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三線小弟們,終于站起來了!,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三線城市新出路
文字:绯紅之豬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栗乘
在座各位 " 年輕人 ",你在大城市過得怎麼樣?有沒有感到 " 卷不動 " 了?想不想回老家或者找個三線城市 " 躺平 "?同時,有沒有 " 億 " 點點不甘心?
曾經如同信仰一般對大都市的追求,就像經濟一樣,開始 K 形分化,很多人不斷的反復、試錯,關于新的最優解,仍很難達成共識。
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圖:圖蟲創意)▼
一線薪酬高、天花板高,但工作 " 卷 " 壓力大、生活成本高,買房定居更是别想;三線城市物價、房價相對低,工作也不 " 卷 ",但收入和上升空間實在有限。
在這之間擺蕩的,既有 " 逃離北上廣 ",也有 " 回籠漂 ",這是一個尋找安穩未來的群體糾結階段,其中發現的每一輪新機會都船票有限,解決一批是一批。
中國城市,急需增長窪地
大城市如同一座圍城,城外的人削尖了腦袋要進來闖蕩一番,而城裏的年輕人被各種壓力搞得筋疲力盡,經常想着逃離;出去了,又懷念城裏的繁華燦爛,進來了,卻惦記城着外面的自由恬淡。
上班後稀松平常的夕陽就變成了生命中稀有的光景
以至于下班回家時撞見的這一抹橘色變得異常令人感動
這種 " 圍城 " 心态是急速城市化的必然結果,但對于大城市總體上還是流入大于流出,畢竟資源和經濟機會還是集中在東部沿海一線,集中在一線城市。雖然心态上擺蕩,但 " 向上 " 的方向基本是确定的。
但今年不同往年,離開大城市的人肉眼可見變多了,更微觀一些,會發現一線城市的消費力在下滑,你的大廠朋友在想要不要回老家創業,同事們一到周末就去小城市降級度假。
小城雖小,但有大家
這些新的動向,已經能揭示當前一線城市的窘境,經濟機會太少了,各方面的成本又降不下去,而且人口流入不足,還會加劇大城市的老齡化。
但回到小地方就有機會了麼?顯然不是,像過去那樣靠投資、基建、地產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無法持續。一線難,二三線更難。
在近兩年地產的衝擊下
很多小城市已經是舉步維艱了
(圖:板栗)▼
所以,關鍵在于找到新的經濟機會,不是虛無缥缈的遙遠大餅,而是十年内就能應驗的產業 " 增長窪地 "。大家都知道要高附加值的新興科技產業是未來,具體點呢?
半導體、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我國在這些新興戰略領網域的突破,确實會動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支配的全球分工體系,至少能把我們在產業鏈的地位再拔一拔。
這條逆襲之路異常艱辛,美國心心念念的也是阻止這一進程,把中國釘在產業鏈的低價值環節。
突破封鎖勢在必行
(中國高科技芯片元件制造實驗室 圖:圖蟲創意)▼
我們的相對優勢,一在于龐大的單一内部市場,每一個突破都能快速替代、鋪開、降低成本;二在于我們的產業鏈完整且具有極大縱深,這個優勢不能丢。
產業更新,光靠東部一二線城市的科技突破是不夠的,只有東部沿海與中西部、東北地區協同發展,用新的產業鏈組織起新的區網域分工,我們的產業更新才能保持長期競争力。
在這個正在建構的新結構裏,部分三線城市将獲得了一次寶貴的發展機遇,注意,只是部分城市。
小城也會迎來自己的春天
(江西九江新興產業基地 圖:圖蟲創意)▼
你可以缺乏資本、人才、科研院所,但不能什麼都沒有,找到或打造自己的獨特優勢,将自身嵌入到新的結構裏,那些稀缺的要素自然會得到補足。這一過程并無固定套路,畢竟,創業就像個人禀賦一樣,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三線出路,差異化打法
事實上,不少二三線城市已經在搶跑了。近幾年,一批獨角獸、" 小巨人 " 科創企業猛然在三線小城崛起、甚至已經跑步去科創板上市了,透過沿海地區的資本注入來加速進化。
以江西贛州為例:贛州有豐富的鎢、锂、稀土資源,但光靠賣資源,早晚坐吃山空,所以選定新能源作為產業更新的賽道。目前,贛州已經孵化引進了從锂電二階一階材料、锂電池、整車制造到锂電材料回收在内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位于贛州的孚能科技,剛來科創板時就被譽為 " 動力電池第一股 "。為實現差異化競争,孚能科技将軟包動力電池作為研發的重點。在國内外資本助力下,孚能科技如今已在國内三元軟包電池市場占得龍頭地位,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也進入 TOP10。
2022 年孚能科技新能源電池項目落子贛州
(圖:孚能科技)▼
在這一過程中,成為梅賽德斯 - 奔馳的核心供應商并獲其融資,是孚能科技的關鍵一步,綁定這個世界級大客户,也就保障了長期的成長空間,同時也提高了贛州在國際化分工中的定位,贛州的 GDP 事實上已經超過九江,位列江西第二。
傳統產業幹不過,那就在新興領網域彎道超車▼
和贛州相比,沈陽雖不算三線城市,但頂着 " 東北老工業基地 " 的 debuff,還是形成了堅固的刻板印象。雖然早在本世紀初,沈陽便将半導體規劃為未來科創重點,但你在社交媒體看到的更多還是燒烤、直播、浴室,但果真只有這些麼?
相比坐擁礦山的贛州,沈陽更多是依靠 " 人和 ":沈陽及周邊雲集了一大批高校、科研機構,其中不乏中科院級别的科研部門。這些部門每年都為沈陽的半導體企業輸送人才,而老工業基地的底子也為其保留了大量熟練產業工人。
沈陽在 2004 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集成電路裝備產業制造基地
現在沈陽已成為中國集成電路裝備產業
發展的三大重點地區之一
(圖:芯源微)▼
經過二十多年努力,再加上資本市場的力量,沈陽構建了囊括上遊材料及零部件、中遊制造設備、下遊集成電路制造在内的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這是典型的產學研結合路線,高校及科研機構負責科研突破瓶頸、孵化企業,企業則将科研成果落地、產業化。比如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發起創立的芯源微,是國内少數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同時也在科創板上市。
芯源微是中國第一家半導體光刻工序設備上市公司
也是中科院直接孵化的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圖:芯源微)▼
上市後,資本市場為芯源微的技術自強注入了更強的推動力:2019 年企業剛上市時收入約 2.1 億元,三年就攀升至約13.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87.3%,説是火箭般的發展速度也不為過。
説到三線城市逆襲,煙台也是個不錯的範例:煙台的地理位置相當理想,距離京津冀、遼東半島都比較近,穿越黃海便是朝鮮半島與日本。
煙台,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
這種區位優勢,便于煙台就近獲得招商引資與產業轉移。2021 年煙台黃渤海新區獲批,穿區而過的 G228 國道将新區與東營、濰坊、威海、青島等城市連通,還可直抵連雲港、鹽城、南通。
目前,黃渤海新區已經有了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及生物醫藥等領網域的產業集群,也出來了一批專精特新的 " 小巨人 " 企業。
以煙台黃渤海新區的睿創微納為例,他們主要從事紅外成像、微機電等傳感器的研發與生產,實現了紅外成像探測器芯片自主研發及制造方面的突破,在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網域用途廣泛。
睿創微納在 2023 年的上海車展
(圖:睿創微納)▼
生物醫藥行業這幾年也非常火,很多城市都押寶在這上面,煙台也是如此。
簡單來説,生物制藥治療疑難雜症比傳統合成藥效果更好,但要花費更長的周期,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搞研發,相比于做那些來錢更快的仿制藥,生物制藥企業選擇了一條艱難但正确的道路,堪稱 " 孤勇 "。
比如煙台的榮昌生物,主要從事自身免疫疾病、腫瘤和眼科相關的生物制藥研發,目前已經在科創板上市。榮昌自主研發的泰它西普已獲批準,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榮昌生物參加美國風濕病學會 2023 年會
(圖:榮昌生物)▼
而榮昌的另一款治療腫瘤的拳頭產品維迪西妥單抗,還被西雅圖基因以 26 億美元的價格買走了海外獨家許可。這表明榮昌生物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國際制藥巨頭的認可。
以前都是中國藥企仿制外國藥,也許在不遠未來,中國生物制藥會被國外藥企仿制。
生物制藥行業,會有越來越多的 " 中國智造 "
這類小且專精的科創企業還有很多,它們能在細分領網域實現突破,以點帶線融入更大的產業鏈,放在一線城市可能并不鮮見,但在三線城市就不一樣了,有了這些增長點,才有對未來的預期,才有對人才的吸引力,這才是三線城市最緊缺的。
内地產業 + 沿海金融,雙赢!
這些誕生于三線的科創企業,雖然找到了獨特的生态位,但有個關鍵問題仍然無法在本地解決——融資。他們在漫長的前期研發階段,充滿了不确定性,規模和營收也并不亮眼,向銀行借貸難度很大,如果要上市,往往又高攀不起咱們這大 A 股,這還不是因為三線,一二線的小型科創企業一樣難。
產業有需求,但金融服務不匹配,怎麼辦?2019 年,國家在上交所建立科創板,就是針對這類小企業,尤其是幫他們渡過艱難的研發階段。
科創板的英文名簡稱 "STAR Market"
寓意科創板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圖:上海證券交易所)▼
相比進去難出來也難的大 A,科創板對企業營收、淨利潤、現金流、市值的要求就寬容很多了。開板四年來,成功上市的企業已經有 500 多家,而且并不局限在一線城市。
截至 2022 年底,科創板上市企業已覆蓋全國22 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山東、安徽、四川、湖南、陝西和湖北等内地中西部省份均超過 10 家,東北地區也培育出了許多科創板上市企業。
對于這些創業團隊來説,捱過艱難的研發階段,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市場化,需要把技術產品化、需要規模化以降低成本、需要時刻關注上下遊和競品的動向,甚至創始團隊也需要學會管理等一大堆軟性技能。這一切,需要時間,也需要更多更多的錢,此階段的融資成敗,将直接決定其市場地位。
上市只是第一步▼
從結果來看,這一模式是成功的,近三年來,科創板企業的營收規模和淨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30%和59%。包括前面舉例的企業在内,不少内地三線城市的企業提供了考公考編之外的優渥工作。
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想去一線城市但是又難以發揮一技之長的技術型人才,風氣正在慢慢轉變,有得選擇的感覺,真好。
當然,資本市場也需要科創板,甚至長遠來看比那些小企業更加需要。我們的投資标的不能只是銀行、地產、白酒 ...... 雖然都知道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才是未來,但光説不投假把式,把他們放在大 A 可能還不起眼,那就放在科創板,正合适。
對科創最直接的支持
就是投它!
(圖:圖蟲創意)▼
對于普通人來説,科創板幾百家要完全搞明白也不容易,怎麼參與其中?目前快速發展的科創類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就是個辦法。截至今年 9 月,科創相關 ETF 規模已達 1500 億元,資本向來都是用腳投票。
以科創板 100ETF(588120)為例,100 只成分股均衡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與科創板的 " 硬科技 " 定位高度一致。
在科創板 100ETF 成分股裏,回看我們前面講的中小城市企業,絕不在少數。贛州的孚能科技、沈陽的芯源微、煙台的睿創微納和榮昌生物都是科創板 100 指數中優質企業的縮影。他們的市值、營收雖然只到科創板的中腰部水平,但已成為各自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也是中國突破 " 卡脖子 " 的中堅力量。假以時日,這裏也會走出中國的蘋果和阿斯麥爾。
它們都未來可期▼
當然,各種大趨勢和個體的投資決策是兩個層面的事情,尤其是在一個信息差亂成一鍋粥的環境裏,可能説到最後一層,行為還是源于那些樸素的信念——希望和那些時代中向前的正确的人站在一起,至少離得更近些。
這些三線城市,抓住了轉瞬即逝的經濟機會,走上了一條艱難但正确的道路,不僅給了當地年輕人以自由選擇的信心,也給了投資者信心。畢竟在這個時代,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今日福利】
寒冬來襲,局長發福利啦!局長将随機挑選留言區的 5 位粉絲,每人贈送一本球局熱賣圖書!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
* 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擴展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