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趙露思《小小的勇氣》首波口碑出爐!網友的打分和評價都“一針見血”,歡迎閲讀。
文案 | 一紙枕書
編輯 | 酒醬紫
自從生病住院,趙露思就徹底換了一個人設,從當紅小花變成了治愈系女主,嘴上説着不願意浪費公共資源,結果利用自己的病情頻繁霸占熱搜。
原本她火速出院,被調侃成 " 醫學奇迹 " 這件事都過去挺久了,低調養病就可以了,總會被慢慢淡忘的。
然而趙露思真是閒不住,又專門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檔綜藝節目,名叫《小小的勇氣》。
節目中她再次抬起自己的身體情況,還将家庭關系透露給大眾,反正怎麼博眼球就怎麼拍,把觀眾僅剩下的一絲同情心,也徹底給耗光了。
這不,節目播出後口碑情況新鮮出爐,網友們的打分和評價都 " 一針見血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其實觀眾看了節目後,都不明白趙露思到底想要幹什麼。
明明是一檔公益類綜藝,她也沒幹什麼具體幫助人的事情,只是帶着孩子們聊天、抱怨,不像是傳遞正能量的,倒像是去傳遞負能量的。
而且趙露思在節目上對父母和家庭關系的評價,引起了不小的争議。
她表示自己 16 歲就帶着行李離家,遠離父母獨自生活,只能住寝室,很少體會到家庭的氛圍了。
聽她説得這麼慘,還以為是被攆出家門,無家可歸了呢。
然而事實上,她只是去中國台灣的某個學校念書而已,可不是得住在寝室嘛。
現實中,許多高中生都要住校,還有小小年紀就出國留學的人,這都是成長的一部分。
難道一個快成年的人,還指望父母天天跟在屁股後面,讓她感受所謂的 " 家庭氛圍 "?
其實趙露思父母從小給了她很不錯的生活條件,就連當初她與公司解約欠下一大筆錢,也是靠家裏人的幫忙才能還清。
然而到了趙露思的嘴裏,就變成 " 他們不是偏愛 "。
其實只是因為父母沒有對她的矯情給予肯定罷了。
趙露思的爸媽還是挺清醒的,認為她過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不應該總是抱怨。
楊幂曾經指着樓下的車水馬龍,説道:" 你往下去看一看,每一個人都很辛苦。你覺得那些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 所以你憑什麼要别人了解你的辛苦?"
可惜趙露思不懂這個道理,她只會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也只能看見他們不好的地方,忽視父母對她的付出。
這次她将家庭情況添油加醋地放在節目當中,就沒想過粉絲會攻擊父母嗎?她一定能想到,只不過需要利用父母博同情。
以前需要用父母來表現家庭和睦的時候,就營銷他們有多愛自己,現在又換了個嘴臉,還真是将父母當成工具人,妥妥的 " 白眼狼 " 啊。
其實真人秀最容易暴露一個明星的性格、情商和文化水平,而趙露思在節目中就将 " 何不食肉糜 " 這幾個字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地的小女孩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藝術照,因為在底層人的意識中,能夠解決温飽、上學讀書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哪有閒心和閒錢去臭美呢。
然而趙露思就這麼理所當然地問對方有沒有照過藝術照,還跟人家秀了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她甚至還覺得小朋友每天走懸崖、山路去上學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這真是将人家的困難當成了一種娛樂的談資。
你要説趙露思有什麼壞心思,那也不至于。相反的,她很想表現出自己的同情心,只不過她始終站在富人的視角上,去俯看底層的普通百姓。
這就導致觀眾覺得趙露思的言行舉止都帶着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人覺得太冒犯人了,還有點莫名其妙。
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她在山區看到做手工活的老人,第一個想法就是質問對方,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手藝不傳承下去。
我想螢幕前的觀眾都明白,像這樣的老手藝面臨失傳,往往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學了,大家都想往外走,更何況手藝活也不怎麼賺錢。
可趙露思她不懂,還抬手指着老爺爺,一臉無奈地吐槽對方:" 你太自私了。"
當然,現在正片中她這句話已經被删減了,但明星無法共情普通百姓的事實,還是讓觀眾對趙露思的好感度直線下降。
看一看山區裏的百姓們,哪一個都比她過得不容易,這個時候趙露思還抱怨生活的話,那就是自己找罵了。
而且通過這個節目,觀眾也發現她腦袋空空,肚子裏沒什麼墨水的問題。
當她問老爺爺做手工鞋子要多少錢,人家回答她一天 150 塊錢,如果做三天半的話,應該給老爺爺 525 塊錢才對。
但趙露思連這點數都算不明白,還直接抹去了半天的工作量,詢問旁邊的小孩子需要多少錢,讓觀眾都快要被氣笑了。
其實小朋友也發現關鍵所在,當眾問趙露思:"其實演員每個人都能當,我以為演員要學歷呢。"
這一次,不但是趙露思,連娛樂圈裏的許多 " 絕望的文盲 ",應該都覺得臉疼了吧?
《小小的勇氣》是一部立意不錯,但内容槽點頗多的綜藝節目。
但節目口碑翻車,還是因為趙露思的行為與言論太暴露智商了,而且她想要賣慘的行為也引起大眾的不滿。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時候,忙碌且疲憊的觀眾們,追綜藝是為了放松,不是為了聽她訴苦的。
相比于趙露思,孟子義就清醒得多,她直言:" 我覺得就是相信人只要活着,就會越來越好。"
身為公眾人物,還是要對傳遞給粉絲們正能量,讓大家感受積極樂觀的心态,保持正确的三觀。
希望趙露思在接下來的節目裏面,不要繼續講述自己得病的事情了,将目光放在公益上面,少説話,多做事吧。
那麼對此,你怎麼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