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日系轉型眾生相:有人花式自救,有人主動躺平,歡迎閲讀。
網通社評論 曾經的日系車,憑借省油、耐用、舒适的特性,成為中國汽車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随着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奔襲而來,此前的一時無兩,也陷入了油與電的囚徒困境。
過去一年,本田、豐田、日產在華集體受挫,銷量大幅下跌,不僅電動化不見起色,燃油車市場的地位也受到了影響。不過,與逐漸喪失的話語權和議價權相比,市場信心的慢慢消散則更為致命。
面對這一局面,有人開始花式自救,有人選擇主動躺平。市場是一面鏡子,不僅映出了企業當前的狀态,還預示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銷量全面失速,豐田也繃不住了
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23 年日系車的零售份額為 17%,同比下降 3 個百分點,成為降幅最大的板塊,也跌至歷史最低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連續第三年下滑,此前三年(2020-2022)該項數據分别為 24.1%、22.6% 和 20%。
對于日系車在華銷量零售份額創新低,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這在史上極為罕見,但并不意外。
日系車市場份額潰縮的背後,電動化進程緩慢是原因之一,但燃油車陣地失守同樣值得關注。
從乘聯會的統計的 "22-23 傳統動力乘用車廠家品牌銷量走勢 " 圖中能看出,合資品牌方面," 南北大眾 " 在燃油車市場依舊具備統治力,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五。廣汽豐田排名第六、上汽通用排名第七、東風日產排名第十。
從增速上看,自主品牌奇瑞、吉利、上汽乘用車和長城都保持着正增長,反觀合資品牌只有一汽 - 大眾增速為正。
日系品牌中,只有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擠進前十,但東風日產的增速卻為 -27%。更慘的是,在前十中已經看不見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的身影。
由于船大難掉頭,目前合資品牌的銷量仍依賴傳統燃油車。但一方面,燃油車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新能源搶占;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憑借在新能源市場的表現快速崛起,一步步吞食着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當然,各品牌旗下的合資公司之間,市場表現不同,不能一言以蔽之。讓我們通過上險量,看一看豐田、本田以及日產的五家合資品牌在 2023 年的表現。
廣汽豐田去年再次超越 " 大哥 " 一汽豐田,位居主流日系合資品牌之首,上險量約為 90.05 萬輛,不過相比 2022 年超百萬輛的表現,下滑幅度也達到兩位數。一汽豐田的上險量為 76.5 萬輛左右,不但較 2022 年未能止跌回升,更是連續兩年未能實現年銷百萬輛的目标。
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表現較為均衡,兩家全年上險量均為 60 萬輛左右,不過廣汽本田相比 2022 年降幅尤為明顯,超過了 16%,東風本田降幅為 7%。
東風日產 2023 年上險量為 73.5 萬輛左右,降幅為五家中之最,超過 18%。
雖然豐田的下滑趨勢是最慢的,然而代表性卻是最強的。尤其是一汽豐田的現狀,更是指明了日系車陷入泥沼的問題所在。
2023 年,一汽豐田在的上險量約 76.5 萬輛,仍未回到疫情前(2019 年)79.5 萬輛的水平。反觀廣汽豐田,2019 年時的上險量約為 67.6 萬輛,2023 年的上險量已經升至 90 萬輛的水平。
連續三年輸給廣汽豐田,并不是偶然現象,背後既有市場發展的外因,也有企業戰略層面的内因。
二、日系電動汽車無人問津,困于态度還是困于技術?
先從市場層面看,日系品牌發展受阻,主因在于電動化轉型緩慢。整體而言,日系車企對于電動化的态度,相比自主品牌和德系車,仍屬于較為保守的一方。
三大品牌之間也各有不同,日產的态度稍顯積極,但是在技術層面卻沒有太大突破,不僅 e-POWER 難言領先,基于純電平台打造的 ARIYA 艾睿雅也沒有優勢,去年的上險量只有 2903 輛。不過,深耕電動車市場多年的日產,發展方向是較為明晰的。
至于本田,有些難以琢磨。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縫村早苗在去年表示,2027 年後将停止在中國市場投放新的燃油車型,他們也的确推出了純電品牌 e:N。但是,電動概念車沒少發布,可真正量產的卻只有 e:NS1/e:NP1 這一款車型。
豐田的态度則比較割裂,一方面他們在中國成立了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宣稱将累計投入 6.89 億美元,用于電動化、智能化領網域的研發布局。但另一方面,豐田章男還在不遺餘力的唱衰電動汽車。
近期,他又發表言論稱,無論電動汽車取得多大的進步,混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仍然将占到市場銷量的 70%。在這位豐田汽車董事長看來,純電動汽車最多只會占到未來全球汽車市場總體銷量的 30%。
對此言論,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只在社交平台上回復了一個嘆氣(Sigh),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誠然,從市場銷量上看,特斯拉的确難以成為豐田的對手,前者 2023 年全球新車交付量約 181 萬輛,同比增長 38%,後者(包括子公司大發和日野汽車)則達到創紀錄的 1123.3 萬輛,同比增長 7.2%,只不過純電動汽車的占比不到 1%。
但在資本市場,豐田卻早已被特斯拉甩開。早在 2020 年 6 月 10 日,特斯拉憑借超過 1830 億美元的市值,超過豐田(1800 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2023 年東京車展上,豐田章男乘坐電動擺動車路過比亞迪展台時表情復雜)
雖然豐田章男已經于 2023 年 4 月 1 日正式卸任豐田汽車公司 CEO 一職,将公司交給了更加年輕的佐藤恒治。但作為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喜一郎之孫,豐田章男仍是豐田汽車無可替代的精神領袖,他對于純電動汽車的态度對于豐田的技術路線仍有深遠影響。
而要豐田章男短期内改變對電動汽車的态度,似乎并不現實。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廣汽豐田也好,還是一汽豐田也罷,即便想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上有所作為,同樣也不現實。
2023 年 4 月上市的一汽豐田 bZ3,至年末的總上險量約 2.4 萬輛,月均上牌約 3000 輛,這已經是日系車中表現較好的純電動汽車了。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汽豐田 bZ3 更多流向了 B 端網約車市場,而非私人用户。
同時,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投產的 bZ4X 表現更加乏力,兩家車企合計全年銷售該車的上險量也只剛剛超過 1.1 萬輛。
豐田章男的态度的确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是日系車企在純電動汽車賽道左顧右盼、步伐緩慢也是不争的事實。如此一來,不但錯失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紅利期,也讓傳統燃油車市場遭受連累。不想淪為下一個韓系車,日系車只有放棄幻想、趁早轉型。
三、日系車轉型,下一步該怎麼走?
整體市場表現陷入困境,應該如何應對?
電動化的牌肯定還是要打,但是該怎麼打、打哪張,各品牌、各合資公司之間也出現了不同的走向,較為普遍的就是推出獨立的新能源子品牌。
2023 年 9 月 21 日,東風本田率先推出新能源子品牌靈悉。基于靈悉 L 概念車打造的量產版本,預計于 2024 年内正式上市。
自主品牌車企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了與燃油車做區隔,不停推出新品牌的做法很常見,但合資品牌中,東風本田确實第一家。2023 年 7 月,東風本田在成立二十周年活動上宣布,到 2027 年停止投放燃油車。
2023 年 10 月舉辦的東京車展期間,日產汽車一口氣發布了 5 款純電動概念車,展示其電動化轉型的決心。談及在華發展,日產汽車公司董事、代表執行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内田誠(Makoto Uchida)給出了 " 在中國,為中國 " 的表态。
" 日產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日產已經有 20 年歷史,累計銷售日產品牌車輛超過 1500 萬輛,已擁有一批認可日產品牌的用户,還有中國本土品牌啓辰,我們将運用這些優勢來開發适合中國用户的電驅化產品。" 内田誠進一步表示。
2023 年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也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鉑智品牌。2024 年内将會推出鉑智品牌全新大緊湊型(A+ 級)純電 SUV 和純電中大型轎車等全新產品。
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在鉑智品牌發布會上表示:" 廣汽豐田将深度融合股東雙方的優勢資源,從過往單向輸出‘拿來主義’的合資 1.0 時代,迭代到雙向賦能‘融合共創’的合資 2.0 時代,構建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合資體系,釋放新合資‘ 1+1>2 ’的先進生產力。"
從此前自主品牌采取類似的方式發展來看,比如長安推出阿維塔、深藍,比亞迪推出仰望、方程豹等,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先後推出新能源汽車子品牌,也有望推動旗下電動汽車發展更具自主性和靈活性,為合資品牌轉型找到破局之路。
相比上述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積極嘗試,一汽豐田卻将轉型的重心放在了燃油車高端化方向。
2022 年 11 月,一汽豐田為全新皇冠品牌舉行線上發布會,皇冠品牌正式宣告 " 復活 "。在當時官方公布的規劃中,皇冠品牌的產品陣容由全新皇冠 SportCross、全新皇冠 Sedan、皇冠威爾法和皇冠陸放組成,涵蓋轎車、跨界車、SUV 和 MPV 四大高端細分市場。
在能源形式上,皇冠品牌旗下車型并未涉及純電動汽車,而是油電混合和傳統燃油車。
發展至今,皇冠品牌并沒有為一汽豐田打開高端向上的通道,皇冠陸放 2023 年銷量只有 48241 輛,月均 4000 輛左右。皇冠 SportCross、皇冠 Sedan 作為小眾車型,目前在市場上也并沒有引發太多關注。
2024 年,一汽豐田将會推出全新皇冠、全新 bZ 純電跨界車,并導入全新普拉多。
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已設立新能源汽車子品牌靈悉、鉑智,東風日產在中國的電動汽車戰略除了日產主品牌之外,也有啓辰品牌進行承接,一汽豐田此時還在死磕燃油車高端化,如果在新能源領網域沒有更多動作,恐怕會再次錯失轉型契機,繼續在銷量和市場份額方面淪為邊緣品牌。
最後:
2023 年貫穿中國汽車市場全年的價格戰硝煙還未散去,進入 2024 年市場将進入更加激烈的淘汰賽階段。将被淘汰的不只是尾部的造車新勢力,更有轉型不力的傳統合資品牌。
韓系車從主流到邊緣也不過短短幾年,誰還在躺着吃老本?誰已經動身奔赴星光趕路忙?留給日系品牌轉型的時間不多了。
(圖 / 文 網通社 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