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乘用車企集體湧入商用車賽道,歡迎閲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飛昌 随着近期廣汽集團、長安凱程、奇瑞集團等企業公布自己的商用車戰略,商用車行業一時間變得熱鬧起來。結合幾年前吉利集團、長城汽車進軍商用車行業的舉動,原本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将觸角伸向商用車的趨勢,已經清晰可見。每家企業都想要從商用車這個賽道中分一杯羹。
催動乘用車企業邁入商用車領網域的一大原因,在于整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當前乘用車已率先走上轉型道路,而商用車的轉型相對而言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在很多車企眼裏,參與商用車的轉型過程,充滿吸引力。
但不可忽視的是,商用車市場當前呈現出增速放緩乃至負增長的現狀,這對于新進入者是一大考驗。尤其是在 2016 年和 2020 年前後,商用車行業已經歷過兩輪 " 跨界造車 " 的洗禮,整個市場已從 " 增量 " 競争轉為 " 存量 " 競争。商用車賽道已然擁擠,新湧入的玩家想要闖出一片天地,該怎麼做?
新玩家不斷湧入
11 月 26 日,廣汽集團發布商用車 "135" 發展戰略,提出力争到 2030 年商用車實現營收 300 億元的目标。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将舉全集團之力支持商用車的發展。
11 月 15 日的廣州車展上,長安凱程發布品牌戰略,煥新品牌标識,提出到 2030 年總銷量要達到 60 萬輛。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表示:"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長安汽車将給予長安凱程資源調配、資金注入及技術共享等全方位支持,全面推動其向數智新能源商用車科技品牌轉型。"
再往前的 1 月份,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放出狠話:" 将把奇瑞乘用車的成功經驗與創業故事、及乘用車體系能力和基礎資源,引入商用車板塊,實現後發優勢,實現後來者居上,再造一個奇瑞奇迹!"
按照相關戰略規劃,奇瑞商用車計劃在 2030 年實現 "1221" 的目标,即 100 萬輛銷量、2000 億元銷售額、2000 億元的產值。8 月,奇瑞商用車新產品零米輕卡高調宣布進軍商用車市場。在未來三年内,奇瑞商用車計劃實現 100% 復合增長率的銷售目标。
事實上,這并不是商用車行業第一次迎來 " 跨界造車者 "。早在 2016 年和 2020 年左右,就有過兩輪比當前規模更龐大的商用車造車熱。
2016 年,吉利汽車集團斥資 4 億元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 100% 股權,獲得了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同年,吉利集團發布全新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2020 年吉利商用車收購華菱星馬,商用車版圖再度擴張。
2017 年,原本專注工程機械領網域的三一集團正式成立三一重卡,開啓重卡發展之路。近幾年三一重卡相繼推出燃油重卡、純電動重卡、氫燃料重卡等多款產品。在新能源風口之下,2020 年前後,商用車行業又迎來一批新玩家。2019 年開沃汽車從客車領網域殺入純電動重卡市場,2020 年玉柴純電動商用車項目竣工投產,2021 年宇通也正式進軍新能源卡車領網域,2022 年濰柴成立濰柴新能源商用車公司。
2021 年,長城旗下如果科技收購長征汽車,拿到了貨車類(含越野車)和專用車類產品的生產制造資質。2023 年 2 月,長城新能源商用車将采用氫能、純電、混動三軌并行正式進軍商用車領網域。
除了乘用車、客車、發動機等企業跨界造商用車,在 2020 年前後,受疫情因素和經濟復蘇過程中基建爆發等因素影響,商用車需求持續發酵,一些科技企業也摩拳擦掌踏入了商用車行業。
2020 年 7 月,獅橋集團獲得由百度、陽光融匯資本聯合領投的 10 億元人民币戰略融資,随後與百度聯合成立了 DeepWay 公司,正式入局新能源重卡賽道。同年 9 月,蔚來前高級副總裁黃晨東創立了前晨汽車,以新能源輕卡作為發力重點,并獲得蔚來資本、貨拉拉等的融資。2022 年,江蘇速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為又一家以電動智能科技改變傳統重卡的 " 重卡新勢力 "。
乘用車企欲 " 降維打擊 "
商用車賽道的參與者眾多,但市場體量尚未恢復。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0 年,受國三產品淘汰、治超趨嚴以及基建投資等因素拉動,商用車市場大幅增長,產銷達到歷年來的峰值,銷量為 513.3 萬輛。但前期過度的透支導致 2022 年商用車產銷斷崖式下跌,全年銷量為 330 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 年全年商用車預計銷量為 420 萬輛,增長 5%,但相比于高峰時期已經少了近 100 萬輛。
商用車行業呈現 " 僧多粥少 " 的局面。以物流車為例,電車資源行業研究院統計,2023 年新能源物流車共計銷售 25.8 萬輛(不含交叉型乘用車),有銷量的生產企業卻達 86 家,平均每家車企全年銷量僅有 2995 輛。
不過,新進入商用車賽道的乘用車企業都擺出了要大幹一場的架勢,這背後有何玄機?" 不管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最終都要走電動化的道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向經濟觀察報表示,乘用車市場目前趨于飽和,電動化已經發展到了下半場的智能化,而商用車的電動化才剛剛開始,新能源未來将是巨大的增量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 1 — 10 月,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 40.5 萬輛,占商用車總銷量的 16.6%。相比乘用車超過 50% 的電動化滲透率來説,商用車的電動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新的刺激政策使得商用車電動化迎來了‘視窗期 "。《國務院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加快報廢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貨車,對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給予資金補貼。
《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 1.0》規劃中指出,零碳商用車市場滲透率在 2025 年和 2030 年分别達到 15% 和 30%。按照這一規劃,當前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速度已超出預期,這讓乘用車企相信商用車的電動化浪潮即将到來。
此前,影響商用車電動化進展速度的一大原因是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動力電池成本高,搭載更大電池包的純電商用車,相較燃油商用車并沒有優勢。而對于未來趨勢,業界預計動力電池成本将快速下探。根據高盛的一份研報,2026 年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将大幅下降近 50%,并有可能與内燃機汽車價格持平。
在乘用車企業看來,進入商用車擁有天然優勢。一位乘用車企業相關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説:" 燃油商用車技術等各方面的門檻很高,乘用車企業進去很難立足,但在新能源的三電方面和充電布局方面,乘用車企業有巨大優勢,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是降維打擊。"" 更重要的是,相比乘用車有電動化的上下半場,如今的商用車是電動化和智能化同步進行的。" 上述車企負責人表示:" 目前沒有哪個商用車企業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比乘用車企還厲害。"
智駕技術成關鍵變量
無一例外的,新進入商用車領網域的乘用車企業,均将智駕作為了終極目标。" 對乘用車而言,自動駕駛是好玩;對商用車而言,自動駕駛則是降成本。智能駕駛可以降低商用車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單車駕駛員可以由兩個減成一個,事故率也會大幅下降。"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説。
基于在 Robotaxi 領網域的布局和經驗,廣汽集團在 2023 年 12 月成立了祺迹汽車,祺迹汽車打造了智能輕商 iGLCA 架構,以此架構布局了 Robotruck、Robovan、Robobus 等品類的智駕產品,RobobusL60、無人物流車 RobotruckT45 分别并将于今年 12 月和明年投產。
長安凱程也将基于長安智駕技術開發無人物流配送車,在 2026 年小批量投產。到 2027 年,長安凱程将探索面向倉對倉的幹線無人駕駛物流產品,同步搭建無人駕駛運力共享平台。
随着商用車的智能化電動化變革,以及市場競争的加劇,產業鏈整合将成為必然趨勢。廣汽商用車将依托廣汽集團上下遊產業鏈生态布局,及廣汽日野在金融、租賃、保險、能源、電池梯次利用等領網域的部署,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例如,廣汽集團的補能體系将為廣汽商用車提供服務。今年廣汽集團将會建成 12000 個充電樁,明年累計建成 25000 個充電樁。
以乘用車的制造經驗,提升商用車的舒适性也是新進企業的重要發力方向。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表示,長安凱程将在商用車上逐步搭載高性價比技術,實現商用車與乘用車的科技平權。廣汽總經理馮興亞説,要通過電動化讓高品質更加接地氣,讓一般的商用車用户買得起高品質的商用車,廣汽商用車 T9 擁有左右直通式儀表台、智能旅居家電等設計。
海外市場也是各家商用車企業眼中的一塊 " 大蛋糕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 1 — 10 月,商用車出口 75.5 萬輛,同比增長 22.5%。長安凱程計劃到 2030 年海外銷量占總銷量的 50%,廣汽方面也表示未來海外市場将占商用車的很大比重。在具體的出海策略方面,長安凱程、奇瑞以及廣汽商用車,都将依靠集團層面的海外渠道進行布局。
不過,商用車市場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對所有參與者而言都形成了巨大的考驗。廣汽商用車将于 2025 年上市的純電動重卡 T9,将更為注重性價比。長安和奇瑞則将重心放在了價格更低廉的輕型商用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