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胡歌嘴上説退圈,實際這新片要上,歡迎閲讀。
暑期檔收官突破200億,同比2019年增長30多億,坐實"史上最強"。
這是過去五年裏,好萊塢大片引進最多的一次,但也是它們最沒有存在感的一次。
國產片已經不再需要"保護",也能憑絕對強勢的現實議題和民族元素,喚醒社會情緒的最大公約數,輕松突破二十億大關。
對急需提振的院線來説,國產片的一路飄紅是絕對利好。
只是。
一些電影的"爽約",同樣令人怅然若失——
九月,國產片還能持續發力嗎?
爆款,還能在強現實以外,給觀眾更靠近電影的驚喜嗎?
不廢話,立馬開盤——
《意外人生》
上映時間:9月1日
期待值:★★
導演: 左志國
編劇: 左志國
主演: 吳鎮宇 / 任素汐 / 李康生
講述拳手回鄉的"愛情懸疑"片。
吳鎮宇、任素汐、李康生,Sir從來沒想到過的搭配風格。
就是預告有點勸退——
神經質的剪輯。
八點檔的台詞。
鑑于兩位主演都接過及格線以下的爛片。
謹慎期待吧。
《永安鎮故事集》
上映時間:9月8日
期待值:★★★★★
導演: 魏書鈞
編劇: 康春雷 / 魏書鈞
主演: 楊子姗 / 黃米依 / 劉洋 / 康春雷
本月重磅。
魏書鈞,90後新鋭導演,這幾年保持着每部作品都入圍戛納的節奏。
本片兩年前平遙電影節放映,一舉拿下導演獎最高榮譽,口碑已爆。
跟《宇宙探索編輯部》類似,都走黑色幽默路線,有點偽紀錄片調調,講一群年輕導演在永安小鎮拍電影的魔幻經歷。
擔心太文藝、不接地氣?
多慮了。
至少,你找不到第二部敢諷刺野雞電影節、流量演員台詞差的國產片。
《踢球吧少年》
上映時間:9月8日
期待值:★★
導演: 郝鴻遠
編劇: 蔡旭陽 / 趙大為 / 甘昀宸 / 歐陽培龍 / 孫閣 / 王潮
主演: 賈冰 / 馮文娟 / 常遠 / 嶽骁恪
今年賈冰的電影可不少。
戰績——
《倍兒喜歡你》3.7,《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2.6,《你猜我是不是英雄!》3.8,《東北猛獸》4.2。
别光顧着喝AD鈣奶了。
接戲需謹慎啊。
《第八個嫌疑人》
上映時間:9月9日
期待值:★★★★
導演: 李子俊
編劇: 周汶儒
主演: 大鵬 / 林家棟 / 張頌文 / 齊溪 / 孫陽
Sir願稱之為年度歐皇電影。
感覺像今年火的明星,返場弄了台聯歡晚會——
"風浪越大魚越貴"的張頌文。
《保你平安》《熱烈》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大鵬。
《命案》預定金像獎影帝的林家棟。
還有《孤注一擲》裏你們的新任老公孫陽。
這得省多少宣傳費。
故事感覺也不弱,改編自1995年的搶劫運鈔車特大罪案。
原以為張頌文和林家棟飙戲已經夠精彩。
但沒想到的,是大鵬憑借這部片拿了今年上海電影節的影帝。
從預告片中看的确有突破。
表演跨度長達二十年,在增肥和減肥間反復橫跳。
情緒切換行雲流水。
悔恨。
得意。
奸滑。
極其這麼多寶藏演員,能召喚出一部爆款嗎?
下周見。
《不虛此行》
上映時間:9月9日
期待值:★★★★
導演: 劉伽茵
編劇: 劉伽茵
主演: 胡歌 / 吳磊 / 齊溪 / 黃磊
據説最近很多人都确診為胡歌。
早上陽光,晚上emo,是打工人綜合症沒錯了。
如果胡歌真的要退圈,那麼《不虛此行》大概會是他的告别作。
你還别説,新片他主打的就是日式頹喪風。
一個窮困潦倒的編劇被迫轉行。
為了生計,天天跑殡儀館,給逝者寫悼詞。
預告中,胡歌憔悴了,也沉穩了,不禁讓人想起《比海更深》裏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的窮作家。
這幾年,胡歌選片似乎是有意要背離"爆款密碼"。
從鴿了很久的《繁花》,到文藝範十足的《不虛此行》。
胡歌是内娛罕見的早年成名、偶像出身,卻堅持一門心思放在表演上的男演員。
只希望他的退圈,可以來得慢一點吧。
《三貴情史》
上映時間:9月9日
期待值:★★★
導演: 劉斯逸
編劇: 劉斯逸 / 邱玉潔
主演: 胡先煦 / 姚晨 / 周也 / 周依然 / 鄭雲龍
中國鄉土版《睡美人》?
吻。
沉睡魔咒。
"惡毒皇後"姚晨。
很腦洞,很魔幻。
但,這種片你懂的,要麼起飛,要麼災難,沒有中間值。
Sir先給三星觀望,你勇敢你先上。
《鹦鹉殺》
上映時間:9月15日
期待值:★★★
導演: 麻赢心
編劇: 麻赢心
主演: 周冬雨 / 章宇 / 李夢 / 蔣奇明
雙雪濤首部監制作品。
話題性拉滿:殺豬盤、女性反殺。
宣傳語就更直接了:你在熱戀,他在詐騙。
網友感覺似曾相識——
《消失的她》+《孤注一擲》?
不管怎麼説,看表演感覺挺像是那麼回事的。
小黃鴨+章魚,想知道這道菜什麼風味。
《威尼斯驚魂夜》
上映時間:9月15日
期待值:★★★
關鍵詞:楊紫瓊、阿加莎。
驚悚、懸疑愛好者可衝。
《速度與愛情》
上映時間:9月15日
期待值:★★★
一部把惡搞寫在臉上的泰國喜劇。
Sir去年北京電影節看過之後就寫過(戳我回顧)。
聚焦一項小眾運動,疊杯競速。
但它有趣的地方就在于——
不能好好講運動,有很多打破第四面牆的幽默,和大量讓人笑破肚皮的迷影梗。
故事説不上多精彩。
但在國產片普遍喜歡説教、喜劇片又嚴重匮乏的當下。
它絕對是一朵娛樂屬性拉滿的奇葩。
《不要走散好不好》
上映時間:9月15日
期待值:★
導演: 鄭來志 / 阿猛
主演: 徐若晗 / 張開泰 / 秦奮 / 劉念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
國產青春,是誰還走不出來?
《毒蜂》
上映時間:9月15日
期待值:★★
導演: 潘文傑
編劇: 朱昭賓 / 陸文毅
主演: 富大龍 / 許亞軍 / 高梓淇 / 侯勇 / 呂良偉
主旋律緝毒片。
好神奇的組合。
好無聊的宣教劇情。
《嗨!神獸》
上映時間:9月16日
期待值:★★
三年前的台灣動畫。
今年内地上映的台灣片,居然可以完美避開這麼多有熱度、有品質的電影,專選你沒聽説過的。
《曾經熾熱的我們》
上映時間:9月16日
期待值:★
導演: 馬小剛
編劇: 方唱 / 王馼
主演: 周政傑 / 盧洋洋 / 駱明劼
後來呢?涼了吧。
《堅如磐石》
上映時間:9月28日
期待值:★★★★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陳宇
主演: 雷佳音 / 張國立 / 于和偉 / 周冬雨
張藝謀的第一部反黑警匪片。
2019年殺青,原定2020年上映,足足坐了三年冷板凳。
第一版預告剛出,影迷圈就一陣歡呼。
台詞引人遐想。
公交車爆炸案,掃黑除惡專項鬥争。
蘇科長,鄭局長的兒子。
這麼敏感的時候,你跟這麼敏感的人吃飯,動過腦子沒有?
一倒手,一百個億就進他手裏了。
中央巡視組下來,希望你端正态度。
錢外有錢,官外還有官……
人物分裂感拉滿。
于和偉演的大老板,笑臉盈盈,讓人在火鍋裏取手機。
畫面一轉,他又成了虔誠鼓掌的企業家代表。
結合這部片的别名:黑洞。
有沒有喚醒你一些不可描述的回憶?
當然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海報上"錢外有錢,官外有官"已經消失了。
不過,要真像預告那麼猛,搭配今年超長國慶檔,Sir覺得《堅如磐石》很有機會刷新今年票房記錄。
從《人民的名義》到《狂飙》,對權力的揭示始終是大眾所飢渴的。
在短缺中我們只關心一個問題——這次會被允許供應多少。
《前任4:英年早婚》
上映時間:9月28日
期待值:★★
導演: 田羽生
編劇: 大寬 / 大廣 / 田羽生
主演: 韓庚 / 鄭恺 / 于文文 / 劉雅瑟
一看片名Sir就迷惑了:
明明前幾年你們還是這樣的。
怎麼現在又説——真愛就要奔着結婚去?
明明都説好沒續集,導演為了重振婚嫁氛圍,特意重出江湖再拍一部。
真是……謝謝您咧!
説起來你可能不信。
均分不及格的《前任》系列,是國產愛情最長壽、最賺錢、最多人"致敬"的IP之一。
Sir好奇的是。
連戀愛都不在乎的年輕人,還會那麼在意前任嗎?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
上映時間:9月28日
期待值:★★
導演: 高虎
編劇: 邢文雄
主演: 魏翔 / 王智 / 嶽亮 / 艾倫
Sir幾個月前聊過——現在的國產喜劇,越來越難笑了。
今年暑期檔,沈騰客串的《超能一家人》,票房僅3億。
這一次,還是由開心麻花成員領銜,改編自豆瓣7.2的西班牙喜劇《籃球冠軍》,講廢柴教練與特殊兒童在籃球比賽中互相救贖。
從預告看,笑點不算很足,表演也有點用力過度。
謹慎觀望。
《93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
上映時間:9月29日
期待值:★★★★
導演: 邱禮濤
編劇: 陳大明
主演: 張涵予 / 劉德華 / 黃軒 / 文詠珊
國慶檔先鋒。
還是來自我們今年的"主旋律一哥"——
邱禮濤。
前幾天Sir剛寫過他的《絕地追擊》,今年口碑最好、最能發揮出他cult氣質的一部主旋律。
從預告看,改編自真實歷史的《莫斯科行動》,似乎也有意在命題作文框架下,注入港式癫狂的小叛逆。
眼神有戲。
場面凌厲。
以上就是已定檔的九月新片。
你最期待的是哪一部?
期待你留言。
Sir必看的有:《永安鎮故事集》《第八個嫌疑人》《不虛此行》《堅如磐石》《93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
謹慎觀望:《鹦鹉殺》《意外人生》《威尼斯驚魂夜》。
暑期檔結束,2023過半。
接下來基本就看國慶、賀歲、春節三個檔期。
史上最熱暑期檔,意味着電影全面回暖,國產片形勢一片大好嗎?
老實説,Sir沒有那麼樂觀。
的确是大獲全勝了。
但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
勝出的是誰?是電影嗎?
Sir恰恰感覺到,關于電影的讨論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情緒和議題。
好萊塢電影全面躺平。
無論是在北美大爆的《芭比》,阿湯哥良心出品的《碟中諜7》,還是今天被影迷當作電影感标杆的諾蘭的新作《奧本海默》。
中國觀眾對好萊塢失去興趣了?
這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影本身,無法和我們社會和網絡上的話題形成共振。
《消失的她》是婚姻焦慮和性别焦慮。
《孤注一擲》是财富焦慮和安全焦慮。
都是極富能量的社會話題。
《芭比》呢,也有話題,但屬于有明顯壁壘的,窄的話題——所以它的排片能在話題發酵後逆勢上漲,但很快觸及天花板,票房停留在2.5億。
女權主義,雖然在網絡上聲量大,但也是沉默螺旋下的結果,閱聽人其實并不多,主要是是都市、年輕、高等教育的女性。電影以粉色和芭比娃娃為主要形象,過濾了一大批男性觀眾;只有英文版,片中密集的對白和進階詞匯又過濾了聽不懂英語的觀眾。
當然Sir不是為了直接比較這些電影的好壞。
而是今年暑期檔可以總結出一個規律——
電影的票房是與現實話題挂鈎的,基本上大圈層有大票房,小圈層有小票房。
大圈層+強情緒就等于超級大爆款。
反之。
很少有電影能夠靠傳統意義上的電影魅力出圈。
你可以説《封神》是例外。
但《封神》逆襲後,與網友的互動主要還是依靠質子營、"商務殷語"、"哈基米"妲己等5G衝浪的網絡梗。
而且與其投資相比,遠遠算不上大爆,只能説是搶救回來了,二、三總算有着落了。
話題在狂飙。
而過去電影常規的賣點正在失靈。
比如大投資、大制作。
這種大片模式,不那麼吸引觀眾了,甚至《封神》早期宣傳自己的高成本,就被不少人習慣性劃為"洗錢爛片"。
比如名導演。
諾蘭的大名如今也不好使了,《奧本海默》上映兩天票房仍未過億。
再比如明星、大咖。
阿湯哥、發哥出場,也不再呼風喚雨。
而《孤注一擲》因為一個問題,粉絲吵上熱搜——
#《孤注一擲》的票房是誰在扛?
導演也不得不出來打圓場,説這是"全體工作人員的功勞"。
當網友還在為哪個明星更能扛票房而喋喋不休,有沒有想過——像《孤注一擲》這樣的爆款,換哪個明星來演都沒差。
今年還有一個現象。
就是沒走進電影院,有的人已經在短視頻上把電影精彩橋段刷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暑期檔的大火,反而顯得有一絲凄涼。
因為這火,不是真正由電影燃起的。
電影正在讓出它的話語權。
電影的成敗,更多地被電影之外的力量左右着。
無疑,有更大的挑戰和變革等着電影。
而我們,舊電影時代的遺老們,正坐在一艘遲緩、失修的巨輪上,迎接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