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百萬級網紅因“閨蜜做局”失蹤,她是現實版梁安娜?,歡迎閲讀。
最近随着《孤注一擲》的上線,很多觀眾才發現,東南亞旅遊騙局又更新了。
比《孤》更吓人的,是抖上的一個百萬粉絲網紅,幾個月前被閨蜜約到馬尼拉,失聯至今的事兒。
我查了一下,當事人這世界小姐(注意不是環球小姐)的頭銜還确實存在,不是冠軍但在澳門賽裏拿到了季軍。
由于她有網名、藝名、昵稱還有後面會提到的證件名,以下統稱為孔小妹。
不算缺錢,小有名氣,也見過世面,還能被騙走?
不可不防的好閨蜜
世上網紅千千萬,突然有一個網紅不更新,也壓根沒有人注意。能掀起風浪,是一則不知從何而來的朋友圈問詢。
一位自稱在馬尼拉旅遊的國内遊客稱,有一位女孩借了幾個人的錢之後聯系不上,自己還幫她充過話費,而之前曾提到過輸錢的情況,不排除被賭場控制的嫌疑。
在這位網友曬出的機票裏,雖然名字和該網紅參賽時使用的名字不同,但姓氏、英文名一致。
熱心網友們順着孔小妹的抖、小地瓜賬号翻看,發現她平時常來往的也都是一些網紅,而且非常喜歡旅遊,确切來説也談不上景點觀光,就是不斷換地方體驗大酒店、高級餐廳、豪車 balabala……
至少可以判定兩件事:1、這姑娘的年紀不大,應該也沒有什麼穩定工作,但可以維持高品質生活;2、她旅遊是常态,經常是説走就走的旅行。
原本大家也不了解其他信息,直到一個合過影的網紅被網友懷疑是 " 人販子 ",合影網紅表示自己只是被動中槍,實際上把孔小妹約到菲國的另有其人,并甩出了一些證據 ↓
真正把孔小妹約出國門的人,似乎是個慣犯,還曾經約過其他失聯網紅。
根據合影姐妹的説法,矛盾轉向了一位叫李某的在英居住的深圳女生:孔小妹出行,就是因為陪李某散心旅遊。
事發後這位李某在網上發文,按她的説法,是自己約了孔小妹出行,但是自己卻沒有準時出國。
以孔小妹自己的賬号 + 兩位閨蜜先後發文 + 大翻車的評論區裏網友們找到的華點,目前這個事件已知信息所構成的主線,是這樣:
" 獵頭 " 閨蜜李某,以旅遊邀約的形式,免費招待去英國遊玩的孔小妹到自己家裏暫住,期間閨蜜和另外一個同夥 " 假媽媽 " 負責賺取孔小妹的信任。而孔小妹本來平日裏出行就有男性友人 " 報銷 " 路費,所以對于免費吃住并不覺得有何不妥,此事李某清楚。
在事隔兩三個月後,李某以自己情緒很差,想出去散心為由,母女倆連哄帶騙約孔小妹去菲國旅遊,但自己并未按時到達,孔小妹在菲國賭錢後失聯。
閨蜜這邊的邏輯,本身就很難説得通:
自己約别人,還不是短途旅行,是出國旅遊,卻説要遲到一天;説完全不清楚接機的人是誰,那難道不是自己安排的出行嗎?評論區裏甚至有其他在英的深圳人表示,這位閨蜜連媽媽都是假的,不過是兩個人組團約人而已。
對于這種沒有鐵證的賽博秘聞,我們只能抱着" 最好沒發生,但不可掉以輕心" 的态度圍觀。
原則上我們希望這事兒要是炒作的話最好,萬一不幸是真的,那希望孔小妹能完完整整地回國。
梁安娜只是因為貪心嗎?
我最早在上個月底就在網上看到孔小妹事件,沒想到時隔半個月,她依然未有消息。
看完《孤注一擲》之後,實在很難不把她的 " 閨蜜騙局 " 與梁安娜的遭遇聯系起來 ……
電影裏,安娜本來是個前途光明的模特,身上有着知名品牌的代言,因為肖像被盜用印到了不可描述的小卡片上,被品牌方點名換掉。
深感委屈的時候,安娜遇到了自己許久未見的有錢閨蜜。
閨蜜進出是高級場所,過着有錢光鮮的生活,而安娜好不容易接了個薪酬不錯的廣告,到了現場才發現是個性感内衣廣告。
她拒絕拍攝,卻被中介一路糾纏,還是閨蜜及時出現,随手就甩出幾萬塊解決了這場難堪的矛盾。
她以為閨蜜是人美心善錢又多,卻恍然不知這所謂的高薪拍攝和無良中介,都是詐騙組織為她量身定制的一場騙局。
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将閨蜜推心置腹,獲得她的信任。
于是閨蜜順水推舟説出境外發牌的 " 高薪 " 工作,在安娜心動的時候,還假裝拒絕,説這一批次招的人已經滿了。
等安娜幾次懇請,才 " 勉為其難 " 答應把她的名字加進去,讓安娜更加死心塌地,踏上了這場萬劫不復的境外詐騙之路。
如果一個陌生人給你介紹高薪工作,你自然會下意識地警惕和懷疑;可如果這個人變成了你的親人,你的好閨蜜,你的 " 恩人 " 呢?
他們身體力行地展示自己過得多麼不錯,再加上所謂的情誼,你是否仍然不為這樣的工作心動呢?
梁安娜确實有她的貪婪,但騙子拿捏的,并不只是普通人對金錢的渴求,還有對親人朋友的信任,像這樣受害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
假如騙你的是親人呢?
前陣子引發激烈讨論的台灣外圍網紅皮皮,就遭遇了和安娜類似的 " 陷阱 "。
皮皮在網上表示自己想找高薪工作,詐騙犯就以 " 培培經紀人 " 的身份接近她,説自己可以為她提供一份月薪 75 萬台币的文秘工作。
在兩人長達一個月的聊天裏,騙子不斷地遊説她,利用皮皮的貪心,成功讓她坐上了前往柬埔寨的飛機。
後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皮皮落地後就被控制,不願意做詐騙的她被轉賣了很多次,在這個轉手的過程中,她還一直遭遇毒打和性侵。
後來她聯系上全球反詐組織 GASO,在中柬民間人道主義組織的幫助下,被救援成功,送她登上了回到台灣的飛機。
皮皮是因為貪心,還有不少人卻是輕信了自己的親人。
B 站有位 up 主采訪了一位叫阿樂的私家偵探,他就分享了一個自己親自參與救援的詐騙故事。
在這個故事裏,受害人 A 是個家境不錯的富二代,一天她被自己的姑姑用投資的名義打動,去了緬北。
她的姑姑給她畫了各種大餅,她也籤下了許多這個那個的投資協定。然而籤完協定才發現,她的姑姑早就是個爛賭鬼,在這裏欠了一堆賭債,被折磨毆打,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拉她下水。
A 當即想要離開,可是詐騙犯拿出她之前籤的協定,構思美好的投資沒有了,反而讓她背上了一身債務,被扣留下。
這種扣留不是簡單地留人等待贖金,A 被關進了傳説中的 " 水牢 " 中,水量沒過下巴,想呼吸就得踮起腳。可踮起腳,肋骨兩邊的繩子又會深深勒進肉裏。
一天不到,肋下就會形成傷口,水牢的糟糕環境,更會讓傷口雪上加霜。在阿樂的講述裏,A 的父親看到騙子發來的視頻,就是 A 從籠子裏被拉起來,肋下的傷口爬滿了蛆蟲。
萬幸的是,A 有一個愛她同時有 " 鈔能力 " 的父親,這位父親前後花了幾百萬,甚至找了像阿樂這樣的人幫助,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把女兒救回來。
但更多的案例裏,那些被親人朋友騙出去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幸運。
《孤注一擲》的導演申奧在電影首映禮上,就講了關于電影裏潘生原型的故事。
他本來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在一個 IT 公司裏上班,過着普通的生活,同時他非常上進,還在網上接各種編程的散單,接私活賺錢。
其中一個他接活很久的老板,有一天就對他説 " 你給我們幹活這麼久了,我們請你和你女朋友來旅遊吧 "。
然後他答應了,帶着自己的女朋友去了,結果兩人當場被扣下。
騙他來的老板還講一點江湖道義,説他的女朋友什麼也不會幹,把她放了回去。但這個男生,就一直留在了當地,到導演籌備電影的時候,他已經待在那裏 4 年了。
他給導演發的報平安消息裏,總是説 " 自己還活着,但再也回不來了 "。
E 姐結語
看過電影的人,都會對詠梅説的那句台詞," 人有兩顆心,一顆是貪心,一顆是不甘心 " 印象深刻。
在這些受害的例子裏,确實有非常多因為貪心而身陷囹圄的人。可也有如潘生原型這樣,只是因為出于對熟人的信任,就被卷進了無法自控的糟糕生活裏。
很多人看了各種電詐例子,覺得自己絕不會上當受騙,可易地而處,騙子的騙術只會越來越更新,看破這個套路,不代表能看破另一個套路。尤其像梁安娜這種,身邊朋友做套,一環接一環地引導你受騙,我們真的能準确識别每一個騙局嗎?
人類作為群居生活的族群,必然會在日常生活裏,對朋友、親人、熟悉的同事,交付一定的真心和信任,可當這種真心成為詐騙組織可以利用的利器時,受害的不僅是被騙的人,還有千千萬萬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能遭遇屠刀的我們。
很難説,真正能做的,可能還是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記住老祖宗那句古話 " 防人之心不可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