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庫爾斯克俄軍7萬大軍南下,烏軍決心戰鬥到底,十幾個旅全力集結,歡迎閲讀。
自從俄軍在庫爾斯克發動攻勢之後,烏軍在處于被動挨打的背景下,烏軍最近兩場小捷,多少打回了一些自信。面對南下進攻蘇梅州的 7 萬俄軍,烏軍決定迎難而上。來自俄羅斯北部集群前線軍官的消息顯示,原本盤踞在蘇梅州北部的十幾個旅烏軍,現在正全力向邊境集結。
雖然這些烏軍部隊在經過死亡公路撤退後,編制損失非常大,但是目前俄軍被停火談判影響,前線士兵普遍彌漫着消極想法,畢竟,沒有人想倒在和平的黎明前。而這也給了澤連斯基再拼一拼的信心,不僅在庫爾斯克,在紅軍村、捷爾任斯克和别爾哥羅德方向,烏軍也趁俄軍防守松懈,發起一系列反擊攻勢,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可以説,由于俄烏和平停火遲遲無法落地,戰場局勢也一直難以發生決定性變化,俄烏衝突正重新回到最糟糕的僵持局面。
之所以説糟糕,是因為打的筋疲力竭對任何一方,都沒好處。烏軍的頑強和反擊,表面上遏制了俄軍對烏克蘭領土的鲸吞。但是,從總體國家實力,前線軍隊戰力出發,烏軍依然處于絕對劣勢。而烏軍如果沒有能力實現平衡,那麼,烏軍的任何動作,都只會激怒俄軍,使俄軍更加堅定對烏克蘭 " 去軍事化 ",最終,不僅保留幾十萬大軍成為奢望,歐洲維和軍這個綠燈,普京估計也不會開。
甚至由于歐洲的強行介入,俄烏衝突還有随時發展為東歐大戰的可能,到時候澤連斯基就真的很難收場了。而對俄軍來説,如果能就此打住,通過秀肌肉、展示大棒,一口氣拿下第聶伯河以東的土地,或者在烏東四州之外建立緩衝區,自然是最好。當然,也不是説俄軍不能通過軍事手段解決烏克蘭問題,但烏軍仍控制着相當範圍的國土,還有第聶伯河天塹可供防御,俄軍想要打進基輔,進而趕走澤連斯基換上親俄代理人,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并且,繼續付諸武力的代價相當大,去年是俄烏衝突雙方交戰最激烈的一年,烏軍全年傷亡超過 50 萬,是開戰頭兩年之和,而俄軍保守估計也有 10 萬士兵南下後,沒能活着回來。如果俄烏衝突持續膠着下去,俄軍就必然要以打進基輔為最終目标,這可不是 10 萬傷亡,就能輕松拿下的。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俄羅斯也不會選擇獨吞烏克蘭,把事情做絕,目前只是堅守着開戰之初的訴求。不過,如果美國接下來不能做烏克蘭的主,在這個春天結束俄烏衝突。美國一直想借着與烏克蘭籤訂礦產協定,來令烏克蘭妥協,順便借此機會令俄烏衝突結束。但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并不會妥協,這就加速了俄烏衝突的不确定性。
那麼,可以預見,俄烏衝突必然将重新長期化。歸根結底,只要涉及停火,俄烏美歐四方,基本不可能達成利益一致。美俄想提前上餐桌吃飯,但歐烏有必須戰鬥的理由。所以,最終俄烏還是要回到戰場上,拼的你死我活,直到另一方奄奄一息,漫長的俄烏衝突才有可能結束。
取材網絡,謹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