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李飛飛,帶出一個學生軍團,歡迎閲讀。
這要從一筆融資説起。
投資界獲悉,近日具身智能初創公司穹徹智能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币 Pre-A+ 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老股東 Prosperity7 Ventures、小苗朗程及璞躍中國加注。至此,穹徹智能成立一年内完成第三輪融資。
身後是兩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青年教授——王世全和盧策吾。當中盧策吾身上的标籤很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是:師從李飛飛。
李飛飛是誰?現年 48 歲,被譽為 "AI 教母 ",她是全球研究 AI 領網域的标志性人物,長期主導着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學科研究。而她帶出的學生軍團,正成為全球 AI 界的中流砥柱。
李飛飛學生,排隊宣布融資
1988 年出生的王世全是汕頭人,從小就是一名學霸。2008 年,他考入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工高班。期間,他對機器人自動化有着很大的興趣,後來到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仿生與靈巧操作實驗室及人工智能實驗室,師從兩位機器人領網域的泰鬥—— Mark Cutkosky 教授和 Oussama Khatib 教授。目前,他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盧策吾也大有來頭。1982 年出生,他先後在重慶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完成學業。2015 年,盧策吾赴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展博士後研究,導師便是李飛飛教授。
李飛飛曾在推薦信中表示,很少有同齡人能達到盧策吾如此學術水平,于是邀請其加入實驗室。期間,盧策吾發表二十餘篇頂級期刊會議論文,擁有二十餘項專利,其主導的人形攀岩機器人研究斬獲國際頂級機器人會議 IROS 的最佳論文獎。如今,盧策吾同樣擔任上海交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其實早在 2016 年,王世全聯合三位斯坦福博士設立通用智能機器人公司非夕科技,盧策吾便是其中之一。成立不到 6 年,非夕科技便斬獲來自美團、金沙江創投、順為資本、雲鋒基金等機構的多輪融資,并于 2022 年跻身獨角獸行列。
如果説人行機器人是他們的起點,那融合了 AI 大模型的具身智能便像是星辰大海。于是王世全和盧策吾再度聯手,2023 年在上海成立穹徹智能。
得益于通用機器人領網域的沉澱,穹徹智能發展迅速。過去的一年裏,穹徹團隊已經發布穹徹具身大腦(Noematrix Brain),初步建立包括數據采集、模型訓練、部署驗證全流程的產品體系。目前,穹徹将在零售運營、物流揀選、食材處理、家庭服務和科研教育領網域探索和打磨 Noematrix Brain 的場景應用。據悉,穹徹具身大腦已經獲得單場景百套訂單。
投資人也來了。今年 9 月,穹徹智能宣布完成累計數億元的天使輪和 Pre-A 輪融資。其中 Pre-A 輪融資由投資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 與廣發信德聯合領投,澤羽資本、創新工場、奇績創壇、璞躍中國以及 MFund 魔量資本等機構參投。天使輪則由小苗朗程領投,MFund 魔量資本、京海展悦與無限基金 SEE Fund 等參投。
這一次,穹徹智能完成數億元人民币 Pre-A+ 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老股東 Prosperity7 Ventures、小苗朗程及璞躍中國持續加注。對此,紅杉中國公元表示:" 現階段機器人基礎模型領網域的創業,需要公司有一個科學家團隊,能定義和評估各個點上的關鍵問題。穹徹智能創始人盧策吾是國内具身領網域最資深的科學家,團隊擁有該領網域最接近系統級的綜合能力。"
無獨有偶,不久前靈初智能完成天使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和藍馳創投領投。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源培是一名痴迷機器人的 00 後,曾作為 Stanford 訪問學者師從 Karen Liu 和李飛飛教授。
由此,一群另類創業者浮現。
AI 女王成長史
多年前,李開復被問到誰将影響未來 25 年的科技走向,他想了想説出了李飛飛這個名字。
出生于北京,在成都長大,李飛飛曾就讀于知名的成都七中。她 23 歲被普林斯頓錄取,33 歲成為斯坦福的終身副教授,如今這個名字在 AI 界幾乎無人不曉。
時間回到 21 世紀初,彼時 AI 領網域還相當冷門。李飛飛啓動了影像數據集項目,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帶領團隊打造一個含有 1500 萬張圖片的影像識别數據庫:ImageNet,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标注數據庫。由此,李飛飛在人工智能領網域聲名鵲起。
後來,李飛飛帶着她的學生探索 AI 的下一站,具身智能便是其中之一。2018 年,李飛飛和團隊開始将機器學習和機械臂結合起來,踏足具身智能領網域。
2023 年,李飛飛團隊接連公布具身智能的多個成果。其中,NOIR 系統是将人類的腦電圖信号解碼為機器人技能庫,能完成例如烹饪壽喜燒、熨衣服、磨奶酪、玩井字遊戲,甚至撫摸機器狗等任務。
今年 1 月份,她更是帶領着 23 位名校高材生,下場創業成立 World Labs,直指人工智能領網域最難解決的問題——空間智能。World Labs 的野心很大,目标是将 AI 模型從 2D 像素的平面提升到完整的 3D 世界、既有虛拟也有現實世界,賦予和人類世界一樣豐富的空間智能。
基于李飛飛的強大号召力,成立不到一年的 World Labs 已集結一群豪華的投資人隊伍,幾乎集齊了 AI 界的半壁江山。World Labs 官網顯示,公司已籌集了超過 2.3 億美元(約 16 億元人民币)資金,背後有擅長捕捉 AI 獨角獸的風投機構,也有 AI 江湖中執牛耳的大佬,更吸引了英偉達、AMD、Adobe 等巨頭入局。
" 新的冒險總是在醖釀中。" 這位女科學家,正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她帶出一個學生軍團
回到機器人領網域,素有 " 南湘北苗 " 的説法——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田苗,分别帶出一支學生創業軍團。
如今,身處 AI 浪潮中," 李飛飛門派 " 正在悄然崛起。
斯坦福大學期間,她研究興趣包括認知啓發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習和人工智能 + 醫療保健等等。此外,李飛飛對學生的要求是既要懂技術,也要理解場景。換言之,在這裏學生們不僅僅是研究者,還是產品經理、開發者和創業者,無疑為日後紛紛選擇創業埋下伏筆。
這些年,一大批 AI 人才從李飛飛實驗室中走出。比如前阿裏自動駕駛掌舵人王剛。2005 年,王剛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随後進入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先後師從李飛飛、計算機科學家 David Forsyth 和 Derek Hoiem。
34 歲時,王剛已經是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教授。2017 年,他毅然辭職,成為阿裏巴巴 AI 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後來又孵化阿裏自動駕駛業務。直至 2022 年,王剛又轉身創立自己的清潔機器人公司新生紀智能。雖然目前項目十分隐秘,但根據股東信息可以看出,背後已經吸引了高瓴、光速、普華資本等投資機構。
今年 3 月,英偉達宣布成立一個新研究部門——通用具身智能體研究實驗室 GEAR。令人意外的是,該實驗室的領導者是兩位華人 90 後博士——範麟熙和朱玉可。而範麟熙和朱玉可在斯坦福大學讀博期間,都是李飛飛的弟子。當年,李飛飛團隊開發了機器人訓練框架 SURREAL,用來加速學習過程,朱玉可和範麟熙正是該項目論文一作。
還有爆火的 Pika 創始人郭文景,她在退學創業之前曾在李飛飛任職的斯坦福大學 AI 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此外,由李飛飛推出的 ImageNet,後來演化出一年一度的 ImageNet 挑戰賽,前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蔚來智能駕駛研發副總裁任少卿都曾參與且奪冠。
目之所及,李飛飛學生中還有許多人進入特斯拉、微軟、英偉達、谷歌等巨頭從事 AI 相關研究工作。比如 OpenAI 創始成員之一、特斯拉前人工智能高級總監 Andrej Karpathy、前 Google AI 中國中心總裁李佳等。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不少師從李飛飛,或者在李飛飛影響下的學子投身于 AI 浪潮。在《李飛飛自傳》中,她曾形容好奇心就如同北極星,也是一盞人生的探照燈,通過不斷的搜尋、摸索,必定會找尋到那自己熱愛的方向。
這一幕也驗證那句話:產業發展的背後,是一個由學術精英編織而成的龐大網絡。身處科技創業時代,學術背景似乎成為了一種隐形的通行證,這群高學歷創始人正在締造着中國波瀾壯闊的科創年代。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陳曉,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12/543928.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