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為什麼沒有“二本戀綜”?,歡迎閲讀。
最近《心動》被全網玩梗,火了一把 ……
我從 2018 年開始看心動,對這個節目調性非常熟悉,看到全網玩梗 …… 作為老粉,有些話不吐不快。
被群嘲的 Strong名場面
我看完了 Strong 名場面的完整版,和 cut 版還是有些分别的。
這段名場面出現在男女嘉賓初見面的聚餐環節,女嘉賓青雅、男嘉賓奧斯卡和 Tomo 坐得比較近,聊起來發現都有英國留學經歷,于是青雅提問 " 你們最喜歡的(英國)城市是?"
這一段在心動老粉眼裏,就是素人相見非常經典的 " 尬聊 " 環節,都不配剪進正片只會放在加更版裏補充那種,沒想到卻成了本季節目首次出圈的 "strong 名場面 "。
《心動 7》講大灣區故事,兩位男嘉賓是香港人,生活環境帶來語言習慣的不同,兩地對地名和一些具體物件的翻譯也有差異,比如曼徹斯特香港人更多叫曼城,大概擔心對方聽了誤會,就臨時 " 中切英了 ",沒想到引起更大誤會 ……
作為 TVB 老粉,想起港劇裏一個 " 中切英 " 名場面 ↓
有一些 Strong 表達确實是存在的,比如會故意 cue 自己的光鮮經歷:英國留學,喜歡衝浪,開過船,點一首 the weekend 的歌等等 ……
這種刻意不知道是否和初次約會,急于給異性留好印象,又被多台攝影機對準,于是表達拘謹和用力過猛有關。
尤其 Tomo 僵硬的托腮動作,看着确實很像刻意曬手表,結果網友扒下來,發現也不過是工薪階族能買得起的浪琴。
把目光一直拉到後幾期,再看他們的表現就會自然很多。
就是到第三期,Tomo 遇到新加入的心動女生七七,又開始這種 " 用力過猛 " 的表達了。
他在健身房鍛煉,七七走進來打招呼,大概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線條,Tomo 居然跑去換啞鈴了,剛上了個重量,七七説:" 那你忙吧。" 轉身走了。
不是,這個時候你還練啥?或許這哥私下就是這麼個喜歡扮 choker 的憨憨吧。(一瞬間想到很多人)
戀綜嘉賓,都是哪裏挖出來的?
Strong 名場面以片段傳播後,讓網友對如今戀綜嘉賓形成了 " 全員精英 " 的印象,名校研究生和海外留學生很常見,大廠員工也是常客,于是也有了 " 戀綜容不下二本 "" 二本生不配看戀綜 " 的説法。
其實 " 二本戀綜 " 的説法更像一個玩梗概念,畢竟我私底下問過很多戀綜導演,比起嘉賓的高考分數,他們更操心的是嘉賓的人品——很怕他們開播即塌房。
之前就有一檔戀綜,開播前一天女嘉賓被曝已有穩定男友,上戀綜只是當通告在跑。
為了做好風險把控,嚴格的戀綜節目,往往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進行嘉賓篩選,全方位接觸,深入他們的生活和社交圈,向嘉賓的父母、同事、朋友了解嘉賓真實為人。
通過長時間不同層次及多維度的考察,最終建立對嘉賓的信心,從而降低 " 塌房 " 概率。還有些戀綜會在節目開始前籤署相應的承諾協定,用兩層力量來确保安全。
接着,戀綜會根據自己節目初心和價值觀,篩選符合節目調性的嘉賓。
韓國很多戀綜看點就是生猛、撕 X,所以選角階段會特别挑選一些性格尖鋭,感情觀激進的嘉賓。
《心動》系列一直都有點理想主義,在節目正式播出前的看片會,節目制片人曾向我透露過制作《心動》的出發點,是希望 " 用美好的愛情故事,增加大家對于愛情的向往感,去抵御負能量 "。
據她介紹,節目選人标準主要有三方面:
一、單身,真正有戀愛訴求;二、有自己深耕的行業并為之努力奮鬥,對生活積極向上;三、是有自己正向情感觀且熱烈相信愛情。
在這些基礎上,節目組接觸 8000 人,面試 300 多人,再兼顧嘉賓的差異化,最後才找到參與節目的 12 人。
嚴選嘉賓的優點是,節目嘉賓人品、性格都很優秀,真誠度高,能充分幫助節目輸出正向價值,哪怕放到網上接受熟人網絡審判,也是全員好評無黑料。
缺點如今也很明顯,就是會讓普通觀眾產生距離感,讓網友覺得不像自己身邊的人。
所以,為什麼沒有 " 二本戀綜 "?
至于網友提出要看 " 二本戀綜 ",我覺得也并不是要定制大專戀綜或者精英戀綜。
畢竟新加入的女嘉賓七七,也因為學校的原因被 " 審判 " 了,説她讀的是民辦二本,而上季在北京都是清華北大的。
類似的還有彭高,在正片播出前,被曝光他騎共享自行車上班的照片,一度被嘲這季《心動》是 " 扶貧 " 戀綜,與如今聲讨精英的态勢截然相反。
其實大部分網友真正期待的,是一檔綜藝不要對嘉賓區别對待和階級劃分,做一檔 " 接地氣戀綜 "。
事實是,《心動》沒有故意給嘉賓的學歷高低貼标籤,而 " 接地氣戀綜 " 也并非沒有,而是一直都有,甚至戀綜這個品類,從誕生之初就是網友看到的 " 二本接地氣戀綜 " 的樣子。
1998 年湖南衞視的《玫瑰之約》,首開大陸電視媒體婚戀節目先河。
節目最早的定位是婚戀速配,後來不斷改版,開始着眼青年男女交友約會,會跑到張家界、鄢陵之類的户外地點進行錄制,同時安排一些 " 雙人任務 ",讓嘉賓在每輪互動後進行互選,後來還試過改成三男追一女的 " 愛情 1:3" 模式,女嘉賓分别約會男嘉賓後,再确定心意人選——這倒是有點今時今日戀綜的樣子。
2010 年前後,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速,年輕人約會交友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Speeddating(八分鍾約會)開始在國内流行起來,《非誠勿擾》就是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的。
24 位女嘉賓用亮燈滅燈的形式決定男嘉賓去留,通過三個環節即可決定男女嘉賓的速配成功,效率非常高。
那時《非誠勿擾》也曾經大火,甚至成功打破年齡壁壘,成為父母和年輕人能共同收看的合家歡節目。一些沒有牽手成功的男嘉賓,會在節目裏留下聯系方式,等待有緣人。
我認識一位長輩,就曾默默抄下一位金融才俊的電話讓女兒去相親,女孩對他節目裏的印象還不錯,就答應和才俊吃頓飯,結果對方無比傲慢地問:" 知道和你見一面,我可能會損失多少錢嗎?"
而在節目不到 10 分鍾的呈現裏,女孩根本想象不到他會是如此傲慢無禮之人。
随着觀眾阈值的提高,單純的 " 接地氣 " 已經不足吸引收視人群,為了增加看點,戀綜開始向 " 強烈戲劇衝突 "" 階級對撞 "" 名場面 " 等方向變化,《愛情保衞戰》乃至《完美假期》就誕生過很多狗血誇張的的名場面,而 " 拜金女 " 馬諾就是狗血場面的犧牲品。
一直到引發觀眾反感," 接地氣 " 戀綜才在一段時間内偃旗息鼓。
《心動》就誕生于這段空白時期。
它用偶像劇的質感、嚴格的選人标準、清新純愛的格調開啓戀綜的新時代,符合大家對愛情 " 有質感 " 的期待,所以一推出就被觀眾追捧,當時算是非常創新的概念。
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入坑的 ……
我喜歡的第一對戀綜 CP 是 " 天選 CP"
《心動》用這樣的節目标準和價值觀走了七年,這一季在老粉看來價值觀并沒有偏移。
比如這季我很喜歡的彭高,就是靠自己能力變優秀的普通人家小孩。高哥本科考上中大,研究生考上交大,畢業後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在大城市站穩陣腳,然後開始探索屬于自己的愛情 ……
彭高的心動對象,是教育背景和成長經歷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青雅,面對喜歡的人,總是一張嘴就結巴。
他有自己表達愛意的節奏,比如會控制不住地偷瞄青雅,會脱掉鞋子陪她在草地上散步,會故意待在她旁邊讀她喜歡的《悉達多》。
慢到隔壁雨璠都看不下去了,神助攻説:" 你要趕一趕進度了。" 一語相關,表面上是説讀書的進度,實際是説主動出擊的進度。
而在最新一期的蒙面舞會環節,青雅也終于對 0.5 倍速的彭高有了回應,為彭高轉身了。
根據官方數據,目前 " 高雅 CP" 熱度斷層第一,在騰訊 CP 榜熱度值突破 250 萬,成為微博 cp 超話 top1。
至于青雅,她最初心動對象其實是奧斯卡。奧斯卡在事業上是進取型,也是本季履歷最豐富的一位。
對待心動對象的态度他同樣很堅定,相處沒幾天就使用了唯一的周中約會卡,邀請樂言共進晚餐。
在約會中,樂言反復向奧斯卡确認:你知道這張約會卡的重要性嗎?知道每個男嘉賓只能使用一次嗎?奧斯卡每次都非常堅定回答:對,我知道。
除了看這些美好愛情,我還會看技巧 、友誼、社交、美好青春的滋養 ……
比如對于 " 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是否應該繼續?" 這樣的經典戀愛練習題,雨璠很睿智地提出了一個 " 課題分離 " 的概念:他糾結跟我無關,那是他的課題。
雨璠的心動對象是牧辰,表現低調的牧辰,卻是小屋最受歡迎的嘉賓,因為大家都能感受到他的善良友好是對所有人散發的,而不只是對特定的人。
理解近幾年大家對 " 戀愛腦 ""Strong" 哥的反感,但在沒有看過正片的情況下,單憑幾個 cut 甚至是博主的二創玩梗就徹底否定,老粉看來确實是有點冤的。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戀綜也不需要故意在嘉賓學歷上做平衡,等這波集體情緒和社會思潮逐漸走向理性,我們回頭來看,一定會看到這些閃光的地方,比如嘉賓們的真誠、勇敢、堅定、睿智。
E 姐結語:
我留意到一條高分彈幕是:戀愛一個沒談,戀綜一集不落。根據新的播放數據,《心動 7》已跻身騰訊視頻綜藝節目爆款俱樂部,抖音微博綜藝榜 top1。
這大概也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特點:一邊高呼不相信愛情,一邊嗑 CP 嗑到飛起。
現代年輕人對待愛情呈現出一種" 回避型依戀 "的狀态,明明内心需要愛,卻因為種種顧慮對現實中的愛情和異性選擇回避的态度,寧願躲在沙發上刷偶像劇和戀綜。
他們覺得戀綜裏的嘉賓有距離感,很有可能是因為過分精簡社交之後,帶來的情感脱節疏離。
節目裏小老外芈迭曾告訴雨桐,哈薩克語表達 " 我喜歡你 " 的時候,會説 " 我清楚地看見你 "。
《心動》就有點像戀愛版的 " 桃花塢 "," 強制 " 一批年輕人,在結束一天工作之後不能躺沙發不能刷手機,把他們集中投放到兩個像童話一樣漂亮的小屋裏,在這個空間裏,個體間互相清楚地看見,思想能碰撞,心動和愛情自然發生。
樂言説,小屋的生活節奏是緩慢和放松的,這説明好的社交其實可以充電、提供情緒價值的,同時她也有點擔心,離開小屋她的生活會不會又回到從前?
節目組創設了這樣的場景并不完全是理想主義,也是在鼓勵每位年輕人可以在下班之後,多接觸真實的異性,進行健康的社交,互相 " 看見 " 之後,再把戀綜裏看到的相處技巧,應用到真實的生活裏,成為在感情生活中更好的自己的同時,才能更好地愛别人。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集體思潮如何起伏,愛情在任何時代都是值得被關注的,人們對愛的需求都是不變的,對戀綜美好的向往是不變的。
《心動》的誕生承載一個美好的初心,價值觀也一直沒有變過。作為老粉,希望大家能在刷到 Strong 畫面覺得 " 好笑 " 的同時,也能戳進正片看到這些年輕人的真實面貌,在喜歡的戀綜嘉賓或 CP 身上,找到自我意識的投射——你嗑的 CP 或許就是你向往的愛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