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愛奇藝與奈飛之間,差了14個百度,歡迎閲讀。
文 | 異觀财經,作者 | 夜叉白雪
在流媒體行業,國内愛奇藝,國外奈飛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企業,二者雖都在視頻流媒體領網域占據重要地位,但在業務表現、公司戰略以及競争環境等方面存在着顯著的差距,可謂天差地遠。
從美股市值來看,奈飛總市值 4462.92 億美元,美股百度總市值 308.68 億美元,愛奇藝總市值 23.22 億美元,愛奇藝與奈飛之間,差了 14 個百度。
愛奇藝與奈飛,天淵之别。2024 年,奈飛在 " 狂飙 ",愛奇藝确踩下 " 刹車 ",愛奇藝與奈飛之間的差距在哪裏?
一、 業績差距:愛奇藝明顯落後于奈飛
1、 付費會員規模:
奈飛的付費會員數量在全球範圍内持續增長,2024 年全年付費用户規模已突破 3 億人,達到 3.02 億人次。2024 年四季度單季新增付費會員 1891 萬,去年一年淨新增用户 4100 萬,刷新了該公司最高紀錄。
反觀愛奇藝,該公司自去年開始不再公布訂閲會員數。根據官方披露的會員數據,愛奇藝付費會員則出現不增反降的窘況。愛奇藝日均訂閲會員規模已從 2023 年一季度的 1.29 億下降至第四季度的 1.003 億。
愛奇藝會員增長瓶頸主要源于市場飽和與用户流失。中國長視頻市場用户增長見頂,愛奇藝在市場飽和狀态下,吸引新用户難度增大。同時,因内容更新速度、會員價格調整等因素,部分用户轉向其他平台或減少使用頻率,導致會員數量下滑。
更具啓示的是 ARPU 值差異:奈飛大本營美加地區 ARPU 達 17.26 美元,根據愛奇 2023 年四季度公布的數據,ARM 值為 15.98 元(約 2.2 美元),這種差距折射出付費意願的鴻溝——國内用户對内容付費的認知仍停留在 " 低價買便利 " 階段。
2、 收入方面:
數據顯示,2024 年第四季度,愛奇藝營收為 66.1 億元,同比下降 14%,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全年營收 292.3 億元,同比下降 8%。
相比之下,奈飛在 2024 年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卻非常亮眼。2024 年第四季度,奈飛實現營收 102.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全年營收達到 39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7%。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4 年,奈飛 98% 以上的收入來自會員訂閲,形成純粹的内容驅動模式。通過不斷推出獨家、原創且有吸引力的内容,以及穩定的内容上線節奏,奈飛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并提高了用户粘性。
愛奇藝的收入模式則更為復合,2010 年以廣告模式起家,此後逐步發展會員業務、單片付費點播、内容發行、IP 衍生、線下實景娛樂等業務。愛奇藝 2024 年會員收入占比 60.8%,廣告收入 19.6%,内容分銷收入 9.7%,其他收入 9.9%。這種多元化看似穩健,實則暴露隐憂:廣告加載率超過 15% 已觸及用户忍耐阈值,衍生業務較低的毛利率則難以支撐内容投入。
愛奇藝業績落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逝,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户規模增長幾近停滞,這使得愛奇藝難以繼續俘獲新生代流量。
另一方面,爆款内容的不确定性影響了用户的留存和付費意願。盡管 2023 年初愛奇藝推出的《狂飙》成為爆款,帶動了會員數量和收入的增長,但後續新内容表現乏力,難以復刻前者的成功,導致大量用户流失。
3、盈利狀況:愛奇藝盈利穩定性弱于奈飛。
奈飛已實現穩定盈利。奈飛 2024 年第四季度淨利潤為 18.7 億美元,同比增長 99.3%,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52% 至 23 億美元。全年淨利潤達到 87 億美元,同比增長 61%,營業利潤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達到 10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50%。
愛奇藝自 2023 年才實現盈利,且盈利穩定性不強。2024 年第四季度,愛奇藝由盈轉虧。數據顯示,2024 年四季度,愛奇藝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虧損 5880 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 6.8 億元。2024 全年愛奇藝淨利潤 7.64 億元,相比 2023 年的 19.3 億元,縮水近六成,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二、戰略差距:全球化飛輪 VS 本土化生态
奈飛的 " 數字巴别塔 " 戰略:奈飛的戰略核心在于内容創新和全球化布局。在内容方面,奈飛大力投入原創内容制作,不斷提升原創内容占比。
奈飛通過制作高質量、多樣化的原創内容,奈飛滿足了不同用户群體的需求,吸引了全球範圍内的大量用户。在全球化布局上,奈飛用六年時間(2011-2016 年)循序漸進完成全球布局,在產品、内容、營銷等方面實現全面本地化,全球化與本地化結合,使得國際流媒體會員數量大幅增長,在 2017-2020 年期間,奈飛大本營以外的流媒體會員的年度淨增為 1604 萬、2228 萬、2493、3030 萬,為同期美加地區流媒體會員淨增的 2.9 倍、3.5 倍、8.6 倍、4.8 倍。
奈飛通過構建全球化内容供應鏈,奈飛将 190 個國家市場轉化為協同網絡:此前韓國《鱿魚遊戲》制作成本 2140 萬美元,帶動全球訂閲用户增長 440 萬,實現投入產出比 1:18。其 AI 選角系統能預測某演員在特定地區的市場号召力,這種數據驅動的内容工業化能力,構築起難以逾越的競争壁壘。
而愛奇藝則聚焦國内市場與内容多元化,面臨 " 熱帶雨林 " 困局。龔宇提出的 " 蘋果園生态 " 戰略試圖融合影視、遊戲、電商等業态,但各業務線尚未形成生态協同。
愛奇藝海外業務方面,财報顯示,2024 年第四季度總收入和會員收入保持同環比雙增長。其中,中國香港、英國、泰國和澳大利亞會員收入同比漲幅均超 30%。會員規模方面,海外日均訂閲會員數同環比增長,中國香港、泰國同比漲幅均超 50%。可更為關鍵的是,愛奇藝海外擴張受限于文化差異,其國際版日均使用時長僅為奈飛的 1/5。
内容方面,愛奇藝制作爆款劇集的能力遠不及奈飛。愛奇藝試圖通過爆款内容吸引和留住用户,而《狂飙》的大爆特爆之後,愛奇藝再未出現過 " 現象級 " 劇集。
需要指出的是,爆款内容需要天價投入,且成功率不可控。愛奇藝成本投入在不斷收緊,2024 年愛奇藝内容成本同比下降 5% 到 157 億元。相比之下,奈飛 2024 年四季度的内容成本為 41.6 億美元,2025 年公司内容投資規模從 170 億美元進一步提升至 180 億美元。
三、競争環境鏡像:壟斷者 VS 破局者
奈飛可以説是視頻流媒體的絕對頭部。但同樣面臨 " 三體問題 " 挑戰。奈飛在北美市場面臨迪士尼(Disney+ 總付費訂閲用户數 1.25 億訂閲用户)、亞馬遜 Prime Video(約 2 億用户)的圍剿,在亞洲市場被本土平台蠶食(如韓國 TVING 市占率達 31%)。通過本地化内容實現反滲透,其優勢在于用全球收入反哺區網域市場,形成戰略縱深。
愛奇藝的 " 四戰之地 " 困境。愛奇藝在國内面臨騰訊視頻、優酷等競争對手挑戰。這些平台在内容資源、用户規模、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與愛奇藝相當,競争激烈。
與此同時,愛奇藝國内市場遭受短視頻平台抖音(8 億 DAU)、快手(4 億 DAU)的降維打擊,對愛奇藝用户流量、使用時長與廣告收入造成衝擊。短視頻平台以碎片化、娛樂化内容吸引用户,滿足用户快速獲取信息與娛樂需求,分流愛奇藝用户。同時,短視頻平台憑借龐大用户基礎與精準算法,吸引廣告主投放,使愛奇藝廣告收入增長受限。
當奈飛用算法解構全球文化偏好時,愛奇藝還在為廣告與會員的平衡公式苦惱。兩者差距本質是商業文明代際差異:奈飛已進化成數字内容的基礎設施,而愛奇藝仍是文娛產品的渠道商。
愛奇藝與奈飛,早已漸行漸遠,有了雲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