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科技力、品牌力、出海力,長城汽車「三力」重塑成長,歡迎閲讀。
文 / 八真
出品 / 節點商業組
最近幾年," 長期主義 " 這個詞很流行。
巴菲特説:" 關注長期的人,比關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競争優勢。"
張磊説:" 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絕。"
貝索斯説:"It ’ s All About Long Term,一切圍繞長期價值展開。"
……
那麼,到底什麼是長期主義?到底應該怎麼踐行長期主義?
透過 6 月 19 日舉辦的長城汽車 2022 年股東大會,或能見微知著:一個商業領網域的長期主義者,至少要内涵持續進化的技術力、多維共振的品牌力和不斷加速的空間延展力幾項特性。
技術底座力,注入向善、向上動能
2023 年,注定是車圈不尋常的一年。在 " 國補 " 徹底退坡後,内卷的新能源市場開年就進入了逐底狀态,價格戰高潮迭起。
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認為:" 當前,新能源汽車已經走到了關鍵路口," 放血式 " 的價格戰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堅持長期主義,讓體系具備 " 造血 " 能力,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如何才能讓體系具備 " 造血 " 能力,長城汽車給出答案之一是:憑借技術的底座力,為企業注入向善、向上動能。
今年 3 月,基于長期主義視角,聚焦消費者的節能、速度、安全等需求,長城汽車提出智能新能源品牌宣言:" 長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遠 更安全 "。
這一宣言包含兩層意思:尊重汽車是工業文明和科技革新產物的規律,即技術前瞻性進化能力是車企第一性原理,并以此為指導和濫觞,做颠覆式創新,夯實内功;回歸本真邏輯,秉持 " 誠信、公正、良心 " 的造車底線和以人為本、技術向善的初心,把用户放在 "C 位 "。
為了讓汽車變得更加暖心和互動,專注打造 " 行得安穩、用得舒心、玩得個性 " 的至臻用户體驗,長城汽車構建了智慧行駛和智慧空間兩大核心技術模塊:通過底層軟硬體的全棧自研、供應鏈垂直整合、上層空間的開放共融理念,生成全服務化的 EE 架構,将車大腦和執行器無縫銜接,調用各項資源,發揮系統的最大潛力,實現功能的最佳匹配,一站式耦合日常通勤、逛街 shopping、自駕出遊等場景。
長城汽車智能服務
并涉足汽車生命線全程,從數據、算法、AI、智駕、智艙、線控底盤的中樞支撐,到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的源頭材料和電機、電池、芯片的關鍵部件,以及整車和後市場,形成自活水、能跨界、可復制的森林模式,放大溢出效應,助力集團 " 開 " 得更遠、更久。
業界曾評價,長城汽車是中國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兩大領網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全產業鏈鋪排的企業。
反饋到 C 端,今年 1-5 月,長城汽車新能源銷量逐月攀升,5 月占比創出 23.52% 的歷史新高,超過行業平均的 30% 滲透率指日可待。
承諾和數據的背後,恰恰是其不懼短期報表調整,敢于歷 N 年之久,擲百億資金的勇氣和信心:一邊抬頭追光,錨定趨勢;一邊低頭趕路,壓實責任。
财報顯示,最近幾年,長城汽車的科創力度前所未有,2022 年研發費用達到 121.81 億元,同比增長 34.34%,預計 2025 年前總共投入超 1000 億元。
而在知識產權方面,于 2022 年全球汽車專利大數據平台榜單上,長城汽車以專利公開量 6042 份,同比增長 62.86%,蟬聯中國民營車企第一;新能源汽車範疇,長城汽車專利公開量和授權量分别為 1966 份、1650 份,同比增長 51.11% 和 80.53%,均蟬聯在華車企第一。
多維品牌力,錘煉生命韌性
如果説一系列領先技術的探索,是長城汽車為增強生命硬度所做的深潛與 " 尋根 " 舉動,那麼,多維度、多層次的產品布局,則是長城汽車為增強生命韌性、彈性、柔性,橫向的錘煉與磨砺。
迄今,長城汽車已擁有哈弗、魏牌、歐拉、坦克、長城炮五大屬性迥異的品牌,涵蓋 SUV、MPV、越野、皮卡、轎車品類,精準、廣泛觸達消費群體。
其中,以二代大狗、枭龍 MAX、藍山、新摩卡、哈弗 H5、坦克 Hi4-T、EC31 等車型為代表,構築了強大的新能源矩陣,生發出多條成長曲線。
比如,哈弗枭龍 MAX 首搭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開啓了全民電四驅時代;魏牌全面轉型 " 高端智能新能源 ",憑借全方位的 AI 賦能,為用户帶來極致的自由駕駛樂趣;歐拉深耕 " 她 " 賽道,站位好看、好開、人性化關懷等關鍵詞,對女性朋友精心呵護;坦克 500 PHEV 和坦克 400PHEV 首發 " 新能源 + 越野 ",既有翻山梯嶺、無路闖路的硬派越野性能,也有新能源加持後更敏捷、更順滑的路況适配力。
不難看出,長城汽車在品牌側積蓄的 " 彈藥 " 非常充分,至少留出了 10 年左右的發展冗餘。
換句話説,現在的長城汽車已經為中長線的長城汽車培育出肥沃的土壤和高度适應、協調和長尾的汽車生态,為平滑周期、對抗風險打下堅固地基,也貯存了足夠落地、足夠信服的預期。誠如總裁穆峰所言:這樣的技術和產品儲備,我們沒有理由畏懼未來 5-10 年之内的競争,在中國乃至全球,我們都有底氣。
目前,豐富的 " 彈藥庫 " 正逐漸從 " 嫩芽破土 " 過渡到 " 開花結果 " 階段。昭示強烈信号的幾處事實是:
以坦克為例,2021 年 4 月新鮮出道,不足兩年時間,累計銷量已經超過 20 萬輛,月均銷量破萬;2022 年共計銷售 123881 輛,同比暴漲 46.45%;2023 年則繼續保持旺盛勢頭,5 月勁銷 10429 輛,同比增長 30.07%。
由于其主打高端豪華越野市場,全系起售價幾乎都在 30 萬元以上,它的受歡迎程度,在較大程度上研判了長城汽車以產品力、品牌力為主導的價值力,也驅動長城汽車的主流價格帶上移。
同時,得益于整體戰略升維,通盤邁向清潔化、智能化、電氣化、體系化,旗下品牌全系煥新,恪守質量王道,催化長城汽車的盈利能力走強,财務基本面愈發穩健。
2022 年,公司毛、淨利率分别為 19.37%、6.01%,較 2021 年增加 3.21 個百分點、1.08 個百分點,後者更是達到近六年最高。
出海加速力,外擴成長半徑
過去數年," 減碳淨零 " 共識使全球對新能源、綠色出行領網域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而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經過突飛猛進的躍遷,于 2023 年進一步成熟,亦進一步加劇内卷。
該背景下,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車企,都視出海為二次開疆拓境,尋求蓬勃向上力量的重要選擇。相較其他友商競手,長城汽車對全球化的思考和籌劃起步較早,且先一步落實本地化運作、搶占用户心智,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地位都首屈一指。
經節點财經了解,長城汽車海外市場已覆蓋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超過 700 家,現已在遍及歐洲、亞洲、北美的各地建立研發中心、全工藝生產基地、KD 工廠、營銷中心,深度配套、協同所在國的汽車經濟和消費動向、需求變化等。
2023 年以來,長城汽車加速推動智能新能源產品 " 走出去 "、" 沉下去 ",其在巴西啓動首款混動彈性燃料皮卡項目,與聖保羅州政府籤署 " 氫能合作開發備忘錄 ",攜手展開氫動力交通運輸可行性研究。
據悉,長城汽車巴西工廠是巴西首個新能源工廠,預計 2024 年 5 月 1 日投產。
分區網域看,巴西市場,長城汽車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夥伴聯合向首批哈弗 H6 新能源車主交付新車;智利市場,長城汽車以哈弗 H6 HEV+ 哈弗 JOLION HEV 的新能源產品組合,首次亮相;菲律賓市場,長城汽車旗下哈弗 H6 HEV、哈弗 JOLION、哈弗 JOLION HEV、長城炮,正式上市。
可以説,出海已為長城汽車打通又一條長久期、可循環的收入來源路徑,并以全局視野外拓成長半徑,捅開盈利 " 天花板 "。
數據佐證,2023 年 1-5 月,長城汽車海外銷售達到 73789 輛,同比增幅超過 100%,尤其在歐洲及東盟等地,長城智能新能源汽車引發熱烈反響,創造主要增量。
事實上,最近幾年,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一直勻速前行且 " 芝麻開花節節高 ",銷量從 2020 年的 6.89 萬輛增長到 2022 年的 17.22 萬輛,復合增速接近 60%。
行至文末,究竟該如何總結長城汽車的長期主義?
2023 年,新能源戰事下半場的帷幕,正緩緩拉開。然而,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有人痴迷譁眾取寵,有人追求短平快,有人押注 " 劣币驅逐良币 " 的賽馬,顯然,這些都無法恒久,往往如昙花一現般閃過。
唯有那些扎根技術、擁抱用户、完善品質,又能用產品力 + 品牌力 + 出海力,重塑成長力的車企才能走到最後。長城汽車使然,相信大象一旦完成轉身,它的氣勢不可阻擋!
節點财經聲明:文章内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财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