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李玟都不快樂,還有誰真正快樂嗎,歡迎閲讀。
幾年前,姚謙為新書宣傳做采訪,聊了聊合作過的幾位女歌手。説陳粒很愛閲讀,基本書不離手,説林憶蓮不太習慣語言表達,但跟她相處會很舒服,等等。聽起來,跟想象裏的她們無異。唯一對不上号的一位是李玟," 她表面是洋氣開放的樣子,其實内心極度敏感。直到今天我還覺得,她像一只脆弱、敏感的小鹿。"
都説姚謙的詞是 " 最懂女人心 ",至少他懂李玟是真的。如果沒有昨晚李玟離世的消息,而且是以那樣決然的方式離世,李玟活躍在公眾視野這 29 年,從 19 歲到 48 歲,她就該是 " 洋氣開放 " 才對。染一頭金發,或者是《DiDaDi》時期的橘紅頭發,紅得灼眼都很合理。然後永遠穿緊貼 S 身材的五光十色的衣服,永遠在笑,永不斷電。
作為索尼籤約的第一位華人歌手,也是第一位站上奧斯卡頒獎禮獻唱的華人歌手,李玟分毫不差地體現着,千禧年樂壇最 top 的天後長什麼樣子:非常時髦、前衞、自信、活力滿滿,講講話都像踩着節奏,随時要 move 起來,是一種從沒見過的 " 好洋、好歐美 " 的 ABC 明星。
走歌美路線的歌手,在李玟之後也有過,但他們是模仿,像中文裏夾幾個英文的 " 假洋 ";李玟幾乎就是洋妞來的。不光又唱又跳是洋妞。她飛揚的表情,魅惑卻赤誠的眼神,大方擺弄性感的姿态,所有這些,帶給聽磁帶的 80 後小孩一次 " 對接上國際 " 的新鮮。
包括 13 年前,我在成都蘭桂坊開業活動上見到的李玟,也是标準且符合印象的那位國際天後:一邊站着蘭桂坊老板盛智文,一手牽着當時還叫 " 外籍男友 " 的布魯斯,從簇擁中而來,最後被簇擁着離開。馬不停蹄,又走哪都踩得出光。我隔很遠望向她,她小小一只嵌在沙發裏,露出招牌笑。
李玟連笑,都是加州陽光式的熱情與快活,是一見就會有的好心情。好像想到李玟,一定閃現的是她笑着、活得無比過瘾又自在的樣貌。她也确實不間斷地分享她的好心情。翻看她微博這一年,更新不算多,但 po 的每一篇都飽含幹勁,或者滿足。3 月楊紫瓊拿奧斯卡,她送上祝福," 我們又進步了。"
5 月發新歌,她打出歌詞," 勇敢去挑戰,去追求,你就是戰士。"
告别 2022 年,寫下一篇關鍵詞是 " 愛 " 和 " 信念 " 的小作文。文末她寫,"2023 我們一起創造新世界。"
去年生日因為卡在隔離期,所以是一個人在酒店度過,但 " 一點不覺得孤單 ",感謝了好多人,并曬出自己看着很健康、年輕的肌肉線。當然還有她的笑。
可能唯一一次袒露 " 這輩子最大的恐懼 "" 我脆弱了 "" 想逃避 " 的心情,是今年 2 月做腿部手術。長長一篇,回顧了從兩歲起至今,長達幾十年的左腿缺陷帶來的巨大痛苦。每個字,只是看着都覺得好痛,走路在痛,站一會兒也痛。
然而這樣的人,早被醫生宣判 " 不可能再跳舞 ",竟然也當着全世界的面,熱辣十足地跳舞跳了 20 多年。就像她實際承受着難以想象的抑郁的痛苦,但面對所有人,從不泄露天機,自始至終沐浴明媚,知足一切,遙想未來,為自己和歌迷加油。
這真是奇迹,從生理到心理,都需要莫大的毅力,甚至可以説是求生欲才能做到。這不是強裝,或許就是她對歌迷講的 " 再努力努力 "。
确實努力過了,也确實沒力氣努力了吧。而這大概是除了錯愕、震驚之外,也很令人沮喪的一件事:怎麼連看起來愛笑、活力無限、被許多人愛的李玟,真實處境卻是苦熬與至暗 ……
可能别人看起來的擁有,并不足以填補本人内心的黑洞。看過呂彥妮去年給李玟寫的一篇專訪,叫《事關如何活得越來越像你愛的自己》,許多段落都看得人喘不上氣。可能也跟本身對舞台外的李玟知之甚少有關。舞台上的李玟是巨星又洋派,可她卻説,再次唱《花木蘭》的主題曲《自己》時,她哭了:" 從小到大,我只知道為歌迷而活,為工作而活,為家人而活,我沒有想到其他 …… 我從來沒有為我自己活過。"
所以在她兢兢業業為别人活着的許多年裏,李玟面對自己始終要求苛刻。比如在第一張英文專輯的發布會上,來了 250 多家中外媒體。那天,李玟生着重感冒,下床都很艱難。可最後一點沒破綻地完成了 45 分鍾唱跳演出。
唱完,是助理抱着回的房間。就想起《我是歌手》的那一次,李玟拿到第六名,回去就哭了。哭完馬上想,這就是這個舞台的特别,它燃起了我的鬥志。于是開始投入戰鬥。甚至不惜走了一步險棋,臨時把十拿九穩的《月光愛人》換成《愛之初體驗》。導演很不解地問為什麼,李玟回答:
現在偷偷地想,冒險的李玟也是壓力超大的吧,可她還是帶着笑。笑會不會是李玟的某種自我保護機制呢。可笑似乎也是她與身俱來的能力。她介紹她們三姐妹的分工,大姐是學霸,二姐當藝術家—— " 我唯一擅長的是逗我媽媽笑。"
難怪諧星的本質都是不快樂的,笑得多了,笑成了習慣性掩飾,可能最後連哭和發泄都變不會了。這也是一個看起來幸福又人均成功的四口之家。雖然父親在李玟出生前幾天去世,是一個單親家庭,但北大畢業、學醫學外科的母親到底帶着女兒們在香港扎了根。這位堅韌、能幹的母親為李玟言傳身教了極為傳統、樸素的人生觀," 努力工作、奮鬥,做好自己的事。" 而李玟不只做好,是必須做到最好。
二姐,也是這次發布李玟去世消息的李思林,多年來是李玟團隊的一員。直到今年她才走出幕後,參加 TVB 的歌唱比賽也打算做藝人。她對妹妹的評價就是," 一個完美主義者。" 完美到拍 MV 是 24 小時通宵不睡的,因為李玟要求每個動作到位,同一個動作可能要做無數次。
這個采訪,李思林聊了很多陪伴李玟的心路歷程,聊李玟的辛苦與付出,最後哽咽着説," 我覺得很幸運,下輩子也要繼續和她當家人。"
這是不是就是一種姐妹的心靈感應呢 …… 在李玟記錄做腿部手術的 vlog 裏,李思林轉發對李玟説," 我親愛的妹妹,我不希望你做女戰士,希望你永遠是我的小女孩。"
李玟這短短 48 年,有過各種身份,偶像、巨星、唱将以及許許多多以 " 第一 " 打頭的頭銜;而她唯一缺失的身份可能就是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