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裁員減產來襲,福特“折戟”中國市場 智能電動時代跨國車企“尚能飯否”?,歡迎閲讀。
财聯社 5 月 24 日訊(記者 劉陽)對于中國市場競争最為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福特目前尚無 " 好牌 " 可打。5 月 23 日,針對因銷量下滑削減百萬產能的傳聞,長安福特回應稱,公司正在克服困難,積極轉型,目前,重慶和杭州等工廠生產正常。
此前,市場有消息稱,福特中國旗下合資企業長安福特因銷量下滑将 " 砍掉 " 百萬產能,目前產能已經鋭減至 67 萬輛,超過一半的產能處于閒置狀況。在巅峰時期,長安福特年銷量一度接近百萬輛,在重慶、哈爾濱、杭州設立的五家整車工廠產能最高可達 160 萬輛。
雖然并沒有直接回應 " 削減百萬產能 " 傳聞,但從長安福特最新的產銷數據來看,產能利用率并不理想。數據顯示,4 月,長安福特單月產量下滑 30.95%,前 4 月累計產量下滑 19.79%。如果按照目前 67 萬輛的年產能和去年全年 24.53 萬輛產量計算,長安福特去年產能利用率僅為 36.61%,不足四成。
" 今年以來燃油車市場的價格戰或令合資品牌更加舉步維艱,長安福特能否擺脱困境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在業内人士看來,随着新能源汽車在國内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合資品牌份額逐步被吞噬,尤其是福特、馬自達這類合資車企,不僅燃油車業務全面縮水,新能源領網域也無法 " 接軌 ",未來面臨的局面恐怕會更加惡劣。
艾媒咨詢 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作為百年企業,福特與其他車企存在同樣的問題," 油車吃老本,新能源又不夠決心,兩頭都拉扯是傳統車企最大的尴尬。"
福特陷入困境早有征兆。5 月中旬傳,市場曾出福特在華大幅裁員的消息——福特中國裁員将按照 N+3 來賠償,人數超過 1300 人。财報顯示,2022 年,福特在中國市場全年銷量為 49.6 萬輛,同比下跌 33.5%,市場份額僅為 2.1%,較上一年下降 0.3%,息税前虧損達到 5.72 億美元。
" 市場已經完全變了,我們将不得不重新思考福特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定位。" 在結束 4 月上海車展之行後,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 · 法利(JimFarley)曾感慨稱," 那些只銷售電動汽車的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最好(多半指的是 " 蔚小理 ")"。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衝擊,2018 年時福特便開始在中國區的業務尋求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法利也曾表示,中國現在是全球汽車電氣化革命的中心,并将持續引領未來的發展。然而,中國的消費者似乎并不買福特電馬 Mach-E 的賬。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福特電馬在華全年累計銷量僅 4860 輛,尚不及大多數新勢力單月銷量;今年 2 月,Mach-E 僅售出 84 輛,前 4 個月累計銷量 370 輛。
值得留意的是,自主品牌品牌向上以及豪華品牌持續下沉,給予國内眾多合資品牌更大壓力。數據顯示,今年 1 至 4 月,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的產能利用率已低于 45%;即便近兩年產能利用率超 95% 的廣汽本田,同期產能利用率已不足 75%。
乘聯會統計,截至 2022 年底,國内乘用車產能合計 4289 萬輛,產能利用率為 54.48%,對比 2017 年的 66.55%,利用率偏低、嚴重過剩等問題突出。與此同時,共有 38 家企業的 405 萬輛產能完全閒置。
" 福特如今的處境依然是許多在中國市場陷入泥沼的合資品牌的縮影。" 前述業内人士認為,包括現代、起亞、Stellantis、馬自達、斯柯達和雪佛蘭等目前處境都不太好的合資品牌,近年來在中國失利的最根本原因還是要歸咎為依賴現有燃油車的優勢,而錯過了電動化轉型的最佳時機,同時也錯失了打造智能化競争高地的機會," 在中國新能源市場高度‘内卷’的背景下,沒能跟上轉型步伐的合資車企們,下一步的發展之路或許會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