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紛紛拿地!實業巨頭攪動地產江湖,歡迎閲讀。
實業跨界地產也并非一路坦途
開年以後,各地土拍熱度不斷攀升,不僅地王頻現,溢價率走高,一些實業巨頭突然出現在土拍市場并大殺四方,攪動地產江湖。
2 月 25 日,寧波今年首場土拍,得力地產從中海、華潤、綠城等一眾實力央國企中拿下了寧波鄞州區江東核心區 JD10-A3-8 地塊,成交總價 14.22 億元,溢價率達到 27.89%。
據風财訊報道,就在得力地產拿地同日,石家莊君樂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即君樂寶地產)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 6000 萬人民币增至 2.95 億人民币,增幅約 392%。
不管是得力還是君樂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者主業是出產文具,後者則是排名前列的乳業公司。
實際上,實業公司搶灘地產并非新鮮事。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經歷了一場深度調整,百強房企銷售規模、業績增速等出現明顯下滑,更有不少民營房企被債務拖累而出險,經營狀況和行業地位一瀉千裏。
在經歷了這場 "Deep adjustment" 後,房地產行業格局也發生了變化,有人退出、有人補位。
在補位的公司中,就有一類特殊群體,它們背靠實業,資金雄厚,在地產行業谷底期擇機擴張。
除了上述提到的得力地產、君樂寶地產,還有" 紐扣大王 " 章卡鵬建立的偉星房產、有紡織業背景的亞綸房產、研產制冷部件的三花智控、文旅為主業的祥源集團、以防水見長的東方雨虹等均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積極布局地產業務。
一位業内人士曾説,民營企業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堅韌。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或許在未來的地產玩家裏,這一批實業企業會占據重要位置。
01
誰能想到 " 文具大王 " 得力還能跨界蓋樓?
更讓人意外的是,得力做地產非常早,甚至要追溯到 2004 年。
據公開信息顯示,得力集團創始人婁甫君自 2004 年就成立了地產公司,此後,得力地產立足寧波,發展起住宅和商業項目。
據風财訊報道,得力地產由婁甫君持股 65%、婁甫安持股 30%、婁安君持股 5%。其中婁甫君和婁甫安為兄弟,婁安君與二者關系尚不公開。以上股東結構與得力集團完全一致。
天眼查顯示,得力地產控股 6 家子公司,包括 100% 持股的寧海寧房置業有限公司、台州得力房地產有限公司、長興得力房地產有限公司、寧波錦瀾置業有限公司、寧波得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持股 90% 的湖州得力房地產公司。
作為一家主業非地產的企業,得力地產将主副業平衡得不錯。
在地產狂飙的年代,得力地產并不顯眼,但大浪淘沙後,得力地產開始逆勢布局。
尤其是 2024 年以來,得力地產加速擴張。
除了昨天在寧波拿地,得力地產于 2024 年 5 月、10 月以及 11 月均在寧波落子。此外,在 2024 年 11 月,得力地產還斬獲了湖州長興縣兩宗住宅地塊。
有公開資料統計顯示,自 2024 年以來,得力地產共拿下了 7 宗地塊,拿地金額超過 38 億元,其中有 5 塊地位于寧波,另外 2 塊位于湖州。
由于加碼投資地產,得力地產在業内排名也水漲船高。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2024 年,得力地產全年銷售額達到 48.5 億元,位列寧波第 8 位,市場排名比 2023 年上升了不少。
雖説得力地產大本營在寧波,但得力集團在上海打造了其總部項目,将開展得力的研發、產品、渠道和品牌等相關事務,預計未來年營收可達 20 億元。
02
説到偉星,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地產,而是水管和紐扣。
偉星集團是一家大型綜合型企業,擁有服裝輔料、新型建材、光學制品、金融投資等產業,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
其中,偉星股份是輔料行業的龍頭,主要生產紐扣、拉鏈等產品;偉星新材則是管材龍頭,主要生產給排水 PPR 管。
背靠強大的實業力量,偉星房產也可謂一匹行業 " 黑馬 "。
在 2020 年以前,90% 以上的地產人并不知道偉星房產的名字。因為在地產黃金時代,偉星房產并沒有像很多閩系、浙系房企那般開啓全國化擴張,只在其發家的浙江臨海以及安徽蕪湖深耕。
尤其是在蕪湖,偉星房產打造了很多爆款項目,斬獲了當地無數銷冠,自 2000 年進入蕪湖市場後,10 多年時間裏其市占率維持在 35%~60%。
以至于很多人都誤會偉星房產是一家安徽企業。
2018 年,偉星房產布局了合肥,2020 年,偉星房產開始将版圖擴張到了武漢、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
但真正讓地產業内認識偉星是在 2021 年。這一年,偉星房產在杭州、武漢等地拿下 19 宗地塊,拿地總投入額約 225 億元。
2022 年,偉星房產繼續在各地掃貨,全年拿地 20 宗,拿地金額再創新高,達到 243 億元。
2023 年雖然拿地力度放緩了,但仍然新增了 10 宗地塊,且都分布在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
由于市場持續調整,2024 年,偉星房產在投資端明顯更加謹慎,但依然落子合肥,擴大了布局版圖。
持續的拿地投資也讓偉星房產的銷售額有了進一步增長。
據機構統計,2024 年時,偉星房產實現了 312.7 億元銷售額,甚至超過了象嶼、中建東孚等眾多央國企,堪稱已經是民營房企中的翹楚。
03 結語
實業巨頭跨界地產,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傳統房企舉步維艱的當下,具備強大資金實力和穩健現金流的實業公司,成為補位的新力量。
它們并不依賴高杠杆、快周轉的老路,而是以長期主義、現金為王的姿态,趁行業谷底悄然布局,靜待回暖。
這些實業巨頭早已不滿足于原有賽道,而是以地產為抓手,謀求產業協同與資本增值。
更重要的是,實業公司深耕多年,擁有更強的抗周期能力和穩健的财務基礎,在地產行業 " 去金融化 " 的大趨勢下,這恰恰是穿越周期的關鍵。
不過,實業跨界地產也并非一路坦途。
地產是一場長跑,除了資本,還需要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和產品的深度打磨。
曾經風光一時的寶能、海航等跨界玩家,最終折戟沉沙,就是前車之鑑。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未來的地產江湖,傳統房企不再是唯一主角,地產行業的 " 新玩家 " 們已經登場,它們的每一步動作都将深刻影響行業的未來走向。
或許,這場由實業巨頭主導的地產新局,才剛剛拉開序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地產大爆炸 ",作者:炸天團,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