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奶價不斷下跌、乳企噴粉爆倉,專家:消費疲軟是共同壓力,國内奶業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歡迎閲讀。
紅星資本局原創
記者 | 張露曦 楊佩雯 馮澤洋
編輯 | 肖子琦
" 老板發财。"
" 今年發不了财。現在不管是奶牛還是肉牛,都不景氣。"
在養牛人老宋直播間,類似的對話在最近出現了不只一次。據老宋介紹,其管理着河北秦皇島一家奶牛場,該奶牛場為某頭部乳企供奶。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從今年年初開始,原奶便發生了供應過剩的情況,原奶價格也在不斷下跌,現已跌破成本價。
不掙錢,已是行業對當前牧業的共識。河南鄭州一奶牛場負責人王先生(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當地很多牧場都虧本賣原奶。
上遊的動蕩也影響到了乳企,由于原奶保質期不長,收了大量原奶的乳企會将其噴粉儲存。乳業分析師宋亮 8 月 3 日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國内乳企目前噴粉庫存量在 30 萬噸左右。" 正常來説,噴粉是不應該有庫存的。" 宋亮表示。
原奶價跌牧場虧本賣
牧業面臨虧損乃至生存問題
" 我們這很多牧場都虧本賣原奶。"7 月 31 日,鄭州一奶牛場負責人王先生告訴紅星資本局。
據王先生介紹,其了解到目前周邊牧場原奶售價已跌至 3.6-3.7 元 / 公斤,而一公斤的成本價都在 4 元以上。養牛人老宋 8 月 3 日稱,目前其奶牛場一公斤原奶賣 3.6 元。
紅星資本局查閲農業農村部數據發現,自今年 3 月第三周開始,内蒙古、河北等 10 個主產省份原奶平均價格便持續在 4 元 / 公斤以下,且呈逐漸下滑趨勢。到 7 月份第 3 周,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已跌至 3.75 元 / 公斤。
7 月 10 日,河南省奶業協會發出公告稱,确定 2023 年第三季度河南省生鮮牛乳收購指導價為 3.8-4.2 元 / 公斤,公告中表示,當前奶業生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收購企業要做到應收盡收不限量,确保收購價格不低于最低價格區間。
截圖自河南省奶業協會
但據王先生和老宋給到的最新行情價,當前原奶收購價格已低于河南奶業協會定下的最低價格區間。
" 牛奶保質期短,大家不得不虧本賣。" 王先生稱。
大型牧業企業陸續發布的财報也反映出上遊面臨的困境。
國内四大原奶生產企業優然牧業(09858.HK ) 、現代牧業(01117.HK)、澳亞集團 ( 02425.HK ) 、中國聖牧(01432.HK)近段時間陸續發布盈利警告,淨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滑。其中,優然牧業與澳亞集團由盈轉虧。
優然牧業預期今年上半年應占虧損約人民币 9.5 億元至 10.30 億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淨利潤為 2.19 億元。澳亞集團預期上半年将取得綜合淨虧損約 4000 萬美元至 5000 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約為 3000 萬美元。
相比大型牧場的業績虧損,中小型牧場面臨的或是更嚴峻的生存問題。
" 現在開始,會陸陸續續倒下一批奶牛場。8 月開始做青貯、全貯飼料,有的奶牛場資金緊張買不起飼料、貸不到款,就會倒下。" 老宋表示。
消費疲弱、產能過剩、飼料成本上漲
上遊迎階段性壓力
在财報中,多家企業解釋業績下降時都提到了國内乳制品消費需求疲弱、原奶售價下降及飼料成本增加。
内蒙古一牧場負責人張先生 7 月底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們曾養了六七百頭奶牛,每天能產奶幾噸,并向一些大品牌乳企供奶。不過,大約在兩年前,這些品牌每個月都有幾天會拒收,且不説明理由。在原奶被拒收後,他們只能以低價銷售給第三方," 當時 3 元 / 斤、3.5 元 / 斤的,我就以 1.5 元 / 斤、2 元 / 斤的價格賣給私人了,他們用來做奶制品。" 張先生稱。
該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們前兩年已經把奶牛以肉牛的價格售賣了,現在不再養奶牛了。
據《中國奶業質量報告 ( 2023 ) 》,2022 年,全國奶類產量 4026.5 萬噸,同比增長 6.6%,首次突破 4000 萬噸大關,位居全球第四位。全國存欄百頭以上規模養殖比例達到 72%,同比提高 2 個百分點。中國奶業生產繼續增長,規模化養殖比例進一步提高,但消費增長趨于平緩。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4717.3 億元,同比增長 1.1%,增速降低 10.6 個百分點;人均乳制品消費量 42 千克,比上一年減少 0.6 千克。
"2022 年,全國奶類產量同比增長 6.6%,比消費增速快得多,説明供給增長過快。今年開始,需求并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激增,甚至酸奶、含乳飲料等品類出現了下滑,所以原奶價格上不去。" 宋亮表示。
據新京報報道,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分享的調研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液奶消費出現 8 年來首降,供給過剩在 340 萬噸左右,預計今年過剩生鮮乳将超過 110 萬噸。
消費疲弱、供需不平衡導致原奶價格上不去,飼料成本卻下不來。
據财報數據,澳亞集團上半年原奶平均售價同比下降約 8%,而每千克原奶的飼料成本同比上漲約 7%。優然牧業上半年每公斤原料奶的平均售價同比下跌約 5%,每公斤原料奶的飼料成本仍較 2022 年中期增加約 2.5%。
噴粉庫存達 30 萬噸
發展低温奶和奶酪產品或是突圍方向
因原奶保質期短,不少牧場和保持收奶的乳企會選擇将其噴粉,即将液體生鮮乳經過滅菌、噴霧幹燥等處理成奶粉的狀态,延長保質期。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今年以來,乳企尤其是龍頭乳企的噴粉量及庫存量急劇上升。
" 市場出現原奶過剩情況時,頭部企業的奶源端基本是并購納入到公司,而非合作關系,過剩現象就會非常明顯。" 上市乳企市場人員趙女士(化名)向紅星資本局分析稱。
據李勝利調研的數據,2023 年 2 月,全國奶業二十強企業噴粉 1 萬噸左右的生鮮乳,當前每天噴粉 4000 噸— 5000 噸的生鮮乳,預計今年噴粉庫存達 23 萬噸至 30 萬噸。與此同時,我國進口乳制品大幅下降,今年 1 月— 5 月大包粉進口量減少 33.8%,包裝牛奶進口減少 31.8%。
據宋亮統計,國内乳企目前噴粉庫存量在 30 萬噸左右。
" 正常來説,噴粉是不應該有庫存的。因為噴粉就意味着虧損。" 宋亮告訴紅星資本局,一噸噴粉大概虧四五萬元人民币。
趙女士亦表示,一噸噴粉若能賣出去,虧損是 3 萬元左右,若賣不出去,就虧損 4 萬元左右。
紅星資本局咨詢蒙牛、新乳業等上市乳企,噴粉情況是否屬實,截至發稿時,對方均未正面回復。
對于下一步如何走,宋亮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應對乳業行業的周期性問題,一方面,仍然需要加強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教育,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喝得上、喝得起好的乳品。另一方面,從中長期來看,有基礎營養和專業營養研究和技術儲備的企業,要進一步加快向專業的全家營養、精準營養方向轉型。據其統計,2022 年,分品類看,常温白奶消費量同比增長約 7%,成人奶粉同比增長約 15%,兒童奶粉同比增長約 12%,奶酪類表現也較為突出,同比上漲約 15%。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認為,國内奶業消費還有很大的增長的空間,并不是碰到了天花板。目前行業碰到的問題并不是奶業自身導致的,消費疲軟是各個行業面臨的共同壓力,但要渡過難關,依然要依靠奶企自身。這背後一方面是要靠科技進步,提升單產、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依然要靠市場的擴大,提升牛奶消費,其中發展低温奶產品和奶酪產品是突圍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