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2023,最大一波IPO造富潮來了,歡迎閲讀。
廣東珠海,即将跑出一個超級 IPO。
投資界 - 天天 IPO 獲悉,本周,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 高景太陽能 ")正式遞交招股書,拟創業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擔任保薦機構。
總部位于珠海,高景太陽能掌舵人是一位吉林大學校友徐志群。自參加工作起,他一直浸潤在半導體和光伏材料領網域,曾擔任光伏龍頭公司晶科能源的首席運營官。後來,IDG 資本與業内資深團隊及珠海華發集團共同創立了高景太陽能,徐志群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路走來,高景太陽能集結一支豪華投資方隊伍,去年估值達到了200 億元。
至此,我們看到火爆一幕:一個個光伏 IPO 迎面趕來,批量誕生富豪。
吉大校友南下
幹出一個獨角獸,要 IPO 了
這是一個吉林大學校友南下創業的故事。
時間回到 1990 年,徐志群從吉林大學畢業,正式踏入職場。半導體材料與化學專業的他,先後在河南、遼寧、上海等城市工作,待過的公司有中國四佳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聖戈班石英(錦州)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硅晶體材料有限公司、海潤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半導體材料和晶硅材料公司。期間,徐志群負責過技術到生產環節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08 年,徐志群進入成立沒多久的光伏公司晶科能源,擔任副總裁兼晶圓事業部總經理。此後數年,徐志群一頭扎進技術研發,曾帶領團隊獲得了近數十項發明專利。其中,徐志群研發的 " 一種漿料的回收方法 ",被晶科能源采用,并幫助公司大大降低了漿料的回收成本。徐志群多年的付出得到了晶科能源高層的高度認可,曾晉升為公司首席運營官。
2020 年,徐志群離開了晶科能源,并悄悄做了一件事:籌謀創業。當時,IDG 資本團隊和徐志群第一次會面是在浙江的一個小餐廳裏,雙方暢聊了近四個小時。一周後,憑借對行業發展趨勢的理解,徐志群再次和 IDG 資本見面,正式決定全身心投入創業。
恰逢當時,珠海華發集團正在發力布局新能源賽道,希望引進光伏企業在珠海落地。一拍即合,徐志群加入了由 IDG 資本、珠海華發集團共同創立的高景太陽能,主要開展大尺寸硅片及硅棒研發制造業務。彼時,徐志群敏鋭地察覺到整個行業将進入 N 型、大尺寸、薄片化硅片時代,這對硅片的生產規模和技術門檻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高景太陽能聚焦大尺寸光伏硅片的研發制造,突破并掌握大尺寸、薄片化等方面多項核心技術。
公司成立不久,徐志群開始籌劃購買原材料和落地建廠。高景太陽能在硅料市場瘋狂掃貨。2021 年 3 月,全資子公司青海高景太陽能與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 2 家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買賣協定書》,按照協定約定,分四年,新特能源向青海高景銷售原生多晶硅 15.24 萬噸,協定總金額約 219.44 億元。2021 年 6 月,在 IDG 資本牽線下,被投愛旭太陽能向高景太陽能采購 3500 萬片硅片,幫助高景太陽能鎖定下遊優質客户。
準備好了原材料、鎖定了下遊客户,高景太陽能抓緊投產。在澳珠企業家峰會開幕式上,珠海市國資委與高景太陽能籤署了光伏新能源項目投資落地合作協定,總投資約 170 億元。按照協定,高景太陽能 50GW 光伏大硅片項目及銷售中心等将落地珠海市。
在珠海及西寧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高景太陽能一期 15GW 拉晶項目(西寧)及切片項目(珠海)分别僅歷時 93 天和 140 天便完成了從開工到投產全過程,不斷刷新了行業建廠速度。據悉,項目一期日產能已達 400 多萬片,一期試投產的首批硅片產品廣受市場歡迎,當時訂單已鎖定未來兩年 70% 產能,推算 2022 年產值将超過 140 億。
印象深刻的一幕還有 2022 年 5 月,高景太陽能與宜賓市人民政府、叙州區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定,将投建年產 50GW 直拉單晶硅棒和 30GW 單晶硅拉棒切片項目,總投資高達 220 億元。當年 9 月正式開工,3 個月後即實現投產。
就這樣,在隆基綠能和中環股份等巨頭環伺的光伏江湖中,高景太陽能異軍突起,成為珠海一家現象級獨角獸公司,如今開始奔赴 IPO。
估值 200 億,如何撐起一個 IPO?
成立僅四年,高景太陽能崛起速度令人驚訝。
招股書顯示,高景太陽能于 2019 年成立,主營業務為光伏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 182mm、210mm 等大尺寸單晶硅棒和單晶硅片。高景太陽能的主要工作是先采購多晶硅料等原材料,經過熔料、長晶、截斷等多個拉晶步驟後可被加工成單晶硅棒,再經過粘棒、切片、清洗等一系列連續的生產步驟完成硅片產品的制造,通過向下遊光伏客户銷售產品方式實現盈利。
目前,高景太陽能下設珠海金灣單晶硅片、青海西寧單晶硅棒、四川宜賓單晶硅棒及單晶硅片三大生產基地。2022 年末,公司已順利達成珠海一期、二期 30GW 產能滿產,青海一期、二期 30GW 產能滿產。
受益于單晶硅片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高景太陽能的產能可以快速轉化為訂單。招股書顯示,高景太陽能已與包括通威股份、潤陽股份、中潤光能、鈞達股份、一道新能源、正泰集團等業内龍頭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籤訂長期供貨協定,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截至目前,高景太陽能已籤訂并正在執行的 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 " 鎖量不鎖價 " 的硅片銷售長單合計約 259.04 億片,為公司產能消化及盈利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體現在财務數據上—— 2020 年至 2022 年,高景太陽能的營收分别為 8.91 萬元、24.91 億元和 175.70 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 100%;淨利潤則分别為 -113 萬元、1.08 億元和 18.21 億元。
無論從财務數據還是上市節奏來看,高景太陽能是進度最快的企業之一。作為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和產業老兵一同培育的典型案例,高景太陽能自帶光環,背後也自然少不了一眾投資人的鼎力支持。
嶄露頭角,高景太陽能很快吸引了一眾投資人的目光。
2022 年 4 月,高景太陽能宣布完成16 億元 A 輪融資。除老股東 IDG 資本、珠海華發集團持續加碼追加投資外,國壽投資旗下國壽科創基金、建信(領航戰新基金、制造業轉型更新基金)、粵财基金(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深投控資本等财務投資機構,愛旭股份、美的資本等產業投資機構聯手參與。
時隔半年,高景太陽能又完成25.15 億元 B 輪融資,陣容壯觀——中金資本與新特能源、中信金石、海通開元、廣東粵科、華登國際、華民投等知名投資機構與產業投資人共同參與了本輪投資。彼時,高景太陽能估值達到 200 億。
不過,高景太陽能所處的光伏賽道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高利潤、低門檻的硅片環節吸引了更多玩家。随着行業產能的擴大及技術進步,光伏產品價格逐步降低,光伏企業在產品性能、成本控制、技術路線等方面展開激烈競争。
正如眼下,光伏行業正經歷慘烈的價格競争及瘋狂内卷,隆基綠能、TCL 中環兩家光伏龍頭相繼降低硅片價格。作為光伏新勢力,高景太陽能能否可以扛過這波行業動蕩期,仍需時間來證明。
投資人擠爆光伏展會
這裏 IPO 大爆發
高景太陽能背後,光伏江湖正在上演一場上市盛宴。
今年 5 月 9 日,華耀光電創業板 IPO 獲受理。2019 年,"A 股光伏第一股 " 億晶光電創始人荀建華讓出控制權後選擇重新創業,創立華耀光電,由兒子荀耀擔任董事長一職。2022 年 12 月,華耀光電完成近 4 億元的 Pre-IPO 輪融資,估值一舉達到 70 億元。
一周之後,中潤光能拟創業板上市,預計融資 40 億元。這家全球第四大光伏電池片廠商,背後是一對 70 後夫妻:龍大強和孟麗葉。2011 年,他們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前身中潤有限,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等龍頭組件廠商合作密切。按募資金額計算,公司估值達到400 億,體量不容小觑。
阿特斯同樣來勢洶洶。5 月 22 日,阿特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這是曾經中國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光伏一體化產業,如今一波三折後即将登陸 A 股。創始人瞿曉铧 1986 年從清華畢業,随後赴加拿大求學。2001 年,他創辦了阿特斯,幾經突破,帶領阿特斯成為光伏組件 " 五巨頭 " 之一。
這份光伏 IPO 名單不斷增加:澤潤新能、祥邦科技、鑫宏業……難以想象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 5 月。如果将時間軸拉長,2023 年開年至今,已經有近20 家光伏企業衝刺 IPO,包括天合光能、永臻科技、百佳年代等,募資金額合計超過 600 億,覆蓋光伏各細分領網域。
一個個光伏 IPO 排隊趕來,這又是一波造富神話。
為何是光伏?
這裏最重要的背景是雙碳時代。如你所見,中國新能源已經成為最火爆的行業,沒有之一。我國提出 " 雙碳 " 目标,明确 2030 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對可再生能源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而光伏具備了無可比拟的優點:資源無限、成本極低,還兼具環境友好。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最具經濟性的電力形式,最具有走進千家萬户的可能性。
事實上,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已久。到了 2018 年是一個重要轉捩點:取消補貼,我國逐漸走向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在投資人看來,"補貼取消" 正是説明行業的經濟性已經成立,中國光伏產業進入全新時代。
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光伏發電将在未來碳中和背景下的一次能源中最低占比為 30% 至 40%,最高占比可達 60% 至 70%,是未來占比最高的能源之一。
這也是為何現在一級市場幾乎搶瘋了光伏創業公司。在剛剛過去的 SNEC 第十六屆 ( 2023 )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 ( 上海 ) 大會暨展覽會中,50 萬人注冊觀展,場面壯觀。其中,國内外一眾 VC/PE 投資人紛紛到場,擠爆了光伏展會。連投資人也忍不住吐槽,最近光伏展最堵車。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光伏產業内卷嚴重,階段性產能過剩、行業洗牌的局面不遠了。如此熱鬧的一幕究竟最後給我們留下什麼,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張繼文 嶽笑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6/514906.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