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看完「年會」,我才明白這9.2憑什麼,歡迎閲讀。
在好萊塢都開始比爛的時代,一部劇集能夠不爛尾就可以是觀眾點進去的原因。
至于續集保持水準,更是不敢妄想。
但最近,真有一部。
第一季8.6,第二季9.0,到了第三季,直接9.2。
不僅逆勢上漲。
而且做到了,明明是一個諜戰片,看過人都説——
能感同身受。
不就是我們的日常麼?
這又怎麼回事?
《流人》第三季
Slow Horses Season 3
每一季 Sir 都有推薦。
但沒想到了第三季,它還是這麼猛。
為防有人不熟,Sir 先簡單介紹一下《流人》這部劇集。
它改編自英國懸疑小説家米克 · 赫倫的《斯勞之家》系列小説,講述了軍情五處最無用的部門(" 斯勞部門 ",也叫下等馬),如何在他們令人讨厭的老板傑克遜 · 蘭姆的帶領下工作的故事。
一季 6 集,每次只改編系列一本書,從 2022 年起開播,如今已經拍到第五季。
每一季都是單獨的故事(所以沒看過前兩季也沒有問題),但季季高口碑。
為啥?
除了加裏 · 奧德曼領先的卡司足夠好看之外。
它颠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英式諜戰類型。
大眾眼中,一般的英式諜戰片是什麼樣的?
西裝革履、身手敏捷、英俊潇灑、美人相伴。
但這部劇告訴你,他們也可能是這樣——
襪子破洞腳氣熏天,動不動就鼻青臉腫,被外人瞧不起,被同行當 " 廢物 " 對待。
當剝開了那層神秘的濾鏡之後。
《流人》告訴你:
外邊再驚險,再刺激。
照照鏡子,大家也是苦命打工人。
可這個世界,從來不心疼打工人。
01
第三季主角們的登場,還是讓人感嘆:
斯勞部門,不愧是你。
開場就是堆滿凌亂無序的檔案收納箱的辦公室——
代表了情報人員們最普通的工作日常,整理各種檔案。
而且因為斯勞部門的特殊地位(整個軍情五處鄙視鏈的底端)。
所以發給他們的檔案,都是最無聊的那種。
員工在整理檔案。
那令人 " 尊敬 " 的老板蘭姆在做什麼?
因肥胖、抽煙等問題太過于嚴重。
蘭姆不得不去醫院做體檢。
口癖不斷,邋裏邋遢,被醫院工作人員當成 " 流浪漢 "。
醫生要求的戒煙,戒酒?
對于他來説都是按分鍾計算的。
整個人主打的就是一個:
别管了,沒救了。
一喪到底。
幹着最無聊的工作。
領着聊勝于無的薪水。
然後耗費生命,慢慢等死。
這就是整個斯勞部門的日常。
但在劇集中,總會有意外主動找上門。
這一季的意外,是斯勞部門的内勤管家,凱瑟琳,被綁架,失蹤了。
而且并不是無迹可尋。
前腳蘭姆發現不對勁,後腳凱瑟琳就出事。
于是只能全員開始新任務。
" 尋找凱瑟琳 "。
随着調查,很快就牽扯出了一年前的一個行動失敗,特工被殺,鑽石失竊的案件。
而綁架凱瑟琳的目的也一步步揭曉——
幕後兇手希望驅使斯勞部門裏的這些 " 下等馬 ",做一件普通特工不會或者説不敢去做的事情。
去總部竊取高層的檔案。
而且要一小時之内,不然會有很多人死。
所以在第三季裏。
主角們除了需要對付幕後兇手,找出敵對勢力。
還得和自己的上司、同僚們周旋。
比如在軍情五處的總部裏偷情報。
一邊 " 做壞事 ",要小心翼翼,緊張得直冒冷汗。
還随時要承受同僚們的鄙視:
你個臭斯勞部門的人也來總部要飯來了?
物理魔法雙重攻擊了屬于是。
可能有人會説,這對于這群下等馬來説會不會太難了。
但随着劇情進展,當謎團層層剝開。
所謂幕後的敵對勢力。
和眼前疲于周旋的上司、同僚。
不僅可能就是同一幫。
甚至,同門動起手還更狠。
不同于冷戰時代講述不同陣營殊死對抗的經典諜戰故事。
當視角來到現代,看向身邊,看向組織,看向部門的時候。
就會發現。
明明應該同仇敵忾的情報組織内部,卻處處都是對準自己的槍口。
在這裏,底層特工一個不小心,輕則背鍋受罰,發配成 " 流人 ",重則淪為辦公室政治的犧牲品。
甚至毫無價值地丢掉性命。
而《流人》的故事,大都開始于這種泥潭裏的掙扎。
這是一種屬于諜戰片的新演繹——
MI5 版的 The Office。
02
大部分人喜歡《流人》,并對續集的拍攝充滿期待的重要原因,除了故事精彩外。
更重要的是角色。
憑借着在《流人》第三季中的精彩表演,加裏 · 奧德曼提名了 2024 年第 81 屆金球獎電視類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他飾演的傑克遜 · 蘭姆不出意外包攬了全劇大部分的人設看點。
情報界老炮。
軍情五處老人。
經驗豐富,人脈通天。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發配來管理斯勞部門。
不修邊幅,外表邋遢。
而且又懶又饞,煙酒不離手,髒話不離口。
日常 " 回怼 " 自己部門的廢物特工。
在第三季中他的 " 傑出 " 口才更上一層樓。
任務失敗罵他們是 " 廢物 ",任務成功也罵他們是 " 廢物 "。
更狠的是,他口中的廢物,也包括他自己。
一個從性格到演出,都充滿 " 自毀風格 " 的角色。
主打的就是跟傳統的 007 們的反差。
可就這這樣一個爛人風格的老大,也是最 " 護犢子 " 的 …… 至少在軍情五處的比爛大賽裏。
他更像是一個正常人。
當下等馬們的大家長,操心操肺,像老母雞一樣護着這群新人。
每當手底下的人身處危險之際,處事不驚的蘭姆從沒讓人失望。
而他對那些冠冕堂皇的高層官員的嘲諷,逞口舌之快的吐槽。
讓他遠離官僚争鬥。
但也暗示了他為什麼會被流放——
這是一個和如今大環境格格不入的人。
他的放縱,更像是某種消極抵抗。
理解了蘭姆,就能理解 " 斯勞部門 " 的内核。
人情味。
在這裏。
雖然大家吐槽無聊的日常工作,是在浪費他們的生命和青春。
但另一邊,這樣一個 " 不卷 " 的部門裏。
才更有機會看到這些特工,作為普通人的那一面。
故事開頭,卡特懷特因為讨厭被派來整理檔案,反對凱瑟琳作為後勤大姐大的督促,怼了凱瑟琳一句:
但很快他就後悔了。
因為凱瑟琳确實人很好,很負責,也很照顧新人,自己為工作付出良多。
甚至因為這句錯話,第二天他就早早地趕來加班幫凱瑟琳分擔。
也因此,在凱瑟琳被綁架之後,他也是衝在最前,最想救人那個。
這種同事之間的關系,相信上過班的人都會理解。
斯勞部門的其他人也類似。
以路易莎為例,第二季裏,她的同事加戀人在行動中遇難。
她默默忍受傷痛繼續工作。
但不論是她選擇自我療愈不打擾别人,還是大家對她的關心,和她聊天,溝通,希望她能走出來。
都充滿着人情味。
這也難怪有網友評價——
斯勞部門名義上是個流放地;
實際上其實是個桃花源。
美好到讓人有點羨慕。
所以回看蘭姆的護犢子,甚至回看整個《流人》系列的劇情模式。
如果説傳統諜戰,都是拯救世界,守護和平的個人英雄篇章。
《流人》則是反其道而行。
作為老母雞的蘭姆一次次做的,只不過是把自己的這群小雞仔,從大的陰謀和漩渦中救出來。
他們不想改變世界。
他們只想做回自己。
可惜,在這樣一個時代,哪怕只是這個小願望。
也是一次次很難如意。
03
2023 年最流行的一句話。
叫做 "世界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大概意思是,希望大家能消除那些對掌權者,上級部門,專業組織,宏大想象聚合體的追捧和濾鏡,能更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抵制無用的内耗。
而作為英劇。
《流人》保持了英劇特有的黑色幽默。
調侃上層,諷刺掌權者,吐槽職場,正好契合了 " 草台班子 " 這句話,可能也是觀眾給它打高分的原因。
在劇中跟斯勞部門為了救人疲于奔命相對比的,是軍情五處的職業特工們,是主管内政的内閣高官。
有多可笑呢?
舉個例子,劇中兇手将受害者的屍體扔到了一家豪華餐廳門口。
如此嚣張,可以説是對政府的直接挑釁了吧。
但作為軍情五處的直屬上級,全英國最有權力的幾人之一的内政大臣,卻要出面幹預。
他考慮的不是抓捕兇手。
而應該先消除對餐廳生意和名譽的影響。
為什麼?
因為,這個餐廳有他的股份。
而從凱瑟琳綁架案開始,整個案件就是一場刀刃向内的同室操戈。
在劇中你會看到。
在權力運轉的體系框架内,每個人都被綁上了流水線,成批量地助長野心和欲望。
同時也生產一個個醜聞和爛賬。
可能也只有 " 斯勞部門 " 這種流放人的桃花源,才能避免這種影響。
因此最諷刺也被認為拍得最好的那一集,讓人看得無比唏噓。
辦公室裏的高層們,穿着西裝,喝威士忌談笑風生。
而身處一線的打工人,在累死累活,互相殺得頭破血流。
甚至,酒杯裏多灑出了一滴酒,外邊幹活的人,身上可能就會多出幾個傷口。
可當事情結束。
當痕迹被抹去,證據被銷毀,當高層擦幹淨了屁股,就可以繼續打扮地人模人樣,在鏡頭前吆五喝六。
繼續假裝戰無不勝。
可被隐去名字的一線打工人,身上留下的彈孔、疤痕,一到陰雨天就會隐隐作痛,不斷提醒他們這個世界真實的模樣。
意義在消散。
可能才是蘭姆這種曾經的情報王牌。
到如今變得頹喪到令人生厭的真正原因。
一個不需要英雄的時代。
任何理想主義和實幹精神,都會慢慢消磨在瑣碎日常、頑固體制、日復一日的内卷傾軋中,最後在一個個無力又可笑的反抗中變得麻木。
回歸現實的碌碌。
相信打工人能夠在《流人》中看到自己——
哪怕擁有了武器,哪怕能合法使用暴力,甚至變身成為 007,也逃不出草台班子這個籮筐。
鼻青臉腫,頭破血流,疲于奔命,只求逃離漩渦,不要背鍋。
而這種狼狽,相信每個人都能體會。
值得幸運的是,劇中還有蘭姆。
可現實中,又往何處躲藏?
回到開頭的草台班子。
Sir 相信大部分人嘲諷世界 " 草台班子 " 的時候,并不是在自我标榜,更可能,只是不想世界還保持這個狗樣。
但大部分人,也只能在膩煩了英雄故事後,才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這條路,看着還挺長。
不過也不是沒有希望。
今年賀歲檔,《年會不能停!》這樣一部諷刺職場的電影在口碑上一騎絕塵。
創作者用喜劇來調侃現實職場的荒誕不公,觀眾也認領了自己作為社畜的身份認同。
完成了一場難得的共謀。
但《年會》還是太温柔了。
它抛出了問題,但又把金手指交給了董事長。
Sir 更希望的是。
像這樣的作品,在看過,笑過,哭過之後,不要輕易忘。
因為在當下。
只有這種不忘,才能對抗生活的庸常。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