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内娛四大掀桌咖是什麼鬼?看看什麼叫全員秒殺!,歡迎閲讀。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年頭,網上評各種"四大",越來越随便了……
最近尬到八八的説法叫——内娛四大掀桌咖↓
首先,劇、角色、演員各方面情況都差挺多,硬要捆綁混為一談的話,難以服眾。
更重要是,"掀桌咖"到底啥意思啊?
最基礎一層理解,是比主角有存在感的配角;以此開嘲諷呢,主要是指:搶主演風頭,踩主演上位,砸主演飯碗
忍不住暴露年齡問天問大地!
以前追劇愛過的配角兩只手數不完……現在為毛稀奇成這樣?有點動靜就叫掀桌,大驚小怪"配角年",至于嗎?
舉個古早例子,大S和陳曉東那版《倩女幽魂》,傳説中"所有配角全部蓋過主角的神作"。
吳京宣萱組CP,流雲與紅葉七世情緣酸澀虐心;"七夜哥哥"聶遠是最讓人心疼的魔君;演他養母的朱晏全劇第一美,多奇葩的妝造也擋不住女王氣場……
還有羅嘉良、鄧萃雯、呂頌賢、元華、沈曉海、恬妞、陳紫函等一眾熟面孔,個個有戲,男女主直接被秒成打醬油的。
而即便如此,他們在當時都排不上号!
不看完絕對想象不到,究竟有多少真·爆款出在同一年。
今晚就給你一個過去的遙控器,看看那時我們的幸福。請回答2003,前方高能養眼!!
——我是顏即正義的分割線——
首先請看"異軍突起"派。
典型代表:《雪花女神龍》裏的喬振宇。歐陽明日的顏,那叫一個温潤如玉貴公子~
許多人為了這角色,咬牙頂住天雷滾滾的片頭片尾曲,忽略槽點無數的劇情和泡面頭男主看完了整部劇,真愛啊。
他醫術如神身手敏捷,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左看右看都是一枚金光閃閃的上流貴族,卻是個身世凄涼的殘疾人士。剛出生便得了軟骨奇症,他的奇葩爹覺得丢人便把兒子扔了,還好母親偷偷救下他送往邊疆一神醫,雖然腿沒醫好,卻學了一身本事。
坐着輪椅帥觀眾一臉血,還有誰!
雖然老爹抛棄他而且作惡多端,他卻暗暗替老爹贖罪。
總之是表面孤傲内心苦逼,既惹人心生憐愛又滿足慕強口味,人設在那個年代簡直時髦無代餐!
至于他愛上的女神龍,心裏只有泡面頭男主……害得無數迷妹當年一邊刷劇一邊罵:眼怎麼能這麼瞎啊啊啊啊
沒關系,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從那之後,喬振宇就成了很多觀眾心頭那一顆朱砂痣。
又比如《海豚灣戀人》裏的霍建華,算他現代裝顏值巅峰嗎?
這劇不僅有光看臉就站男二的,甚至還有純看臉站他和女二林韋君的,覺得他倆好貴好配。
霍建華和男主同框是醬紫↓話説許紹洋這造型很孟宴臣,不過他這角色的迷人之處是在于温柔。堅定的男主黨倒也不少。
有觀眾如是説:追劇時太小,着迷鍾曉剛這樣的霸道男友,長大後才知道,只有徐澤亞這樣的男人能給人安心和依靠。
内娛瑪麗蘇初嘗試《紅蘋果樂園》,紅了當初顏值非常對得起"校花"名号的黃聖依。
不過,盡管她洋氣得和土味偶像劇格格不入,但小朋友們那會肯定還是更想魂穿被五大"帥哥"獨寵的蕭晴吧。
回到曾經一本正經和同學讨論要選哪個男主的羞恥"黑歷史",突然有點難以與自己的品味和解
也有配角不僅靠美貌存在大家深深的腦海裏,還靠巨大的童年陰影面積。
那就是《至尊紅顏》裏的"徐盈盈",楊童舒。
黑化從不靠眼線煙熏妝,衣服越粉,殺人越狠,怕不就是為她而生?
劇情很扯很魔改,可小時候就是追得津津有味無法自拔。
如今除了徐盈盈壞起來有多吓人,就記得武媚娘和李君羨有多好磕了真正的帥哥美女,敢于直面廉價白發頭套和透視尼姑裝!
準确來説,全員上桌,一火火一片才是當年爆款應有的自我修養。
——我是精彩群像的分割線——
随着新年鍾聲敲響,二十年前的許多電視觀眾,會最先熟悉這個片頭:
《孝莊秘史》,2002年12月31日首播。主題曲是屠洪剛唱多爾衮視角"你 從天而降的你 落在我的馬背上"
演員陣容堪稱豪華,寧靜、邬倩倩、斯琴高娃、何賽飛,演活了劇中命運波瀾壯闊的一群女人們。
一看到大玉兒哭就跟着心碎的請舉手!
聽到多爾衮死訊時,她由詫異自己不能為他掉眼淚開始層層遞進,把觀眾虐到了極點。要擱今天,得多少熱搜刷屏姐#哭戲封神 #絕美破碎感
上個月,寧靜在綜藝裏找了舒暢和胡靜同框。看得人唏噓多過感動……
更想念回憶裏嬌憨可愛的蘇茉兒與我見猶憐的董鄂妃宛如了
當年才15歲的舒暢,面容雖然稚嫩,卻将角色少女時的温柔靈動、情愛中的柔腸百轉、成為母親後又不幸喪子的萬念俱灰,演得絲絲入扣。
"富貴榮寵,不見得就好,塵緣将盡,也不見得就壞。"
演她童年時期的小演員,大家也不陌生,就是現如今位列女頂流之一的楊紫。
劉德凱既是令人愛恨交織的"皇太極",也是這部劇的導演。
難得冷靜下來不咆哮的馬景濤,痴情動人。
不過,很多顏控小時候只記得苦等多铎出場吧?
趙鴻飛後來還演了《皇太子秘史》裏的雍正,淡圈多年仍被叫做"最帥四爺"。
清宮造型很襯他,能把腹黑撩人演出蘇感。和胡靜的四紫CP,不知啓蒙了多少古言愛好者!
片尾曲是李玲玉的《美人吟》。
她本來只打算唱歌,被導演忽悠來客串個四集,演着演着,又被忽悠成了十六集。"這角色越演越壞,自己都不敢相信。"
貴太妃心機深重不讨喜,李玲玉久未演戲,完成度卻很高。
後來兒子死了,奪權的依靠沒了,對她那種哭幹眼淚也緩解不了的痛徹心扉印象好深。
都説《孝莊秘史》是把言情内核拍出了正劇質感,而故事背景相近的《少年天子》呢,找了一幫小年輕,落點則是在人性和封建專制制度的矛盾。
不少橋段放到今天來看也大膽又尖鋭。
二十年前的熒幕上,年輕且演技在線的演員,以及不注水加戲而有血有肉的配角,都還不算稀缺品。
24歲的郝蕾天生吃這碗飯,這劇女演員一個賽一個美,但只要進到戲裏,無人壓得住她的光芒。
男主鄧超比她還小,相當于此刻咱們看00生。吓人吧?
這屆鮮肉鮮花,連古偶都演不明白的一大把,奔三奔四粉絲還得歡慶從負到零的進步。
而人家挑的大梁是嚴肅歷史文學改編,交的答卷是8.7高分。
楊蓉22歲演的佟臘月嬌而不妖,"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看了又看仍怦然心動。
霍思燕22歲演的烏雲珠,清純可人,淡雅脱俗。
她和舒暢其實是前後腳演了同個角色,但沒有XX之後再無董鄂妃這一套,各花入各眼,如果每個劇組選角眼光都這麼良心,觀眾只會説多多益善好吧!
這一年,臉盲症患者不用愁,顏控換到哪個台都狂喜。
看武俠,前有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這劇好多稀奇古怪頭飾,按理説很容易踩雷,然鵝在美女們頭上就好和諧好别致,饞哭小學生!
除了數度刷屏的"倚天四美",神仙選角還必須提名郭妃麗啊。
即使她早已很少在娛樂圈活躍,很多人一説到殷素素想起的依舊是她。
真真切切演出了殷素素"妖女"的一面來,同時又不失少女的嬌蠻俏麗。
好幾個版本中殷素素和趙敏都是由同一人分飾,兩個角色的個性頗有相似之處,但郭妃麗這個版本卻讓大家覺得既有點像同劇中高圓圓所扮的周芷若,又有點像賈靜雯所扮的趙敏:
後有張紀中版《天龍八部》,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紫、阿碧,以及所有大大小小的女配角,無一不美出風格。
當年它收視率和《倚天屠龍記》不在一個級别,口碑也略顯危機。
但後來很多觀眾為其平反,認為不僅選角靠譜,還有好些亮點被低估:比如行雲流水的武打設計,大氣磅礴的實景拍攝名場面。
像是被編入教科書的精彩片段"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亮相豪氣幹雲,
喬峰段譽虛竹結為八拜之交義薄雲天,少室山三英戰群豪看得人熱血沸騰。
主要新版一版更比一版垮,沒有對比就沒有珍惜……
看民國美人有《金粉世家》,讓23歲的董潔,成為當初無數觀眾心中的清冷百合花。此處腦内應自動響起"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
驚鴻一瞥,燕西認定了所愛,大家也認可了這就是清秋。如果不是後來董潔自己作死,這角色濾鏡足以長效待機幾十年吧?
陳坤飾演的金燕西,帥和渣幾乎都是點到滿格。
在校園裏轟轟烈烈放下"I LOVE YOU"條幅這一幕,讓年少無知的八八夢了好久,過了十幾年還有人在模仿。但注意,長他這樣都會被潑一頭一臉水哦!
故事最後,決定遠走他鄉的燕西,幻想自己在車站與清秋重逢,
然而實際擁住的只是一團空氣。
心灰意冷上了火車,卻不知道在反方向的列車上,坐着清秋。
兩個曾經深愛過的人,就這麼了無痕迹分開,匯入時代的洪流中。
看看,有審美的才叫be美學,望周知。
劉亦菲演這劇時和舒暢一樣大,各有各的好看。
舒暢在這一年交出了董鄂妃、金八妹和天山童姥這三個反差極大的角色,曾經是何等讓人驚喜的一顆新星,唉。
嬌蠻任性的大小姐白秀珠,當年看着很煩,演技也捉急。近年來顏值常被翻出來舔屏,一些"人間清醒"發言也讀出了童年不懂的趣味。
遲帥扮演的柳春江,深情儒雅,與金府丫環小憐那段情,引得很多人落淚。
小憐削發為尼時眼神滿滿都是戲,就算不知前因後果,也覺心痛。
而現代劇出了《粉紅女郎》,從小看到大也不厭倦的絕佳電子榨菜!
陳好演"萬人迷"時年紀很輕,戲裏活色生香成熟通透的情感金句輸出機,戲外實際上是四個主演裏最小的。
青澀又大大咧咧的她,進組後從天天穿高跟鞋走台步練起,苦練出萬人迷的女人味。
而張延原本是性格温柔的選美冠軍,為扮演男人婆剪去留了多年的長發。
天天練習大嗓門説話,在街上尋找男生氣質的女孩子,觀察模仿她們的神态和肢體動作。
知性文藝範的劉若英,進組後主動提議編劇改設定,給"結婚狂"加上大龅牙,讓灰姑娘更"灰"一點。
總是痴心妄想苦苦追男人,還老是被抛棄,就是長成這樣才可信啊。
她的卑微渺小不自信,也因此顯得那麼真實,讓觀眾感同身受。
"哈妹"薛佳凝,接下角色後每天跑到潮人聚集區觀察,最時髦的小女孩們都怎麼穿怎麼玩,哈日哈韓千禧辣妹的味超級對。
演員們都想法設法貼合角色特質,突出鮮活個性,而不是復制粘貼最上鏡最帶貨的完美妝造,規避一切不夠高光會有争議的缺點。
才有了觀眾絕對不會搞混的四位粉紅女郎。即便是誇張搞笑的漫改劇,也能令人入戲,真情實感跟着她們的經歷哭哭笑笑。
片頭唱《大家來戀愛》"幹嘛要想得很美/想得很遠/只要這秒有感覺",片尾唱《一輩子的孤單》"想過要将就一點/卻發現将就更難"
小時候會很糾結怎麼配對,結局如何,後來發現這些都不重要。每個階段你會看出不同的感悟,獲得不同的力量。
2003年影視圈的百花齊放,不僅體現在顏值與人設,無論主角配角,都出彩到眼睛不夠用,更體現在題材上。
江華主演的《九五至尊》,"反穿越"腦洞又大又會玩。
人均"三觀堪憂",陰暗狗血,尺度好刺激的《玉觀音》,紅了孫俪、佟大為、何潤東。
還有堪稱國產劇掃黑題材裏程碑的《征服》,孫紅雷演絕了反角"大哥"的殘忍和狂妄。
劉華強買瓜的名場面,至今還能霸屏鬼畜區,多少觀眾熟悉到快要可以全文背誦了!
《似水年華》這樣的慢節奏小清新亦有市場,帶火烏鎮變成文青熱門打卡地。
……
當時只道是尋常。
篇幅有限,沒法一一提及的2003熒屏記憶,靜待你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