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剛剛!這裏殺出187億超級獨角獸:又融了48億,歡迎閲讀。
鉛筆道作者丨祝枝杉
最近,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 Figure AI 宣布獲得 6.75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48.6 億元)B 輪融資,投後估值 26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87 億元)。
投資方有英偉達、OpenAI、微軟、英特爾、亞馬遜等產業巨頭,也有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著名投資人凱茜 · 伍德等科技名人,還有百匯創投(Parkway Venture)、Align Ventures 等知名 VC。
作為本次投資協定的一部分,OpenAI 将開發 AI 模型,植入 Figure 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中,探索機器人如何為日常生活服務。微軟則提供 Azure 雲作為存儲、訓練 AI 的基礎設施。
Figure 創辦于 2022 年,還沒有推出商業化的產品,它正説服巨頭們和它一起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在 Figure 的設想中,未來将有數億台人形機器人進入全球的家庭、工廠、飯店、超市、倉庫,取代人的工作。
由于技術難度很大,投資人、工程界一直對人形機器人能否成功抱有巨大的懷疑。雖然很多工廠或倉庫早就使用了機械臂、機械手,但它們并不是人形機器人。因為這些單獨的機械臂、機械手是為完成特定的工序而制造的,它們僅需完成簡單動作,而人形機器人要執行的任務復雜得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人形機器人拿起一顆螺絲。首先,它要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其次,它要移動到螺絲附近。第三,它要精确識别出什麼是螺絲。第四,它用手要不偏不倚地完成 " 拿 " 這個動作。
還有一個問題,人雖然個子不大,但肌腱、骨骼、肌肉組合之後迸發的力量是相當出色的,穩定性也很強,而體型跟人差不多的人形機器人,它能否有同樣的力量,能否穩定?
有投資人表示,必須非常現實地看到,自動化和 AI 的制約,人形機器人商用還需要幾十年。
OpenAI 創始人山姆 · 奧特曼很早就研究人形機器人,他非常清楚人形機器人所面臨的物理制約,但他覺得,既然物理問題短期解決不了,能不能換個角度,先解決智能問題。也許 AI 在認知上有了突破,依現有物理條件造出的機器人也能大不一樣。Figure 創始人布雷特 · 阿德科克跟奧特曼想法不謀而合。
據環球網報道,Figure 創始人布雷特 · 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出生于 1986 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農場長大,中學和大學就開始創業。
佛羅裏達大學畢業後,阿德科克創辦了 StreetofWalls.com 和 Working App 兩大内容平台。後來又創辦了基于 AI 的獵頭公司 Vettery。開始沒人願意投資 Vettery,他連續 3 年把自己的積蓄投進去,直到獲得 1200 萬美元融資。2018 年,阿德科克創立了阿徹航空(Archer),生產全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并在紐交所上市。
2022 年阿德科克創辦 Figure,并投了 1 億美元作為啓動資金。阿德科克充滿了信念,他同樣非常清楚人形機器人面臨的物理制約,也清楚輪子是比雙腿更成熟的移動部件,但他認為,既然整個世界都是為人類而建的,世界上各項事物的出發點也是基于人的形态。如果用輪子或四條腿、四只手做機器人,不僅沒有讓世界變好,反而是悖人類社會發展而行。
阿德科克信奉智能先于實體,如果 AGI(通用人工智能)能實現,後面總有辦法。
Figure 發布了人形機器人模拟在倉庫中搬箱子的視頻,動作非常慢,只有人正常動作的 16.7%,完全達不到能工作的要求。Figure 決定如實發布,以免外界對人形機器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有未經證實的説法,有的公司發布的人形機器人演示視頻是調過速并且剪輯的,讓外界看起來很酷。也有人懷疑,這些人形機器人的演示視頻中,存在遠程控制。以 Techcrunch 為代表科技媒體評估之後認為,Figure 發布的視頻大概率沒有造假。
融資完成後,Figure 希望把 AI 團隊規模擴大兩三倍,每一兩月發布重大更新,還将加快商業化進程,使其機器人能夠 " 處理語言并推理 ",最終在五年内實現商用。
今年 1 月,Figure 和寶馬達成協定,将人形機器人產品用在寶馬的工廠裏,但沒説具體時間。
你看好 Figure 的五年目标嗎?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封面圖來自 Figure。本文參了環球網、智東西、Techrunch、有新 Newin 等報道,一并致謝。發表本文,不代表鉛筆道為 Figure 發布的演示視頻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