,《灌籃高手》的故事,早在 27 年前就已完結。電影版雖有部分原創劇情,但仍以漫畫為藍本。湘北對戰山王工高的比賽結局,早已不是秘密。
即便如此,《灌籃高手》仍能火爆這個四月,讓無數人淚灑電影院,可見情懷之力。1993 年,《灌籃高手》TV 版在日播出。後引進國内登陸電視台,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中出現《灌籃高手》的角色手繪在那個空氣中滿是海風味道的夏天裏。櫻木花道、流川楓、赤木剛憲、三井壽、宮城良田五人,組成湘北高中籃球隊。以全國大賽為目标與各高校強隊對壘,書寫有笑有淚的熱血青春故事。
球場上是為夢同戰的夥伴,看台上是最好的朋友,與喜歡的女孩。現實輕盈到沒有重量,只剩夢想被豔陽蒸騰出甘甜的味道。嘗過的人,沒有誰不想再次回味。
而以《灌籃高手》為坐标,向前向後看會發現。八九十年代的經典日本動畫,不止一部。《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新世紀福音戰士》《變形金剛》《機器貓》《七龍珠》《聖鬥士星矢》《精靈寶可夢》《百變小櫻魔術卡》《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美少女戰士》《名偵探柯南》《犬夜叉》…… 還都配以經典的國語配音,在電視上播出。彼時傳播媒介樸素單一,以電視為主力。觀看同批作品的一代人,也擁有了相似的青春記憶。
但不知何時,日本動畫在電視上消失了。2022 年 1 月,廣電總局提供的權威收視率數據解讀中。提到當月收視率位列第一的動畫,是 CCTV1 播出的《焦裕祿》。2023 年 1 月動畫收視冠軍,則是 CCTV14 播出的《超能鋼小俠》。可見,有些東西已經變了。
來源:中國視聽大數據九十年代日本動畫熱過後。00 後一代的青春記憶,開始由國產動畫占據重比:《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神廚小福貴》《小鯉魚歷險記》《虹貓藍兔七俠傳》《圍棋少年》…… 在此基礎上,10 後觀看的主流動畫作品開始加入:國產動畫:《豬豬俠》《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舒克貝塔 2019》等。合制作品:《超級飛俠》等。歐美動畫:《海綿寶寶》《海底小縱隊》《小馬寶莉》《小豬佩奇》等也都在央視播出。日本動畫,無影無蹤。
央視目前熱播動畫 信息來源:央視網前年,央視引進日本動畫《工作細胞》的消息,還引發了一波熱議。許多人驚覺,原來日本動畫在小熒屏上已空白多年。與其在電影院中的熱度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日本動畫在電視上的消失,一切有迹可循。隐憂從引進時就已埋下。八十年代初,日本動畫甫一引進就大受歡迎。首部引進日本動畫《鐵臂阿童木》便風靡青少年。由于反響過于強烈,央視又緊急二次追買,在黃金時段播出。
1981 年《電視周刊》創刊号上對《阿童木》的介紹九十年代,更是日本動畫創作的黃金期。湧現出一大批諸如宮崎駿、大友克洋這樣的世界級動畫作者。加之引進尺度寬松,作品類型也花樣繁多起來。而盜版 VCD 興起也拓寬了傳播渠道,增大了日本動畫的影響力和接收面。彼時目之所及的動畫作品,基本都由日本制作。但很快,就出現了問題。先是删改。2000 年,《新世紀福音戰士》經深圳電視台引進。但因内容厚度遠超兒童向作品,其内不乏暴力血腥鏡頭。兩次删改讓内容面目全非,才得以成功引進。
原作删改後改名為《新世紀天鷹戰士》再是抵制。2007 年,有新聞爆出動畫《死亡筆記》周邊在中小學熱賣,引發社會重視。其後不乏有家長致信廣電,言明動畫危害性。随後,官方發出相關整改措施,動畫也随之禁映。
2015 年,文化部公布了一份暴恐動漫黑名單。《東京食屍鬼》《進擊的巨人》《死亡筆記》《黑執事》《寄生獸》等作品赫然在列。日本動畫似乎徹底「名聲」掃地。
另一邊,官方加大對日本動畫的播出管控。增強審核力度的同時,也降低播出比例。為扶持國產動畫,挪移出時間空間。2006 年起,央視逐步停止在黃金時段轉播海外動畫。日本動畫,更不必提。
而日本動畫本身,也呈現出疲态。2008 年金融危機,日本動畫產業重創。制作一度進展緩慢,創作力大不如前。加之社會少子化嚴重,針對少兒向的動畫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諸如《進擊的巨人》這樣面向特定人群的動畫作品。純粹的青春熱血動畫,少之又少。這,自然與國内電視台對動畫作品的要求相違背。
而前文提及的《工作細胞》,之所以能夠時隔多年登上央視。也是因作品将體内各種細胞的運行機制拟人化,科普意味濃厚。符合電視媒體對低齡向動畫寓教于樂的要求與期待。在此之後,日本動畫也并未真正回歸國内電視台。如此看來,下一代想擁有專屬于他們的「灌籃高手」作為青春記憶,竟成了奢望嗎?
80、90 後,之所以擁有《灌籃高手》這樣的集體回憶,正是因為我們都曾蹲守在電視機前。一句「教練我想打籃球」,在時間加持下意涵早已遠超作品語境,成為固定的暗語,用來完成特定群體間的相認。而這樣統一的符号建立,正是借由單一的觀看媒介才得以完成。
如今短視頻興起,移動觀看終端遍地。電視前還要加上網絡二字,即便如此觀看率也大幅度下降。人人都有選擇,導致信息方向四散。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裏,就提到高速發達的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與逐漸步入的上一代不同,他們早已是各類電子產品時代的原住民。更自由了,也更孤獨了。
但,擁有了最大的選擇權,作品的可選項卻似乎并不多。日本動畫在電視上消失,并不能直接帶來國產動畫的崛起。事實上,當前者逐漸消隐,後者确實產量激增,但質量卻沒有保障。不僅頻頻爆出抄襲,低劣的制作也屢刷下限。
央視《小貓啦啦》抄襲日本動畫《甜甜私房貓》《心靈之窗》抄襲日本動畫電影《秒速五厘米》2010 年,曾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的《雷鋒的故事》,就以其詭異的畫風和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制作水平驚呆眾人。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對國内動漫產業的追問。
與此同時,網絡舉報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動畫作品的爆雷頻率。《灌籃高手》中的不良少年情節放在如今,大概也難逃審判。口碑之作《虹貓藍兔七俠傳》,就曾在播出期間被指内含血腥粗口,進而舉報停播下架。不久之前,家長炮轟《中國奇譚》事件似乎又讓歷史再度重演。
樁樁件件,讓如今的動畫作品逐漸斷代。低齡向作品尚能翻新舊作,智力心境都有進一步要求的青少年向作品直接在電視上大面積空缺。青少年要麼投向網絡,要麼轉向影院。《鈴芽之旅》的觀眾中,低齡觀眾高占比就很能説明一些問題。
平心而論,人很容易厚古薄今,哀嘆惋惜新一代小觀眾們「沒看過好的」。但其實這惋惜聲背後,除了情懷濾鏡。還有對經典佳作的懷念,和對更多好動畫的渴求。事實上,近年來國產動畫開始在網絡平台和電影院發力。《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電影屢創驚人票房奇迹。《狐妖小紅娘》《刺客伍六七》《一人之下》等網絡動畫也人氣頗高。但,還不夠。
越是在注意力被分散的浮躁時代,越是需要更多創作者以優質内容破壁,沉下心去打造具有陪伴感的動畫作品。越是喪文化風靡,越需要更多明麗的熱血瞬間去破穿時代空氣裏的灰霧與陰霾。如今這情形,恰如《灌籃高手》中全國大賽中的經典一戰。湘北被打崩,落後對手二十分,氣氛壓抑。而越是無望,越是需要破局的一球改換比賽格局。
而這,當然也需要觀眾以更開放的心态給予信任和包容。就像看台上加油的觀眾。也需要更細致有效的政策機制,給予正向扶持。就像安西教練的耐心指導。説到底,想赢下這場比賽,各方通力合作缺一不可。
希望下一個 27 年後。如今成長着的一代也能有機會坐在電影院,流下相似的熱淚。讓好作品帶來的感動和震撼,代替青春在心間長流。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