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中秋檔結束了,我有1.5語,歡迎閲讀。
小鎮青年有三寶:
哎呦卧槽這個好!
作者 | 布赫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觀眾愛看,一年拍一百部不嫌少。
如果觀眾不愛看,一年拍十部也嫌多。
這就引申出一個涉及心理學的問題:
" 如果影片開始五分鍾之内無法讓觀眾沉浸到故事裏,那麼這電影就夠嗆了。"
同樣可證,只有當觀眾喜歡,才能引發輿論關注,進而在社交平台上產生共情話題。這一點深刻影響到觀眾作為個體如何拓展社交生活——
任何文化產品,必須要有社交屬性。
包括電影。
對,任何檔期的電影都該具備這個屬性。
" 不社交,為什麼要去看電影?社交,為什麼要去看電影?"
這是 2024 年關于電影的消費觀點。
如今大多數人願意在視頻平台上花幾十塊充會員,電影、電視劇随便看,時間上還能自由支配。連某瓣主力網友都開始啓動 " 預警機制 " ——
讓愛看電影的人把最近上映的電影先罵一遍,然後靜觀其變。
當然,這個問題在之前的文章裏也有提及——
不是電影看不起,而是會員更有性價比。
最重要的是,在幾篇行業文章的評論區裏," 現在的電影不好看 " 意見占多數。
我相信能講真話的人不是水軍,也不是行業内的人。
那電影為什麼不好看呢?
網上評分高的電影票房就一定好嗎?
現實往往打臉,尤其是當今年幾個檔期内大盤總體遇冷的情況下,國產電影依附于社會整體環境的快消品特質盡顯。具象化地呈現為——
觸不着觀眾 G 點的故事,就不能讓觀眾買單。
然而現實就是觀眾走出電影院後,無論是朋友還是情侶,大家不讨論劇情了,該幹嘛幹嘛,轉身在社交平台上看到 " 如何評價最近上映的 XXX" 這類問題時,老實人選擇無視,撸絲兒選擇直噴。
于是就有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電影上映前," 導演震驚,觀眾淚目 " 説得天花亂墜。電影上映後,輪到 " 草根 " 主場時,就出現了輿論完全颠倒的情況。
公式化、套路化,不接 " 地氣 ",同時還要面對其他文娛產品的衝擊。
觀眾説話了:
" 我現在一個月能看一部電影就能在某瓣裝 X 充發燒友,你説是為什麼?"
01
某兩位喜劇編劇去香港時被周星馳接待,據説星爺請他們吃飯,席間請教了一些内地電影發展的現狀和觀眾的喜好,兩位後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進去了,随後周星馳就拍了一部《新喜劇之王》……
也可能他是聽岔劈了。
市場存在變量,這個變量一定要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流行導向有關。所謂 " 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 只是文藝咖們的自彈自唱,真掏錢還得看小鎮青年。
他們才是電影市場的真正消費主力。
如果他們不認可、不買單,那某瓣評分再高也只是聊以自慰。
這裏説的 " 小鎮青年 " 不是專指十八線小城市的群體,而是泛指所有城市中收入處于中低階層的消費群體。
他們是第一時間感知社會變化的人群,也是決定票房呈現的主力。
更是對社會時事、民生生活感觸最深的階層。
所以不要低估他們的智商,他們和聖鬥士一樣——
" 用過的招數,再使第二遍無效 "。
因此現今的國產電影市場不是兩極分化,而是 " 高低不搭 ":
上遊產業的主體精力放在產品的生產力上,業界認為現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數量與銀幕數量不成正比,需要提高產能。
我認為恰恰相反,現在電影 " 產能過剩 ",原因很簡單——
生產的電影再多,如果 " 夠 " 不着觀眾的 G 點,都屬于產能過剩。
沒人看拍來幹嘛?
所以問題回到起點:
電影,到底是拍給誰看的?
02
小鎮青年有三寶:
哎呦卧槽這個好!
他們評價一部電影入不入心的理由也體面:
要麼浪得可以,要麼打得過瘾。
一些業内人士無法跳脱行業局限,僅僅從專業角度解析一部電影的市場接納度,或鏡頭語言或拍攝技巧,這都是學院派的作風。這類評述只能吸納文藝青年的追捧,他們可以學到一些詞匯好在社交平台上立人設。
小鎮青年無感,他們不是沒文化,只是用最簡單的視角和感受品味一部電影是否能帶來情緒價值。
是的,情緒價值。
這個詞也在以往的文章裏出現過多次。
再細分出來就是 " 共情、嘴替、代言人 "。
它是一個社會化的輿論引導趨勢,大眾每天接收的信息很多,互聯網時代以前的文娛消費生活和現在的文娛消費生活,基本可以形容為 " 地球文明 " 與 " 三體文明 " 的差距。" 高大上 " 的主題表達形式不再能受到消費主體的青睐。
舉個例子:
《銀河寫手》這部電影質量不錯,它講述了國内編劇人的生活,很有些美式生活喜劇的氣質,但它的題材是 " 編劇 " 這類人群。票房不理想,普通觀眾觀影時難以產生共情。某瓣評分不高,參評者也多以行業内人士為主。
然而主演宋木子、合文俊在某站上的短視頻内容頗受歡迎,題材多以 " 職場那點事 "" 生活的無力感 " 為主。網民愛看,評分較高,原因就是他們的藝術加工,讓這些看着很痛的事情變成了可笑可樂的段子。
大家一看,這個好玩,能鬧騰起來,于是瞬間認同。
那看官要問了:
為什麼他們不把最受歡迎的内容拍成電影呢?
我説:
不糾結這個問題。
因為還有一個範文示例。
03
1989 年,國產恐怖片《黑樓孤魂》上映,海報主打宣傳語 " 兒童不宜 "。
這是當年國產電影的一種司空見慣的營銷背景,時有相聲説:
" 你不懂,不宜就是宜 "。
黑市上《黑樓孤魂》的電影票能賣到六塊錢一張(當時正常票價幾毛錢),就這都有人追着黃牛買。上映後觀眾反響之熱烈,堪稱國產恐怖片高光時刻。據流行的傳聞還有觀眾在看電影時被吓死,被禁映後名氣更響了。
要知道在 1980 年代這種電影國人聞所未聞,厲鬼索命是一方面,結合時事(運動結束不久)講述動亂年代的悲劇是另一方面。大多數觀眾都是 " 過來人 ",對過去的時代記憶猶新。
彼時的觀眾觀影後,除了表示 " 怕怕 " 外,對 " 那時候 " 的事情讨論不止。
盡管因為各種原因,《黑樓孤魂》最後真相的是:
" 都是假的,是幾個人在醫院説故事 "。
但不妨礙它成為國產恐怖片經典。
可往後的近四十年,國產恐怖片結合不了當下熱點不説,結局也是千篇一律的 " 裝瘋賣傻、幻覺幻聽 ",這讓恐怖片這個片種的地位也愈發尴尬——
對于電影宣發人士而言,很絕望啊!
以前還能在 " 七月半 " 集火上映,套路見多了,觀眾也知道怎麼回事了。
漸漸地," 國產恐怖片 = 爛片 " 成為共識。
所以現在恐怖片這個小片種基本上退至網絡電影平台,當然,如果是現代背景的故事,依然需要用 " 裝瘋賣傻、幻覺幻聽 " 作為陳詞。
是這些編劇導演和演員不努力嗎?
不是。
是他們必須做出的讓步。
這也讓原本可以成立的故事失去了真實感。
觀眾反應很直接,他們會表示理解,同時也會選擇用腳投票。
04
中國内地電影觀眾主體以月收入 10000 元為一個中間值,收入越高,觀影占比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它總體呈 " 紡錘型 " 布局。
平均月收入 6000-10000 元的群體占比最高,其次是月收入 3000-6000 元的社會群體。
先記住這個數據,這是舉證案例的重要依據。
這個群體對商品,包括文娛產品的恒定标準是 " 性價比 " 合适。
通俗地理解即 " 花錢進影院,看的就是個痛快 "。
只不過這十幾年來,人們對視覺特效逐漸免疫,開始追求情緒感受。
如果電影產品無法滿足他們的情緒需求,人們轉向流媒體,尤其是在碎片化流媒體中滿足情緒觸感也就不足為怪,道理如 " 泡沫 " 一樣——
短時間内快速聚焦營造的熱潮,依托于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也依賴于整體市場良好的運營環境。一旦產品質量穩中向劣,上遊供應者又遲遲無法做出改變,那麼觀眾口碑就會下滑,缺乏消費者認可,市場就不存在 " 根基 "。
那麼今天看到的許多行業營銷就是無效工作。
無論首映禮上請行業大拿站台,或是明星都説好之類的視頻營銷,最終落地反饋還是社交平台的素人輿論。
正面案例如去年國慶檔和今年春節檔張藝謀的兩部電影,以及被人認為不可思議的黑馬《周處除三害》等。
簡單直説,市場認可度頗高的理由是:
真實。
其中關于社會階層、互毆定義以及 " 草根思維 " 等符合主體觀影群體的生存狀态、對社會生活的直觀感受。
如果做不到,那不妨再簡單粗暴一些,如《異形:奪命艦》這類老 IP 的產品,不用思考,不用大而化之地上升到社會意識,就是 " 爆裂 "。
在兩個小時内看到沒有删減的畫面,激發腎上腺素,在一堆好人好事、家國天下裏顯得很另類,這樣做也可以。
05
市場的形成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誕生一部大家都認可的好作品的土壤。
" 商業化、市場化 " 當然是正确的發展方向,不過首先要考慮 " 拍給誰看 ",或者換個角度:
" 憑什麼拍出來一部好作品?"
這個 " 好 " 同樣要跳出行業的思維局限,更要有與之相适應的文化環境。
今年 " 撲街 " 的電影很多,這個結果大家都沒想到。
問題出在哪裏呢?
我認為不應該簡單歸罪于觀眾太 " 杠 ",本來票價就不便宜,為什麼要求觀眾一定要看完電影後給好評?
表面上看幾個檔期内片種不少,結局都一樣:
結局不能 BE。
也許把三個問題羅列出來會一目了然:
一、影視劇本身就是情緒的產物,需要突出,也只能突出一個中心思想。它需要留給觀眾探讨的空間,而非最後強行升華并一錘定音。" 一言堂 " 就會導致觀眾無感——
既然都沒有讨論價值了,那幹脆不看了。
二、觀眾,尤其是上述月收入範疇内的觀眾階層,需要一部或幾部文化作品為其發聲。如果電影做不到,那麼電視劇呢?微短劇呢?視頻小段子呢?話劇和音樂劇呢?
總要有一種文化產品能成為觀眾嘴替,誰掌握了觀眾心态,誰就是當紅炸子雞。
三、盡管現在全球電影市場大環境進入冷靜期,但不是為票房開脱的主要理由。還應考量具體的社會文化生活和觀眾主體變化,文創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它永遠是先下沉,再提升。
就像國劇和相聲等民間曲藝一樣,如果從業者都不能下沉到群眾中去,不了解觀眾想看什麼,那麼作品無所謂好壞,只有冷暖。
以上三個問題能一一落實,電影產業才有繼續發展的希望。
回到本文開頭的意見:
" 不社交,為什麼要去看電影?社交,為什麼要去看電影?"
電影一定要具備社交屬性,才有其存在的價值。
否則都是 " 你説什麼就是什麼 ",那要觀眾幹嘛?
他們買會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