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倘若我問心有愧呢?”,歡迎閲讀。
周海媚去世了,大家對于她的最多一句話是,再見周芷若。
很難想象一個演員能為紙片人角色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在《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最初有些那麼臉譜化,有人説她是一個壞女人。
早期的幾個版本,演員也是重點往這幾個面演,傷蛛兒坑趙敏,但愛着張無忌,後期黑化,成為猙獰一角,固然有愛,觀眾也喜歡不上。
後來 94 版找了周海媚演這個角色,周海媚起初是拒絕的,她説自己 " 很不喜歡周芷若這個角色 "。
" 人家不喜歡你,你幹嘛要糾纏呢?我不是這樣性格的人,我演不來。"
不過説這句話的周海媚,最後卻演出了史上最經典的周芷若。
以至于金庸公開説,如果知道了周芷若是周海媚飾演的,他願意為了她改寫結局,書中讓周芷若和張無忌圓滿。
金庸寫《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回目都采用的是柏梁體詩歌形式,這種詩每句七言,且全篇不換韻。據傳漢武帝築柏梁台,與群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被成為柏梁體。
小説中 34 回叫做《新婦素手裂紅裳》,看過劇的都知道,是周芷若徹底黑化的開始。
周海媚的經典表演應該是這一幕,她夾雜着恨意,來自她高度的不安全感和自卑,但是她又是如此決絕的驕傲,那樣的内心不容許她低頭。
周海媚的眼神有那麼一絲暗淡,但随後立刻向下撇非常狠辣起來,眼珠滾落,悲傷填補,緊接着瞬間換上自持。
她那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啊,愛情的毀滅帶來天崩地裂。
短短幾秒,幾種情緒在她臉上交替,想不通為何後來有人吐槽她演技差。
不過這版的葉童服化道有點差,以至于小時候看的時候我以為是男人搶親來了,葉童穿的像個道士,我感覺有點超脱。
這樣的趙敏,到底靠的是什麼搶親?
整場戲把周海媚的眼淚無辜凸顯了,她真的成了那一枚小白兔。
曾經斯斯文文,嬌花照水的弱女子形象,卻此時要成為一個恨意挾裹的獨立人,現在來看,反而好像有那麼一絲光輝了。
也是因為周海媚的這幕經典鏡頭诠釋,大家對于周芷若的黑化有了自然而然的同情,知道她是這樣的一個無奈女子。
張愛玲説的,如果你了解曾經的我,就會理解現在的我。
對比其餘的周芷若,你就會知道周海媚的演技到底強在哪裏。
趙雅芝當時 25 歲,演技還比較青澀,周芷若的狠戾沒有體現,看着像是簡單描述丈夫出軌了一樣。
扯珠子那段太舞台化了,像在唱戲。
邵氏版的餘安安鏡頭少,只體現了那錯愕的表情,導演大幅度聚焦趙敏,這場戲弱化了周芷若。
喻可欣的這版太讓人失望,導演魔改,周芷若頂着紅蓋頭打架,打出了特效。
鄧萃雯的是一個非常落寞的女子,她深愛着對方,卻遇到如此結局,周芷若是一個弱者。
她真的好柔啊,素手裂紅裳這段演繹的時候,甚至都是帶着哀愁的,但此刻的周芷若怎麼會沒有恨呢。
佘詩曼的情緒各方面倒是拿捏不錯,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版。(最近看阿佘的新聞女王過多,俨然忘了她年輕是包子臉)
高圓圓這版 …… 和周海媚倒是神似,但拍出來像是特攝片。
剩下幾個那就更差了。
劉競的演技有點像驢打滾,連周芷若基本心緒都沒法演出來。
祝緒丹就是古偶演法,看的人心窩子痛。
去年的新版 …… 我覺得觀眾上去演都要比她好點。
你看,一個角色被這麼多演員翻來覆去演了這麼多次,但效果好的卻寥寥無幾,也不怪金庸看到周海媚會激動到想要改劇情了。
她演的,才是書中那個真正的周芷若,黑化倒讓人心疼的。
估計以後會更了解淑芬的心情了,遇到那個百轉千回的人,真的不容易啊。
周海媚除了周芷若這個角色,其餘大部分都是被説過美貌。
她的嘴特點很足,不笑的時候向下撇,有點苦,但很神奇的是,好像沒幾個人説過她真的很苦。
曾經有人嘲笑她的兔牙,但她的兔牙是她嬌憨的來源,區分度很高。
外界傳她生病多年,但是她一直都沒有怎麼宣傳過,去世前幾天的生日,看着笑容還是那麼甜美。
美人的離去是種莫大的遺憾,但好在那些經典的角色,能為她們帶來永恒。
葱郁的生機和活力,好像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