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資治通鑑:關系沒到,不要随便給人提建議,容易惹來麻煩!在權力面前,提建議要講技巧,説話的分量,不在于你説了多少,而在于你説了什麼,歡迎閲讀。
在權力面前,提建議要講技巧,説話的分量,不在于你説了多少,而在于你説了什麼。
【原文】
于是上自将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
留侯病,自強起,至曲郵,見上曰:" 臣宜從,病甚。楚人剽疾,願上無與争鋒!"
因説上令太子為将軍,監關中兵。
上曰:" 子房雖病,強卧而傅太子。"
是時。叔孫通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萬人為皇太子衞,軍霸上。
【解讀】
公元前 196 年,淮南王英布謀反。
劉邦本來想,安排太子劉盈平定英布的叛亂,但是呂後整天哭哭啼啼的,劉邦想坑兒子的算盤也沒有打響,最終決定自己親自率軍東征讨伐英布。
留守長安的大臣們都來到霸上,為劉邦送行,而留侯張良雖然生着病,但是也勉強起來到曲郵去送劉邦。
張良對劉邦説:陛下外出平叛,臣本來應該跟随陛下,但是實在是走不動,病得太厲害了。而楚國人剽悍,行動迅速,希望陛下跟他們作戰的時候,不要為了一時之功,着急跟他們對決。
其實張良這個建議還是非常高明的。
英布地盤小,而且還采用的薛公預測的下策,沒有好好搞根據地,人才也少,這種準備,只适合打順風仗,士氣一落,只會越打越差。
如果劉邦耗着英布,耗也把他耗死了。
可以説,張良關鍵時刻提這個建議,還是非常有見地的。
同時,張良還有其他的建議。
建議給太子劉盈加一個将軍的頭銜,讓太子劉盈統帥關中所有的部隊。
劉邦頓時明白了張良的意思。
張良這是什麼意思呢?
自然是擔心劉邦帶病出征,萬一像秦始皇一樣在外邊挂了,那将來誰登基呢?
自然是太子登基。
太子登基,如果身邊沒有武裝力量的話,可能也會出點意外,所以,讓劉邦給太子軍權。
劉邦頓時明白了張良的意思,對張良説:子房,你雖然有病在身,但是希望你就算躺在家裏,也不要忘了照顧我的兒子。
劉邦為什麼這麼説呢?
因為叔孫通是太子太傅,而張良是太子少傅。
張良説這麼一番話,并不是随便説的,你身份沒到那,你説這種話,很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劉邦病重還要帶病出征,你這麼説,那不是盼望着他挂了嗎?好自己在新皇面前表現表現。
但是,張良説這麼一番話,呂後不能説、劉盈不能説,那不是盼着劉邦在外邊挂了嗎?
但是,張良可以説。
張良是太子的老師,他這麼説,也是對劉邦負責,他跟劉邦又是亦師亦友,張良這麼説是沒有問題的。
説話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身份沒到那,有的話你是不能説的。
而劉邦也同意了張良的建議,征調上郡、北地、隴西三郡的部隊,跟巴蜀的軍隊以及中尉所統轄的士兵三萬人,做太子的護衞,把兵權全部交到太子,駐軍霸上。
這就是劉邦為自己萬一出事,做了一道保險。
可以説,張良這個建議是非常高明的。
張良老長時間沒出場了,一出場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條建議,告訴劉邦不要跟英布着急交鋒,要避其鋒芒,跟他慢慢耗着。第二條建議,給太子軍權,防止意外發生。
這就是關鍵時刻的關鍵建議,做到這點,你往往也能夠在别人那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張良這個這兩條建議,也有他的好處。
其一,在劉邦面前,解釋自己為什麼不出征,有病在身,省得劉邦念叨自己。
其二,幫助太子拿到了軍權,盡到了自己的職責。
第三,不管是劉邦還是太子劉盈,對他這個關鍵建議都會心存好感,不會因此而忌恨他。
可以説,張良這才是謀事的高手。話不多,建議比較少,但是建議往往都比較關鍵。這就是高手的段位,你覺得是這樣嗎?
這是專欄第 50 節,觀看更多專欄的内容,歡迎訂閲我的專欄,為你解讀《資治通鑑》中的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