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再見李玟:終于不用再裝了,歡迎閲讀。
上周,我們在月光下,告别了一位愛人。
猝不及防,那位永遠活力四射,笑容燦爛,風情萬種,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的天後巨星李玟,因抑郁症和病痛的折磨,自殺離世。
當晚熱搜第一條是:"李玟去世"。第二條就是"快告訴我是假的。"
所有人都不願相信,卻等不來辟謠。
李玟的姐姐發布長文,詳細解釋了悲劇的經過,泣告眾人。而她最後留給這個世界的話是:
"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愛跟支持,然後你們做我的後盾,我會加油。那這段時間呢,希望你們自己也身體健康快樂,我非常想念大家,我再努力努力。"
這麼多年,李玟永遠帶着陽光燦爛的笑容,騙過了所有人,卻沒有騙過自己。
因為她的自戕,再一次扯下現實的遮羞布,陽光背後是陰霾,完美背後是破碎。
"很抱歉,我們在感受温暖時,沒想過太陽會落山。"
太陽落山時
李玟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今年5月20日,宣傳新歌《戰歌》,寫着:
"傷痛過,血淚模糊過,懷疑過,也重新來過,向命運承諾"。
她和自己説,也和所有人説:生活要面對很多困難和傷痛,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
可是,女戰士扛不住了。
原來李玟長期罹患抑郁症,并且左腿一直殘缺痛苦,加上諸多生活變動和親密愛人的背叛,她絕望了。
曾經當槍不入,從不放棄的戰士,最後傷害了自己。
圖源:微博@CoCo李玟
第一位目睹現場的,是李玟80歲的媽媽。老人呼喊着其他兩位女兒過來,一同将李玟送到醫院搶救。
就在醫生宣布李玟已經腦死亡之後,作為中醫的母親,依然堅持在女兒頭頂扎針,想要救李玟回來。
難以想象最愛李玟的親人,是怎樣看着女兒、妹妹温度冷卻。
可是最痛苦的,還是李玟自己。
今年2月份,李玟曬出一張自拍,配文:"今天,我要面對我生命中最大的挑戰,也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恐懼。"照片裏的她站在病床旁邊,雙手合十,祈禱自己能夠度過難關。
原來她出生的時候胎位不正,護士拉着她的左腿把她拉了出來。直到兩歲學走路的時候,媽媽才發現她的不對勁。
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李玟從出生起左腿和盆骨就一直是脱臼的狀态。
雖然當時緊急做了手術,但是并不成功,醫生甚至斷言,李玟這輩子都無法正常走路了,根本沒辦法跳舞。
誰能想到,那個在舞台上一邊大聲唱歌一邊熱烈跳舞的女神,背後竟然都是咬牙支撐。
李玟説:"這麼多年,我只想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只要大家開心,多痛也值得。"
去年10月初,李玟在排練的時候觸及舊患,導致髋關節移位,必須要做手術治療。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李玟一直撐到今年的3月,才進行手術。
她是怎麼忍過來的,沒有人知道,大家只能看到她為自己打氣"萬裏長城永不倒!"
完成了遲到多年的腿部手術,48歲的李玟要重新學習走路,這也意味着,她要長期告别心愛的舞台。
雪上加霜的是,李玟在近些年還被确診乳腺癌,不僅做了手術,還挂上了導流袋。
在這個人生的暗黑時刻,身體的傷痛還能治療,可是心裏的傷害卻難以愈合。
2011年,李玟和比自己年長16歲的富豪布魯斯結婚,婚後的恩愛點滴,成了李玟微博出現最多的内容。
但是從2017年,李玟就再也沒有提到丈夫和家庭,當時就有媒體報道李玟的丈夫頻繁出軌,但是李玟都選擇了隐忍。
姐姐李思林被記者問到此事,稱這是李玟的私事自己不便回應。
"不一定是情感問題,但如果真的是婚變,李玟會告訴大家的,她現在很好,每天都在學習,還在做自我檢讨。"
善良的人,被傷害後還要檢讨自己做錯了什麼。
李玟一直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可是做了9次試管生育都沒有成功。
長達35厘米的取卵針,在李玟的身上反復深扎,她忍了那麼多次,期待了那麼多次,最後希望還是落空了。
所以她把所有的愛都留給了兩位繼女,視她們為己出,經常曬出與女兒們的合照。
可遺憾的是,去年下半年,李玟和丈夫婚變分居,兩位繼女都站在了父親這邊,背叛了李玟,對李玟态度冷漠。
親人的背叛,身體的舊病復發,乳腺癌的折磨,早就深陷抑郁症的李玟消瘦到只有80多斤。
難以想象,那段時間的李玟是怎麼熬過來的。
這樣的人生對她來説,無疑是一場無止境的戰鬥。
而她艱難地恢復了一點元氣後,又活力滿滿地站上了舞台,把歡樂和美好帶給所有觀眾。
她自己活在地獄,卻努力為世界造了奇迹夢想。
這個夢想的名字叫做——CoCo。
來自中國的星辰
為什麼李玟的猝然離世,讓我們如此悲傷。
因為她真的是一位不愧于任何人的閃亮星辰,照亮了全世界。
1993年,18歲的李玟在香港參加歌唱比賽,以亞軍的實力被唱片公司籤約出道。
她就像一顆橫空出世的巨星,出道即巅峰,依然能步履不停地攀登。
彩色頭發、松糕鞋、鉛筆皮褲、魅惑妝容……在清純玉女當道的時代,李玟時尚前衞的造型,如同一道閃電,開啓了我們對時尚美麗的想象。
不管用哪個标準衡量,巨星兩個字,李玟都擔得起。
她的專輯銷量高。
1994年李玟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愛就要趁現在》,發行一個月突破13萬張銷量。同年她又不停歇發行第二張專輯《答應我》,三個月賣出了30萬張。
她的人氣超高。
代表作《想你的365天》《刀馬旦》《月光愛人》《Di Da Di》是傳遍大街小巷的時代記憶。
出道兩年,她就在台北舉行了兩場演唱會,場場爆滿。
她在業内獲獎無數。
除去金曲獎外,香港、内地、日韓、新馬泰的最佳新人獎,接着最佳女歌手、最受歡迎女歌手、最佳國際新人、突破創意獎、傑出貢獻獎……
能想到的、想不到的獎項,李玟都拿了一個遍。
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正唱響世界的中國聲音。
在國際樂壇唯一一個能被人認出來的華人面孔,她的英文單曲Before I Fall in Love、A Love Before Time被全球網友翻唱……
她是第一位站上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華人歌手;第一位為NBA開幕式獻聲的華語女星;第一位代表亞洲參加世界杯演唱的歌手;第一個參與邁克爾·傑克遜演唱會的亞洲女歌手……
圖源:微博@邁克爾傑克遜夢幻島
2001年,李玟為《卧虎藏龍》獻唱的《月光愛人》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歌曲,《時代周刊》評價她為"華人之光"。
李玟不僅多次上過春晚,還在各種主流重大晚會活動中,熠熠生輝。
2012年6月,在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文藝晚會《東西樂韻匯香江》上,李玟分别用英語、普通話、粵語獻唱。
她的音樂打破文化和國界的藩籬,擺脱一切枷鎖,傳唱激動人心的聲音。
一直染着五顏六色頭發的李玟,在世界面前,卻特意以黑發示人。
"我的頭發是黑色的,我的皮膚是黃色的,我是中國人。我以中國人的身份登上奧斯卡的舞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作為第一個登上奧斯卡頒獎晚會舞台的中國歌手,我不可以表現得不好。"
在那個"天下大同地球村"的時代,扎着兩個丸子頭,穿着紅色旗袍的李玟,就是世界了解中國的視窗,也是中國人對于新世界想象的參考标杆。
金牌制作人姚謙這樣評價她:
"李玟,能夠将歐美的發聲技巧和中文歌曲完美結合,并且吐字這樣清晰,她是所有華語女歌手中唯一一個。"
早年國内聲樂教授潘乃憲,就把李玟作為國内先進唱法的一個代表人物來寫。
朋友就説她"長着一張叛逆性感的臉,卻有一顆善良仁義的赤子心"。
後來多少女孩給自己的起的英文名叫CoCo,曾幻想自己像李玟一樣洋氣和時尚。
在那個黃金年代裏,李玟的光芒,就是回憶裏那道金黃温暖又朦胧的濾鏡。
她為我們創造過夢想,也制造過奇迹。
雖然一路跌跌撞撞,再痛再苦,卻永遠看不到她臉上的陰霾。
行至中年,依然以最大的熱情,最爽朗的笑容,展現給世人。
她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終于回到了屬于她的天堂。
微笑着抑郁絕望
李玟去世的消息震驚了所有人,無數明星同行發文悼念星辰的隕落。
所有人都驚訝于,如此陽光開朗的女神,怎麼突然就放棄了生命呢?
還記得她在節目《聲生不息》上的狀态,和年輕時沒兩樣,快樂、興奮,帶頭耍寶。
她的笑聲是完全的流露,沒有任何的掩飾或修飾。
在《聲生不息·港樂季》中有一場她唱《天若有情》,穿着電影裏吳倩蓮的經典造型婚紗,裝點着"淚鑽"貼片的精致妝容,緩緩倒伏在舞台上,再現結局悲情一幕。
表演結束一下台,她就把淚鑽撕下貼在人中處假裝哭出"鼻涕",破壞氣氛逗大家開心。
在鏡頭前,李玟總是大笑、爆笑、狂笑,而且幾乎每説一句話都要這麼笑出聲。
可是如今看到李玟姐姐的信會發現,那時候,李玟已經深陷抑郁症的折磨,在情緒深淵前徘徊。
當時看到她有多開心,如今想起來就有多難受。
那些笑聲背後,有多少苦痛的眼淚,被她偷偷吞到了肚子裏。
這是她從小的習慣,也是她與痛苦作戰的的方式。
因為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帶着三個女兒到舊金山謀生,家境的艱難讓李玟從小就懂事到令人心疼。
2歲的時候,李玟第一次做左腿手術的時候,醫生用一根很粗的鐵棍,把她的左腿固定吊起來。
兒童病房裏的200多個孩子總是在哭,可是李玟從來都不哭,她的眼淚留在了每個夜晚偷偷流。
後來李玟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參加選美比賽和唱歌比賽,1993年她在香港的一個唱歌大賽中嶄露頭角,拿下亞軍,并且順利籤約。
她明知道自己有腿疾,卻毅然決然走上唱跳歌手的路線,因為她的熱愛,也因為家裏太窮了,她要早點工作賺錢,為母親減輕負擔。
2001年奧斯卡獻唱後,因為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李玟陷入了三個月的失聲狀态,幸好最後慢慢恢復了過來。
2007至2009年,李玟遭遇了更嚴重的第二次失聲,無法控制自己的中音區,嗓音狀态極其不穩定,最嚴重時只能高八度説話,"就像曾志偉一樣"。
2020年,真人版電影《花木蘭》上映,李玟再度演唱主題曲《自己》。在錄制"我眼中的自己,每一天都相信,活得越來越像我愛的自己"這段歌詞時,她沒忍住哭了。
"從小到大,我只知道為歌迷而活、為工作而活、為我家人而活,我沒有想到其他……從來沒有為我自己活過。"
去年網曝一段李玟導師在某節目現場錄制的視頻,只見李玟導師發飙,對導演組大喊:"為什麼73分的有第二次機會,88.3的沒有第二次機會,導演可以解釋一下嗎?這個公道嗎?"
她如此努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粉絲,自律努力,正義勇敢,可是她太過致力于讓他人快樂,卻忘了如何讓自己開心。
在李玟3月份做完腿疾手術,要重新學走路的時候,李玟的姐姐轉發微博説:
"我親愛的妹妹,我希望你不要做女戰士,希望你永遠是我的小女孩,我會愛你保護你一直到永遠。"
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心願,寧願要一個不那麼堅強的李玟,也不希望她把所有的難過都藏在心裏,卻要以微笑示人。
李玟的人設反差,讓人們開始讨論一個醫學名詞"微笑抑郁症"。
其實抑郁症,根本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别再假裝自己開心
功成名就,巅峰巨星,抑郁自殺,震驚世人。
李玟自殺帶給我們的錯愕程度,不亞于當年突然聽到張國榮跳樓,都覺得是假消息。
20年前,2003年的4月1日,愚人節,香港下着零星小雨。
張國榮和經紀人通完電話,從香港文華酒店24樓縱身飛下。那年張國榮46歲。
張國榮的遺言至今依然刺痛着我們:我一生未做過壞事,為何會這樣?
在同侪與後輩們的口中,張國榮的風華絕代,無人不稱贊。
周潤發説張國榮是完美的,黎明説哥哥是他的偶像;陳奕迅、古巨基、古天樂,都感謝哥哥對他們的支持、看好與提攜;
就連張國榮去世多年後,依然有年輕的榮迷加入粉絲的行列,壯大着懷念張國榮的隊伍。
曾有電台發起過"最愛香港的理由"的票選,排在第一的是:有張國榮。
他像太陽一般,照亮過許多人的人生,可自己卻被永遠地困在了抑郁情緒之中。
為什麼看起來陽光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郁症?
這其實是世人對抑郁症的誤解。
畢竟沒有親身體會,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經歷過抑郁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抑郁症帶來的痛苦到底如何難以忍受。
從醫學資料中,也許我們能管中窺豹,一探抑郁症的可怕。
北大六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市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成員範滕滕就做過"微笑型抑郁症"的科普。
從外表來看,這類"微笑型抑郁"甚至會表現出"樂觀堅強"的一面,但當與其深入接觸之後,還是能察覺到這類患者确實有抑郁悲傷的體驗。"個人獨處的時候或者私下場合,這類抑郁症患者很難長時間保持所謂的"微笑"狀态。"
這類微笑型抑郁症往往不太願意把自己的悲傷傾訴給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其次,這部分患者通常具有較高的自尊心,不願意主動向人求助。
"他們習慣性地用面具把自己偽裝起來,可能這也是一種心理防御。"範滕滕認為,這樣反而容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患者本人很難及時得到外界幫助,進而更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微笑型抑郁症"多發生在公眾人物、高知群體等身上,原因是這部分人群需要對外界展示良好的形象,以及通過社交技能訓練,他們能夠做到在短期内掩飾自己内心的悲傷。
患上抑郁症的人,不是不快樂,而是失去了活力。不是想死,而是找不到活下去的動力。
抑郁症也不僅僅是情緒的問題,而是大腦產生了實質性的病變,就像感冒一樣,需要服藥治療。
但是因為患上了抑郁症,導致動力和性動力不足,連日常生活都維持不下去,更不要説就醫。
再加上如今社會對抑郁症等精神類疾病的污名化,人們對抑郁症患者總是帶着異樣和小心翼翼的眼光。
一旦被抑郁症這條黑狗纏上,總是還來不及治療,就越陷越深。
如今又一個鮮活的、痛心的案例擺在了我們面前,重新理解抑郁症是整個社會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盡管治療的過程很漫長,但是真正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而且在遇到挫折時,他們會比普通人更加有力量。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抑郁症是社會共同的敵人,但是抑郁症患者是我們的親朋。
與其鼓勵他們開心,不如理解他們的不開心;
與其探尋情緒的原因,不如接受生病的随機;
與其提供盲目的建議,不如交給專業的醫生。
生病不是一個人的錯,不快樂的人沒必要裝作快樂,失去活力的人也沒必要假裝生活。
不管結果如何,生病的人都已經拼盡全力了,需要的是社會的幫助而不是誤解和壓力。
愛不一定能夠拯救所有人,但一定能夠拯救人。
李玟對我們的愛,沒有拯救自己,但希望能夠拯救此刻同樣現在痛苦中掙扎的人們。
願每一場狂風暴雨之後,都能換來新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