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恢復物理按鍵!車企集體“返祖”,只因觸摸屏安全隐患大?,歡迎閲讀。
終于又有廠商站出來對觸控屏説不了。最近現代汽車公開承認,将過多的功能集成在觸控屏上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事情是這樣的,現代汽車即将推出 Ioniq 6 電動汽車,這款新車将配備一個帶有物理按鈕的中控台,而不是像特斯拉那樣完全依賴觸摸屏。
現代汽車北美設計副總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們不想完全依賴觸摸屏,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用户在駕駛過程中分心。我們希望為用户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和便捷的互動方式。在我們為車輛增加整合的信息娛樂系統時,也嘗試将部分功能轉移至觸控屏控制,但用户并不喜歡。"
同時還表示,通過團隊焦點小組的測試,現代汽車發現人們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快速找到并控制所需功能時,會感到焦慮、煩躁,甚至憤怒。
最近,越來越多新車采用物理按鍵,看來,物理按鍵,還遠遠未到退場時。
在汽車制造商中,現代汽車并不是唯一一家對觸摸屏持懷疑态度的。大眾也對觸摸屏進行了評估,得出的結論跟現代相似。
此前大眾在高爾夫 Mk8 、ID.3 車型中,減少了車内物理按鍵數量,這導致了用户廣泛投訴,大眾首席執行官 Thomas Sch ä fer 承認,自家強調觸摸屏的策略,對品牌 " 造成了很大損害 "。
2023 年,大眾公司推出了一款 ID.2 all 概念車,該車便主打復興 " 物理按鍵 ",大眾聲稱,這是對 " 客户最近反饋 " 的回應,而未來大眾旗下新車内飾都将從 ID.2 all 中汲取靈感,為車機帶回更多物理按鍵。
無獨有偶,保時捷也在 2024 年款卡宴中恢復了物理按鍵和旋鈕。寶馬在 iDrive 8 系統中引入了觸摸板,以減少用户在駕駛過程中使用觸摸屏的頻率。通用汽車也在其電動汽車中保留了物理按鈕。
新勢力這邊,小米 SU7 發布會上,雷軍更是強調不能學習特斯拉做全觸控,物理按鍵一定要有所保留。在中控區網域,小米 SU7 設計了空調温度調節、空調風量調節、電動尾翼調節、空氣懸挂調節四個物理按鍵,以及一鍵啓動按鍵。
圖源:小米汽車官網
不止如此,小米 SU7 還支持磁吸外接實體按鍵,雖然采用了 16.1 英寸的超大中控屏,但發布會上官方展示了磁吸式的實體按鍵,搭上去毫無違和感。
或許是新能源汽車進程太過迅猛,智能車機所帶來的科技感過于強烈,特斯拉帶來的吸引力太大,搞得眾多車企都在 " 有樣學樣 ",搞出各種極其科幻的大屏設計,甚至還有更激進的二聯、三聯巨屏。
但問題又來了,特斯拉這麼做,就代表是對的嗎?
事實上,汽車控制台要不要取消所有的物理按鍵改成觸摸屏,一直是行業的争論焦點。
支持取消物理按鍵的人認為,現在的汽車廠商都轉投觸摸屏的懷抱,證明了觸摸屏就是汽車的未來,物理按鍵被淘汰,是遲早的事。觸摸屏和物理按鍵,就如 iPhone 之于諾基亞,優勢非常明顯。
圖源:HMD 官網
反對取消物理按鍵的人認為,汽車和手機是不一樣的,不能類比,觸摸屏會帶來一定的駕駛危險性。
觸摸屏最大的弊病,是駕駛員要操作時必須看螢幕,這樣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在路面上。相比之下,物理按鍵還能通過位置感進行 " 盲按 ",駕駛員可保證視線不離開路面,觸摸屏因為觸覺一樣,就無法做到。
一旦路面出現狀況,駕駛員的反應時間不足,很容易造成交通意外。
2022 年,瑞典汽車雜志 Vi Bil ä gare 展開了一項研究,主要研究兩個問題:
為此他們找來了 12 輛不同汽車,分别是純物理按鍵、物理 + 觸控、純觸控。值得一提的是,司機在測試之前,有足夠時間了解這些車機作業系統,而且全程都是手動操作,不涉及語音互動,所以不存在司機對測試車輛不熟悉的情況。
測試流程是在開車時進行連續四項任務操作,看哪輛車用的時間最少,行駛的路程最短。連續操作的四項任務分别是:
打開座椅加熱,空調調高 2 ℃,打開除霜;
打開收音機,調到指定電台;
小計裏程清零;
儀表亮度調到最暗,關閉中控屏。
在 110km/h 的行駛速度下,4 項任務連續操作下來,12 款不同汽車用時如下:
圖源:Vi Bil ä gare
綜合來看,表現最好的是 2005 年的老款沃爾沃 V70,全部都是物理按鍵,卻獨占鳌頭,僅用時 10 秒就完成了全部操作。
成績最差的是上汽名爵 Marvel R,這也是一款 " 大螢幕 " 汽車,整整用了 44.9 秒,汽車行駛了 1372m。而特斯拉 Model 3,排名第 6,用時 23.5 秒,行駛距離為 717m。
其他排名相對靠前的都是物理按鍵為主,一番測試後直接判定——物理按鍵确實比觸摸屏更勝一籌。
不過,他們并非完全否定觸摸屏,而是認為簡潔明了的螢幕 UI 設計 + 物理按鍵搭配起來使用,對司機來説更友好更安全。同時還補充説,某些功能用物理按鍵的話,駕駛會變得輕松很多。
不得不承認,觸控屏在使用上确實不方便,一些廠商總喜歡标榜自己的座艙有多數字化,将車内的物理按鍵與機械儀表盤盡數 " 抹殺 ",取而代之的就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螢幕。功能基本集成到車機内,想用它就得像手機一樣點進相關的菜單尋找。
這導致許多用户在首次接觸新能源汽車時,對車機上的内容都很陌生,生怕自己按錯什麼。為了找一個功能,甚至要點進二三級菜單,實在是令人苦不堪言。越來越多的吐槽與投訴,讓車企不得不重新審視汽車的 " 本質 ",并計劃讓物理按鈕重新回到汽車上。
年初,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宣布,将在 2026 年實施的新測試中,降低過分依賴觸控操作的汽車的安全性評分,強烈建議汽車廠商為轉向燈、危險警示燈、雨刮器、喇叭以及歐盟的 eCall 緊急呼叫等功能配備實體控制裝置。
Euro NCAP 戰略發展總監 Matthew Avery 表示,觸控操作的泛濫是整個汽車行業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在将重要功能轉移到中控觸控屏上,這迫使駕駛員将視線從道路移開,增加了因注意力分散而引發事故的風險。
未來實施的測試新标準中,車企是否有針對重要功能提供對應的實體控制按鍵,也會影響到最終評分,對于想要獲得最高評分的車企而言有一定的約束力。
外界認為,受新測試标準影響最大的品牌是特斯拉。
2022 年 9 月 7 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Y 在 Euro NCAP(2020-2022 評分标準)測試下獲得最高五星安全評級,乘員保護測試環節當中獲得 97% 的優異成績,一舉拿下總分榜第一。
圖源:Euro NCAP
如果按照 Euro NCAP 新的測試标準,那特斯拉估計要失去高抽成績了,國内一些新勢力也将會在安全方面得不到高分評價,這對營銷肯定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畢竟 NCAP 測試成績已成為不少新勢力在發布會上吹噓的資本。如果失去 NCAP 測試的背書,那他們建立的所謂 " 安全大廈 " 将會轟然倒塌。
當然,我們説的恢復物理按鍵,并不是説回到過去老年機即視感的車機,而是在與大屏搭配,重點功能采用物理按鍵,其他娛樂功能用觸控。
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博士、人車關系實驗室負責人龔在研,與電車通的觀點不謀而合。
他将按鍵和大屏的問題歸為一個矩陣模型,他認為步驟較少、目标非常封閉的情況下,如空調温度調節等基礎操作,采用物理按鍵是有價值的。但是一些步驟較多、目标非常開放,如呼叫聯系人、氛圍燈設定等功能,用語音和觸屏更為高效。
他這麼描繪物理按鍵和觸摸屏的未來:
未來按鈕不會消失,會以更加簡單化、集成化、藝術化的方式呈現,大屏将從簡單的點觸到智能推薦進化。
不是要消滅物理按鍵,也不是要取消觸摸設計,兩者共存,才是最優解。
曾經,張朝陽和馮侖在一檔節目中聊到人工智能和科技的相關話題。張朝陽提到,高級的東西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有時候跟風高科技沒必要,一味追求科技可能并不方便。
他舉例説住酒店,并不喜歡弄一個儀表盤燈控制,就希望有一個木杆的台燈,繩一拉就關了。
車企回歸物理按鍵,也是同樣的道理,明明空調開關一按就行,不是非得集成在螢幕裏。科技的加持,只有精準地用對了地方,才能提供價值,對用户才是有用的、方便的。車企回歸物理按鍵,説明車企也開始重視用户需求,不再只是一味追求 " 科技感 "。
封面圖源:特斯拉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