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這次翻車,和許光漢的屁股無關,歡迎閲讀。
去年,一部名為《關于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奇幻喜劇片在台灣上映。
上映不久,口碑票房雙爆。
直接以3.6 億台币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男神許光漢更是激情 " 下海 ",在片中又是全裸跳舞又是大秀美臀。
尺度直接拉滿。
而除了 " 男色 ",片中還糅雜了驚悚、探案、喜劇、懸疑等諸多吸睛要素。
很多觀眾看完後,都表示意猶未盡。
但好在,它的衍生劇如期而至。
原班人馬,尺度依舊。
這次還能大爆嗎?
這就來看——
《正港分局》
時隔一年,很多觀眾或許已經忘記《鬼家人》的劇情,小妹先帶你們簡單回顧一下。
鋼鐵直男警察吳明翰(許光漢 飾)在追擊毒販的過程中,意外撿到一個配陰婚的 " 紅包 "。
" 同志幽靈 " 毛毛自此纏上了吳明翰。
為了讓毛毛盡快轉世投胎離開自己,吳明翰答應幫毛毛完成諸多遺願。
萬萬沒想到,毛毛的死因竟與自己正在追查的販毒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于是,一人一鬼,一直一彎的搭檔冒險就此開始。
電影時時刻刻讓兩個性格、愛好、思維、甚至性取向都截然不同的個體相互碰撞。
帶來笑點的同時也融合了不少温情。
在影片的結尾,吳明翰幫助毛毛解開心結,讓他順利投胎。
吳明翰也因為破獲案件有功,官復原職,重新回到警局。
劇集就是從吳明翰回到正港分局後開始講起。
所以,如果你要抱着看《鬼家人》2.0 的心态來看劇,那麼可以關掉了。
劇裏并沒有毛毛,而且兩部片子的主題也不一樣。
《鬼家人》講的是難舍的羁絆、未解的執念還有不同價值觀碰撞下,一人一鬼的成長之路。
而《正港分局》的着重點則在 " 案件 " 上。
講的是《鬼家人》之後,警察們偵破懸案的故事。
不得不説,為了能湊齊正港分局小隊,編劇也是煞費苦心。
上來就放了一個大招——
" 惡女 " 林子晴回歸。
在電影中,林子晴這個角色十分吸睛。
她是警隊裏的 " 顏值擔當 ",但也因為外貌突出,能力一直不受重視。
大家都把她當做 " 花瓶 "。
誰知到最後,這個委屈巴巴的角色來了個大反轉,林子晴成了最大反派。
她以一招 " 偷天換日 " 卷走了毒販的巨款。
扮豬吃老虎,slay 全場。
如今,在劇中她驚喜亮相。
原來,她沒有攜款潛逃,而是将贓款重新交回警局,而她也榮升刑警小隊隊長。
這可讓吳明翰破了大防。
這 " 功是她領,禍是我當 " 的騷操作,擱誰誰能服氣。
兩人正要互嗆,沒想到,案子説來就來了——
某小區保安被殺,兇案現場十分詭異。
屍體渾身被插滿雞毛和魚鱗,看得人頭皮發麻。
還沒等警察理清頭緒,第二起案件便發生了。
一中學老師死在孔子像面前,身體呈跪拜狀态,牙齒也被拔光。
變态程度又上新高。
正當大家摸不清頭腦的時候,局長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早在二十年前,當局長還是個小警員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一個類似的案件。
一個名叫徐水源的國文老師,因為學生寫錯了成語,便将兩個學生殘忍殺害。
當年,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徐水源每次作案都會把成語當做謎面,讓大家來猜。
像是割掉受害者的頭部,打一成語——
走頭(投)無路。
而如今的兩起兇殺案,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插上雞毛和魚鱗——
鳳毛麟角。
沒有牙齒,且跪坐的老師——
不齒(恥)下問。
這明顯是模仿作案。
于是,林子晴和吳明翰決定重新提審徐水源,讓他協助破案。
是不是覺得這個劇情似曾相識?
沒錯,這不就是《沉默的羔羊》嘛。
女警克拉麗絲為了破獲一樁詭異殺人案,便去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 , 以此獲取罪犯的心理行為資料來幫助破案。
接下來的走向也和《沉默的羔羊》差不多。
徐水源對兇手的作案手法十分了解。
甚至能預測到下一次作案會使用到什麼成語。
而在林子晴反復和水源探讨案件的過程中,徐水源和他得意門生的往事被一一揭開,而林子晴也在不經意間掉入了徐水源的圈套之中 ……
《正港分局》播出後,口碑并沒有想象中好。
當然,借鑑電影劇情并不是口碑崩盤的主要原因。
如果改編合理,觀眾自然也看的津津有味。
問題就在于,它只模仿到皮,沒有深入到骨。
《沉默的羔羊》中,除了破案環節,最精彩的部分還有女主和漢尼拔之間的心理博弈過程。
兩人你來我往,鬥智鬥勇,每句話都暗含深意。
而本劇呢。
不僅沒有緊張刺激的對弈過程,連帶着主角也跟着降智。
林子晴,在《鬼家人》中以 " 偽花瓶 " 的人設大殺四方。
到了劇裏,花瓶的身份跟随她一起歸隊。
除了和吳明翰拌嘴吵架,在案件上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吳明翰也是如此,人設一整個大轉變。
與其説轉變,不如説一切都回歸到了原點。
在電影中,吳明翰是個自大的臭直男。
但遇到毛毛後,他發生了轉變,他開始共情邊緣群體,并嘗試理解他們的困境。
而到了這裏,他再次變回了鋼鐵直男。
還是凡事不過腦子,只有一股子 " 衝勁兒 "。
不是在惹事就是在惹事的路上。
雖然,編劇在不少細節上和《鬼家人》做了聯動。
吳明翰 cue 到了毛毛。
電視上的滾動字幕也 cue 到《鬼家人》。
但任憑編劇如何費勁心思,不出彩的故事情節,以及糟糕的人設還是讓大家失望透頂。
質感達不到電影的水準,情懷也沒再延續。
哪怕當做獨立的懸疑劇來看,案件到最後也看得人索然無味。
當然,我們的失望絕大部分來是來自于期望過高。
如果你把它當做一部普通的電子榨菜,打發打發時間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是奔着情懷而來,那麼在電影那兒賺足的眼淚,可能要在劇裏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