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日系與華為合作智駕,通用、大眾劇透新插混,合資要反擊!,歡迎閲讀。
最近幾年,國内市場的競争格局,真的變了天。
國產品牌的市場率,從 40% 突破到了 50%,甚至在不斷向 60% 逼近;而長期霸占 60% 份額的合資品牌,則跌到了 40%,如今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 圖片來源:乘聯會
相信大家也都清楚,造成局面反轉的原因,主要就是新能源轉型和智能化速度,國產品牌布局早,更激進。
合資則轉型慢,在新能源與傳統燃油之間搖擺不定。
尤其是今年價格戰更新之後,比亞迪王傳福更豪言:新能源已經進入淘汰賽,未來 3 至 5 年,合資品牌的份額将從 40% 降到 10%,其中 30% 是中國品牌的增長空間。
一季度,幾乎所有的主流國產品牌,都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
可另一邊,大眾、本田和豐田等,在國内銷量均有所下滑,據日媒透露:日產和本田正計劃削減中國工廠的產能,前者縮減 30%,後者則是 20%。
* 圖片來源:撸王科記
這麼看,随着新能源在國内市場的不斷滲透,合資品牌确實比較勢衰,但這好像只是表面的邏輯,合資車企或者説海外品牌,顯然不會選擇躺平或束手就擒嗎?
而且反擊戰可能已經開始了。
向國產技術妥協?
我們還是要先從國内市場説起,回顧 2023 年全年銷量,得益于新能源還算跟得上節奏,一汽大眾是合資品牌中,少數獲得同比微增的。
但是像豐田、本田、日產和通用等品牌的合資公司,幾乎都出現了下降。
翻看產品布局,這幾家也有很強的共性,就是新能源車沒幾款,主要還是以傳統燃油為主。
可是同樣以傳統燃油為主,奇瑞卻實現了銷量猛增。
這就帶來了第一個問題,合資車企不只是新能源更不上節奏,傳統燃油也賣不動了。
很大原因是,智能化對于產品魅力的賦能,包括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功能性與能力,前者我們就不多説,國產品牌不僅在瘋狂的卷螢幕尺寸和數量,車機的算力、語音識别能力及與其他設備的互動,也都提出了新的玩法。
水平确實具有領先性。
就拿最近上市的凱美瑞來説,采用與華為聯合開發的車機已經成為了賣點。
更大的軟肋是智能駕駛技術。
地平線創始人最近就概括到:目前國產車企的高速 NOA 功能,已經相當成熟,在近乎封閉的路段下,車輛完全可以根據導航行駛,人為接管的次數很少。
特别是随着華為、蔚小理等新勢力,城區 NOA 的陸續全國開放,行業的整體水準已經從 L2 級向 L3 級邁進。而海外車企目前還停留在 L2 級,且智駕輔助系統的能力提升,也不是短時間内就能實現的。
于是,找 " 私教 " 補課也成為了趨勢。最近就有消息傳出:日系三大車企中的一家,要與華為聯合開發智駕系統。
業内人士爆料是豐田,具體信息會在北京車展上公布。
此外,南北大眾也都将采用大疆的車載系統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來提升新車智能化的能力。
此類碎片化的信息都説明,合資車企肯定不會放任銷量下降不管,并在努力提升車輛的產品魅力,态度甚至比以往都要更加開放。
眾所周知,在燃油車時代,技術一直是日系的強項,尤其是發動機、變速箱等大件的技術對外輸出,許多國產車企,甚至是靠逆向研發日系起家的,如今在核心領網域,海外品牌卻用上國產技術,這也是一次變革。
海外品牌的權宜之計?
總説造車是一場長跑,車企要具有長期主義精神,所以相對眼前的優勢與劣勢,更重要的還有未來的技術與產品規劃。
目前看,海外品牌的電驅技術突破,主要集中在 2027 年 - 2030 年,包括續航破千公裏的固态電池、新能源制造成本減半等等。
當然,也有朋友質疑:雷聲大雨點小,畢竟還有好幾年的時間,眼下更重要的是,如何對現在的銷量進行破局。
比起聯合開發、吸收國產技術,許多車企的思路其實更加颠覆。
像大眾和 Stellantis,已經分别收購了小鵬與零跑的股份,通過雙方合作開發新車的方式,能夠解決制造成本、性能參數、智能化能力等諸多問題。
如果節奏快的話,趕在下代電驅技術發布之前,還是可以分擔一些壓力的。
最讓人意外的,是在新能源領網域不聲不響的馬自達,最近,長安馬自達發布了北京車展的新車預告,有媒體稱:新車是一款純電車型,采用長安的新能源平台打造,提供純電和增程式混動兩種方案。
長安負責電驅技術,馬自達負責造型設計和底盤調校。與燃油車時代,國產車企借助合資品牌的技術平台,換殼推出自己的車型有些相似。
像初代奔騰 B70,發動機、底盤等三大件,用的就是馬自達 6 的。
* 圖片來源:大眾與小鵬聯合開發新車渲染圖
從技術反哺到輸出,我們也能夠認識到國產車企在新能源與智能化領網域的實力,但是格局再打開一些,國產、合資與海外,這些車企之間,只有一種競争關系嗎?
國產賣到海外有多難?
老狐覺得:國產與合資、海外品牌合作的契機,就是目前大火的中國制造出海。
之前幾期我們曾分析過,作為全球第一大市場,雖然國内市場的體量大,但不同的汽車品牌也相當多,尤其是在價格戰内卷不斷更新之後,開拓海外市場,也成為了拓寬銷路的必要途徑。
而海外市場中,美國和歐洲顯然是最重要的,畢竟兩者加起來,超過了東南亞、澳洲和加拿大等市場的總和,但讓中國制造在美國和歐洲市場,做到真正暢銷,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之前就有分析師唱衰:今年國產汽車的出口量會遇阻,因為海外的新能源節奏放緩了。
從美國市場一季度的表現來看,新能源的生存環境,要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很多。
一季度,美國新車銷量增長了 5 %,純電汽車銷量在 27 萬輛左右,同比增長了 2.7 %,遠低于 2023 年同期 47 % 的增幅。
新能源增長速度确實在放緩。
受傷最大的是特斯拉,一季度在美同比下降達 13 %,全球銷量也出現了 8.5 % 的下降。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外傳統車企基本都賣爆了,在國内銷量表現不佳的日系,豐田、本田、日產和斯巴魯等均獲得了同比增長,豐田的增幅直接高達 20.3 %。
即便是跌幅最大的 Stellantis,同比下滑也只有 9.7 %,控制在了 10 % 以内。
但是據外媒透露:雖然純電銷量放緩了,但市場份額并不是全部轉到了傳統燃油,一季度,美國市場插混車型銷量,也賣爆了。
* 圖片來源:insideevs.com
Stellantis 以接近 5 萬輛的表現獲得了插混銷冠,豐田也有接近 1.5 萬輛入賬,這一類别成為了香饽饽。
但是在新能源轉型初期,通用、大眾等,均将插混和增程式列入了過度技術,并沒有大力研發,這也造成了市場需求與技術的不匹配。
以 Stellantis 為例:插混銷量最好的竟然是 Jeep 牧馬人,這款比較小眾偏玩樂的車型。還有一個關鍵點是,美國汽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消費降級,3 月平均新車售價為 44,186 美元,同期降幅達 3.6 %,創造了歷史新低。
在 Stellantis 入股零跑之後,有外媒直接建議:加速引入零跑的混動技術,推出更加親民的車型。
就在最近,依靠上汽通用的研發,通用也曝光了全新一代插混技術,大眾也通過 MPV 概念車,對歐洲媒體表示:會加大插混技術的投入。
針對這一細分領網域,國内車企顯然更有優勢,根據比亞迪和吉利的劇透:即将發布的下代插混動力,綜合續航要突破 2000 公裏。
但美國、歐洲市場對于國產車的态度,依然比較強硬。就在最近,美國财政部長耶倫強調:中國的新能源車產量太大,不能讓這些低價車,影響到本土車企的生存,甚至是擾亂美國汽車行業。
歐洲市場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也是問題不斷。
歐洲運輸與環境部預測:2024 年,來自中國制造的純電汽車銷量,将達到 25 % 的市場占比,也就是 10 萬輛左右,随着銷量的增長,歐洲本土車企的壓力會更大,甚至是資金外流,就業機會減少等。
他們覺得:對中國制造加征 10 % 的關税還是不夠。所以想要擴充銷量,國產車企又需要本地化建廠、建設銷售渠道、提供工作就業機會,中間的不确定性更多。
相比整車出海,老狐認為:技術輸出的供應、或者平台的合作換标、套殼,反而更有利于出海。而且一旦核心技術獲得認可,積累口碑之後,海外市場整車銷售的推進,反而會更加順暢。
回到開頭的話題,自主能不能把合資卷沒? 我們并不是要拉踩誰,全球化的汽車市場,憑借新能源的先發與體系優勢,國產車企确實取得了颠覆性的進步。
但是相比海外品牌的全球化銷售渠道,想要打造真正的國際化品牌,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重點是如何利用好自身現階段的優勢。
而且國内市場的重要性就擺在台面 ,作為全球唯二的年銷千萬級市場,這裏也是任何一家車企和品牌都不能錯過的,通過吸取技術、聯合開發,海外與合資品牌的反擊已經開始了。
不過,從靠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市場,汽車行業真的猶如一場輪回。
參考資料:
小米 SU7 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