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又是杭州,又一個全球第一,歡迎閲讀。
下一個前沿。
作 者丨姚西西
華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
當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預言 " 物理仿真是 AI 下一個戰場 " 時,一家中國公司正決意揭開屬于空間智能時代的資本序幕。
2025 年 2 月 14 日,港交所最新信息披露,作為杭州 " 六小龍 " 之一的群核科技将再次衝刺 IPO。
群核是一個略顯陌生的名字,它目前的核心產品也非大多數人熟悉:酷家樂。這是一款 3D 設計軟體,其經典應用場景是裝修房子。通過它,設計師可在電腦螢幕上,勾勒出許多人夢想之家的模樣,讓虛拟等同現實。
但若僅僅把群核科技看作互聯網家居企業,那會是對它最大的誤解。這家曾被投資人視為 " 拿着錘子找釘子 " 的公司,如今已是" 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 "的候選人。
從設計工具軟體,到具身智能的 " 數字道場 ",群核科技的 IPO 之路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資本突圍,更映射了中國硬科技企業,從應用創新走向基礎架構躍遷的野心。
當算力提升 1000 倍,人類該研究些什麼?
畢業于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順利獲得英偉達全額獎學金,赴美國工科名校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槟分校(UIUC)深造的黃曉煌,就曾被導師抛出上面這個問題。
如果選擇模拟人腦運行的場景,那可能會做出 ChatGPT 和 DeepSeek 模型。但黃曉煌選擇了另一個答案——模拟物理世界的運行。
那時,沒有人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2010 年,黃曉煌從 UIUC 碩士畢業,按部就班地進入英偉達工作。但一年後,他就決定和浙大的同班同學,後來也一起就讀于 UIUC 的陳航回杭州創業,因為硅谷那裏 " 沒什麼意思 "。
" 每天按時上下班,感覺工作沒有成就感,節奏太慢,我的青春都浪費了,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黃曉煌説。
▲浙大求學期間,黃曉煌、陳航與室友們的合影。
(來源:浙江大學公眾号)
2012 年,他們又一個電話把 UIUC 的同學,本科畢業于清華的朱皓從亞馬遜叫了回來,一起合夥。
" 我是福建人,福建文化就是成年了就要出去闖一闖," 黃曉煌説。
十多年前的杭州創業圈,O2O 和移動互聯網正如火如荼。但這三位極客卻執着于用 GPU 算力解決 " 物理正确渲染 ",這樣拗口的冷門課題。
" 物理正确渲染 ",簡單來説,就是要讓計算機繪制出來的影像看起來和真實世界中的物體一模一樣。尤其是在難度較大的光影效果上,務必要符合物理規律。比如蘋果不反光,但特定角度看到的金屬勺子就會反光。
創業伊始,他們到浙大找老師借了個二三十平方米的辦公室,沒錢招人,就在學校招實習生;最窮的時候,還在學校講講課,講完課順便招人。
他們的渲染圖可以實現與真實世界完全一致的視覺效果,但這不是一門好生意。
為了把技術轉化為產品,他們做過電影,做過展廳,做過人機互動。常常為一兩萬元的項目,三人通宵達旦地編程。
而且,酬勞還很難順利拿全,有次尾款催到最後,拿到的是一台筆記型電腦。
GPU 這個詞,對于當時的風投機構和政府基金來説,也太陌生了,公司融資也因此屢屢碰壁。
轉機出現在 2013 年,他們發現家裝設計師需要 8 小時渲染的效果圖,用雲端 GPU 只需 10 秒鍾。
這個後來被命名為 " 酷家樂 " 的產品,意外擊中了中國房地產黃金期的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之前的黃曉煌,自己一套房子都沒有,根本不了解裝修是怎麼回事。但這不妨礙他拿着 " 錘子 ",找到了家居設計這枚 " 釘子 "。
" 所見即所得 " 的體驗,讓酷家樂背後的群核科技快速成為中國最大的空間設計行業參與者,截至 2023 年,約占 22.2% 的市場份額。
家居設計之後,群核科技還抓住了工業 4.0 的機遇,進入工業生產領網域,幫助傳統工廠更新柔性生產線,也算是培育來了新的增長點。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 2023 年平均月活用户量衡量,群核科技已是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台。2024 年,其平均月活躍訪客數為 8630 萬名,產品覆蓋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黃曉煌始終保持清醒:" 我們真正的錘子,是重構物理世界的能力。"
如果説重構物理世界聽起來太復雜,那麼換個例子:如何讓機器人學會幫你疊被子?
這是黃曉煌經常講給大家聽的 " 疊被子困境 ":目前 AI 大模型的水平,足以讓機器人明白疊被子是什麼流程,也能判斷哪床被子疊好了,或者沒疊好。但它很難親自上手去疊。或者説,當機器人學會疊一床被子後,換個形狀它就又不會了。
這是因為,這些模型和機器人目前所掌握的大量信息,主要都只是來自互聯網上的文字或者影像,但這些内容難以訓練出他們對真實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推理。
黃曉煌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海量可互動的三維數據,讓機器人理解,如何擺放床,衣櫃門就可以打開;杯子要放在哪裏,才不會從桌子上掉下去。
酷家樂的成功,剛好讓群核科技積累了 3 億多個 3D 模型,以及不計其數的物理正确的三維場景。只需要一個機會,他們就可以往物理世界前進更多。
2018 年,機會來了。
群核科技與帝國理工學院、南加州大學共同發布了一個室内智能數據集方案,這也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室内場景認知深度學習數據集。它包括 1600 萬組像素級标籤數據,1.5 萬組視頻數據,總計約 1 億 3 千萬張影像數據,推出備份受學術界追捧。
不久,群核科技就收到了一封來自硅谷最大公司的郵件,希望跟他們進行空間智能的合作。
黃曉煌的第一反應是詐騙:幾萬億美元的大公司,怎麼會找地球另一邊的創業公司合作空間智能?
當然,後續還是發生了真實的合作。黃曉煌這才發現,大公司在解決了算力、算法問題之後,缺少海量的、可互動的、物理正确的三維數據,而這是群核的機會。
此後,随着國内具身智能的爆發增長,群核開始與國内頭部公司合作。比如華為天才少年 " 稚晖君 " 的智元機器人,便選擇了群核科技提供的機器人訓練數據解決方案。
到了這一階段,如果再説群核科技只生產家居設計軟體,就仿佛在説英偉達只會賣遊戲顯卡。
更何況,市場前景足夠廣闊。群核科技招股書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顯示:到 2028 年,中國空間設計軟體市場規模為 68 億元。
相比之下,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預測,2024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 10.17 億美元,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将達到 150 億美元。
具身智能的訓練數據需求,将因此迎來爆發式增長。
" 這個時候,我覺得技術奇點到來了,我們的機會也來了。" 黃曉煌説道。
于是,2024 年 11 月 20 日,第九屆酷 + 科技峰會的聚光燈下,群核科技 CEO 陳航亮出了公司的技術底牌:基于 GPU 高性能計算的物理世界模拟器。
這場發布會上,群核科技公開了兩大核心引擎啓真(渲染)引擎和矩陣(CAD)引擎的神秘面紗,推出了面向未來的群核空間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
啓真引擎的誕生,同樣源于群核科技對 " 所見即所得 " 的極致追求。比如在當下火熱的跨境電商領網域,基于此引擎的酷家樂棚拍解決方案,就深受出海賣家青睐。
如果説啓真引擎負責 " 造夢 ",矩陣引擎則負責 " 落地 "。群核自研的 CAD 大模型能夠實現對空間更準确和結構化的表述,這是 AI 在物理世界產生價值的基礎。
空間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則可能象征着群核的 " 未來 "。這個全球最大的室内場景認知數據集平台,架起了數字仿真與物理現實之間的橋梁,可以讓開發者在虛拟環境中訓練 AI 生成内容模型,增強具身智能的認知能力。
這給了黃曉煌充足的自信。從技術底層來看,能綜合"GPU 算力集群 + 物理世界模拟器 "這兩個标籤的公司,市面上幾乎沒有對标。
但這樣的獨特性,能受到資本的青睐嗎?
其實,這已經不是群核科技第一次衝刺 IPO 了。
度過早期的艱難後,酷家樂成為 " 互聯網 +" 時代的重要玩家,也收獲了資本的賞識。7 輪融資中,不乏高瓴資本、順為資本、IDG 資本、經緯中國等明星投資機構。
2021 年 7 月,群核科技以 "3D 雲設計第一股 " 的名義衝刺赴美上市。人們用來對标它的競争對手是土巴兔和齊家網。
不太走運的是,當年的中概股在美股市場面臨較大的監管不确定性,3D 設計的故事也沒有被買賬。幾經波折,群核科技在當年底放棄美股上市,并考慮前往中國香港。但一直也沒有傳出更多進展。
▲從左至右:朱皓、黃曉煌、陳航
直到去年,随着被稱為 "AI 教母 " 的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投身空間智能創業,一個萬億級别的新賽道正式出爐,群核科技也找到了面向資本市場新的叙事。
2024 年末,李飛飛創立 World Labs 發布初步成果:其首個空間智能模型可以僅靠單圖就能生成 3D 世界。比如把平面的旅遊照片,瞬間變成可自由穿梭的實景;輸入古色古香村莊的影像,馬上就可以生成 3D 村莊世界;包括梵高名畫也能變成可實時互動的 3D 場景。
業内預測,這會為遊戲、電影等創作領網域帶來重大變革,甚至在醫療領網域,空間智能也有望助力醫生更直觀地了解人體這一特殊的 3D 世界。
然而,一個不能回避的話題是:群核科技的主要收入仍然來自酷家樂的訂閲服務。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酷家樂的訂閲模式為群核科技貢獻了 98.3% 的收入,而包含模型服務、技術配置服務及客户培訓在内的專項服務收入,僅占總營收的 1.7%。
換句話説,更高階與終極的空間智能,依然還只是群核的遠水。
資本市場因此擔憂其技術的變現能力。無論中美," 空間智能 " 都是一個火爆的新興概念,但也受到概念炒作的質疑。
據顯示,群核科技成立 14 年累計虧損超 17 億元,雖然過去三年的虧損已經明顯收窄,但其未來增長也面臨挑戰。
群核的業務目前主要集中在國内,其深耕七年的酷家樂國際版產品 COOHOM,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給公司貢獻的海外收入僅占營收的 7.4%,而國内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也為其可持續增長籠罩陰影。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要求群核需證明其能突破行業邊界,實現從工具層向系統層的進化能力,要完成這些,顯然是需要更多的資本,上市因此變得關鍵。
李飛飛最近在《經濟學人》撰文指出,空間智能的應用前景無限。想象一下能夠在家中導航并照顧老人的機器人;為外科醫生提供的一雙不知疲倦的額外雙手;以及在模拟、培訓和教育中的用途。
她相信,這是真正的以人為中心的 AI,空間智能是其下一個前沿。在人類身上花費數億年才進化出來的能力,在計算機上只需幾十年就出現了。而我們人類将成為受益者。
群核科技的工程師們,在杭州搭建的數字世界基座,或許就是加速這一進程的關鍵,也是這場人機互動更深層次革命的開始。
[ 1 ] 群核科技港交所招股書
[ 2 ] 《李飛飛:AI 革命始于大語言模型》經濟學人
[ 3 ] 《" 杭州六小龍 " 首個 IPO 來了!群核科技再遞表," 空間智能 " 有新故事?》新浪科技
[ 4 ] 《酷家樂黃曉煌:" 逃離 " 硅谷,扎根杭州,靠技術拼出行業獨角獸》杭州市創業投資協會官方公眾号 " 造夢之城 "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閲《華商韬略》,為了便于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标華商韬略公眾号,感謝支持,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韬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蟲創意、東方 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華商韬略旗下公眾号,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系:010-65580525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号【特色成長計劃】
籤約賬号【華商韬略】原創内容
◆◆◆
"點贊" 是喜歡," 在看分享 " 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