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1968年,美軍絕密“黑鳥”偵察機曾緊急降落中國某地!露天停放引大量人圍觀,怎麼回事?,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堂 Author 戰史堂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軍裝備了高空偵察機 U-2,其兩萬米以上的飛行高度讓一眾攔截機望塵莫及,一度 " 嚣張 " 了好幾年。
直到薩姆 -2 防空導彈的出現,才成為 U-2 最有力的威脅,中蘇兩國一共擊落了 7 架 U-2。
此時美軍開始琢磨飛得更高更快的新一代偵察機,他們的成果就是外形極具科幻色彩的 SR-71" 黑鳥 " 偵察機。
這款偵察機 1964 年首飛,1966 年服役,實用升限達到 25000 米以上,速度達到 3 馬赫,一騎絕塵。
▲ " 黑鳥 " 偵察機以其 3 馬赫速度和 30000 米升限,讓一眾對手望塵莫及。
1968 年 3 月 8 号,第一架 SR-71A 被部署到衝繩嘉手納空軍基地,兩天後第二架抵達,這是 " 黑鳥 " 偵察機首次被部署到亞洲地區。
此時越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SR-71A 部隊立即着手準備偵察北越首都河内,代号為 " 黑盾行動 ",出擊日期定在了 3 月 21 号。
這是 " 黑鳥 " 偵察機在亞洲的首次任務,美軍相當重視,執行這次任務的是飛行員傑裏•奧馬利少校和偵察系統操作員埃德•佩恩上尉。
兩人身穿 S-970 型全壓力飛行服登上了 "976" 号 SR-71A,按照預定計劃起飛,爬升到 7620 米的高度,與一架 KC-135Q 加油機匯合進行空中加油。
之後飛行員奧馬利少校調整了航向,很快爬升到了 24000 米高度,并逐步加速,直奔目标而去。
▲執行此次任務的飛行員奧馬利少校(右)和偵察系統操作員佩恩上尉(左)
"976" 号 SR-71A 從海防市進入北越領空,以 3 馬赫的高速掠過了北越首都河内上空。
這座部署着最嚴密的防空導彈的城市面對 " 黑鳥 " 偵察機束手無策,其僅花了 12 分鍾就完成了偵察任務,記錄了數十個高價值目标。
奧馬利少校駕駛飛機繼續高速穿過北越來到泰國上空,此時已經有兩架 KC-135Q 加油機在等着它了。
由于路程遙遠和耗油量巨大,SR-71A 每次升空都要有數架空中加油機待命服務。
▲部署在衝繩嘉手納基地的 976 号 SR-71A 偵察機。
完成空中加油後,來到任務的第二階段。奧馬利少校需要飛過北越和南越非軍事區,找到北越軍隊在溪山地區的炮兵陣地。
此時地面上溪山戰役正在進行,大量北越軍隊包圍了溪山地區的美軍,美軍迫切需要知道北越軍隊火力點的位置。
SR-71A 上安裝了側視機載雷達,可以穿透厚重的叢林植被發現目标。後座的佩恩上尉手動操作此系統,拍攝了一些可疑目标。
任務到這一切順利,但是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要發生了。"976" 号 SR-71A 回到衝繩上空時,地面通報有濃霧,能見度太低無法降落。
美軍嘗試用地面控制進場雷達輔助着陸,但是奧馬利少校無法找到跑道,只得復飛。
▲ KC-135Q 給 " 黑鳥 " 偵察機空中加油。
天氣預報顯示能見度短時間内無法得到改善,而且飛機燃油告急。由于 SR-71A 偵察機屬于高精尖武器,哪怕損失一架都是了不得的,這下可急壞了指揮官。
這時指揮部急中生智,距離衝繩最近的且有大型空軍基地的只有中國台灣島,島上的國民黨還是盟友,緊急降落在那裏應該沒有問題!
兩架 KC-135Q 加油機緊急為 "976" 号 SR-71A 補充了燃料,然後它直奔中國台灣島清泉崗空軍基地飛去。
為了迷惑中國大陸情報網,兩架加油機與 SR-71A 編隊一起前往,試圖造成 3 架加油機的假象。
▲嘉手納空軍基地的 SR-71 偵察機,外面還有耕地的農民。
當美軍編隊飛到清泉崗基地時,塔台指揮一時間也很懵逼,通報説來 3 架加油機,但中間那架怎麼看都不像加油機。
而且塔台指揮呼叫那架很奇怪的 " 加油機 " 時,他回答的仍然是加油機的呼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一切都是為了躲避中國大陸的偵聽。
所幸降落過程一切順利,由于 SR-71A 屬于高度機密,必須立即停入機庫隐蔽。
然而清泉崗機場的大型機庫被都美軍的 C-130 運輸機占據,必須拉一架出來挪出空位。
在此期間 SR-71A 露天放置了整整 30 分鍾,吸引了大量吃瓜群眾圍觀看戲,上下打量着這架充滿科技感的飛機。
▲據説這是 " 黑鳥 " 降落在清泉崗基地後拍攝的照片。
機上的偵察情報被送到了日本橫田空軍基地進行分析,佩恩上尉手動操作的側視雷達拍到了溪山地區北越軍的炮兵陣地,及其輔助車輛和設施。
在幾天之内,美軍對其進行了空襲,大大削弱了北越軍隊的戰鬥力,溪山地區的美軍也于 4 月 7 号被解圍了。
奧馬利少校和佩恩上尉在中國台灣待了三天兩夜,然後駕駛 " 黑鳥 " 回到了衝繩嘉手納基地,結束了 SR-71A 在亞洲的首次任務,他們都被授予了傑出飛行十字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