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投資Biotech的最好時刻來了,歡迎閲讀。
文 | vb 動脈網
2024 年第一季度,市場上的資金開始回到生物醫藥領網域。
一級市場上,第一季度北美與歐洲 Biotech 融資同比大幅提升,超 1 億美元大額融資多達 20 起,同比增長 66%。
最明顯的還應是美股 Biotech IPO,第一季度以來共有 9 家公司上市,其中今年首家 IPO 的溶瘤病毒療法公司 CG Oncology 首日大漲 95%,至今已漲超 130%。
此外,今年美股上市 Biotech 再融資額超過 40 億美元。有多家 Biotech 公司宣布增發并迎來一波股價暴漲。僅在 3 月,就出現 iBio 宣布增發當日股價暴漲 192%,Avalo 宣布增發當日股價暴漲 400% 的盛況。
從全球市場來看,比起冰冷的 2023 年初,今年的生物醫藥終于 " 好起來了 "。但是仔細觀察第一季度的資金流入,其主旨仍然是:風險厭惡。
一級市場:有條件地擁抱創新
Biotech 一級市場融資在今年 3 月迎來了久違的 " 小高峰 ",總融資額超過了 21 億美元。這主要是由于兩家明星公司分别獲得了兩筆大額融資:TYK2 抑制劑同類最佳競争者公司 Alumis 獲得 2.59 億美元 C 輪融資,以及 Prometheus 創始人再次創業成立的自免藥物公司 Mirador Therapeutics 獲得 4 億美元 A 輪融資。
統計範圍為北美與歐洲一級市場融資,部門:億美元
大額融資對于生物醫藥行業有重要的振奮作用。在生物技術投融資領網域經歷多年低迷之後,最近終于看到了行業的回升勢頭,尤其是剛剛成立、管線尚未公布的 Mirador Therapeutics,也獲得了超額 A 輪融資。
2024 Q1 一級市場融資事件,統計地區為北美和歐洲
今年一季度 60 餘起融資事件中,平均融資額在 8000 萬美元,超 5000 萬美元的融資事件多達 39 起。不過融資階段來看,仍以早期為主:種子 / 天使輪以及 A/A+ 輪融資占比接近 60%。
資金對于各種創新療法和藥物模式展現了包容度,從更加前沿的 CGT、RNA 療法,再到蛋白降解藥物、放射性藥物,以及光免疫療法、微生物療法,還有 AI 藥物篩選等領網域,均有公司獲得融資。但是,在市場環境復蘇的階段,Biotech 繼續回歸管線邏輯——精簡、集中,盡快将產品推進臨床。融資列表中幾乎沒有單純的平台型公司,而獲得較多融資的公司(第一季度融資額 Top 20),平均公開管線不超過 5 條。
IPO:門檻悄然變高
Biotech 公司尤其依賴股票市場,因為它們往往需要大量資金來資助藥物開發,然後才能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償還債務。這也是為什麼今年 Biotech 美股 IPO 的再次開閘引起了市場重視。
第一季度以來,美國 Biotech 通過常規途徑 IPO 的公司已有 9 家,而 2023 年全年這個數字也僅有 19 家,2022 年有 21 家。更讓人興奮的是募資額,今年一季度的 9 家 IPO 公司共募集約 13 億美元,要知道 2022 年的全年募資額也只有不到 16 億美元。
2024 Q1 美股 IPO Biotech,上市後漲跌幅根據發行價與 3 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計算
但是 IPO 的門檻悄然變高了。自 2023 年初以來,能夠成功上市的公司類型發生了變化。BioPharma Dive 的數據顯示,2023 年至今的前十大 IPO 事件中,有 9 家公司的產品管線處于臨床中後期階段。而所有 IPO 的公司中,沒有走到臨床試驗的公司上市時募集的資金平均不超過 9000 萬美元。
回看 2020 年和 2021 年,大多數上市的公司要麼是在臨床前或臨床 1 期的測試。這意味着,手握早期管線或僅擁有技術平台的公司,面臨着比之前更艱難的時期。
今年 IPO 的公司中,基因編輯公司 Metagenomi 是一家典型的早期階段 Biotech,這家與 Ionis、Moderna 合作的年輕公司,目前暫無候選藥物。該公司的上市受到業内人士的關注,其走勢被視為 IPO 是否向處于早期階段公司開放的風向标。然而,Metagenomi 的 IPO 定價處于其預期區間的底部,且上市後 " 不出意外地 " 跌去 30%。
Metagenomi 的上市後跌幅還排不到頭名,鎮痛新藥公司 Chromocell 與代謝新藥公司 Fractyl Health 都已跌超 50%。Chromocell 是一家典型的早期階段公司,核心管線處于臨床 1 期。而 Fractyl Health,則正在研發 GLP-1 的 AAV 基因療法候選藥物。對比大漲 131% 的 CG Oncology,其核心產品 cretostimogene 治療高危、卡介苗無應答 NMIBC 已同時獲得 FDA 的突破性療法認證和快速通道資格。投資者的偏好顯而易見。
" 投資者對于一些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故事的耐心,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了。" 硅谷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有行業人士認為,考慮 IPO 的 Biotech 公司,有很多是因為受到未成功退出的投資方壓力,從而采取上市行動。近兩年許多公司被收購或瀕臨被淘汰,釋放出了一些資金來支持新的 Biotech 公司。因此,談論 Biotech 美股 IPO 的盛況回歸還為時尚早。
上市後再融資:流向确定性的錢
上市後的 Biotech 在商業化跑通之前仍然需要持續燒錢,因此再融資是 Biotech 的成功必修課。今年一季度,有眾多美股 Biotech 選擇增發。
2 月底,Viking 公布 VK2735 的 2 期減肥适應症數據後單日股價暴漲超 120%,随後 Viking 迅速宣布增發 3.5 億美元将資金用于管線的後續開發,得到了熱烈反應。在扣除承銷折扣和傭金以及發行費用之前,Viking 此次發行的總收益約為 6.325 億美元。
3 月底,自免藥物公司 Avalo Therapeutics 宣布收購 AlmataBio 公司并獲得已進入臨床 2 期階段的 IL-1 β 靶向單克隆抗體 AVTX-009,并宣布完成 1.85 億美元私募融資,公司當日股價最高漲幅達 625%。
另一家通過 PIPE 獲得巨額資金的 Biotech 是 Denali,這家罕見病公司在 2 月底通過私募股權募得 5 億美元,今年年初 Denali 宣布剝離小分子療法并進行了裁員調整,此後将專注于大分子療法研究。
增發有助于為公司注入大量資金,凸顯出生物技術行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過,這些增發的 Biotech 公司都釋放了足夠的利好消息,要麼是臨床數據足夠驚豔,要麼是在公司戰略上讓人眼前一亮,且這些公司的增發股價通常不低于交易市價,這也證明市場上的錢依然在向确定性流動。而幾年前如 Fate Therapeutics 一般多次的低價定增股份來籌資公司相應的運營資金,一邊大筆虧錢一邊融錢的操作,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當下或許是投資 Biotech 的最好時刻
近期,生物醫藥領網域最為專業的投行 Jefferies 表示,美股 Biotech 的 IPO 融資規模仍遠低于崩盤前的水平,目前初步的改善迹象可能并不意味着 Biotech 已經完全走出困境。由于今年預期中的利率削減可能比預期慢,樂觀情緒可能會發生變化。
生物科技行業具有非線性特征,創新過程難以預測。Biotech 公司的表現尤其具有二元性,因為臨床試驗結果往往會決定藥物開發商的成敗。通常情況下,Biotech 相較于其他行業,由于其高度的復雜性、研發周期的漫長性,以及監管環境的嚴格性,是最難把控也是商業模式 " 最差 " 的資產。
但過去一年中,市場見證了 ADC、GLP-1 在研發和商業化上的增長态勢,美股市值前十的公司中首次出現了醫藥公司——禮來。除此之外,随着上一代重磅藥品專利的陸續創新,各大 MNC 進入新一輪的 " 軍備競賽 ",而能夠給 MNC 輸血的正是一級、二級市場上無數的 Biotech。
這也是為什麼資金對擁有後期及商業化階段資產的 Biotech 正在產生興趣,雖然流向生物醫藥的資金仍然是謹慎的,但通過各種融資動作、以及在過去 6 個月内上漲 32% 的 XBI 指數來看,至少現在可稱為 " 謹慎樂觀 ",而投資 Biotech 的最佳時機,往往就是當下這種市場 " 謹慎樂觀 " 的階段——一個低迷期與泡沫期的中間帶。
盡管北美市場 Biotech 與國内創新藥還未 " 共此涼熱 ",但美國作為 Biotech 創新引擎地,其市場温度、研發動向與商業化兑現的形勢,對中國 Biotech 來説也是重要的風向标。接下來,無論是美國 Biotech 還是中國 Biotech,将通過 First-in-Class 和 Best-in-Class,打開相關疾病賽道和技術領網域的更多想象空間,而這一輪新的未來,屬于全球的 Biotech 以及相信 Biotech 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