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萬億低空經濟透視:一個超級風口的迅速起飛與終極驅動,歡迎閲讀。
熱風口需要冷思考。
(第十二屆中國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的無人機,來源:钛媒體 APP 拍攝)
萬裏之外的俄烏戰争,綿延逾 900 天,讓無人機作戰的優勢在現代戰場充分展示;近來朝鮮半島局勢突變,無人機的一次行動成為導火索。
在國内,每一次低空經濟相關的政策發布或會議召開,都能在二級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11 月 5 日,工信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推動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受此消息催化,低空經濟板塊情緒再度高漲,晨曦航空(300581.SZ)、中信海直(000099.SZ)連收兩個漲停板,且 4 日漲幅分别高達 51.33% 和 33.36%,中國衞通(601698.H)、中國衞星(600118.SH)、ST 觀典(688287.SH)4 日漲幅也均超 20%,這還只是今年以來該板塊間歇性行情中的一次。wind 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8 日,低空經濟指數(8841750.WI)年内漲幅高達 44.69%,更有熱門個股實現幾倍級漲幅。
交易所外,低空經濟起航,不僅行業内外企業蜂擁布局,各地方政府亦紛紛入局,發力搶灘新賽道。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4 日,今年新增注冊低空經濟相關企業 7531 家,全國 22 地發布低空經濟行動方案。
創投資金也沒閒着,企查查數據統計,年内共發生 76 起低空經濟相關融資事件,同比增長 70.47%;披露融資金額超 80 億元,同比增加 77.78%。
一時間,低空經濟俨然當紅炸子雞。
然而,據钛媒體 APP 走訪及梳理發現,低空經濟如 2022 年的儲能一樣,眼下正上演 " 一邊狂熱,一邊盈利艱難 " 的劇本。最新的三季報顯示,低空經濟概念 70 家上市公司中,超過半數未能實現盈利增長,核心環節甚至普遍虧損。
業内人士紛紛向钛媒體 APP 表示,低空經濟方興未艾毋庸置疑,但熱風口也需要冷思考:即便政策自上而下加碼,低空經濟發展初期橫亘的核心難題——成本高、不經濟、可持續的商業場景不足、產業鏈不完善等,很難快速解決。
對此,钛媒體 APP 通過梳理和反映這個超級風口從崛起到爆發以及伴生的困境、隐憂,嘗試探尋其在政策加持下持續發展的動向、路徑、展望及自我完善的邏輯。
政策催化
11 月 6 日 -10 日,第十二屆中國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在四川綿陽召開。五天會期,吸引國内外 150 餘家部門展出 1000 餘項 " 高精尖 " 展品,讓其成為觀察前沿科技發展變化的一個視窗。
钛媒體 APP 現場走訪發現,低空經濟在整個科博會上占據很大篇幅,是絕對的人氣板塊。從消費級到工業級、軍用級無人機,從地方民營企業到再到央國企、科研院所,紛紛在館内展出了其最新的低空經濟產品。
這只是低空經濟站上風口的一個縮影。
即将于 11 月 12 日 -17 日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将再次引人矚目,屆時包括小鵬匯天的 " 陸地航母 " 無人機裝備、航天彩虹的彩虹 -7 隐身無人機在内,一大批低空領網域科技企業将攜最新的產品、服務和創新應用場景亮相。
钛媒體 APP 粗略梳理,今年來,這樣的展會或論壇頻頻在全國各地上演,甚至每個月都有直接以低空經濟命名的展會或論壇召開。科博會現場多展商向钛媒體 APP 表示," 今年到各地參展的頻率明顯有所增加。"
低空經濟,是在垂直高度1000 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 3000 米的的空網域内,以垂直起降型飛機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載體,涵蓋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網域綜合發展的的綜合性經濟形态。
國内低空經濟火熱的推力,首先是政策驅動。
" 低空經濟具有高科技主導、高效能運營和高質量發展等核心特征。" 某軍用無人機企業相關負責人劉軍(化名)向钛媒體 APP 表示,在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區網域協調發展和國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國家自然要大力發展該產業。
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可應用場景多,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在此背景下,政策從頂層規劃與地方支持兩方面密集出台。
回溯來看,早在 2010 年 11 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就發布《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網域管理改革的意見》,首次明确了深化低空空網域管理改革的總體目标、階段步驟和主要任務。此後數年,國務院、民航局等間或有關于低空、通用航空、無人機等的政策出台。
到 2023 年開始,低空經濟相關政策密集發布,尤其是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 " 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4 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正式步入發展 " 元年 "。
頂層規劃提綱挈領,地方政府快速跟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 29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将 " 低空經濟 " 寫入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且北京、廣州、成都等 22 地已出台低空經濟相關規劃或支持政策,競逐 " 天空之城 "。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讓各地的低空經濟市場打開了想象空間。賽迪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 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為 5059.5 億元,增速高達 33.8%。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 2025 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将達到 1.5 萬億元,到 2035 年更有望達到 3.5 萬億元。
放眼全球市場,蒂爾公司預測,在地緣政治事件頻發、新型戰争形态出現的背景下,全球軍用無人機采購支出将從 2023 年的約 121 億美元增加到 2032 年的 164 億美元;民用無人機市場不斷細分,未來十年内整個行業的復合年增長率将超過 6%,是景氣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業績遇冷
萬億藍海市場在前,各地紛紛搶灘布局。比如,廣東提出到 2026 年,低空經濟規模超過 3000 億元,基本實現低空產業鏈自主可控;北京提出力争通過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 5000 家,產業規模達到 1000 億元;上海提出到 2027 年,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實現 "100+" 低空飛行服務應用場景。
產業鏈内外企業亦跑馬圈地,欲乘風而起。深城交(301091.SZ)布局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多個城市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布局規劃等低空服務項目;蘇州高新(600736.SH)拟 1 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蘇州高新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規劃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纖維骨架龍頭恒天海龍(000677.SZ)則公告成立子公司多弗海龍,主要從事與飛行控制系統相關的產品與系統的研發、制造、安裝、測試和銷售自產產品;國内直升機通航運營龍頭中信海直更是直言欲将低空經濟打造成第二增長曲線。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政策催化頭頂的這片天空,但要形成產業絕非一日之功。眼下,低空顯然還難言經濟。
三季報顯示,納入 wind 低空經濟概念的 70 家上市公司中,35 家營收下降,39 家歸母淨利潤下降。這其中,甚至有 18 家錄得虧損。
低空經濟涉及上遊原材料及零部件,中遊載荷、低空產品、地面系統,下遊產業應用等。也有将低空經濟總結為 " 天地人機 " 四個關鍵要素,即開放的空網域、地上的基礎設施、專業的人才和產業鏈的配套。但無論怎麼劃分,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是基本特征。
A 股工業無人機第一股縱橫股份(688070.SH)董秘李小燕向钛媒體 APP 直言," 當前,低空經濟產業全鏈網域發展理念尚不成熟,整體相對松散,技術、資金、空網域開放、立法及配套產業之間缺乏有效協同,且產業間各鏈網域發展不同步。"
(低空經濟產業鏈,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以具備先發優勢的無人機來看,前三季度,4 家公司中 3 家營收下滑,僅縱橫股份營收增長;4 家歸母淨利潤均大幅下滑,其中 3 家虧損,僅航天彩虹錄得 616.52 萬元的淨利。
以軍貿為主業的中無人機舉例,前三季度僅實現營收 3.69 億元,同比下降 71.98%;虧損 8274.92 萬元,同比下降 134.07%。
宣稱國内領先的無人機禁毒服務供應商的觀典防務不僅前三季度營收同比降 56.28% 為 7426.06 萬元、虧損 6080.56 萬元,還因實控人違規占用資金剛剛遭 "ST"。
江蘇一民營無人機企業市場負責人楊雨(化名)也向钛媒體 APP 表示," 賽道一旦顯現熱鬧,則擁擠和内卷随行。" 其以公司所在的消防領網域舉例,僅該細分賽道,競争企業就超過千家,而為獲取訂單,多同行打起了 " 價格戰 "。
發展多年的無人機行業營收尚且如此,較為成熟的測繪、禁毒、軍工等領網域應用亦難持續性盈利,更遑論剛剛開始的物流應用,以及 eVTOL、飛行汽車等尚未全面商業化的細分賽道。
初期難 " 經濟 "
" 樂觀預期與現實業績之間的差距在新興產業中比較常見,當前的業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空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 多位行業專家和業内人士均向钛媒體 APP 表示,目前,低空經濟仍處于發展初期,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市場需求也不穩定,這都對企業的業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就告訴钛媒體 APP," 前期研發及設施建設的高昂支出,構成重大财務負擔;法規體系尚處于初步建設階段,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低空經濟依賴于消費者意識與需求的覺醒,當前市場接受度有待提升;行業内外的競争壓力,特别是來自已有成熟行業的跨界滲透,加劇了生存挑戰。"
換句話説,發展初期的低空經濟,成本偏高,并不具備經濟性。近日德國 eVTOL 企業 Lilium 因資金短缺無法維持兩家主要子公司運營而正式申請破產的新聞就将低空經濟的成本問題攤開擺在大眾面前。
劉軍告訴钛媒體 APP,由于低空經濟產業鏈尚不成熟,從研發、材料、開模、生產到适航認證等各環節成本均很高。以 eVTOL 為例,随着一些企業陸續進入适航認證和商業化應用階段,後續所需資金額或仍高達億元級甚至十億元級。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任何部門或個人設計民用飛行器,應當向民航局申請并獲得型号合格證(TC);制造民用飛行器,需經生產許可審定并獲得生產許可證(PC);使用民用飛行器,需要經單機适航檢查并獲得單機适航證(AC)。此外,特定型号的飛行器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之前,需要獲得運營許可證(OC)。現有的 eVTOL 适航審定實踐中每個項目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進行處理,每個項目需單獨制定專用條件。
一般而言,傳統固定翼小飛機獲取 TC 證需 3 年左右,而 eVTOL 從研發到取證至少需要 5 年。
" 沒有 PC 證其實也可生產和銷售,但產量明顯有限。沒有規模化,就沒法降低成本,也就無從談盈利。" 長期關注低空領網域的投資人李明(化名)告訴钛媒體 APP,目前多數 eVTOL 企業都還停留在 TC 環節,商業化任重道遠。
公開資料顯示,沃蘭特 VE25-100、沃飛長空的沃飛天馭 AE200、時的科技 E20、御風未來 M1B、小鵬匯天 X3-F、峰飛的盛世龍等機型均處于民航局的 TC 申請受理環節中。
僅有億航智能(EH.US ) 的 EH216-S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率先在去年 10 月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 TC 證,成為全球首個獲得 TC 證的 eVTOL 企業。今年 4 月,億航 EH216-S 又獲得 PC 證。不過,億航的 eVTOL 目前面臨一些約束條件,比如僅限晝間運行、只能在人口稀少地區上空飛行等。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該機型取得适航認證并進入量產交付,億航智能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超 4 倍,但依然處于虧損狀态。
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也是掣肘低空經濟發展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李小燕談到," 目前,低空空網域的使用和管理依然以傳統機場和航路為主,導致操作靈活性不足。低空經濟發展依賴低空空網域的開放,當前仍需從政策法規層面加快推進,同時亦需要政府配套對空網域管理、低空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跟進。"
(科博會現場,來源:钛媒體 APP 拍攝)
基建之于低空經濟,可類比十多年前的充電樁之于新能源汽車。好消息是,多個省市已規劃了各類起降點等物理基礎設施建設及通信、氣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廣州計劃到 2027 年建成 "1+5+100" 的地面起降設施;杭州計劃到 2027 年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場(點)275 個以上,開通低空航線 500 條以上;上海計劃将分階段、分區網域逐步實現基于 5G-A 網絡的低空智聯網覆蓋;四川計劃到 2027 年,建成 20 個通用機場和 100 個以上垂直起降點,實現支線機場通航全覆蓋。
技術和場景驅動未來
" 臨空管理、基建不是問題,交給時間。決定低空經濟持續性發展的關鍵,還是技術和需求。" 在李明看來,低空是交通,但目前的應用都只在應急救援、特種運輸等補充場景或高價旅遊體驗,唯有場景拓展和技術驅動降本下的安全通用,才是未來。
萬聯證券屈放也告訴钛媒體 APP," 要解決低空經濟成本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規模化的市場,但在此之前首先需要解決技術上的突破。" 其指出,無人機方面的核心技術主要在續航裏程、載重量以及高清成像等問題,而飛行汽車則包括飛行系統、電池安全性、低空智能交通管制等,直升機則是技術與人員方面與西方差距較大。
實際上,通過技術降本已經在實踐中。華豐科技(688629.SH)主業為低空經濟裝備鏈接系統,其正致力于通過對電氣線路互聯系統的設計、集成和優化,降低成本,讓飛機能夠更好地實現 " 飛得起 "。
(華豐科技展出的產品,來源:钛媒體 APP 拍攝)
科博會上華豐科技展區工作人員以一款連接器向钛媒體 APP 舉例," 我們現在盡量在原來常規的產品上做輕量化和低成本的方案,比如原來外殼是金屬材料,像鋁合金等都偏重,我們現在采用復合材料,機械強度能達到鋁合金的 70%,但它的重量只有原來約 1/3,價格也更低;導線也能減重和降成本,比如将原來的銅材替換成現在的銅包鋁等;同時,公司優化產品結構,也能實現減重和降本。"
楊雨對場景驅動保持一樣的觀點,其認為,場景拓展的前提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并認可低空的價值,在規模未快速形成、成本難大幅度降低的階段,可以先從消防、應急、巡檢、農業植保、物流等 To G 或 ToB 的市場滲透。
"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需要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支撐,從低空經濟典型應用場景來看,包含工業無人機批量應用采集時空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的低空數字經濟,以及低空物流及低空載人交通等領網域。" 李小燕説,低空數字經濟領網域,目前在城市管理、安防巡查、電力巡檢、生态治理等領網域全面應用還需一定的周期,尤其是方案完善、AI 應用方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在低空物流方面,目前受制于產業、技術、政策發展限制,存在成本較高短期内無法大規模普及等問題;在低空載人交通方面,尚面臨成本、安全、基礎設施、監管法規等方面的挑戰,預計規模應用比物流更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發展初期的投入甚大,業内普遍希望政府牽頭,扛起支持產業的耐心資本的大旗。屈放就指出," 讓低空經濟真正市場化,可以采取政府研發 + 企業降本增效兩步走的方式,對與低空經濟龐大的研發支出,企業難以承擔,需要政府通過產業基金結合科研院所的研發實力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而企業的強項在于降本增效,也是推動市場化的關鍵一步,雙方的結合可以加速低空經濟的落地。"
近期,已有北京、廣州、重慶、蘇州、武漢、江西等多地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規模從 10 億元到 200 億元不等。
比如,武漢提出市、區共同形成總規模不低于 100 億元的低空經濟發展基金群;蘇州在今年新籤約了 16 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總規模超過 200 億元;深圳拟發起設立總規模 100 億元的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高端裝備等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