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鴉片戰争至民國時期我國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歡迎閲讀。
我國私立高等教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孔子創辦的私學。之後 , 私立高等教育以各種形式在各朝各代的歷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鴉片戰争至民國這段時期 , 國家政局風雲變幻、動蕩不安 , 教育也随之而變 , 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 , 可謂步履維艱。私立高等教育由舊式書院到中西合璧 , 再到國人自己主辦高等教育 ; 或是從侵略者主辦的教會教育到教育主權的收回 ; 特别是愛國官商和知識分子突破重重障礙 , 堅持為民辦教育的理想 , 使得私立高等教育在夾縫中成長 , 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一、國人改造和高等教育的創辦
( 一 ) 傳統書院的改造和新式私立高等教育的創辦
我國古代高等教育以書院為主。到了晚清時期 , 書院被納入官學 , 政治色彩濃重 , 遠不如從前。1840 年鴉片戰争打開我國的國門 , 社會經歷了滄桑巨變 , 許多外國傳教士以辦教育的方式來傳教 , 進行文化侵略。在此基礎上 , 社會有識之士認識到晚清舊式書院的落後 , 發起了對原有書院的改造。第二次鴉片戰争後 , 在洋務思潮的主導下 , 主要由地方官員、地主紳士主辦實業學堂和派遣留學生來培養人才 , 加上對原有書院的山長和課程改革使得書院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事實上這個時期的書院改造和創建實質就是以書院傳統形式将中西學融為一體。戊戌變法時期頒布的提倡西學、獎勵興學的措施促進書院在全國範圍内得以發展。據《中國書院史 · 附錄三》的粗略統計 , 書院發展到這個時期 , 自 1840 至 1911 年 , 全國共有約 400 所私立書院。但随着變法的失敗而告終 , 直至 1905 年科舉制的廢除 , 書院慢慢走向盡頭。
在書院衰落的同時 , 自辦教育逐漸發展起來。1904 年《奏定學堂章程》頒布及後來科舉制廢除之後 , 我國的自辦教育進入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教育的主辦以民辦為主、官辦為輔 , 重在辦中小學教育 , 不少實業家成為教育家。如南通的張謇 , 他認為 " 父教育而母實業 ", 把辦實業所得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事業。在南通建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普通教育到師範教育包括南通中學、紡織專門學校、醫學專門學校、水產專門學校、商業學校、商船學校、河海工程學校、鐵路學校、盲啞學校、女工傳習所、巡警教練所及創建博物苑和圖書館 , 他對近代教育所作的貢獻是很少人能與之相比的 [ 1 ] 。自第二次鴉片戰争後 , 日本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成為我國人效仿的對象 , 當時產生了 " 和魂洋才 " 的思想 , 與 " 中體西用 " 相似 , 只是此時學習的對象是日本 , 這對我國的教育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國自辦教育發展一定程度時 , 私立高等教育也開始發展。1905 年我國公學和復旦公學在上海的成立标志着我國私立高等教育的開端。當時的公立高等教育數量極少 , 只有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山西大學堂 3 所 , 因此 , 私立高等學校數量雖少 , 卻已占據了高等教育的一半。
( 二 ) 國人自辦高等教育掀起高潮
這時期私立高等教育主要分兩個時期 : 一為私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時期 , 二為私立高等教育的逐漸穩定時期。
此時歐洲各國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 , 無暇顧及東方殖民地 , 我國民族工商業在這一時期獲得了一定發展 , 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經濟基礎 , 1917 — 1924 年 , 出現國人辦私立大學的高潮。民國成立後 , 變革晚清學制系統 , 最主要的是取消忠君、讀經等封建主義色彩的内容 , 發展現代教育體制 , 允許私人辦學 , 為學校提供資助等措施的實施直接推動了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許多熱衷于教育的官僚、工商業主積極投資教育。這時期建立的私立大學達 30 多所 , 其中以張伯苓 1919 年在天津開辦的南開大學和陳嘉庚 1921 年在福建創辦的廈門大學為典型。大學的發展适應了工商業的發展 , 利用當時社會有利資金 , 在較好的辦學基礎之上吸引優秀師資、引進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提高辦學水平 , 培養社會急需人才 , 如金融、工商管理、會計等。商科的學生和專科學校同時快速增長 , 是這一時期私立高等教育的特點之一。到 1924 年 , 商科在校生為 301 人 , 占在校生人數的 2/3 [ 2 ] 。
高校在發展中也出現了問題。由于 1922 年頒布的新學制中規定設一科就可以成為大學 , 導致許多專科學校盲目升格。面對這樣的情形 , 國民黨政府于 1927 年頒布《大學生組織法》對大學進行整頓 , 規定具備三院以上的學校才能稱為大學 ; 同時規定各大學各學院的最低開辦經費額。為保證教育質量 , 國民政府于 1927 年、1928 年、1929 年、1933 年等先後頒布《私立大學及專門學校立案條例》、《私立大學條例》、《私立大學董事會條例》、《大學組織法》、《大學規程》、《私立學校規程》、《修改私立學校規程》等法規加強管理 [ 3 ] 。直至 1937 年後八年的抗日戰争時期 , 由于國内經濟、文化遭到破壞 , 私立高等教育發展比較困難。在戰争中私立大學沒有得到政府的有力保護 , 受到重大創傷 , 教師人數和學生人數急劇下降。教師由 1936 年的 4809 人下降到 1938 年的 3299 人 , 學生由 20664 人降到 1937 年的 12880 人 [ 4 ] 。在艱苦的環境中有些學校難以為繼 , 不得不交由國家管理 , 收為國立高校。1946 年 , 私立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等先後因資金問題被國民黨政府歸化為國立 [ 5 ] 。到 1949 年 , 我國私立高校大概為 60 所 , 占總數的 29.3%。新中國成立後 , 國家逐步對私立高校進行改造。1950 年國務院批準《私立高等學校管理辦法》, 對私立高校重新整頓 , 在私立高校中 , 我國私人設立的私立高校有 65 所 , 這些學校或合并到公立高校 , 或改為公立高校。1951 年、1952 年我國實施院系調整 , 将所有私立高校改為公立 , 自此 , 國人自辦高等教育也畫上句号。
二、教會大學的發展
自從國門被打開後 , 教育的發展從來不只是我國人努力的結果。外國侵略者為了加大侵略力度 , 通過興辦教會來進行思想滲透 , 但在客觀上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 一 ) 教會大學的創辦
早期教會學校的發展比較緩慢 , 大部分集中在香港、澳門、廣州、福建、寧波、上海等沿海城市。據統計 , 1860 年前由基督教新教開設的學校有 50 多所 , 學生大概為 1000 多人 [ 6 ] 。這時的學校大都為初中等學校 , 教授課程以《聖經》為中心 , 兼中英文。值得一提的是 , 教會學校最早開設女校 , 如 1842 年開設的寧波女塾 , 堪稱為開創中國女校之風氣 [ 7 ] 。
第二次鴉片戰争後 , 傳教士在我國的勢力逐漸擴大。随着 1905 年科舉制的廢除和新學制的頒布 , 教會學校發展快速 , 可謂教會發展的小高潮。據《1890 年教會大會記錄》統計 , 1889 年學生人數達 57683, 學校數比以前增加 2.42 倍。在初中等學校的基礎上 , 高等教育得到發展。1879 年聖美公會在上海合并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為梵王渡英語專科學校 , 為當時最早的高等教會學校 , 後來發展成聖約翰大學。接着 , Henry Happer 創辦的嶺南大學、馬相伯于 1903 年創辦的震旦學院、1908 年開設華南女子大學及 1902 年監理公會創設的東吳大學都成為我國後期著名的大學。這個時期的教學内容逐漸豐富 , 增加了讀算和自然科學知識 ; 西學内容很豐富 , 比起早期淺顯的西學教育 , 其難度大大加深 ; 英語教學和宗教教育依然受到重視 , 甚至超過西學課程 ; 除此之外 , 有些先進的學科和專業被教會學校引進 , 如醫科教育。
( 二 ) 教會大學的世俗化
民國的成立使我國進入新紀元。民國政府對教會教育采取寬容的政策 , 并鼓勵留學 , 因此 , 教會學校成為留學培訓的最佳場所。加上一戰期間西方各國陷入戰争中 , 減少了撥給教會學校的資金 , 他們為了維持教學 , 不得不依靠我國本土政府和人民的支持 , 有些富商和社會名流願意向自己子女所在學校捐贈資金。為了取得我國本土的支持 , 教會學校不得不迎合我國人的辦學需求 , 拓寬教育目的 , 提高教育質量。因此 , 教會大學在世俗化的同時得到發展。據 1912 年《中國教育年鑑》統計 , 教會學校人數達 138937 人 , 比 1911 年增加了 1.4 倍。單單看天主教會所辦的師範學校在 1920 — 1921 年間就達 16 所 , 其中高等教育占主導地位。據統計 , 1921 年教會大學學生人數占全國學生總人數的 80%, 這足以説明教會大學的優勢。
新中國成立後 , 在私立高校中 , 外國教會設立的有 24 所。根據政務院《關于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的方針的決定》, 到 1951 年底将接受外國津貼的教會大學全部接管 , 改為公立 , 收回我國教育主權 [ 9 ] 。至此 , 教會大學走完在中國的最後歷程。
三、鴉片戰争至民國時期私立高等教育的歷史意義
( 一 ) 配合公立高等教育發展 , 為國家培養大量人才
從洋務派的 " 西學中用 " 到民國時期的教育救國 , 實業家和有志青年懷着辦中國自己的知名高校、培養社會傑出人才的志向 , 通過自籌資金掀起了國人自辦高等教育的高潮。他們紛紛改變落後的教學内容和教學制度 , 遠涉重洋學習 , 并與當時國外名校建立合作關系 , 資助學生出國留學等 , 培養了許多後來為中國社會變革及建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外國教會大學的初衷雖然是實行文化侵略 , 但在客觀上為我國的知識青年注入了新思想 , 帶來了大量科學文化知識 , 後來為我國政府所用 , 轉變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 此時的私立高校曾超過公立學校的發展。據 1947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統計 , 全國公私立高校在校生有 1550336 人 , 包括研究生 424 人 , 大學生 130715 人 , 專科生及專修生 23897 人 ; 其中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學生有 58165 人 , 包括研究生 115 人 , 大學生 50375 人 , 專科及專修科生 7684 人。再根據 1947 學年度一、二學期的統計 , 當年高校畢業生共計 25098 人 , 包括大學生 20575 人 , 專修生和專科修生 4523 人 ; 其中私立學校畢業生 7538 人 , 包括大學生 6049 人 , 專科及專修科 1129 人 [ 10 ]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私立高校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都占總數的 1/3, 表明私立高校在專門人才培養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 二 ) 作為公立學校的補充 , 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體系的完善
鴉片戰争到民國時期的私立高等教育從起步到高潮 , 逐漸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與公立高校相互合作又相互競争 , 推動了高等教育的發展。據 1947 年統計 , 全國專科以上學校 207 所 , 其中公立學校 128 所 , 私立學校 79 所 , 私立高校占高校總數的 1/3 [ 11 ] 。此時私立高等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 , 私立高校發展成為國家公立大學 , 有些大學成為全國著名高校 , 成為現代高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 三 ) 積累了值得借鑑的辦學經驗
鴉片戰争至民國時期 , 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夠逐漸成長 , 并成為高等教育的生力軍 , 是因為其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辦學經驗。
首先 , 國家及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明确的制度、法規來确認私立高校的地位和規範高校的辦學水平。特别是民國成立以來 , 雖然政局動蕩、軍費開支大 , 但仍注重教育的發展 , 制定教育政策為私立高校提供财政支持 , 這是保證私立高校在國家危亡之際繼續培養人才的堅強後盾 , 為私人創辦高等學校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其次 , 私立高校精簡機構 , 開源節流 , 高效率辦學。國人自辦高校和教會大學自發展以來 , 經費來源主要以學費和捐贈為主 , 政府補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 , 辦學經費十分緊張 , 只有通過自籌經費、精簡機構、科學管理才勉強維持學校的運行。國人自辦高校的共同目的是教育救國、抵御外來侵略、造福社會。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 , 辦學者能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學校正常運行 , 并在有限的條件下辦成高水平的學校 , 其經驗值得借鑑。
再次 , 私立高校明确實際定位 , 注重培養學生校園精神。國人自辦高校借鑑西方名校經驗和在教會大學的影響下 , 明确辦學目标、實行民主管理、提倡學術自由、師生關系密切、教學相長 ; 同時學校利用校名、校歌、校慶日和校友會等形式發展優良的校園文化 , 使學生形成校園歸屬感和高尚情操 , 這些經驗都當今高校值得參考和借鑑 [ 12 ] 。(《黑龍江教育 ( 高教研究與評估 ) 》2012.4,作者:彭文娟 楊棉華)
參考文獻
[ 1 ] 楊東平 . 艱難的日出 : 中國現代教育的 20 世紀 [ M ] . 上海 : 文匯出版社,2003:20.
[ 2 ] 金忠明 , 李若馳 , 王冠 . 中國民辦教育史 [ M ] . 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96-98,103,151.
[ 3 ] 熊明安 . 民國私立高等教育的簡要評述 [ J ] .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 ( 1 ) .
[ 4 ] [ 5 ] [ 12 ] 劉晶 , 柯佑祥 . 中國近現代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 [ J ] .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2000,
( 5 ) [ 6 ] 熊月之 . 西學東漸與晚晴社會 [ M ]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288.
[ 7 ] [ 8 ] 秦國柱 . 私立大學之夢 [ M ] . 廈門 : 鹭江出版社 ,2000:78,68.
[ 9 ] 謝毅敏 . 我國近代私立高等教育的興起、發展和消亡 [ J ] . 煤炭高等教育 ,2000, ( 5 )
[ 10 ] [ 11 ]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 [ Z ] . 上海 : 商務印書館 ,1948:147-148,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