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失業兩年後,我重新過上了租房生活,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山農下山,作者:山農,頭圖來自:作者供圖
文章摘要
中年失業後重拾租房生活,田園趣事不斷,生活充滿樂趣。
• 搬到鄉村,享受田園生活,雞群成了新夥伴
• 自己種菜,享受農家新鮮食材和勞動樂趣
• 與雞鬥智鬥勇,村裏人情味濃厚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個賣慘的故事,那恐怕要讓你失望了。
中年人的租房生活,也可以很好玩。
一
建安四年(公元 199 年),大漢首席網紅、草鞋主播、屢戰屢敗劉跑跑、皇叔——劉備正面對一畝菜園發愁," 草盛豆苗稀 ",一看就不是會種地的人。
劉備回想起自己漂泊半生,年近四旬,上不能為國除賊,下沒有安身立命之所。頂頭上司曹操經常來串門,而他喜好人妻的事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劉備每天假裝種菜,實為看家,不敢有一刻松懈。
一天曹操約劉備喝酒,酒過三巡,曹操半醉半醒地説 " 天 …… 下英雄 …… 唯 …… 使君(劉備)與 …… 操爾。" 前半段含含糊糊的,劉備一句也沒聽見,只聽見最後兩個字,吓得碗筷掉了一地。
兩人都沒有想到,一句酒後戲言竟一語成谒。十年之後(209 年),劉備與東吳聯軍在赤壁一舉擊敗曹操。又過了十年(219 年),劉備率軍在漢中再一次擊敗曹操大軍,斬殺曹魏征西一号位夏侯淵。
從此,劉備自封為漢中王,達到實力巅峰,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年 40 歲的我,也像劉備一樣,在都城租下一處院子,開啓人生下半場。
園子接近 300 平米,有菜地幾壟,花園一片,茶房一間,雞窩一座,還有一個廢棄的兒童泳池。上一任租客在園子裏養了 9 只雞,走的時候帶去 3 只,剩下 6 只就歸我了。
種菜我不愁。現在是初秋,不是種菜的好季節。加上菜地裏長滿雜草,倒也省事,通通拔掉就行。上周末,朋友過來幫忙一起收拾,拿着手機拍照,逐一确認雜草中的各種香葉身份,比如迷迭香、羅勒、薄荷等。他們一會驚呼 " 這裏有顆西紅柿 ",一會喊道 " 這茄子還能吃嗎 ",一會又説:這盤在地上的黃色東西是什麼?南瓜嗎?媳婦丢下鐮刀跑過去鑑定:一根老掉的黃瓜。
全場哄笑。
我苦于管理的是這 6 只雞。
它們是四公兩母,蘆花雞和白雞各占一半。其中一只公蘆花雞個頭最大,撲棱起來能飛出 1 米多遠。明顯也是最聰明,在雞群裏很有号召力,經常帶着隊伍在院裏頭溜達。但它也最難管理。果然雞場似職場。
出于雞道主義的關懷,每次回院子,我都會把它們放出來溜達。第一頓在小院吃飯,家裏椅子不夠,我端着一碗西紅柿打滷面去院子裏吃,溜達的小雞們就追過來要吃的," 咕咕咕 " 地像是小孩子撒嬌。我碗裏的面,就被它們分走了半碗。
看着溜達雞快樂,我也很快樂。但每天傍晚把它們趕回雞籠,是個痛苦的技術活。
它們的雞籠在院角,但沒有門,想讓它們出入,就必須使出牛勁,把兩個鐵籠子扳出縫來。我覺得不合理,加上頂部防雨用的是塑料布 + 雜物,看起來不夠規整,索性動手改造了:斥資 70 元買了彩鋼板防雨,從側面開了道門。
這麼一整,雞籠确實更新了,但雞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每次太陽落山,我把它們趕到雞籠附近,但不管我怎麼指引,它們都不會繞到側面去。那只大蘆花公雞還是個暴脾氣,好幾次,到附近溜達一圈,找不到以前的縫,氣得對着雞籠使勁啄,還是進不去,咕咕咕叫着就跑開了,感覺是在罵罵咧咧,而且罵的話應該很髒。
最費勁的一次,它生氣了,我也生氣了。
它進不去,我抓不到。一人一雞,在院子裏上演雞飛人跳。我氣急了,把捕魚網子扔向他,放狠話:今天抓到就炖了吃。它被堵到雞籠附近,氣急了,站在雞籠前一掂量,展翅,直接飛上,再展翅,居然上了牆頭,繼續 " 咕咕咕 ",罵罵咧咧。而鄰居家的狗,汪汪地附和着,像極了不同公司的員工,互相在罵自己的領導。
對峙進入僵局。
這樣的劇情,我本來以為要等到我那個叛逆的兒子進入青春期才上演。沒想到,大蘆花公雞先使上了。
好在,我們都冷靜了下來。我暫時停止行動,怕它真的飛出去,再也不回來。它反復溜達,甚至跑到隔壁院子的門頭上,但牆太高,估計沒找到類似雞籠這樣的 " 墊 ",也沒真跳。
過了好大一會兒,也許它累了,也許它恐懼外面未知的世界,也許它留戀自己的窩和親人。最終,它還是從院牆飛下來,被我順利抓回雞籠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有風險和未知。在翅膀不夠硬的時候,它選擇了認慫。大概很多打工人也在這樣苟着吧。
二
院子轉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手。
第一任租户是來自北京四中的老師夫婦,他們把院子收拾得很好,做了有假山水的養魚池,做了小小的遊泳池,開辟了一處花園,安裝了自動澆水系統,開墾了菜地,修建了茶房,一切都井井有條。
" 當時的花園可漂亮了,好多人來拍照 ",房東武哥説," 他們本來想在這養老,但是住了幾年後,跟子女一塊兒出國了。"
第二任租户是從國外來北京的異國戀夫婦,有個 6 歲的小女兒。女主人是中國人,熱情開朗,他們接手後,刷了牆壁和門,裝上了美式風格的窗簾,還在女兒卧室放了上下鋪,整個房子的 " 村味兒 " 就去掉了許多。
為了讓小女兒知道雞是怎麼出生的,她還用雞蛋孵出來一窩小雞,每只都起好名字,這便是院中留給我的那些雞了。在院裏除雜草的時候,我還撿到不少手寫的标籤,蘆筍、球生菜、秋葵 ……
這些熱愛生活的痕迹,讓整個院子變得可愛起來。雖然,這處院子只是我的工作室,以及節假日遛娃的度假屋,但我相信被用心打理過的場所,也是有氣運在裏頭的。
隔壁院子也是租户,在這裏住了一年多。他是一名導演,平常在院裏經營着小酒館,只招待熟悉的朋友。
看着他停在門口的皮卡和摩托車,也都是我喜歡的,這個朋友可以交下。于是,互相留下聯系方式,也跟媳婦報了備——我要找一天去小酒館喝酒了。
這個村子裏不算大,總共有 50 多户,村道打掃得很幹淨。進村一周,我也沒在村頭見過三五成群的老人聊天。這跟我以為的 " 村裏沒有秘密 " 好像不太一樣。
但很快我就闖進了村裏的信息中心:快遞驿站。
它同時也是村裏唯一的小賣店。去取快遞時,我驚訝的發現,看攤的大姨不用問,就知道哪一堆是我家的,還三言兩語就展現出對我前幾任租客的了解。
" 哎,你怎麼沒有騎電動三輪來啊?"
" 我沒有電動三輪啊。"
" 哦,原來那老太太有一個電動三輪,後來出國帶不走,就留給老外了。可能她們騎走了,沒有留給你。"
我的天的,這信息,比我掌握的全多了。
慢慢地,我發現村裏人自有一套收集信息的方式。來幫忙除草的大姐,會關心我們是哪個行業的,發問的同時還會加上一句 " 方便説嗎?" 來裝網絡的大哥,會關心我們幾口人。當然,村裏人也會主動談起自己的信息,除草大姐系統介紹了她的家庭人員,兒子兒媳婦在順義住,8 歲的孫女漂亮又孝順,換煤氣罐的大姐最近沒法上門,因為家裏有人生病了,最近都在醫院。
剛開始我多少有點不适應。我從小住的就是樓房,沒有這種院子、村裏的生活經驗。從我的父母那一輩開始,我家就不打聽别人家的事,保持私密性,似乎會更有安全感。而我現在在城裏住的小區,如果不是社牛的媳婦主動交上朋友,我可能也只能記住同樓層的幾張面孔。
但後來我發現,村裏這些人打聽消息,也沒什麼惡意。好像只是一種共享的習慣。
還有很多信息,是可以靠觀察得來的。
城裏的房子從外面看都是一樣的,但房子裏面千差萬别,外人也很難知道。但在農村,誰家的房子高,誰家的院子好,誰家門口的車更高級,都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我們院子東邊,有一處深宅大院,從大門的花圃到高牆的排水管,無處不顯示着高級。我和媳婦路過時,一邊啧啧贊嘆,一邊好奇這裏面住的什麼人,是不是村裏的首富。
你看,這不就是入鄉随俗了。
三
另一種入鄉随俗,出現在村裏的早市上。
上一任熱情租户在交接的時候,專門開車帶我媳婦去了早市,甚至還告訴了她哪家攤位的土雞蛋正宗。這裏還可以宰殺活雞活鴨," 不想養雞的時候就可以帶到早市來殺了 "。
我們還沒殺雞,但早市已經成為我媳婦的新寵。5 塊錢一堆的秋黃瓜、2 塊錢一堆的辣椒、3 塊錢一堆的絲瓜 …… 全是附近農户自己種的。好處是新鮮,壞處是一個季節只有固定這幾樣。
特别是辣椒。
媳婦是湖南人,在早市上見到新鮮辣椒,就忍不住買回來。結果,那天朋友過來幫忙給小院除草,在雜草堆裏發現幾株辣椒,綠的紅的,摘了滿滿一兜子。最後,只能強行塞給朋友一半。
這樣的土菜,确實鮮美。媳婦那天燒了酸辣魚湯,放了辣椒,又從院裏揪了把薄荷丢進去,湯的鮮美清香馬上提升了一個檔期。
早市門口,還有最樸素的商業競争。
唯二的兩家早餐攤,就在馬路兩側。一家賣煎餅果子,一家主要賣雞蛋灌餅。兩家我都吃過,説實話,都不錯,但第二家的灌餅,相比城裏,多了一道烤的環節,有我喜歡的焦香味道。可能大家都這麼香,大部分時候,灌餅大姐的生意要更好,排隊人更多。
煎餅大姐選擇從時長方面補足劣勢,把早餐攤變成全天經營的,有幾次我中午才回村,早市門口空蕩蕩,只剩煎餅大姐在堅守。
手藝實在比不過的時候,卷勤奮也能找到生路。
行動可能是驅散焦慮最有效的方式。最近忙着收拾小院,我曬黑了不少,但在村裏,我找到了更舒服的狀态。有工作的時候,我專注工作。休息的時候,我就走到院裏,掃地,喝茶,割草,或者看雞溜達。
昨天傍晚,北京下起小雨,我就把電腦搬到院子的傘下,聽雨,喝茶,感受秋意涼爽。
在院裏,我學會了心态放緩,慢慢幹活。因為,只要你能幹活,就有幹不完的活,特别是在院子裏。陶淵明當年也是如此," 晨星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結果還不是 " 草盛豆苗稀 "。
而最近幾天跟朋友聊天也發現,好幾個朋友也選擇在院子裏工作,比如搭直播間、做電商等等。這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有些工作,确實是可以回到農村來做的。這裏有價格更低的場地、更低的生活成本。
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所貢獻的租金,能增加農户的收入,間接對鄉村振興起到作用。比如我的房東,因為前幾年出過車禍,身體受損,無法外出工作。房租,能為他增加一重生活保障。
逛早市的時候,我經常能看到特征明顯的 " 城裏人 "。有人穿着瑜伽服跑步,有人皮膚白皙抱着寵物狗。從外貌判斷,多少有些武斷,但我相信多元總是好的,住在鄉村的人群越豐富,這片土地也就越活躍。
同樣的錢,在城裏,我或許只能租下一間幾平米、沒有窗户的共享辦公室。但在村裏,我擁有陽光、天空、樹林、風、菜園和雞群。這裏沒有外賣,但我一頓只需要幾塊錢就能把肚子填飽。
一天回城路上,媳婦問我:" 為什麼年齡大的人,慢慢向往田園生活?"
我想,或許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向往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