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我們到底是恨楊笠,還是京東,歡迎閲讀。
京東和楊笠這件事情,很有意思,周五的時候,很多朋友甚至同事都在問我,你怎麼不寫?我不知道怎麼寫,因為我想不明白,大家到底是恨楊笠,還是恨京東。
如果是恨楊笠,為什麼所有的解讀,不分析楊笠反而都是在解讀京東。如果是恨京東,為什麼要拿楊笠做幌子卻無法找到其他恨意。
人最怕什麼?最怕軟肋。
在京東和楊笠這件事上,沒有彼此,彼此都沒有軟肋,有了彼此,彼此就是彼此的軟肋。
楊笠不代言的時候,搞她有什麼意思?搞了可能又變成她脱口秀的案例,被侮辱一番,自讨沒趣;京東不找楊笠的時候,怎麼搞它?這麼大的企業,早就系統完善,很難挑出問題;兩者合二為一的時候,就像氫氣遇到氧氣,形成了水,有了沸騰的機會。
舍得、海瀾之家、英特爾、寶潔、小鵬、長城等多個品牌的遭遇,都驗證了這個心态。但是别人的一再失誤,都沒有讓其他廠商的市場部清醒起來,因為流量至上的心理,再次驗證了很多大廠市場部戰略思維缺位的弊病。
人人時代,媒體懂的道理,所有流量參與者現在都懂,只有企業才是軟柿子,捏它,準爆汁兒。
我最後的結論是,企業要清楚的知道,在今天的輿論環境中,在流量面前,你是軟柿子,你沒有強硬的能力和本錢,哪怕你大如農夫山泉,老如聯想,正如京東,強如阿裏,沒有什麼是情緒不能衝垮的,在情緒面前,商業脆皮如薄冰。
先看一下時間軸。
10 月 14 日,楊笠與京東的第一張海報出現。
10 月 16 日,章澤天參與光明會的謠言報警結束。
10 月 17 日,事情失控,楊笠成為男性讨伐對象,流量爆發。
10 月 18 日,京東金融擠兑的謠言出現。
10 月 19 日,京東 90% 員工為女性的謠言出現。
10 月 19 日,京東參與全球契約組織謠言出現。
整個事件的解讀走勢,與傳統媒體時代截然不同,如果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大概率在 17 日就會結束,媒體批評京東找楊笠合作,但是後續的各種江湖傳言不會出現。但是十五年後,事情的走向就截然不同,企業不僅僅要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買單,而且還要付出成倍的代價。謠言,你也要買單,你委屈也沒辦法,上一次的經典案例就是奧運會期間的伊利乒乓球代言事件。
我們有什麼啓發呢?别人的摔跤,我們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看清摔跤的姿勢。所以大廠傳播團隊經常去復盤别人的錯誤,京東和楊笠的危機,據我所知,已經成為研究案例。
首先,對外任何合作,輿情風控要與法務風控一樣重要。
外界輿論對企業的影響,現在是歷史最高峰,企業已經沒有所謂的内部信息了。極度透明的社會,你所有的行為都呈現在大眾視野裏,公關作為處理輿情的部分,它的重要性已經與法務一樣。
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輿論環境,技術走到這一步了,大家都有説話的權利,企業改變不了什麼,海量的内容傳統的編輯模式也無法處理,人們只能擁抱算法,企業能做的事情,就是研究一下,如何在算法面前,确保自己不被流量傷害。
老幹媽、海天醬油、農夫山泉、西鳳酒、涪陵榨菜、飛鶴奶粉無數傳統企業,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從未遇到過輿情危機,他們甚至一度認為自己不需要公關部,但是在流量時代,他們一個也沒逃過,開始一個接着一個被拉下水,鞭打一頓。
如今電商行業的公關最喜歡説什麼?我們早就不打了,沒什麼價值。但是事實大于雄辯,沒有一家企業是安全的,公關部不僅僅有價值,而且要變成所有企業的共識,必須有,且必須上升到戰略高度,一切對外的溝通,公關部都要起到風控作用。
在充滿競争的商業社會裏,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競争,而是自己犯錯。尤其是對于京東這種已經發展多年的成熟企業來説,產品和系統已經越來越穩定,如果自己不犯錯,外界很難再讓其陷入輿論困境。
攻擊京東的機會不常有,而攻擊楊笠的機會一直在那裏。
所以,加強公關對其他業務部門的輿情風控,避免自己犯錯,是核心工作,市場營銷可以成就你,但是輿情危機也可以毀了你。在過去其他部門可以不尊重公關,但是在未來,這種心态只會害了自己。
其次,數據分析,要時刻掌握宏觀的社會情緒走向。
這幾年,流量的加持之下,整個社會共識其實越來越少,價值觀對立,情緒對立越來越嚴重,大家表面上不表露出來,但是在很多大是大非上,有着本質的衝突。
司馬南曾經一度如魚得水,利用一股情緒,成為了千萬級别大網紅。當他認為他就是社會共識的時候,他開始自信的走出辦公室,去陝西、河南走訪。最終發現,自己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那個人,去了西鳳酒,成就了夾頭酒,去了一趟胖東來,結果直播被勸退,吃兩極分化情緒飯的流量,最終不得善終。
楊笠本質上,也是這種人,靠男女對立存在,原罪滿滿。
據我所知,現在真正一流的大企業早就開始從宏觀層面上,研究社會的情緒走向。因為情緒是凌駕于公關之上,更高層面的核武器,所有公關戰術層面上的小聰明,在情緒面前,一文不值,不堪一擊。
柳傳志積攢了幾十年的企業家教父的光輝,一夜之間崩塌 / 馬雲十幾年的年輕人創業教父的形象,瞬間煙消雲散。鍾睒睒幾十年保持的低調沉默的狀态,也會在流量面前,被毒打一頓。
如果這個世界,所有緯度的情緒,都有左中右,性别、教育、商業、政治、種族、文化、國際關系各個層面的指數和走向,就應該是巨型企業公關部研究的重點課題。多項數據表明,這個世界上,60% 以上的人,是中間派,随時可以做牆頭草,剩下的 40% 有自己的明确價值取向,所以當一種價值認同超過 20% 之後,你就必須要重視起來。
很顯然,京東市場營銷人員目前沒有這方面的認知。
第三,如何正确面對必然會來臨的謠言。
互聯網并不是謠言的原罪,造謠是人類的天性,來源于嫉妒和貪婪。三十年前中國哪怕小到村莊這種行政部門,也會有大量謠言。張三家的女兒從外面帶了錢回來,第二天可能在村裏,就會有人説,她在大城市裏給人做小三,一樣的道理。
張三很生氣,去村裏抽傳話的人大嘴巴子,讓他供出上遊是誰,結果把村裏所有人的臉都抽了一遍,也沒辦法找出來始作俑者。在一個村裏,這種事都調查不清楚,何況在浩瀚無垠的互聯網中。
京東如何去抓説京東金融擠兑的人?只要有幾個人去取錢了,可能就是有人做了這個行為;京東如何去報警抓説它 90% 都是女員工的人,人家可以一句話回復,我又不是專業人士,我計算方法有誤,删了就是。
當你犯錯之後,謠言是必然產物,就像你感冒之後,咳嗽和發燒都會随之而來一樣,這個時候所謂的黑公關會出現嗎?當然,這個時候,不出現,什麼時候出現,你自己把刀子遞過來,我還不敢捅你一刀?瞧不起人,是吧?
各位老板,我們既然在人間打拼,就得認清規則,謠言常常有,能定位的不常常有,能抓到最好,抓不到也随緣。不是團隊能力不夠,只是這世間太復雜,加強在民間的偵查能力就好。
這個時候,做好所有的數據監控梳理,做數據研判才是核心工作,有幾個公司在危機出現之後,能随時拿出動态事件走向時間軸的?讓所有強關聯的謠言用列表時間軸形式呈現和分析的?
後續的工作不是抱怨和陷入之前的錯誤,也不是内部甩鍋,而是要預防次生傷害。
第四,一切的傳播行為不能讓流量取代價值觀。
一個人可以價值觀極端,但是一個大型企業,價值觀一定是中庸之道。既然你要做大眾的生意,大眾需要的就是包容,所以大型企業在商業傳播行為中,不能是流量至上,價值觀應該在流量之上。
這就是做好第二條社會輿情風向分析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數據支持,就會容易出現誤判。
有效傳播和流量之間,往往并不具備直接關系,你是要走得遠和準,還是要走得快和糙。我上篇文章寫過一個觀點,企業家現在做 IP,要認清自己的流量性質,人家到底是真愛你,還是來吃瓜你,心态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所以,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紅,有可能是神仙,也有可能是神經病。商業合作,尤其大企業的商業合作,一定要分析清楚對方的流量屬性,價值觀到底與企業吻合不吻合。
楊笠事件,其實是一個分水嶺,這對于未來整個網紅明星代言行業,都是一記沉重的打擊。未來企業在找網紅明星合作的時候,會更加謹慎,甚至不再用這種模式。
人人時代,一切都是透明的,這幾天易建聯不也正在煩惱之中嗎?找他代言的企業也一樣。網紅是人,明星也是人,人的私生活都是一樣色彩斑斓,你會做的事情,明星都會做,沒有人是精神聖人,找明星網紅代言,是我目前最不看好的一種傳播手段,翻車的概率太大了。
這也是,今天為什麼這麼多企業家要自己做 IP 的原因,與其把命交給别人,還不如交給自己。
最後,還有幾個小心得。
京東市場營銷人員不是壞,而是蠢,竟然犯這種低級錯誤,反映出很多大廠市場無視公關的通病。
不説話可以,能道歉最好,一定不頭鐵,這是情緒性危機公關的三條鐵律。
《烏合之眾》依舊是傳播學必讀書籍,一百年前,吃瓜群眾被人當槍使,一百年後,吃瓜群眾還是被人當槍使,偷換概念非常好用,吃瓜群眾哪知道參加活動和代言人的區别?大家只想看你的慘狀。
電商行業,依舊是中國公關行業戰鬥力儲備最多的行業,汽車行業系統性作戰能力,還未超越。
對手的公關不一定能給你創造機會,但是其它部門往往可以。
我堅信這是一個因果世界,沒有什麼事情是無厘頭的,我們之所以對很多事情沒有預判,是因為我們的數據積累和分析不夠,大數據就是傳播行業的算命玄學,我想我應該開發一個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