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護林員周雲鵬守山27載:走壞400多雙鞋,見證荒山變綠,歡迎閲讀。
在徐州市睢寧縣與邳州市交界處,有一座岠山,主山海拔雖然僅 214 米,卻頗顯峻偉,山間林木葱郁,樹種繁多。
△護林員周雲鵬
今年 69 歲的周雲鵬,守着這座山已有 27 個年頭。每天工作 12 小時,防火季 24 小時值班,沒在家吃過年夜飯,走壞了 400 多雙鞋 …… 這些 " 苦 ",周雲鵬卻覺得是一種 " 幸福 ",他見證了荒山一點點變綠,又慢慢變身成了景區,心裏滿是自豪感,他説這是當地老百姓的福,他願意守護好這份福氣,将 " 守山 " 進行到底 ……
守山就是與寂寞相伴:别人走了,我更不能走
岠山,是睢寧縣第二大山地國有林場,説到周雲鵬與這座山的故事,還得從 1991 年説起。
那一年,周雲鵬是當地林業站一名工作人員,政府号召老百姓各家捐幾棵樹到岠山上栽種,周雲鵬也積極參與其中,但由于栽植樹木缺少專業人員指導及管護,這批樹木幾乎 " 全軍覆沒 "。
△周雲鵬(左)和隊員一起巡山
" 很心痛,栽樹不見樹,都沒有成活,這荒山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綠起來?" 周雲鵬説,1996 年,睢寧發出了 " 向荒山進軍、全面綠化造林 " 的号召,在更多人的努力下,曾經雜草叢生、一眼望到頭的荒山慢慢披上了綠裝,可樹是種下了,誰來澆水、誰來看護?
" 我家就在山腳下,咱離那麼近,我不來守山,誰來守?" 周雲鵬樸實的話語中流露出堅定。就這樣,當年 42 歲的周雲鵬,成為岠山林場第一位護林員。
守山、護林,説幹就幹。
周雲鵬帶着澆水班組精心呵護着這批新栽植的樹木,他也正式搬進了山裏居住,每天早晨 6 點就起床到崗,穿着紅馬甲穿梭在山間,澆水、防火,風餐露宿是他的工作常态。
△周雲鵬和隊員們在巡山
" 那時候生活條件很苦,山上沒有電,沒有水,也見不到人,孤零零的,就像與人間隔絕一樣。" 回想起最初守山的日子,周雲鵬説,苦是苦了點,但一切都能克服。" 咱既然主動擔下了這個任務,擔子就得挑起來,絕對不能當‘逃兵’。"
每星期回家一趟,帶上煎餅卷鹽豆,每天挑水上山保證生活所需,有時候化雪水用來煮點粥,這樣的日子,周雲鵬熬了過來。這期間,其他護林員也陸陸續續上山守山,但最終都離開了,只有周雲鵬一直堅持了下來。
" 别人走了,我更不能走,當時心裏一直盼着岠山能變個樣,盼着它能紅火起來。" 周雲鵬説。
穿壞 400 多雙鞋,27 年沒在家吃過年夜飯
3 個月後,樹木成活率達 95%,周雲鵬樂了,荒山真的變綠了。" 心裏高興,舒坦,一切都值。"
樹活了,如何管護好這來之不易的 " 綠色 "?周雲鵬清楚,只有踏踏實實幹,才能守得好這座山。約 3500 畝的岠山林場,主山有 2800 畝林區,周雲鵬的足迹遍布每一個角落。在山上,他逢人就一句話:" 愛護山林,咱可别帶火種上山啊。"
一天 12 個小時,巡山兩次約 25 公裏,若是防火季或特殊日子上山燒紙的人增多,周雲鵬則要 24 小時值班,全天候不停地巡山,裏程數據更是無法計算。
△周雲鵬曬在窗户邊的鞋
因為要每天走山路和爬山坡,巡山是個 " 費鞋 " 的活兒。守山 27 年,周雲鵬走壞了 400 多雙鞋,用壞了 4700 多副手套,在巡山中共撲滅火源 2560 次,救援登山人員 140 名,身上留下大大小小傷痕 35 處。
" 自從守山,我就沒在家吃過年夜飯,因為初一登山的人多,我一步也不能離開。" 周雲鵬聊起印象最深的一次中秋節,大約是 2012 年,當時山上還有兩名年輕小夥子一起守山,他專門買了二斤月餅,想和大家一起過個節。
△護林員們緊急撲滅火點
" 下午四點多,我們坐在山頂一個小院子裏,剛把月餅打開,高興地説着聊着,結果一看,半山腰冒煙了,趕緊拿起裝備就跑去滅火。" 周雲鵬説,當滅火結束他們三人返回院子時,看到攤開的月餅被鳥叨得只剩了一下渣子。" 想想也挺好玩,都被鳥叨完了,一口月餅沒吃上,不過這是小事,好在我們及時把火撲滅了,林木沒受到損失,這是最大的事。"
腳骨折拄拐也要上山:腳不方便,我還有眼
今年 3 月的一天,周雲鵬接到執法局電話,稱山東坡有突發情況,他趕忙跑過去看,不料途中一處雜草叢裏有個深坑,他一腳踏空摔了進去,腳受傷了。
" 當時咬牙堅持着爬起來,然後繼續趕往山東坡查看情況。" 剛摔傷的幾天,周雲鵬靠貼膏藥緩解疼痛,仍然拄着拐一天不落地巡山。十多天後,當他巡邏至山西門時,碰到了一位親戚,親戚看見他拄着拐,便帶他去古邳鎮衞生院拍了片子,X 光片顯示:腳部跟骨骨折。
周雲鵬遠在蘇州的兒子接到親戚電話後,當天趕到睢寧,硬是将老父親抬上車,前往蘇州治療。" 打了兩根‘鋼釘’,從腳後跟釘進去的,然後打了石膏,手術完就回來了,來回耽誤了 4 天時間,回到家後第二天我就又上山了。"
周雲鵬坦言,老伴和孩子都勸他多休養幾天,但無奈勸不動他。" 我在家蹲不住,心裏不踏實,誰也勸不動我,我得上山。" 就這樣,周雲鵬拄着雙拐,翹着打了石膏的腳,一步一步又上山了。
" 我腳不方便,不能跑了,但還有眼呢,對不對?我守在山上,哪裏起煙,我都能看見,電話聯系其他護林員,什麼事都不耽誤。我要是不在山上,實在不放心。" 可能也正因為周雲鵬這股子執拗勁兒,才讓他一直堅守到了今天。
△周雲鵬和隊員們在巡山
如今,這片 3500 畝的岠山林場,共有 17 名護林員,大部分都是保證随叫随到,唯有周雲鵬一直守在山裏,是護林員隊伍的 " 主心骨 ",也是守山護林的 " 瞭望者 "。
岠山遊客增多,守山護林擔子更重了
2021 年,睢寧縣推行林長制改革,網格化監管逐步完善,智能監測預警基站也建立起來了,森林防火各項管控措施逐步健全,周雲鵬可以不用住在山上,能天天回家了。
但每天早晨 6 點,周雲鵬依然準時上山,他説,即便有了防火預警監測系統,等報警了再來山裏,恐怕火勢已經很大,來回路程會耽誤時間,而且偌大的林區總歸還是有監測盲點存在,所以人工巡山依舊很重要。周雲鵬也經常會爬上山頂的瞭望塔,登高遠望,時刻注視着山裏的一切。
△周雲鵬(左 2)和隊員們一起巡山
" 從西門到山頂寺廟大殿 1700 多米,是上山的主路,松柏樹稠密,經常會有抽煙的人把煙頭亂扔,需要重點防範。從南門到寺廟大殿 460 餘米,山勢較陡,年輕人和小孩子喜歡從這條路上山,兩邊溝深草密,是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東南坡雖然沒有上山大路,但墳頭比較多,尤其是祭掃季節更得時刻不放松 ……" 周雲鵬詳細地向現代快報記者介紹着。
如今,岠山已成為睢寧一處旅遊景點,遊客熙熙攘攘,全國山地自行車錦标賽連續兩年在這裏舉行,真的如周雲鵬盼的那樣:紅火起來了。人流量的增多,随之而來的是山林安全隐患也同步增加,護林員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們只能加快步伐,每天認真巡查山裏每一個角落,确保安全。
" 有我在一天,就要确保山的安全。守着這座山,心裏高興,這是我們睢寧百姓的财富,我們生在福中要知福,你看這青山綠水環境多好,只要我身體允許,我就守這座青山守到底。"
周雲鵬説,他和岠山有感情了,一天也離不開它。
現代快報 + 記者 張曉培 文 / 攝
(校對 周露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