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華為汽車朋友圈明争暗鬥:賽力斯與長安汽車“争寵”,歡迎閲讀。
财聯社 12 月 30 日訊(編輯 俞琪)" 不造車 " 的華為今年搖身成為國產新能源汽車圈最閃亮的主角。在今年最後一周,繼周二發布鴻蒙智行年度收官之作問界 M9後,周五據藍鲸記者從業内人士處獲悉,華為與北汽智選模式合作的樣車也已完成,智選品牌即将再添 " 一界 " 。與此同時,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新年致辭中表示,預計 2023 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 7000 億元人民币,并提到旗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競争力顯著提升。
根據華安證券 11 月 14 日研報顯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主要是零部件模式、HUAWEI Inside 模式、華為智選模式。零部件模式最早提出,客户覆蓋海内外車企,包含乘用車、商用車領網域;HI 模式目前主要是北汽極狐和長安阿維塔兩個品牌;智選模式由 21 年提出,目前智選系合作車企為賽力斯、奇瑞、江淮汽車、北汽藍谷。
目前來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問界 M7 銷量火爆及旗下車 BU 高調擴友的加持下正在加速滲透,同時在二級市場掀起多股熱浪,小夥伴賽力斯和長安汽車的股價相繼創股價歷史新高,聖龍股份、東安動力、豪美新材等多家相關零部件上市公司亦上演強勢連板行情,其中聖龍股份憑借 14 連板成為今年 A 股市場連板王。平安證券認為,華為在汽車行業中的存在感日益增強,其他車企與華為合作的意願相比之前也更強,選擇擁抱華為的智能車技術,新公司發展潛力大,長期看其營收規模将達到千億級别。不過随着華為汽車朋友圈不斷擴容,關于誰是華為 " 親兒子 "、誰造的車 " 最華為 ",背後也開始了一場明争暗鬥。
▌昔日老友賽力斯遇上實力戰友長安汽車:問界 M9 銷量遙遙領先阿維塔 12 入股反客為主之際華為 " 摯友 " 之争硝煙再起?
在華為智能車解決方案合作的眾多夥伴中,賽力斯是其智選模式下第一家合作夥伴,雙方成功打造出成為爆款的問界系列,數據顯示,最新問界 M9 在上市後2 小時内大定突破 1 萬輛,今年推出的問界 M7 也已累計大定超 12 萬台。據媒體最新報道,伴随訂單的急劇增長,專門生產問界新 M7 的賽力斯工廠已經開啓每天兩班倒的生產模式。
憑借問界系列強勁的銷售量,賽力斯汽車今年 11 月銷量 20318 輛,同比增長 145.92%,其中 AITO 問界系列共交付新車 18827 輛。統計數據顯示,賽力斯 11 月的銷量表現已超越零跑、蔚來和小鵬汽車,位列新勢力汽車銷量排行榜第四位。短短兩年時間内,問界已經跻身造車新勢力銷量排行榜前列,這無疑也為華為在汽車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賽力斯也因此被業内冠以了華為 " 親兒子 " 的稱号。西南證券鄭連聲在 10 月 24 日研報中表示,問界系列智選車型是華為三種 " 造車 " 模式參與度最深的。賽力斯有關人士亦表示,作為與華為合作最深、範圍最廣、裝車量最大的整車合作夥伴,近三年來,賽力斯汽車與華為持續深度合作,深入推進精品戰略。
不過,前不久長安汽車與華為籤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則引發了市場對于華為汽車朋友圈關系新的聯想。據報道稱,華為拟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估值可高達 2500 億元,長安汽車和其母公司分别購買 35% 和 5% 股權。對于為何選擇長安進行投資合作,行業分析表示,除了擁有較好的合作基礎外,長安為國企背景,資金實力雄厚,現有深度合作夥伴中賽力斯為民營企業,其他四家的資金實力均略遜于長安。亦有業内人士直言,長安汽車率先與華為智能汽車 BU 籤署投資意向合作,則搶先賽力斯一步,有些反客為主的味道。而賽力斯在長安汽車公告後深夜發文強調其目前是華為車 BU 合作最深、範圍最廣、裝車量最大的整車合作夥伴似乎也能看出其内心對于失寵的 " 焦慮 "。
值得一提的是,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長安汽車公告投資協定後的次個交易日,股價一字漲停,而賽力斯股價則在當日一度跌近 7%。不過若拉長時間來看,在這輪華為汽車概念股炒作行情中,賽力斯表現最為強勢,9 月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約 215%,長安汽車同期股價累計最大漲幅僅超 7 成。不過本周 M9 發售後,賽力斯股價卻在随後的兩個交易日連續走跌,累計最大跌幅接近 20%。
從最為直觀的銷量方面來看,對比兩款合作新車型問界 M9 和阿維塔 12,前者在上市兩個小時内大定突破 1 萬輛,而長安汽車本周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阿維塔 12 上市 36 小時累積大定突破 11128 輛,上市 30 天大定突破 20000 台。可以看出賽力斯問界的地位仍不可撼動,但在今年年度銷量目标進度上,根據 1-11 月的銷量統計,長安汽車完成度超過 80%,而賽力斯則完成約 66%。
▌北汽正式加入欲與江淮汽車打響新 " 界 " 速度戰 然而復制問界成功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問界和智界系列的成功推出讓 " 界 " 這個字成為華為汽車合作模式的招牌。餘承東早前在廣州車展上透露,繼問界、智界之後," 還會有兩個‘界’,來自北汽和江淮 ",随後這兩 " 界 " 的進展便備受業内矚目。
在 11 月 28 日的智界 S7 上市發布會上,餘承東披露北汽和江淮兩個‘界’的產品已在開發過程中。此後僅三天,江淮汽車便公告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籤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定》,合作車型的產品開發由江淮汽車總體負責。同時,江淮汽車又在 12 月 5 日公告,蔚來汽車受讓公司公開挂牌轉讓部分資產。有業内分析稱,江淮出售蔚來工廠的公告标志着與蔚來和平 " 分手 ",加上與大眾合作的思皓銷量平平,因此此後可能更加全力深化與華為的合作。
據悉,華為與江淮合作的首款車型将為一款 MPV,與目前分别與賽力斯、奇瑞合作的 " 問界 "、" 智界 " 旗下的 SUV 及轎車車型不同。當時便有業内分析指出,江淮汽車首次官方确認将以 " 智選車 " 模式加入華為 " 鴻蒙智行 ",這也意味着華為 " 鴻蒙智行 " 陣營的 " 四界 " 僅差北汽方面。
然而,本周五北汽與華為的最新消息則似乎将局勢一舉扭轉。據藍鲸記者周五從接近北汽新能源的業内人士處獲悉,華為近日向北汽轉讓的多枚 "STELATO" 商标的申請已被核準,且華為與北汽智選模式合作的樣車已經出來,定位于中大型純電轎車,有望于明年上半年發布。而至于華為與江淮合作的車型,有業内人士透露,該品牌前期會布局轎車、MPV 兩款車型,實際發布時間或為 2025 年。
雖然江淮和北汽與華為合作的汽車還沒造出,但二級市場卻已聞聲而動,江淮汽車和北汽藍谷 9 月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分别超八成和六成。有分析指出,市場把籌碼推入牌桌,賭的即是借助華為 " 智選車 " 模式誰将成為下一個賽力斯。
不過,如果從已經問世的智界的表現來看,想要復制問界的成功似乎并不容易。
在汽車配置方面,新智界 S7 的 " 含華量 " 并不低, 根據官方信息,智界 S7 搭載了華為 ADS2.0 高階智駕系統、全新一代 HUAWEI DriveONE 動力平台、華為途靈智能底盤、HUAWEI xMotion 智能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等華為的技術或功能,同時該車還是首款搭載 HarmonyOS4 鴻蒙系統的車型。銷量方面,在智界 S7 發布會上,智界 S7 預訂量已突破 20000 台。不過,餘承東在發布會上坦言," 目前智界 S7 四個版本的售價都是虧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