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如何像貝索斯一樣思考?,歡迎閲讀。
《更新書堂》· 第 423 篇
内容來源 | 本文摘編自中信出版社書籍
《像亞馬遜一樣思考》 約翰 · 羅斯曼 著
責編 | 金木研
第 8076篇深度好文:4358 字 | 12 分鍾閲讀
貝佐斯認為,公司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第一天公司和第二天公司。
在 2016 年亞馬遜致股東信中,他寫道:" 傑夫,第二天公司是什麼樣的?" 在最近召開的一次全員大會上,有人向我提出了這個問題。幾十年來,我一直提醒人們現在仍是創業第一天。
第二天意味着停滞,然後事情變得無關緊要,之後就是走上令人備受折磨和深感痛苦的衰退之路,直至倒閉。
這就是我們要時刻停留在創業第一天的原因。當然,這個衰退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對一家成立已久的公司來説,落入第二天的窠臼可能需要幾十年,但無論如何,最終命運還是會到來。
曾任亞馬遜高管、商業顧問公司—— Rossman Partners 的負責人約翰 · 羅斯曼 ( John Rossman ) 就在新書《像亞馬遜一樣思考》中,從企業文化、企業戰略、商業和技術、方法和執行 4 個維度歸納了如何像貝索斯一樣思考,并從 " 第二天公司 " 的窘境脱身而出。
一、改變安于現狀的文化
如果你的企業已經開始陷入增長停滞、面臨同質化風險或裹足不前,那麼就要承認現狀,改變提問方式,并在溝通中展示決心。在檢視自身的錯誤時,改正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出實事求是的自我評估。
成功的大公司也不例外。無論過去如何,無論成就如何,你所做的決定明确了你如何前進。這些決定可能是有意識做出的,也可能是無意識做出的,總之,決定是做出了。
1. 下定決心
就創新和革新而言,它們可以且應該發端于組織内外的任何地方,但只有領導團隊和董事會才能制訂具體而明确的行動計劃。
目标的達成需要你做出一些痛苦的決定。你也許明白這一點,只是不願意付諸行動而已。
下定決心,盡早選擇一條路徑,然後發起革新行動。這或許意味着你要出售某項業務、更換領導者或承認業務渠道受到侵蝕的現實。
2. 識别和認清壞消息
壞消息不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轉變成好消息。通常而言,增長趨于放緩,服務和產品日漸同質化,錯失新機遇的概率上升,客户的抱怨增多,等等。你不僅要承認現狀,還要擔起責任。
在很大程度上,你依據個人意願做出的承諾将決定可用的選項。認清壞消息,并把它視為過去。你要説:" 對目前這種狀況,我們不能再接受了。我們有了新的使命,而且我們需要做得更好。"
3. 改變提問方式
問那些帶有限制條件的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我們的產品、服務或功能實現完全 " 自助 "。
問那些可以引發客户同理心的問題,比如:對我們的客户來説,最糟糕的一天是怎樣的。問那些可以展現另外一種現實的問題,比如: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全面 " 軟體定義化 "。
4. 聚焦溝通目标
作為領導者,當你與你的團隊、投資者、董事會或客户溝通時,要做出承諾,有的放矢。
僅靠一則内部通知或一次會議及一份會議公告是無法促成改變的。你的優先事項、你的行動以及你的溝通,要始終與你的計劃保持一致。溝通可以是預先計劃的,也可以是臨時安排的。
為你自己也為你的領導者準備好信息要點,并将這些信息要點納入你以及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然後不斷重復。
二、不要讓組織結構和頭銜成為絆腳石
亞馬遜高管團隊在業務方面最擔心什麼?競争對手?網絡安全?政府的監管或幹預?
在我看來,高管團隊最擔心的是官僚主義,因為一旦陷入官僚主義的泥潭,驅動亞馬遜前進的創新機器就會出故障。
官僚主義是暗中為害的。它就像癌細胞一樣瘋狂生長,無情地攻占組織結構圖的每一個角落,最終扼殺公司的效率和創新。
組織結構圖、頭銜和職位描述都有着各自重要的服務目的。利用它們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讓它們成為絆腳石。制定相應策略,确保組織結構平衡。
1. 達成共識
想方設法達成共識,這是每個人都應擔起的責任。傳統的職能團隊必須搞清楚,他們的職責是協助内部部門達成共識。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真正的目标,因為這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選擇。
如何讓你的團隊達成共識?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并非總是障礙重重。一般來説,你要對情況、問題或需求做到真正了解。
如下兩個問題—一是 " 為什麼這會失敗 ",二是 " 我們怎麼會設計出組件出故障的東西 ",你該問哪一個?
再來一組—一是 " 我們如何規避這種風險 ",二是 " 我們如何接受和降低這種風險 ",哪一個是正确的問題?這些問題陳述中的細微調整決定了你如何尋找解決方案。
2. 強化依賴關系管理
由于你的團隊是你個人職權範圍内最重要的依賴之一,所以你對周圍人的指導能力,将成為公司年度考核的關鍵指标。這也就意味着,你個人的成功與他們在亞馬遜的職業生涯的成功有着内在聯系。
對積極型領導者來説,以超常規的積極主動的方式對依賴關系進行管理,是他們所共有的一種理念。領導者常問如何管理好依賴關系。
這方面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是,多向同事提問題,而且要比往常問的更多。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臆斷和意外情況。其次,不要無條件給予信賴,而是在給予信賴的同時,對這種信賴進行驗證。
3. 薪酬策略驅動企業優化
" 領導者是主人翁。他們會從長遠考慮,不會為了短期業績而犧牲長期價值。他們不僅代表自己的團隊,而且代表整個公司行事。他們絕不會説‘那不是我的工作’。"
如果你想要做出承諾并致力于重大改變,那麼你就可能需要對薪酬結構做出相應調整。
要清楚地表明,我們會實現共赢,但只有實現企業目标,我們才能取得最終勝利。如果這會導致部分人員流失,那麼你就要提前做好準備,盡早在人事方面采取行動。
三、定義未來并推進團隊協作
就創新而言,極少看到從 A 點到 B 點的直線。為什麼呢?
一般來説,我們只會對我們試圖實現的目标做模糊的概述。這樣一來,我們就傾向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目标,而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而且有時候會直接導致項目失敗。
或者我們對目标有着各自不同的定義。但如果你能在項目發起之前預見未來,并準确設想最終產品,那會怎樣?聽起來不錯,對吧?
在亞馬遜,這是司空見慣的做事方式,也是一項旨在強化明确性的活動,即公司所稱的 " 未來新聞稿 "。
它不僅可以定義未來,而且可以防止你的組織結構淪為官僚主義的温床,并授權一名領導者跨多個團隊推動項目實施。
眾所周知,在發布新產品、開展任何轉型或進入新市場之前,傑夫 · 貝佐斯都會要求撰寫未來新聞稿。撰寫簡潔但又具體的產品公告的過程,有助于進一步厘清最初的願景。
作為一項強制功能,它可以讓你全面檢視產品的關鍵性能、產品的采用狀況以及產品走向成功的可能路徑。未來新聞稿盡管是推測性的,但仍能幫助領導層向重要的利益相關方清楚闡述通往成功的路線圖。
作為一個重要方法,未來新聞稿可以用來定義明确而宏大的目标、各項要求及宗旨,也有助于在項目啓動或企業變革之初就建立廣泛的理解基礎。以下幾項規則可以提升該方法的效力:
規則 1:目标必須站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闡明,即項目或產品已經取得成功的時間點。項目啓動或產品發布時的新聞稿固然很好,但更好的是項目啓動或產品發布之後的,因為這時可以讨論真正的成功。
規則 2:從客户着手。利用新聞稿解釋為什麼新產品或新服務對客户(或其他關鍵利益相關方)很重要。如何提升客户體驗?為什麼客户會在意?對于該新產品或新服務,哪些地方是客户滿意的?然後讨論其他重要的理由和關鍵目标。
規則 3:設定宏大而明确的目标。明确闡述已經實現且可衡量的結果,包括财務業績、經營成果和市場占有率。
規則 4:概述成功原則。這是未來新聞稿最需要技巧也最重要的一面。描述已完成的艱難任務、重要的決策以及促成成功的設計原則。讨論取得成功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盡早将 " 棘手 " 問題擺上台面,這有助于人們了解變革的真正本質。不要擔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你仍有時間思考解決方案。
一旦拟定了未來新聞稿,項目負責人就需要獲得授權,以推動目标的實現。重點制訂一個以未來新聞稿為導向的溝通計劃,幫助項目負責人在整個組織内找到成功路徑。
記住,未來新聞稿是一種強制功能。一旦它被組織審核和批準,團隊就難以收回他們之前所做出的承諾。項目負責人可以引用未來新聞稿中的部分内容,提醒團隊負起責任。
四、準備邁向機器學習時代
然而,按照埃隆 · 馬斯克的説法,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正以指數級的速度加快發展。姑且不論其進化速度,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所能處理的任務越來越廣泛,包括那些通常由土耳其機器人執行的任務。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潛力和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傑夫 · 貝佐斯在 2017 年的致股東信中給出了特别警示(或許也能稱為鼓勵),建議閱聽人 " 擁抱外部趨勢 "。
以審慎和精确的方式定義流程,弄清楚如何把這些流程變成衣務,并通過數學運算為你的工作和決策創建規則和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了解你的原則、做決策的方式和邏輯模式是極端重要的。亞馬遜早已打好基礎,做好了利用這些功能的充分準備。而且,它意識到了這種需求,并開始學習和嘗試。
1. 數據模型提升核心策略
德勤在《2018 年人工智能創新報告》中表示,未來人工智能與管理層決策之間的關系将會是一種 " 合作夥伴關系 ":人類定義問題,并在最有利于業務發展的解決方案上掌握最終決定權,而人工智能則負責分析龐大數據,為決策提供依據。
達利歐将人和機器之間的完美關系比作人和電腦并肩下棋。" 你走一步棋,它走一步棋," 他説," 你據此比較、思考和改進你的棋招。"
在機器學習方面,高管或董事會至少應該做什麼?主動學習、訪談,并關注機器學習對所屬行業及公司的影響。你要持續探索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開展小規模試點。作為組織,需要積累機器學習的經驗和能力,唯有如此,将來才能夠依賴這些創新功能。
2. 做好全方位準備
" 如果你不願意或無法快速擁抱強大趨勢,那麼外部世界就會把你推入第二天公司的境地," 貝佐斯在 2016 年的致股東信中寫道," 如果你對抗趨勢,那麼你很可能是在對抗未來。擁抱它們,你就會順風順水。各種大趨勢并不難發現,但大型組織很難接受它們。我們現在就處于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中: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回顧過去,推動我們的商業和社會進入全新時代的科技進步浪潮是明顯可見的,比如印刷機、電燈、汽車和晶體管。這些發明都對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在它們被社會廣泛接納并大規模應用之前,人們也不是沒有產生過恐懼,其中也不是沒有經驗教訓可借鑑。
在《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一書中,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 · 納德拉寫道:" 今天,我們不再認為航空是‘人工飛行’—它只是飛行。同樣,我們也不應該認為技術智能是人工智能,而應把它視為有助于提升人類能力和力量的智能。"
正如 " 電子商務 " 已經成為商務一樣,在接下來的 10 年裏," 人工智能 " 也會成為我們的管理智能的一部分,并将被整合到日常流程和決策中。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