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下架兩次的國產神劇《還珠格格》,突然翻紅了,歡迎閲讀。
誰能想到,考古之風突然吹到了一部 26 年前的老劇——《還珠格格》。
眾所周知,這部神劇因演員問題一度下架「消失」。
怎麼會突然掀起讨論呢?
這還得從不久前對《如懿傳》的輿論圍剿説起。
前情魚叔整理過,感興趣的魚友可以復習一下。(内娛天花板級女演員,也「塌房」了)
總之,就是觀眾對《如懿傳》的怒火從劇集、演員,一路燒到了導演。
扒出在一個相關采訪中,導演汪俊有「嫌棄」《還珠》的發言:
「《還珠格格》正經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因為我實在接受不了那種表演,哪有這麼演戲的,太吓人了。」
不提不要緊,一提觀眾逆反。
覺得,你自己拍的劇被罵成這樣,還好意思嫌棄《還珠》這樣的神劇?
于是緊跟着,掀起了一波考古。
誰知網友意外發現,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還珠格格》簡直沒有缺點。
尤其與「塌房」的《如懿傳》相比,内核更是先進。
如今,還誕生出一門「珠學」。
這股考古之風,勾連了《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宮鬥劇熱,也順應了内娛「文藝復興」潮流。
與當下紫薇語音包、永琪表情包一起越來越熱。
加上不久之前,又曝出即将推出高概念反轉版的《還珠格格》。
大家對這部老劇的興趣越來越濃,甚至在神劇地位之上再給它封神。
魚叔看了一些列的考古新發現,覺得樂子确實不少。
咱們不妨湊個熱鬧,一起來看看網友又挖出了什麼好東西。
(此處應有 BGM)
在魚叔印象裏,《還珠格格》當年看起來很歡樂。
但因為本質是瓊瑤偶像劇,大部分觀眾并未覺得這部劇有多深度的内核表達。
誰知最近一考古,《還珠格格》反而被全方位封神。
網友發現,當下内娛影視劇中備受诟病的雷點,它竟然全部完美避開。
先説友情。
用現在的話説,《還珠》是絕對的雙女主劇。
雙女主設定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似乎總是逃不開着墨不均、踩一捧一的塑造問題。
女性友誼的塑造也總是單薄抓馬,常陷入撕叉搶男人的俗套劇情。
但《還珠》完全沒有。
紫薇與小燕子倆人性格截然不同,卻都生動鮮活,各有亮點(主要指前兩部)。
小燕子衝動愛闖禍,可也勇敢、俠義、機靈、善良。
還有很強的女性平權的意識。
她的「大雜院」和「漱芳齋」,一個底層互助,一個上下平等。
在劇中,幾乎是封建皇權統治下的烏托邦桃花源。
紫薇温婉娴靜,但也一樣智慧、堅韌、勇敢、從不認輸。
因「真假格格」事件入獄,她在認罪書上怒寫「狗屁」。
被用刑也帶着姐妹高聲唱歌,絕不低頭。
人物豐滿。
女性友誼更是刻畫得情深義重。
沒有門第、階級、學識之分,而是相互信任、扶持、體諒。
只有紫薇看得懂小燕子的無字信。
也僅僅是一封信就打消了顧慮,甚至決定為了小燕子的安危放棄認父。
生死攸關之際,她仍在為小燕子求一道保命符。
小燕子同樣如此。
為了紫薇能認父,她差點為此喪命。
彌留之際,還在擔心紫薇的信物有沒有丢失。
在宮裏被打,説的第一句話是:「幸好打的不是紫薇」。
魚叔看到有人説,《還珠》讓其第一次看到女性結拜。
也是第一次聽到姐妹對談鮮少出現男人,而是:
「聽到你跟那些規矩挑戰,我以你為榮。」
再説愛情。
有網友考古後發現,《還珠》是稀有的「男性戀愛腦」設定。
爾康與五阿哥動不動就失去理智,為愛發瘋。
紫薇忙着認父,爾康寂寞求關注。
小燕子忙着玩,永琪追着求她開竅。
女主角的存在,不再是照見男主角美好品質的攝像頭。
而是有自己的事業線,因自身魅力被關注。
公子王侯為之傾倒,動辄要放棄爵位,只求與愛人浪迹天涯。
還有,親情。
這是一個尋父故事。
但紫薇卻一路從尋父、愛父,再到粉碎濾鏡。
蔑視皇帝的多情搖擺,為女性命運叫屈。
「你配不上她」
也成全了這部劇反帝、反封建、反禮教、反階級,歌頌自由的内核。
劇中的上位者被底層出身的「民間格格」教會愛與尊重。
情感超脱于身份地位,人的尊嚴也拒絕被階級壓垮。
經由上述一系列的考古,魚叔也驚覺。
似乎 26 年過去,國產劇不止在女性角色塑造上筆力日漸不如。
連反帝反封建的内核也丢了,變成唯「出身論」的重鎮。
「影視劇就是中國最封建的地方。永遠按地位、按财產來分配顏值,按顏值來分配道德和未來。」
更有趣的是,《還珠》在此次翻紅之前,倒是被罵過很長一段時間。
一方面,是「反瓊瑤小説」風潮的興起。
還珠主角團被重新解構,變成了只知戀愛、無視社會責任的自私逃跑者。
女主角們三觀不正,情種只出生在大富人家,因為不識人間疾苦。
「" 反瓊瑤小説 " 是出現在網路上的一種小説新類型,主要以穿越、重生等方式颠覆瓊瑤小説内容,書寫反對瓊瑤愛情至上、一味示弱從而抛棄社會責任、無視道德倫理的内容。其中主要改寫的集中在《新月格格》《梅花烙》《還珠格格》三部中,當然還有《情深深雨蒙蒙》《一簾幽夢》等小説。」
一個熱度比較高的例子,是「香妃」含香與蒙丹的私奔。
以前都覺得是倆人衝破封建禮法束縛,為愛與自由而逃學生。
如今風評卻成了含香作為公主和親,卻不顧責任與家鄉命運的自私叛逃。
加之如今階級固化,貧富矛盾深化。
還有人直接覺得,含香與其跟一無所有的青梅竹馬蒙丹私奔,不如選皇帝。
保守風氣下,輿論環境重燃對傳統秩序的追求。
于是「小燕子」式的底層女主角也漸漸被淘汰。
紫薇也成了「私生活不檢點的私生女」,茶言茶語表演聖母。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尊貴的「嫡女」「公主」「上神」出現,上演所謂的大女主故事。
就像現在很多人會覺得,有家世知書達理的知畫才真正與五阿哥相配。
「小燕子沒文化沒教養,根法沒法比」
另一邊,《甄嬛傳》和宮鬥題材劇的翻紅,也讓令妃與皇後的口碑對調。
之前,網友扒出不少細節,證明令妃并非純善,而是為了谄媚皇帝讓自己上位才護着主角團。
她暗示皇帝認女兒,讓紫薇進宮,都是為了對自己有所助益。
反倒是皇後正直自尊,不願巧言令色。
她懷疑追問小燕子的身世,是為了維護宮中秩序。
當真假格格的事情暴露,皇後執着奉勸皇帝查明真相,不要再次被蒙騙,為此不惜斷發明志。
這一情節又恰好與《如懿傳》呼應。
如今,鑑于後者的口碑垮塌,《還珠》中的皇後塑造也就成了正面例子用以拉踩。
看得出來,《還珠》不管是翻紅還是被罵。
反映出的大多不是劇集問題,而是大眾觀念和輿論風氣的變化。
大家想表達,影視只是素材。
平心而論,《還珠》不是什麼完美的劇。
故事如打鬧,台詞充滿現代感,一些情節也幾乎玄幻。
(我到現在都想知道紫薇跟馬説了啥)
演員表演也确實以誇張為主,説台詞時頭部過分靈活。
甚至,第二部中翰軒棋社、紫薇被拐入青樓等虐女情節也在被重新審視。
但《還珠》能在當時成為爆劇,以及如今翻紅,确實有多方面因素。
除了劇集本身的俊男美女陣容、輕松故事走向、緊密情節設定、彼時熱度正高的自由話題。
傳媒條件以及當年開放的社會風氣都是助推。
1998 年,香港剛回歸,兩岸關系也漸緩。
台劇進入内地,兩地演員出現在同一部劇中。
觀眾在春晚上相約九八,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讓我現在想起這部劇,都依稀記得千禧年前的暖陽照在院子裏,現實還未有重量。
如今回望這部劇,也很難不帶上時光濾鏡,感嘆當年影視劇中激昂的生命能量和高濃度的情感狀态。
尤其是人長大後,親歷知曉社會的艱辛、人情的善變。
就更如瞻仰遺迹般,珍惜品味那時的時代風貌。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潇潇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悦。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
説到這,不知是不是魚叔的錯覺。
觀眾似乎開始自發尋找一些「高能量」的劇集内容,和一些「非主流」類型的女主角。
《還珠》之外,另一部神劇《潛伏》也在翻紅。
其中熱度最高的,就是姚晨飾演的翠平。
她與小燕子這個角色有許多共通之處:沒文化、愛動拳腳、總出意外 .....
很多人覺得翠平執行潛伏任務時蠢到家,總在給餘則成「拖後腿」。
如今卻一樣口碑反轉,被羅列起優點。
這類草根出身、身強體健、生命力頑強的女主角被一個個挖出來。
大家不再審判其女性意識的先進或落後,而是給予前所未有的包容。
甚至,從她們身上的生命力與戰鬥力中獲得某種振奮與治愈。
這不僅體現出「愛女意識」的加深,也反映出觀眾對當下女性角色塑造的不滿。
而一個個神劇翻紅,也用來提醒當下内娛影視劇的落後與貧瘠。
逼得觀眾自己找尋敲擊當下腐朽影視觀念的錘子。
嫡庶尊卑争寵奪愛已經發膩,「王侯将相,寧有種乎」的故事值得被重新講述。
現實無力處,影像更該有力。
曾經觸摸過自由和力量,又怎麼甘願躲回殼中,在狹小天地間看曾經亮起的火種一寸寸熄滅。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