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找B站博主問了一圈,我終于搞清楚他們為啥對全景相機上頭了。,歡迎閲讀。
十年的時間,看起來很長,實際上一眨眼就過去了。。。
今天杭州譁啦啦下了暴雨,沒事兒幹的托尼就開始了上網衝浪摸魚 —— 結果突然一個群友發的截圖引起了所有人的唏噓:
" 非法行為停封 3650 天,2025 年 4 月 18 日解封,請規範遊戲 "
我很好奇這個當年被封号的網友,現在有沒有重新把遊戲下回來。
我不知道大家對十年前的數碼設備還有沒有印象 —— 那一年的旗艦手機還是 Lumia 950、iPhone 6s、魅族 MX5,羅永浩發布了用來走量的堅果手機 U1,大疆精靈 3 讓無人機這個品類一戰成名,GoPro 則是給前一年發布的 Hero 4 相機發布了一款名叫 Hero 4 Session 的小迭代。
然而估計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就在同一年,一家叫 Insta360 的公司成立了,若幹年它有了一個大家更熟悉的中文名 —— 影石。
也是那年,影石發布了首款面向 C 端用户的全景相機—— Insta360 Nano,這款全景相機巧妙的把自己從一個 " 獨立的相機 " 變成了 " 蘋果的外挂鏡頭 ",方便了大家日常攜帶的同時,還成功借用了 iPhone 本體的算力。
也因此它讓影石聲名鵲起,產品一上市就拿下了 2000 萬的銷售額。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稱贊 Insta360 Nano 是一款 " 了不起的產品 "。
并且 Insta360 Nano 還成為了 Facebook 首次推薦的中國智造硬體產品。
十年後的今天,我相信差友們已經不會對 " 全景相機是什麼 " 這種基礎概念感到陌生了,因為早在 2023 年全景相機的年出貨量就已經超過了百萬台,其中影石 Insta360 一家更是直接拿下了這個品類裏的絕對大頭。
假如大家要是對如今 Insta360 的這個出貨量還是沒啥概念的話,我再給大家講個前兩天發生的事兒吧:年初的時候," 郵輪旅行 " 突然在小紅書火了起來,好多人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從上海和香港出發坐郵輪出海的經歷。
小辣椒看到這些帖子之後,也起了五一坐郵輪出去玩的心思,就讓我抓緊研究一下相關的出遊攻略。
然後我就在 b 站刷到了拉導發布的郵輪評測視頻。。。
本來我看視頻看的挺認真的,結果拉導突然冷不丁説了這麼句話:" 因為船上不讓飛無人機,所以就用全景相機給大家拍一下 "。
然後就看他掏出一個小三米長的延長杆,插了台 Insta360 X4 上去。。。
好家夥,我不得不説,還真是有無人機那個味兒。。。全景相機居然還能這麼玩的?
不光是小拉,如果你經常關注各種視頻平台的話,就會發現全景相機這玩意兒存在感越來越高了 —— 以前在我的印象裏只有户外愛好者拿它來記錄一下旅途,也有摩托佬拿來當行車記錄儀。
但是現在我們刷 b 站 、小紅書和抖音, 會發現越來越多博主拿它當一個 " 生產力工具 "。
像這種 " 證明地球是圓的 " 特效鏡頭。
畫面來源 @影視飓風
還有這樣折疊地平線把自己變成一個倉鼠在裏頭跑的趣味鏡頭,這些都已經是基操了。
畫面來源:抖音 @誇利亞 Qualia
更加專業一點,很多摩旅類的 up 主,把全景相機綁在摩托車後面,直接一個人拍第三視角。
畫面來源:B 站 @小丙摩托車評中心
有的博主甚至直接跟 Lks 一樣,在不能飛無人機的地方拿全景相機配個杆子,當無人機用。
畫面來源:B 站 @創意攝影師 Jordi
而且現在真的是,只要在網上搜全景相機,出來的默認就是 Insta360,演都不演了。
u1s1,時間确實是一把殺豬刀,是金子也一定會發光。
十年前,大家只是以為全景相機這種產品會在 VR 内容產業上大放異彩,連 Insta360 也只是覺得自家的產品可以用來幫助新聞記者更好的做全景直播。
但是最終大家卻是發現,即使是在沒有 VR 的日常生活裏,全景相機也有着絕對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任何形态的相機都取代不了的。
為了搞清楚事情是不是這樣,我們也特地聯系上了幾位不同領網域的 Insta360 全景相機使用者,大致交流了下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體驗。
滑雪、騎行、摩旅這類博主,他們跟我説,用全景相機主要就是圖它能拍的全。
畫面來源:B 站 @Yuan 是猿
跟很多有腳本、有劇情的視頻不一樣,這類極限運動類的記錄視頻,拍得到往往要比拍得好更重要。
比如我們在一位叫 @Keith Evans 的博主的評論區,就看到了其他滑雪愛好者們拍的帥照,對于他們來説能找到一個合适的角度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帥氣顯然更加重要。
除了滑雪之外,還有摩旅類的視頻,這類視頻在拍攝時,高光時刻往往不可預測,很多情況下會發生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普通相機拍的話,往往來不及運鏡、對焦和構圖。而全景相機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不管哪個方位哪個角度,都能先拍下來。
B 站上一位專門玩摩托車的博主 @肆車手 _ 文傑 就跟我們透露,雖然摩托車也有自己專用的行車記錄儀,但是這種記錄儀一般只能拍到車子前面和後面的情況。
畫面來源:B 站 @機車奶爸 AW
而車子兩邊發生了什麼,就只能靠全景相機來拍。之前我們甚至還在一篇文章的評論區看到有人説,Insta360 的全景相機這麼用還真就幫他躲過了幾次訛詐,甚至還幫忙抓到了逃逸。。。。
而且實際上有這個需求的摩托佬特别多,以至于配件廠商專門給 Insta360 的全景相機開發了可以快拆的摩托車支架和頭盔支架。
另外一個專門做攝影教程分享的老哥 @谷雨 _ 深夜視頻也跟我們透露,他在出去拍視頻的時候也會帶一個 Insta360 全景相機。
然後我納悶,你一個攝影博主要什麼專業設備沒有, 然後他跟我説,Insta360 的作用是 " 兜底 ",即使其他所有相機的視角都廢了,也能靠着全景相機的 " 全景 " 視角救回來。
至于主打記錄生活的 vlog 類博主,他們用全景相機的原因就更簡單了,那就是提升視頻的趣味性。
在日常生活的記錄中,穿插一兩個只有全景相機能拍出來的趣味鏡頭來升格,無疑是一個擺脱内容同質化的好方法。
更重要的是,全景相機幾乎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畫面升格工具之一,不需要費心琢磨怎麼運鏡、怎麼構圖,哪怕只是簡單地舉過頭頂也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用 Insta360 全景相機裏的移動延時模式,可以很輕松地在逛歷史文化類景點的時,拍出穿越時空的效果。
可能有小夥伴沒聽明白 我給你們演示一下:
這種一個人就能輕松完成的特效拍攝方法,對于很多單兵作戰的生活類内容創作者來説,簡直就是福音。
今年,影石也按照慣例,推出了 X4 的迭代款 —— Insta360 X5。
看它 " 晝夜随行、視界由你 " 的宣傳語,顯然是奔着提升夜間拍攝的表現去的。
我們也在前一陣收到了影石小夥伴送來的 X5,并且帶着它去了一些地方拍攝,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匯報,來看一看這台 " 影石的十年沉澱 " ,值不值得還在觀望的小夥伴入手、又值不值得老用户們進行更新。
按照慣例,先來看一眼這台 Insta360 X5 的整體配置。
相比起上一代,Insta360 X5 最惹眼的更新就是這顆 1/1.28 英寸的傳感器。除此之外,影石不光把之前 X4 的 5nm AI 芯片保留了下來,還額外給 X5 再塞進了兩顆專業影像芯片。
事實證明夜景表現的提升真的很明顯。對比起 X4,X5 的畫面明顯更通透,尤其是在極度弱光的場景下,X5 也算是展示了一波什麼叫用全景相機 " 開燈 "。
随着相機本體一起來的,還有這一桌子的配件。
在裏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新玩意兒 —— 可替換鏡片套裝。
這樣的配件設計可以説是非常貼心了,要知道全景相機的使用場景大部分還是在户外,一些惡劣的環境對鏡頭是非常不友好的,影石能做兩手準備,一邊增強鏡片耐磨度,一邊給到可更換的鏡片,考慮得還是很周到的。
即使真不小心把鏡片弄花弄碎了,用户也不用花時間到維修點去修了,自己就能換。
正好我們最近行政小姐姐搞了個活動,分享了很多杭州周邊踏青的好去處,我直接就帶着這台 Insta360 X5 都去逛了逛。一整天拍下來,托尼最大的感受就是,全景相機玩起來真的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簡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啊,這兩年旅遊熱起來之後,每回出去玩之後就忍不住想要拍一點東西記錄一下,但每次下定決心要拍點什麼的時候,都只能想到舉着手機從頭拍到尾這一招。
很多從短視頻平台上學到的拍攝技巧要麼是因為手抖沒拍好,要麼是因為剪輯手法太復雜了,逛了一天回到酒店之後就再也懶得管拍到的素材了。
這時候,沒準你真的可以試試全景相機。
Insta360 官方的 App 裏,介紹了幾個非常容易出片的玩法,托尼基本都是到了景點之後現學的,基本上看一次教程就會了。
比如這種酷炫的旋轉轉場,看着很復雜,但實際上只要到了每個景點後把 X5 連在杆子上舉過頭頂轉一圈就可以了。
如果是兩個人一起出去玩的話,還可以玩最近很火的大頭釘旅行轉場。只需要把 X5 連在延長自拍杆上,然後讓你的手殘好友像打地鼠一樣上下晃悠着拍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你還是嫌太復雜了,也可以直接把 X5 連延長自拍杆這樣舉着走一走,剩下的交給全景相機去拍。也不用擔舉着一個杆子拍出來的畫面會很奇怪,因為 Insta360 的全景相機的一個看家本領就是自拍杆自動隐形。
這樣拍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你當下沒想好怎麼構圖怎麼運鏡,全景相機也可以把每一個角度都保留下來,供你在後期的時候慢慢想慢慢剪。
讓托尼比較驚喜的是,這小東西的續航。這次 X5 給到的電池 2400mAh 的,但是實際體驗感覺遠不止這個數值。
我們大概是從下午 1 點多點開始錄的,一邊玩一邊錄,錄制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到下午五點半的時候,大概還有 28% 的電量。
拍出來的這種全視角的視頻剪輯起來也沒有我們一開始想的那麼難,在相機的剪輯界面裏已經提供好了幾個不同視角的預設,假如這段素材你只想看到前面的東西,只要點一下下方的前方視角,再點剪一段,想要哪裏剪哪裏。
回來之後專門問了下影石的哥們才知道,他們這次在 X5 上專門對剪輯的方式進行了優化,不用再像之前那樣折騰關鍵幀了,對小白來説也更加友好。
另外他們跟我説,實在是不想處理那麼多素材的話,也可以扔給 AI 幫剪,這種簡單的旅拍的片子 Insta360 自帶的 AI 剪片功能現在已經可以玩得很溜了。
至于最後成片的畫質嘛,我們全程每個模式都是按照最高規格來拍的,從相機的互動界面來看,錄像最高能夠支持到 8k 的分辨率,據説這個 8k 也是通過 11k 分辨率超采到的。
我簡單導出了一段,大家可以看一下。
正好我們手上也有一台 X4,拿過來讓公司的摩友老哥拍了點視頻,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注意看整個畫面的 HDR 寬容度 X5 有明顯提升,天空的顏色能夠得到還原了
仔細看會發現,X5 相比起上一代 X4,在畫面的細節表現上還是有着不小的提升的,全景畫面的拼接也非常的自然。
看來這又是更新傳感器又是影像處理芯片,在畫質收益上還是很可觀的。當然我們也很好奇,為啥要在已經有了 AI 芯片的情況下還引入兩顆影像芯片。
影石的哥們兒跟我説雖然都在努力提升畫質,但是各個芯片負責工作是不一樣的。
兩個專業影像芯片,會完成影像處理的第一階段,降噪、提高亮度。然後專業的 5 納米 AI 芯片,會繼續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完善影像質量,增強細節和動态範圍。
你可以把它們想象成一個團隊,每個芯片都有專門的分工,它們嚴絲合縫,共同創造出更明亮、更清晰、更自然的視覺效果,尤其是在低光環境下。
除此之外,攝影同事也跟我們分享,這相機的收聲效果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基本上聽不到什麼風噪,他想要的引擎轟鳴聲也收的比較清楚。
這可能跟 X5 這次用的專門設計的防風鋼網有很大關系,配合上專門的智能風噪模式,效果相比起之前幾代都是有明顯提升的。
看我説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能感覺到了:
全景相機剛出來的時候,它對普通人最大的用處是可以做到先拍攝後取景,不會拍也不會出廢片。
因為這幾年影石足夠卷,在基本的成像性能和新手友好度上都把全景相機卷到了非常牛的水平。全景相機逐漸變成了一個縮短 " 小白 " 和 " 老法師 " 之間距離的工具。
普通用户拿着影石的全景相機,也從 " 記錄生活 " 向 " 把生活記錄得細膩一點、獨特一點、有趣一點 " 邁進。人人都能拍一段大片的不再什麼口号,變成了一個個實際案例。
這幾天在體驗 X5 的時候多搜了幾次全景相機這個關鍵詞,然後各個平台就開始給我推各種用 Insta360 全景相機拍出來的有趣鏡頭。
就好比之前我們總説,現在相機越來越厲害了,連自己的黑歷史都是高清藍光的了。
而有了全景相機之後,大家也逐步發現,原本平淡的生活不但越來越高清了,而且靠着這麼個小小的全景相機,即使是一日三餐、出門歸家也可以拍的這麼有趣。
比如以前只能出現在動畫和特效片裏的 " 一拳打出地球 " 的鏡頭。
畫面來源:抖音 @ 鹿鹿拍拍拍
還有利用全景相機的魚眼效果,把不同景點拍成不同星球的旅拍。
畫面來源:抖音 @桃加柒
就連吃個零食,都能拍出這樣倉鼠覓食的趣味鏡頭。
當然啦,像所有的工具一樣,全景相機落到普通人類手裏之後,也免不了被拿來搞抽象,比如有的抖友就這樣水靈靈地拉上幾個好姐妹,開始了 " 踏平地球 " 的快樂嘗試。。。
畫面來源:抖音 @Lat
又或者這樣的。。。(因為過于抽象筆者看完已陣亡)
畫面來源:抖音 @萌豬少女
其實很多產品都經歷過這樣的演變。一開始只是被一小部分人圖新鮮拿來玩了玩,但嘗試過後發現,有了這樣的產品之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體驗,竟然可以這麼輕松就獲得。
我不知道差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 咱們平時用手機、相機去拍照錄像,是不是老覺得差點意思?很多特好玩、特難忘的時候,過後翻照片視頻,總感覺沒把當時那種熱鬧勁兒、那種氛圍很難靠單純的照片或者視頻留下來。
所以這麼長時間以來,廠商們也一直在想辦法:iPhone 給照片增加了 3 秒鍾的 Live,Vision Pro 給視頻增加了包裹着的沉浸感。
而 Insta360 這類全景相機顯然提供了個更巧妙的思路 —— 它們能幫你把當下整個場子,360 度無死角地全給包圓兒了!你在拍眼前風景的時候旁邊朋友笑得多瘋、背後風景多好看。。。曾經那些一不留神就再也留不住的畫面,也能被永遠的保存下來了。
它可能不會給你的生活加什麼高大上的 " 意義 ",但它能實實在在地幫你把那些值得回味的瞬間 —— 不管是爬山時山頂的風讓你發型凌亂,還是跟朋友撸串時的傻笑,或是看自家娃滿地亂跑的可愛樣兒 —— 用一種特别逗、特别全面的方式給存起來。等過個幾年再從 Insta360 雲存裏翻出來看,那感覺絕對不一樣。
能讓回憶變得這麼活蹦亂跳、這麼有意思,這不就挺值的嘛!
撰文:施昂
編輯 : 米羅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Lks - < 一輩子值不值得坐一次郵輪 ?【出行參考 3】>
中關村在線 - < 站在 VR 風口上來扒一扒在兩會上 Insta360 全景相機 >
特别感謝:
@谷雨 - 深夜影視
@老四 sama
@肆車手 _ 文傑
@小丙摩托車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